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第二次弭兵之盟(下)( 魯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春秋第一百七十七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2-04 09:06      字數:3384
  楚國參加的會議的各位人員,都內穿著鎧甲,晉國的大臣伯州犁提出,這次是真誠的會盟,雙方都要彼此的信任,因此強烈要求楚國人員卸掉鎧甲。

  楚國的子木說:“晉國和楚國之間,已經沒有信用的打仗很久了,我們不得不防衛,這樣是對我們有利的,並不形象會盟的進行,非要死抱著信用的說法,是很不理智的。”

  伯州犁很不願意,就暗暗的詛咒子木活不過三年。

  晉國的趙武,對楚國穿著鎧甲來盟會也很是擔心。

  但是晉國的向叔說:

  “這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普通人如果做出不講信用的事情,老天爺就讓他不得好死,更何況是堂堂的大國楚國呢,如果這次楚國做出不講信用的事,諸侯不能答應,也必定不會成功,我們是以誠待人,就不要害怕對方,這是在宋國的地盤上,是我們的盟邦,楚國害怕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是一旦有什麽意外,即便是楚國再增加一倍的人,恐怕也打不過我們所有的諸侯吧。

  別擔心了,舉行儀式吧。”

  過去盟會,在相互宣讀完盟誓後,就要歃血。也就是會盟人員把牲畜的血塗在嘴唇上,表示誠意。一般來說,主人居於召集盟會的地位,先進行歃血,其他的各國按照爵位的高地順序,再進行歃血,事關於國際地位的問題。因此,歃血的先後,曾經造成很多國家間的爭議和糾紛,果然不出所料,這一次,也差一點出問題。

  楚國要求先歃血,但是晉國不同意,要求在楚國前麵歃血,為此發生爭論。

  晉國:“我們晉國本來就是諸侯的盟主,還從來沒有在晉國之前歃血的國家。”

  楚國:“你牛皮哄哄什麽,楚國和晉國是對等的國家,如果總是讓晉國首先歃血,這就意味著楚國總是弱於晉國。再說了,上次第一次的弭兵會盟,也是決定了晉國和楚國輪流主持諸侯的盟會,上一次,就是晉國先歃血的,這一次也該輪到我們楚國了。”

  兩邊的人員開始相互爭吵。

  老好人叔向,向晉國的趙武說:

  “讓諸侯歸附是晉國的德行,靠的是德行,並非是來爭取誰先歃血先後,諸侯結盟的目的就是讓小國為盟主做一些具體的事務,以後讓楚國多為晉國做一些事情,不久行了,何必去追求什麽形式。”

  這可能就是大國的自信吧。

  於是,晉國讓楚國先歃血。《春秋》將晉國記錄在前麵,就是因為晉國做了這樣一件有德行的事情,而表揚他。

  楚國和晉國終於和平了,世界大同了。

  諸侯國家之間非常的歡樂,把酒言歡,慶祝勝利,表揚先進工作者。尤其是對於晉國的趙文子趙武和楚國的令尹子木,更是稱讚有加,宋國、鄭國紛紛宴請,並進行的高度的評價。

  宋國的向戌,是促成這次晉楚弭兵的中間人,做成了這件事情後,也很自豪,就向宋國的國君請求封賞。

  宋平公一高興,答應給他六十個城邑,很豐厚啊,但是被大臣子罕知道了,勸誡宋君收回成命,其實這就等於即限製了向戌勢力的擴大,威脅到君權,也是變相的保護了向戌,不要因為財產,而對自己造成傷害。

  向戌是個聰明人,就借坡下驢的向國君進行推辭。

  向戌家族的人很不高興,眼都紅了,準備征伐子罕,但是被向戌勸住了,在利益誘惑麵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接受了這麽大的封賞,一旦哪天君王不高興了,別人紅眼病了,都是可能導致滅族的禍根。

  可見,在功勞和利誘麵前,不是每個人都能經得住考驗的。

  晉楚弭兵後的重要政治行動,就是諸侯國之間的相互走動,兩個大哥是首先要考慮的,晉國本身以前就是中原諸侯的大哥,經常走動,不是什麽稀罕事情,但是楚國就不一樣了。

  魯襄公二十八年十一月份。

  魯國、宋國、陳國、鄭國、許國一起結伴準備前往楚國拜見新大哥楚康王。

  當四國的國君一班人馬走到漢水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楚康王去世了。

  這可是個巨大的意外消息,魯襄公就打算回去,但是跟隨的大臣書中昭伯說:

  “我們這次的友好訪問是衝著楚國而來的,不是單純的衝著國君,還是前往吧!”

