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時代的餘暉:鄭國子產 (魯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春秋第一百八十一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2-04 09:06      字數:3217
  魯襄公時代,經過漫長的三十一年,是“春秋時期”僅次於後麵“魯昭公的時代”執政時期。

  在這個年代裏麵,晉國和楚國的爭霸,還是時代的主題節奏,但是楚國的發展,是呈著下降的趨勢,而晉國是上升的高潮階段。

  晉國在這個時代的開始,積極的采用了“三駕疲楚”的軍事政策,將中原交戰區的鄭國和宋國,大致上穩定在自己的聯盟中,將楚國的勢力壓迫回了南方,而楚國此時的身邊新興起了吳國,導致原來的無後顧之憂的局麵改變。因此,楚國忙於與吳國的交戰,就沒有更多的精力來進軍中原。

  這個階段的齊國,曾經在中期試圖從晉國的聯盟中掙脫出來,但是經過戰爭,還是由於實力的缺陷,而未能如願。

  經過長期的對抗,晉國和楚國已經認識到了,誰也無法消滅對方。

  最終在宋國的撮合下,簽訂了“第二次的弭兵”會盟,讓整個世界暫時的從混戰中掙脫出來,也為世界的和平贏得了短暫的喘息時間。

  周王室的權利,已經沒落到了可有可無的境地,這也是諸侯爭霸的結果,東周的滅亡隻是一個時間的問題,甚至於連發表意見的情況,都十分的堪憂。

  魯襄公從楚國參加完喪禮回來後,就在魯國建造楚國式樣的宮殿,大臣們提出意見,不要耗費民財,建造這樣享樂的麵子工程,多搞一點民生的工程建設,這樣魯國才能獲得民心。

  但是,魯襄公不聽,他要享樂,人聲苦短,很快宮殿式魯王宮建成了,非常的漂亮,非常的楚國化。

  但是,魯襄公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魯襄公卻在“魯國的楚宮”中死了。

  魯襄公的兒子太子子野繼位為國君,子野是胡國女子敬歸為魯襄公所生的兒子,非常的孝順,擁立為國君後,就暫時的在季氏家裏麵暫住,等候著辦理完爸爸的喪禮後,正式的登基為君,誰想到子野,非常孝順,對於爸爸的突然死亡非常的傷心,這年的秋天九月十一日,竟然傷心過度,死了。

  這可能是短命的國君吧,二個多月的時間,就殞命了。

  魯國,繼續尋找新的後嗣,這樣就產生了分歧。

  季武子想擁立胡女敬歸的妹妹齊歸生的兒子公子禂為魯君。但是穆叔不同意,說:

  “太子死了,如果太子有一個母親生的弟弟,就應該立母弟。沒有母弟,就應該在所有的庶子中,尋找最年長的庶子擁立,如果年齡一樣,就選賢能的;如果都很賢能,就通過占卜來決定,這才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規矩。”

  但是,季武子不聽,因為誰擁立了新君,誰就有了擁立的大功,不能讓別人搶去,既然自己決定了,就要執行下去。所以最終還是擁立了公子禂。

  公子禂是個比較頑皮的孩子,雖然這一年已經十九歲了,但是還是像個孩童一樣的脾氣,在為魯襄公出葬的時候,魯國侍從們,竟然三次為公子禂更換喪服,因為他每次都把新換上的喪服給弄髒了,即便這樣,第三次的喪服也是皺巴巴的不整齊,可見這個孩子的頑皮。

  這就是曆史上的:魯昭公。

  十二月二十一日,安葬魯襄公。

  魯襄公死了,正好趕上鄭國到晉國拜見大哥,鄭國的國君鄭簡公在子產的陪同下,帶著幾馬車的禮物前往覲見晉平公,見大哥要送重禮。

  此時正好趕上魯襄公死了,晉國的國君晉平公為了表示對魯國國君的哀悼,就暫時停止了麵見接待鄭國國君的一切禮儀和娛樂活動,暫時讓他們到賓館裏麵休息。

  過去所謂的賓館,其實就是一個大院子而已,尤其是晉國這兩年,大搞王宮度假的療養建築,對於接待各國來訪居住的客舍,基本上沒有投入資金修築,所以比較破爛。

  於是,子產便命令手下馬車夫們,直接將客舍賓館的竹籬笆紮的圍牆給破壞了,將裝載貴重禮物的馬車開進了院子裏麵,這讓晉國知道了,於是就派遣了大臣士文伯前來責備子產。

  士文伯說:

  “尊敬的子產大人,我們晉國由於刑法和道德不太好,導致有了很多的強盜,這對於前來朝拜的諸侯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於是我們就將客舍賓館的大門造的很高,圍牆修的很厚,讓原來的賓客做到安全無憂,但是現在你卻擅自的拆毀了圍牆,雖然說你的警衛很厲害,沒有圍牆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但是對於其他來訪的諸侯們,以後再怎麽居住這樣的賓館呢?

