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檣櫓灰飛“滅欒盈”(魯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 春秋第一百七十三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3      字數:2451
  欒盈手下有一個大力士的勇將叫做:督戎。

  此人早就名聲在外,晉國的人都很害怕他,督戎是這次進入都城的暴亂分子的先鋒大將,就有人匆匆前來報告了範宣子,範宣子當然知道督戎的勇力,正站在王宮前沉吟,犯愁找不到抵抗督戎的對手,怎麽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時。

  站在旁邊的一個,王宮內因為犯罪被罰為奴隸的人,說話了,此人叫做斐豹,也很有勇力,就馬上對範宣子說:

  “大人,如果你能夠赦免了我的罪過,恢複我平民的身份,我就去殺死督戎。”

  範宣子一聽,大喜,說:

  “你要是殺了督戎,如果我沒有滿足你的這個要求,就以太陽為證!”

  斐豹當場頂盔貫甲,著袍束帶,準備完畢後,一個人就從王宮大門出去了,範宣子關閉宮門,等候著消息。

  斐豹是個聰明人,即知道督戎是力大無窮的勇將,也知道單憑自己一個人力量,很難阻擋住督戎帶領的先鋒人馬,於是就悄悄的在前往王宮必經的路上,已經設置的阻擋矮牆後麵,悄悄的埋伏下來,趴在矮牆後麵。

  督戎不知道這一切,一路上沒有敵手,氣勢洶洶的向著王宮進發,當督戎到了阻擋矮牆後,心裏哈哈大笑,一個破矮牆還能擋住我督戎,這不是開玩笑嗎,所以,第一個帶頭翻越的矮牆,並沒有防備矮牆下麵埋伏的斐豹。此時,斐豹突然跳起,趁其不防備的時候,從督戎的背後直接將刀子捅進了他的後背,他把督戎給殺死了,這就是背後捅刀子,再厲害的人,也沒有辦法防禦。

  跟隨督戎的人,一看他的殺死了,四散往回逃跑去報信了。

  欒盈駕著戰車,帶著人馬來到了王宮麵前,手下的親信們在台階後麵列隊等候,欒盈親自登上了王宮的大門,準備砸門進入。

  範宣子對兒子士鞅說:

  “現在到時候了,需要你前去殺敵平叛了,如果讓叛徒分子的弓箭射到了現在君王避難的房屋時,你就不要回來了,直接戰死就可以了。”

  士鞅,血灌瞳仁,生死在此一搏,於是當場拔出寶劍,指揮著所有羽林衛士們,打開宮門開始迎戰,雙方開始廝殺,欒盈雖然也是指揮將士征戰的大將,但是以前指揮的是正牌的軍隊,這次是自己之族的雜牌隊伍,勝利了,則士氣大盛,一旦遇到挫折,就各懷鬼胎,根本無法和已經置生死於肚外的皇家鐵甲衛士相提並論。

  而且,欒盈的族人打了半天的時間,也沒有見到魏氏人馬的內應迎接,剛才又眼睜睜的戰死了督戎,欒盈的叛亂分子很快精神就崩潰了。

  兩軍交戰,打的就是氣勢,一旦精神崩潰了,基本就沒戲了。

  欒盈開始敗退了,士鞅跳上一輛戰車,追趕欒盈,遇到了跟著一起叛亂的欒樂,士鞅就對他大喊:

  “欒樂,放下武器投降,不然,就是我戰死了,也是正義的,也會向上天控訴你的罪行!”

