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背黑鍋的魯昭公(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春秋第二百零二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4-12 09:26      字數:2526
  之前在魯國發生了季孫氏家族的“費邑之亂”中,南蒯發動了“雷聲大雨點小”的叛亂失敗後,南蒯逃到了齊國,南蒯是費邑的宰邑,跑到了齊國,這就算是齊國占有了費邑。

  於是,費邑的司徒老祁和慮癸,趕快派人到齊國要求歸還費邑,費邑是季孫氏的家族首都,叔孫氏又是魯國第一執政權臣,齊國不可能老師名義上占有這個地方,所以,齊景公就派鮑文子將費邑交還季平子。

  其實,就是履行以下手續罷了。

  齊國派大臣鮑國到魯國辦理手續,魯國用七牢的禮節招待了鮑國。

  魯昭公十四年,晉國扣留的季平子,而季平子沒打招呼,竟然在晉國大臣叔鮒的忽悠下,自己擅自的跑回了魯國,現在一下子局麵變了,原來是晉國棘手的問題,因為季平子的逃跑,變成都是季平子的錯了。因此,晉國國君正在生氣。

  魯昭公十五年,冬天,魯昭公親自到了晉國去參加晉國舉行的“平丘盟會”,但是等舉行完盟會之後,已經是第二年的春天了。正式因為季平子的事件,讓晉君恨死魯國了,正好魯國的國君來了,必須扣押。而且還要讓魯國承認他們侵略小國的錯誤,以此證明晉國扣押季平子的事件是正確的。這樣子下來,就又等於是魯昭公再次為季平子擋了槍,魯昭公也真是恨死了季平子了。

  魯昭公十六年的春天,晉國扣留了魯昭公。

  此時,魯昭公想,自己明明是一國之君,但是像個玩物一樣的夾在晉國和季平子之間,成了兩國交流的砝碼,他這個國君真是當的窩囊啊。

  但是,沒辦法,隻好等著吧,一直拖到了秋天,晉國也覺著老師扣押人家的國君不是個辦法,此時的晉昭公已經是重病在身,不能處理國事了,由晉國的六卿決定國家的大事,而晉國的第一執政大臣韓宣子,是不願意與魯國交惡的,因此還是將魯君給放了回來,子服惠伯的兒子昭伯對季平子說:

  “看來晉國的公室衰弱了,什麽事情都是由大臣們決定,這就是公室的衰弱表現。”

  昭伯是說晉國的事情,但是讓兒子說給了季平子,這個過程錯了,可謂是:說者無心,聽著有意。季平子是魯國的權臣,這不等於是變相的罵季孫氏嗎,但是這個小孩子傳的話,季平子也不好說什麽,再說他的爸爸惠伯,在去年自己蒙難的時候,舍生忘死的跟著前往晉國一起戰鬥,也就不好發火了,就說:

  “你現在還年幼,嘴上的毛還沒有長齊,小孩子家的哪裏懂得治國的事情,回去多讀書吧。”

  果然,在魯昭公回國後不久,晉昭公因病死亡了。

  這年冬天的十月,季平子親自前往晉國吊孝,參加晉國的喪禮,他經過前一陣子的來往,已經和晉國的重要卿士們關係很好,更不害怕被扣押,但是看到了晉國現在國君弱小,大臣專橫的樣子,還是很客觀的讚歎了之前“毛孩子”子服昭子的意見:

  “看來子服惠伯真的有個好兒子啊,他確實說的很對。”

  魯昭公十七年,春天,小邾國前來訪問魯國,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季平子吟唱了《詩經,采薇》,抒發了對將士們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感歎情懷,小邾國的國君穆公當場回應了《詩經,菁菁者莪》

  莪蒿蔥蘢真繁茂,叢叢生長在山坳。

  已經見了那君子,快快樂樂好儀表。

  莪蒿蔥蘢真繁茂,簇簇生長在小洲。

  已經見了那君子,我的心裏樂悠悠。

  莪蒿蔥蘢真繁茂,蓬蓬生長在丘陵。

  已經見了那君子,心情勝過賜百朋。

  楊木船兒在漂蕩,小舟上下隨波浪。

  已經見了那君子,我的心裏多歡暢。

  其實這就是表示了對季平子招待的感謝。

  跟著陪酒的子服昭伯感歎說:“要是不這樣的感歎治國的情懷,國家怎能長治久安啊。”

  這年的夏天,六月,魯國發生了日食。

  昭子說:“發生日食,天子是不能幹任何事情的,並且在宗廟敲鼓,下麵的各位重要宗族在各自的宗廟擊鼓,而且還要的朝堂上擊鼓,這才是符合禮製的。”

  季平子不允許這樣,他從天氣節氣的角度,分析了日食的原因,所謂的擊鼓禮節,隻有在正月初一發生日食的時候,才能進行。

  史官認為這就是初一,雖然在周曆的六月,但是按照夏曆來說這是四月,古時候稱為是:孟夏,因此可以算是一月,應該敲鼓,但是季平子還是不采納,因此子服昭伯就說:

  “季平子有不正當的想法,這就是不拿國君當回事兒。”

  這就是對之後魯昭公的流亡,打下了第二個預測伏筆。

  時間終於到了現在,即魯昭公二十一年,夏天。

  晉國的重要大臣士鞅,到魯國來友好訪問,這次是魯國負責外交工作的叔孫氏的叔孫昭子負責接待。

  季平子因為莒國和邾國經常向晉國告狀,而且晉國目前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了,為了放開自己的手腳,不再受莒國和邾國告狀的冤枉氣,就準備要和晉國交惡。

  季平子有了這樣的想法,就吩咐專門負責接待的魯國禮儀部門,按照當年接待齊國奉還費邑時候,派遣的鮑國來時候的規格招待士鞅。

  晉國的士鞅大怒,說:

  “鮑國的地位是卑下的,因為齊國也沒有晉國的地位高,你們用招待他的七牢規格,來招待我,這是對我的侮辱,對我的侮辱,就是對晉國的侮辱,我回國後將向我們的國君匯報,你們等著吧。”

  所以,叔孫昭子當然不知道季平子這個安排,等到事情發生了,一看不好,才知道是季平子又闖禍了,以前季孫氏闖禍,由叔孫昭子的爸爸叔孫穆子頂缸,差點被楚國在盟會上殺死,現在又是季孫氏惹事,讓負責接待的自己再次背黑鍋,這那能行。

  於是,叔孫昭子當場決定,馬上又加上了四牢,從而使宴會變成了十一牢規格。

  其實,就是上了十一道菜,和上了七道菜的區別,但是在國家使者之間,這就是大事了,規格不夠,就是侮辱,瞧不起人,中國的飲食文化自古就有之,吃飯也是政治,千萬別小瞧了。

  從此,晉國對魯國有了看法。

  秋天的七月,魯國再次的發生了日食。

  為了繼續搞好關係,魯昭公也不辭辛苦,準備再次的前往晉國進行友好訪問,但是這次很不湊巧,當魯昭公走到黃河的時候,正好趕上了鼓國進攻晉國,晉國正準備攻打他們,晉國處於戰爭狀態,所以魯昭公又是白跑了一趟,晉國辭謝了魯昭公的來訪,這就是最近幾年來,晉國第三次不讓魯君朝拜的情況了。

  魯昭公三次被晉國拒絕,很是沒有麵子。

  魯昭公很無奈,但是沒有辦法,隻能忍耐,這裏麵既有外麵麵臨著大國的壓迫,也要麵對國內權臣的翻雲弄雨,當魯國的國君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因為,這個江湖上實在是不太平,這不,宋國有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