第302章 血濺季孫府 (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春秋第貳佰零捌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4-12 09:26      字數:3056
  魯昭公總是提心吊膽,也算是受夠了季孫氏的壓迫了,準備要反抗季平子了。

  雖然說,當年魯昭公的登基,是在季孫氏強力支持下成功的,為此,季孫氏和叔孫氏還分歧很大,不過總歸是季孫氏勢力更大一些,所以,魯昭公才如願以償。

  但是,那個時候季孫氏的宗主是季武子宿,他還是比較守規矩的,權力欲望不是很大,執政期間,也並非是很專橫的季孫氏宗主,因此,季孫氏和魯君王室還算是相安無事。

  但是,等到了季武子宿的孫子季平子繼承了季孫氏的宗主位置後,情況就完全不是這樣了,這個後來的季平子,簡直是飛揚跋扈,對宗族內部,專橫專權;對魯國的大臣,欺負壓榨;對國君國事,目中無人。

  因此,魯昭公之初登基時對季孫氏的感謝之情,也隨著季平子的存在和驕橫,而慢慢的消失在了雲端之上了。

  魯昭公也知道了季孫氏內部的矛盾,季平子的叔叔恨死他了,這就是一顆非常有利的內應,同時魯君也默認了自己兒子們準備驅逐季孫氏的陰謀後,也就動了對抗季平子的心思。

  但魯昭公畢竟是國君,他還是有些擔心,他擔心自己的勢力還是不夠大,擔心到底能不能達到驅逐季平子的目的。於是,魯昭公在探聽到臧氏和季孫氏之間的矛盾後,就向臧孫詢問能不能驅逐季孫氏,前麵已經說了,這個臧孫還是比較清醒的,他知道季孫氏的勢力強大,就提出這個事情很難做成的意見。

  魯昭公有些不甘心,他知道了郈昭伯與季孫氏的矛盾後,再次詢問郈昭伯這個事情。

  郈昭伯正憋了一肚子的氣發不出來,一看國君都想處理季孫氏,這是個好機會,就當場認為可以辦,並且慫恿魯昭公下最後的決心。

  魯昭公還是有些猶豫,就詢問的自己的玄孫子公孫子家(懿伯羈),這個懿伯很賢惠,也很清醒,就勸阻魯昭公說:

  “現在一些讒佞的小人,慫恿國君做一些僥幸的事情,事情肯定是辦不成的,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出於你國君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光向你描述事情成功以後的美好前景了,但事情的發展總有兩麵,如果事情一旦不成功,國君是要蒙受這個不好的名聲和後果的,需要國君來背鍋。所以,這是不可以為之的事情。

  再說,魯國的國君王室已經失去權力很久了,辦理這樣的事情,要想成功,沒有絕對的把握和實力基礎做保證,是不能輕率下決定的,現在國家的大權都在季孫氏手裏,恐怕很難成功啊,一定要慎重啊。”

  懿伯羈完全是一腔的肺腑之言,又是給自己的太爺爺解答,肯定說的都是知心話。

  但是,雖然說這是知心話,可說的時候不對,若魯昭公心處在平氣和的階段,也許就聽從了這個意見。現在,魯昭公已經對季平子很生氣了,心裏麵有了對勝利的渴望。因此,這個詢問,也許就是一個滿足心理安慰的過程罷了,一旦懿伯的話,沒有說到魯昭公的心上,魯昭公就讓懿伯回去了,根本不采納他的意見了。

  懿伯羈當然能夠看明白事情的原因,既然國君不聽自己的勸阻,又和自己說了這樣的機密的事情,這是很不好處理的事情,完全有被“殺人滅口”的可能性。

  懿伯很聰明,於是就對國君說:

  “親愛的國君,下臣已經知道了國君的這個事情,如果消息一旦泄露出去,我是很難說清楚的,也許不會有個好下場。

  這樣吧,我就不回去了,住在王宮裏麵,等你們事情辦完之後我再回家。”

  這簡直是太聰明了,是明哲保身的好辦法。

  這就是古代人告訴我們的大智慧,一旦你知道了別人的秘密,又無法進諫忠言,就一定要將自己處於事情之外,這樣對誰都有好處。

  魯昭公二十五年,九月份,秋老虎來了,天氣酷暑難耐。

  “三桓”之一的叔孫氏宗主叔孫昭子,離開了魯國的首都,到魯國的闞邑去避暑了,魯國首都裏麵,隻剩下了季孫氏這個強大的對手了,至於另一個三桓孟孫氏,勢力相對弱小,這就是個機會,魯昭公準備行動了。