  因此,我們的國君派我來向你請教。”

  子產一聽哈哈大笑說:

  “我們鄭國是小國,夾在你們大國之間來回的征戰,不能安居生活,還要向你們進貢豐厚的禮物。這次就是帶著幾大車的禮物前來給你們晉國送禮,可是你們沒有時間接待我們,我們也不好說什麽,我們怎麽敢將搜刮盡了的這些鄭國財產放在露天裏麵?這些財產如果不經過正式的儀式,我們也不能就隨便的獻給你們,放在露天的外麵又怕長蟲子損壞,剛才你也說了,還有盜賊的威脅。

  我聽說當年在晉文公的時候,一般都是將賓館修建的高大安全,有倉庫,有餐廳,有娛樂設施,但是現在正好反過來了,你們把建設資金都投入到了宮殿的建設上了,賓舍反而陳舊不堪,簡直就是下人居住的地方,貨車連大門都進不去,而且你們也不告訴我們接見的時間,我們還不知道要住多少日子,所以我就讓把圍牆給破壞了,也是為了保護給你們晉國的禮物的安全。

  不要緊,如果晉國吝惜這個圍牆,等我們走了以後,再給你修築起來,一堵圍牆而已。”

  這個子產多厲害,嘴皮子很利索。

  鄭國的子產是在魯襄公三十年的時間裏,由鄭國的執政大臣子皮把政務全部交給他管理的,剛接過鄭國的執政一年的時間,子產很有手段,是《春秋》時期很有名的賢臣,與管仲齊名,孔子都很佩服他。

  子產當政後有事情要求伯石公孫段辦理,就直接送給他一座城池,另一個大臣子太叔說:“國家的事情,為何送給一座城池才能辦理,難道國家不是大家的國家嗎?”

  子產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欲望,其實很難攻破的,我知道他的欲望,就用滿足他的欲望條件來辦事,並且要求他把事情辦好,這難道不是我的功勞,難道還是別人的功勞?”

  子太叔說:“要是別人活著別的國家議論怎麽辦?”

  子產說:“這不是我要分裂國家,反而是大家之間更和睦,其他的國家議論什麽呢?要想安定國家,必須首先安定大族,安定了大族後辦完了事情,我們在觀察他,看看有什麽問題,一個城池要想收回,豈不是太容易了嗎,到那個時候,才能用上所謂國家大事的借口。”

  子產的這一招太厲害了,他既能看清楚人性的醜惡部分,又能看到欲擒故縱的手段,先滿足別人,辦完了繼續辦理的事情,然後在研究別人,慢慢的找機會收回來,這也許就是可以用在現在的一些道理。要知道“人隻要是有欲望,就有可以攻破的縫隙”,子產非常的清楚這點。

  接受城邑的伯石公孫段害怕了,知道自己收取禮物辦理國家的事情,就是存下了禍患,真是後悔死了,於是就主動的向子產交出了城池。

  這樣一來,子產反而不去處理他了,將城邑還是送給了伯石公孫段,雖然說子產很厭惡這個人的貪婪,但是伯石從此後也成為了子產的有利支持者,於是子產讓他當了僅次於自己的職位,這就是子產駕馭人的手段。

  當年,鄭國的貴族子張要求通過打獵來獲得祭祀先祖的獵物,但是子產沒有批準,子產說:“根據禮法,隻有國君才能使用新殺的獵物作為祭品,大臣們不行,這是規矩不能破壞。”

  子張大怒,要準備發動自己的家兵攻打子產,子產開始想逃亡晉國避難,但是傳政給他的子皮攔住了他,並且驅逐了子張,子張反而逃往了晉國。子產請求不要沒收子張的田產和房舍,三年後有主動的把子張召回來,然後把這三年的所有田產和房舍的收入還給了子張,兩個人冰釋前嫌。

  子產執政第一年的時候,鄭國的一些貴族說:“誰要是殺子產,我們一定跟隨”。三年後,這些貴族們說:“我有子弟一定送給子產教育,我有田地一定送給子產管理,如果子產真的死了,誰又能像他一樣的賢良。”

  所以,子產對晉國的士文伯一通解釋,讓他啞口無言,隻好回去向趙文子匯報,趙文子說:

  “子產說的是實情啊,是我們晉國做得不對,用破房子接待人家,是我們的錯誤。”

  然後趙文子又派了士文伯去給子產道歉。

  同時,晉平公馬上就接見了鄭國的君臣,新建了賓館。

  子產的故事很多,很是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一下。

  魯襄公時代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