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鄢陵大戰:晉楚論劍(下)(魯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春秋第一百四十八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366
  晉軍和楚軍,從早上一直戰鬥到了晚上,就是星星出來了還沒有結束,可謂是雙方殺的昏天黑地。

  雙方不分勝負,誰也不能一下打敗對方。

  但是,楚共王受傷了,一隻眼睛被射瞎了,很疼,過去沒有麻藥,用刀子剜出來箭,甚至連眼珠子都帶在一起,你說疼不疼?但是楚王很頑強,並沒有因此而喪失戰鬥意誌,繼續準備明天再戰。

  一天的仗打完了,楚共王安排人到楚營進行巡視。

  楚國子反收兵後,並沒有立刻休息,而是命令手下的將軍們查點傷員,治療重傷,充分編製部隊組成,補充戰車的士卒,安排工匠不許睡覺,連夜修理甲胄和兵器,給戰馬糧草喂食,排列好新的戰車的序列,並且安排炊事班廚師,準備好明天早上雞鳴時的早餐,讓戰士用餐,吃完早餐在進行與晉軍廝殺,這是死命令。

  可見子反很是盡職盡責。

  晉軍知道了以後,很是擔心,這個仗,明天還要血拚,真是頭痛,苗賁皇就提議也向晉軍的大營士兵公開的發布命令:檢閱戰車,補充士兵,準備早飯,喂飽戰馬,磨快兵器,整頓軍陣,明日再戰。

  命令發布後,就偷偷的故意讓一些楚國的俘虜逃回了楚營。

  其實這就是“精神戰”,最早的精神戰。

  楚國努力整頓軍備的行動,給晉軍很大振動,晉軍的整頓軍備的行動,也必然給楚軍很大的振動。

  當楚國的俘虜從晉軍逃回來後,首先得到信息的就是楚共王,於是楚共王很是擔心,關鍵是自己傷口疼的睡不著覺,趕快派人找子反過來商議這個事情。

  其實,楚共王並不知道子反早已經安排好了明天戰鬥的工作了,其實也正是因為楚軍的工作做的好,才導致晉軍跟著學習的。

  子反知道大王受傷了,需要休息,就沒有向楚王匯報這些工作,而這些工作也是他職責範圍內的事情,隻要自己盡職盡責的完成就可以了,讓大王好好休息一下。

  於是,安排完畢工作後,子反的警衛員看著首長操勞了一天,很心疼,就拿出來美酒讓首長喝一點,解解乏,晚上睡個好覺,明天更有精力指揮戰鬥。

  子反也就順勢喝了幾杯解解乏,也沒想那麽多。但是警衛員的這個好心,卻變成辦了壞事,誰也沒有料想到,就是因為這杯酒,竟然要了子反的性命。

  楚共王知道了晉軍的準備工作後,很焦慮。

  楚共王派人來找子反過去商量軍情,看看怎麽應對敵人的準備,當得知子反喝醉了就早睡覺了的消息後,讓得知這個消息的楚王大怒,自己因為傷痛睡不著,要操心楚軍的戰況,而晉軍敵情嚴重,更是讓傷疼加劇,更是也睡不著覺了,現在,楚軍的部隊需要管理,明天還要戰鬥,也應該睡不著覺。

  但是,這一切,千頭萬緒沒有理順,作為三軍司令員怎麽能夠睡著覺,誰知道,子反竟然睡著了,而且是喝醉了酒,這太可惡了。

  所以,楚共王長歎一口氣說:

  “這是上天讓楚國失敗啊,我不能坐以待斃。”

  於是,楚共王也沒有和別人商量,便通知自己親兵衛隊連夜撤退了,竟然沒有給其他的人打招呼,楚王的意誌力在晉國“精神戰”下,以及一個偶然的誤會中,完全崩潰了。當然,這也有和楚共王受傷也有一定的關係,戰鬥勝負和君王的性命比較起來,還是命要緊,因此這場戰爭就這樣結束了。

  你說到底是因為魏琦的一箭,還是因為子反任勞任怨,還是因為警衛員的關心,導致了楚軍的撤退,這一個個的事情,一環環的巧合,促成了結果的發展,導致了戰鬥驟然停止。

  戰場上真是千變萬化,難以預料。

  楚共王先行帶著楚軍撤退楚國後,子反得知消息,不知道出什麽事情了,難道是楚王傷情過重,有性命之虞?楚軍軍心渙散,當然也不能再打了,子反也隻好帶著部分斷後的楚軍留在後麵,慢慢的撤退,離開了戰場。

  楚軍駐紮軍營,成為了一座空營。

  晉軍進入了楚軍的大營後,修整了三天,而且連續三天都在吃楚軍撤退來後不及運走的糧草,全軍上下一片歡騰,這個勝利來得太突然了,有些運氣。但是,這也是因為晉軍實力強大,所引起楚軍忌憚的核心的原因,範文子有些酸溜溜的,他一直的主張撤退,沒想到竟然迎來的勝利。

  楚國的子反倒黴了。

  楚共王撤退經過以前隨國的“瑕”地的時候,楚共王逐漸的冷靜下來了,於是派人調查時間的經過,才知道冤枉了子反,於是楚王派人前往子反軍營對他說:

  “先大夫子玉,當年在‘城濮之戰’中失敗,是因為當年君王不在楚軍中,所以失敗後就自殺了。你不要以為這次失敗,你有什麽過錯,因為我在軍營中,這都是我的過錯和罪過啊!和你沒有關係。”

  子反非常感動,連忙派使者向楚軍匯報:

  “我帶領的軍隊,現在確實存在潰逃的情況,這是我的過錯,和大王沒有關係,如果大王賞賜臣意思謝罪,我就是死了,也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雖死猶榮。”

  其實,這就是君臣之間的客氣話,大家彼此都明白,楚王把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就是為了保住子反的一條命,子反也不願意讓國君為自己背黑鍋,要死,就死,大家彼此理解萬歲。

  所以,這都是停留在一種交涉的過程中。

  和子反有矛盾的子重,就很壞了,他給子反寫了一封信,直接導致子反的死亡。

  子重說:

  “當年那位成得臣子玉大人,也就是讓楚軍失敗的人的下場,你大概可能聽說了吧,你為什不考慮一下子?”

  子重拿著當年楚國令尹子玉,在“城濮之戰”失敗後自殺的事情說事,就是暗示子反學習子玉自殺的精神,以死謝罪,別叫大王不好意思說出來,大家彼此都是體麵人嘛,何必非要說出來那個“死”字。

  於是子反被子重的“激將法”搞昏頭了,他回答子重說:

  “就是沒有先大夫子玉的事情做示範,你這個大夫讓我考慮自殺的問題,我怎能敢苟且偷生。我已經損失了大王的軍隊,哪敢忘記還有先大夫的自殺示範呢?”

  楚共王得知這個消息後,趕快派人前往子反處,命令子反不要自殺,但是趕路的人還沒有趕到的時候,子反已經自殺了。

  子反重演了當年子玉自殺的那一幕。

  “鄢陵之戰”,晉國終於勝利了。楚國再敗,不過敗的確實有些不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