  魯昭公首先住進了魯國專門保管重要財產的內宮長府。

  他為什麽要搬到這裏居住?你想,凡是國家存放貴重財物的地方,都是需要嚴格警衛和重兵把守的地方,而且這也是常態性質的武裝形態,不需要事先做增兵的準備,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如果,王宮內突然無緣無故的加強守衛,這不就等於告訴別人,現在可能要出事情了嗎,國君需要加強守衛力量,怎能瞞過掌管朝政和軍事的季孫氏呢。

  所以,魯君不聲不響的住進長府,也就是為了兩個字:“安全”。因為魯昭公要搞事了。

  魯昭公二十五年,九月,十一日。

  一切都準備完畢了,趁著季孫氏家族不注意,魯昭公開始討伐季平子了。

  這絕對是突然襲擊,魯昭公的王宮衛隊是有備而來,而季平子的家臣們並不知道,當魯昭公的軍隊敲開季孫氏的大門時候,季平子的弟弟公之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兒,到門口接待來訪人員,這倒好,第一個替死鬼,就是他了。

  在大門口剛一打開,前來迎接客人的公之,當場就被殺死了,魯昭公的部隊踏著公之的屍體,一股腦的湧進了季平子的家宅。

  門口的混亂,兵士們的喊殺聲,頓時讓季孫氏府內大亂。

  季平子開始不知道出什麽事情了,但是聽到隱約傳來的喊殺聲,讓有豐富政治鬥爭經驗的季平子,知道壞事了。於是,他就慌不擇路,連忙跑到了自己府中闞台上了,什麽是闞台?在過去的大戶人家裏麵,在大門內都有倚門的倚閭,這就是一個類似防禦的高台子,居高臨下,便於防守門戶。

  因此,季平子登上闞後,暫時安全了,經過了解,也搞明白了這是國君要討伐他的危機。於是,季平子就對下麵的進攻的王室的軍士們說:

  “國君不去勘察臣子的罪過,進行問責或判決,就讓官員帶著兵士來討伐臣子,這是不對的,這樣吧,我請求前往沂水邊上等候國君對我的罪過進行調查,等候處理決定。”

  很快,季平子的這個要求,傳到了魯昭公哪裏,魯昭公當然不答應了,既然已經突然襲擊的把季平子逼上了絕地,怎能輕易的答應他要求,這不是等於讓他有死灰複燃的機會嗎。

  這次鬥爭,其實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季平子得到魯君拒絕的答複後,就又提出新的請求:

  “請國君把我囚禁在季孫氏的采邑費邑,再不參與朝政。”

  消息再次傳到魯昭公那裏,第一次季平子的要求是與國君打官司講理,這一次的要求是退出朝政,回到采邑,也算是做出了重大的退讓。

  魯昭公心想,現在正是由於搞了突然襲擊,才把你季平子給逼上絕路了,如果答應你的意見,等你回到自己的采邑,實際上掌握了采邑的部隊後,什麽永不參政,什麽永遠居外,都是霧裏看花的事情,到那時,整個魯國最厲害的野戰軍都掌握在你手中,我魯君就是一個光杆司令了,也就剩下被你討伐了,所以也是不答應。

  季平子一看,真的沒有餘地了,就再次的請求:

  “給我五輛兵車,到國外去流亡。”

  這個要求,其實就等於是達到了魯昭公的驅逐季平子的最終目的了,子家懿伯羈覺著,已經達到要求了,就不要逼人太甚了,於是就勸魯昭公見好就收,說:

  “國君是還是答應了吧,見好就收吧,我們國家的政令已經很久都是季孫氏發布的,國內的老百姓很多都是靠著季孫氏家族養活的,他的勢力很大。

  現在,是因為突然襲擊取得了目前的優勢,一旦時間拖的太久,很多人都會幫助他的,如果到了太陽落山後,情況發生到什麽局麵,都是未可知的事情,眾怒不能積蓄啊,一旦積蓄了而不加以疏導,將會越來越嚴重,這樣一來,民眾如果真的生了反叛之心,將會匯合一股力量,國君必定會後悔的,還是答應吧,大家彼此都留的餘地。”

  但是,魯昭公已經被眼前的勝利迷昏了雙眼,一心想殺死季平子,再加上旁邊郈昭伯的一再慫恿:“一定要殺死季平子。”

  魯昭公還是沒有同意子家懿伯的意見,一般來說,讓太爺爺聽玄孫子的話,很難。

  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