  宋國向戌卻說:“我們就是為了楚康王而來的,不是為了楚國,等他們新立了國君再說吧。”於是宋平公就回去了。

  此時,楚國的令尹子木也去世了,一下子,楚國國君和令尹都死了。

  魯襄公二十九年——

  繼續前行的諸侯們到了楚國後,就直接參加楚國的喪禮了,魯襄公第一次到楚國出訪,看到楚國高大的王宮和建築很是羨慕,感歎不已,準備回國後也要按照楚國王宮的樣子,建造一座高大威武的王宮。

  楚國為了表示對魯君的尊重,要求讓魯襄公給楚康王的棺槨上,親自鋪上其生前穿的衣服,這是一種楚國的喪葬禮儀。

  魯襄公沒幹過這樣的事情,於是就在隨臣穆叔的提議下,用桃樹枝做的笤箸,敬獻在楚康王的棺槨上,表示掃除不詳的意思,然後再鋪衣服,算是代替了魯君的一個禮節,楚國人不知道這種禮節其實是“春秋時期”君王對臣下喪禮的一種禮節,也就立刻糊塗的接受了,後來知道這個意思後,就後悔了,但是木已成舟。

  沒有文化,是很可怕的,被別人糊弄了也不知道啊。

  夏天的四月,楚康王安葬了,魯襄公、鄭簡公、許悼公親自送葬,一直送到楚國首都的西門外,剩下的就是參加喪禮諸侯的大臣們跟著繼續送到了墓地。

  楚康王的兒子郟敖繼位,郟敖名字叫熊員,(左傳稱之為熊紝)楚康王之子,楚郟敖任命叔父公子圍為令尹,主管軍事及政治的全盤工作。

  魯襄公等楚國處理完這一係列的喪事後,就回國了,正趕上了魯國季武子擅自占領魯國的卞邑,為此驚出一身汗,好在季武子就是為了占地,而不是要趁著魯君在外搞死魯襄公,所以雙方彼此心照不宣的接受了現實,魯襄公有驚無險的回國了。

  這年,吳國的吳王餘祭也死了。

  想當年,春秋開始嶄露頭角的第二代吳王諸樊(公元前548年),在十二月,“諸樊伐楚,以報舟師之役“之中中計,被楚人牛臣隱於短牆以射之,卒。

  諸樊臨終前,遺命將王位傳給次弟餘祭,想依次相傳,一定要將國家交給四弟季劄,以滿足父親壽夢的遺願。餘祭繼位後,將四弟季劄,分封在延陵,故稱:延陵季子。

  餘祭被越俘刺死,其弟餘眛(一作夷末、夷昧)繼位。

  餘祭是死在越國人的手裏,這也就成為了吳、越誓死報複的刻骨仇恨了,吳、越的戰鬥糾紛,也開始登上《春秋》的曆史舞台了。

  事情是這樣的。

  當年,吳國征伐越國抓獲了越國的守城看門人,對於戰俘,當時還不是那樣的殘酷,無非就是繼續奴役,所以吳國戰勝回來後,就讓這個看門越人俘虜繼續為吳國服務,令其看守船舶。一次,吳王餘祭前往視察舟船的時候,沒有防備,這個越國的俘虜,竟然用匕首將餘祭給殺死了,簡直是太意外了,但是事件已經發生了,吳、越之後的戰鼓,也隨著這個越人的匕首,開始磨刀霍霍指向對方了。

  吳國國王死了,需要向諸侯進行通報,正好現在是世界的大和平時期,戰爭的硝煙暫時停頓了下來,讓吳國能夠利用這段時間,與諸侯們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所以吳國的公子劄帶著這樣的使命,對諸侯進行了尋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季劄(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壽氏,名劄,又稱公子劄、延陵季子、延州來季子、季子,《漢書》中稱為吳劄,《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封於延陵(今常州),後又封到州來,季劄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廣交當世賢士,

  魯襄公二十九年,秋天。

  吳國的公子劄前往魯國訪問。向魯國學習了周禮,參觀了各種舞蹈和周禮的禮製,受益匪淺;

  公子劄又到了齊國訪問。與齊國的執政大臣晏子暢談甚歡。

  之後,又訪問了鄭國,雙方交換了禮物,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前往衛國,看到了很多的君子,並成為了朋友。

  最後,到了晉國大哥那裏,見到了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三位大臣,感歎晉國在這三個家族的執政下,興旺繁榮。

  後來,在魯襄公三十一年,吳王再次派大臣出訪晉國的時候,趙文子還是回憶起與公子劄的會麵的情況,說:

  “上天為公子劄已經打開了大門,大哥諸樊死於與楚國的巢地之戰,二哥餘祭死於越國俘虜的刀下,現在是三哥繼位,按照吳國的傳統,之後就是老四公子劄的吳王了。”

  但是,前來的吳國大臣屈狐雍很聰明,回答說:

  “公子劄不會立為國君的,前麵兩個哥哥都是因為命運不佳罷了,並非是上天打開了公子劄的大門,如果真是上天打開了大門,也是應驗在現在的吳王身上,他很有賢德,以後享有吳國的肯定是這個吳王的後代子孫。

  公子劄是個有道德的人,開始君王的位置就是他的,現在即便是再把國家交給他,他也不會要的,這就是公子劄,我們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