  欒樂心裏慌張,張弓搭箭就是一箭,本身欒樂是逃跑,再加上心裏麵有愧,這一箭沒有射中士鞅,於是,就又抽出一支箭,準備再次回頭瞄準射擊已經快到跟前的士鞅時,就在這個危險的千鈞一發的時刻,士鞅的生命危在旦夕。

  說時遲,那時巧,突然,欒樂的戰車的車輪壓上了路旁邊的一個槐樹根,戰車就在此時翻車了,欒樂一頭摔出了戰車,後麵跟著士鞅一起衝鋒的戰士,用長戟將欒樂的手臂勾住往回拉他,企圖活捉欒樂,但是用力太猛,竟然直接將欒樂的手臂給割了下來,血流不止,很快,欒樂就流血致死了。

  跟著前來的欒魴,也受了重傷,和欒盈一起跑回了曲沃。

  進攻都城的危急過去了,晉軍馬上集合部隊,跟著就包圍了曲沃。

  結果是不言而喻了,正規軍打一群失敗的暴徒民兵組織人員,很快,晉軍就攻克的曲沃,殺死了欒盈,欒氏整個的家族被屠殺殆盡,欒魴出奔宋國。

  欒氏,從此在晉國的政壇上失去了身影。

  前麵不是說了嗎,這一切還有一個幕後的黑手,這就是齊莊公。

  他把欒盈秘密的送到了晉國後,就等著勝利的消息,沒想到欒盈的四月的叛亂並沒有成功,而且還被晉軍包圍在了曲沃,這就很尷尬了,心裏麵暗暗的罵欒盈說大話,亂吹牛,不過自己不能不管,誰知道一旦欒盈被逼急了,會說出什麽話來,將事情都推到齊國的身上,這還不是一場新的惡戰。

  既然,已經這樣了,不如出兵把他們營救出來,以觀時局。

  這年的秋天,齊莊公就借口報複之前“平陰之戰”的仇恨,帶兵攻打當年積極出兵的衛國,其實這就是個幌子,因為齊莊公前往晉國必須要經過衛國,如果經過直接說是攻擊晉國,去營救叛亂分子,估計還沒到晉國境內,衛國就把信息報告給晉國了,所以接口征伐衛國,其實就是借道攻擊晉國的意思。

  衛國當然很害怕,正在準備迎戰的時候,齊國的軍隊直接穿越衛國,轉而攻擊晉國了,事情就這樣越來越大,齊軍兵分兩路,一路從孟門(河南輝縣太行山故道)攻擊,一路從太行山的行徑進攻,直插晉國的腹心地區,其核心目地就是曲沃。

  但是晉國反應很快,馬上組織人馬節節抵抗,齊軍長途遠征,基本都是輕裝部隊,根本就不能進行長期的作戰,主要以襲擾和勇救為目的,一看目的難以達到,再加上魯國的軍隊也開始進入晉國,開始援助晉軍,所以齊軍隻能撤回了國內。在撤退的途中齊軍摟草打兔子,順便征伐了莒國一下,算是小哥欺負小弟一會兒吧。

  回國後,不多久,齊國就得到了消息,欒盈全族被滅。

  但是,齊國的這次入侵晉國,必然會得到晉國的報複,隻不過,晉國現在還需要時間進行調整部署,暴風雨總會降臨到齊國的頭上的。

  齊國怎麽能夠不害怕,晉國需要部署,齊國當然也需要準備,於是就派人和楚國積極的聯係,建立鋼鐵同盟,一旦齊國和晉國發生戰爭,楚國要營救齊國。

  兩國互通友好使節,準備結盟,事情還沒有辦好,晉國就已經組織諸侯在“夷儀會盟”,開始出兵征伐齊國了,齊國精神高度緊張,連忙和楚國訴說了現在的局麵,已經來不及舉行會麵簽約儀式了,仗馬上就要開打,請楚國出兵。

  楚國也出兵了。

  但是,楚國和晉國帶領的諸侯集團又撤兵了,沒有和齊國打起來,為什麽?因為整個北方地區暴雨成災,《春秋》記載:大水,八月癸已朔,日有食之。又是大水,又是日食,沒法打仗,就撤兵了,等天氣好了再打吧!

  這一等,竟然給齊國化解與晉國的矛盾,找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

  到底是什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