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趙氏孤兒”案:(魯成公八年,公元前583年 春秋第一百四十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1746
  晉國和楚國的賬,我們先放下,換換腦子,說說晉國在此期間發生的大事,真是一個大事啊,這就是著名的“趙氏孤兒”案件。

  當年,跟著重耳流亡的趙衰,在重耳登基後,成為晉國的一代賢臣。趙衰的兒子趙盾,更是晉國的賢臣加強臣。

  趙盾繼父親趙衰之後,成為晉國朝堂一位舉足輕重的卿士,在朝中製定國策,直接輔佐晉襄公,在軍中指揮軍隊,直接輔佐賈季,後期已經是權勢顯赫,光彩照人。

  後來,趙盾扶持晉靈公登基,但是之後晉靈公荒淫無度,同時又不滿趙盾把持朝政,企圖暗殺趙盾,沒想到被趙盾躲過暗殺後,由趙家的同族趙同殺害晉靈公,從而背上了“趙盾弑君”的惡名。這也算是他人生的一次敗筆吧。

  趙盾再次扶持公子黑臀繼位,是為晉成公。

  趙盾一個人,就扶持了三位晉國的國君,算是三超老臣,絕對的權勢熏人。

  晉成公登基後,看到自己親侄子晉靈公反叛趙盾的下場,自己就小心翼翼對待趙家人。於是,就在其繼位的當年,將晉國的國政完全委任予趙盾。

  晉成公剛剛上台,趙盾針對晉國的人事體製,進行了一個大膽的改革,將以前已經廢掉的“三公製度”恢複,這個國策的製定,並非是趙盾為了加強晉國公族實力,而是加強了趙氏宗族在晉國的盤根錯節的實力。

  趙氏家族由趙盾擔任正卿,趙括為首席公族大夫,趙盾以前的舊部,趙同、趙嬰齊(趙櫻)為餘子大夫,整個的趙氏家族人物,都位列大夫行列。趙家的權勢,在趙盾別出心裁的設計下,又一次膨脹了。

  魯宣公十年,公元前601年,趙盾卒。

  趙盾死後,趙氏公族大夫之位,讓給了趙姬之子趙括(即屏括)擔任。趙括還繼任趙氏宗主之位。

  但是,趙括跟其兄趙同(即原同)都是沒有德行的人,趙氏全族的希望,都放在趙盾另一個兒子趙朔身上,所以趙朔很快便成為卿。

  趙朔娶晉成公女兒為夫人,這就是趙莊姬。

  在上一個時代的魯宣公十二年,趙朔擔任晉國的下軍元帥,前往救鄭,與楚莊王戰河上。

  進入這個時代後。

  魯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之前,根據《左傳》的記載,欒書將下軍,韓厥為司馬,以救魯衛。此時趙朔或已死,故以當時下軍佐欒書升任。

  趙朔死了,趙莊姬成為了小寡婦。

  這就出問題了,趙莊姬竟然和自己丈夫的叔叔通奸了。叔叔和侄媳婦,很無恥,很流氓,這就成了一樁趙氏家族的醜聞。

  這個趙朔的叔叔是誰?這個叔叔就是趙嬰齊。

  趙嬰齊是趙衰之子,與趙同、趙括是同母兄弟,與趙朔父趙盾是異母兄弟。想當年,重耳即位為晉文公之後,將女兒嫁給趙衰,稱趙姬,生了三個兒子:趙同、趙括、趙嬰齊。

  他是老三。

  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死了丈夫的趙莊姬很是孤獨,青春年少,關關雎鳩,於是,三叔和侄媳婦,稀裏糊塗,昏天黑地,一團亂麻,竟然成就了好事一雙。

  影響很壞。

  魯成公五年,公元前586年,春天,趙嬰齊的兩個同母的親兄弟趙同和趙括,為了臉麵,也為了堵住眾人的嘴,就沒和侄媳婦商量,將趙嬰齊放逐到了齊國,讓他遠避流言蜚語,也讓他離開侄媳婦,冷靜一下。

  想法很好,但是趙嬰齊離開的時候對兩個大哥說:

  “你們別沒有數,正是因為有我在,現在當朝的欒書宗族才不敢作亂。

  我被放逐離開,恐怕你們這兩個大哥就要有禍患了,況且每個人都有自己所長的地方,也有自己所短的地方,我就是有好色的毛病,但是我有能力保護我們趙氏宗族,大哥們何必這樣的認真,赦免我又能有什麽害處呢?”

  趙同和趙括是正直的人,就是不聽趙嬰齊的意見,堅持要放逐趙嬰齊。

  當天晚上,趙嬰齊輾轉反側做了一個夢,夢見天神的使者對他說:

  “老趙,快祭祀我吧,我會保佑你的——,阿裏路呀。”

  趙嬰齊醒來很是納悶,自己文化不高,就去找大學問家士貞伯解夢,士貞伯哪能胡說,就對趙嬰齊說:

  “俺不知道,俺文化低。”

  趙嬰齊一看,知道士貞伯不願意說實話,也就不再問了。

  士貞伯等著趙嬰齊離開後,就對身邊的人說:

  “神靈是保佑仁愛反對淫蕩的,如果淫蕩而不遭到懲罰,豈能說是有福啊,即便是祭祀,難道能夠免禍嗎?哈哈,太天真了。”

  趙嬰齊猜不透夢意,祭祀一下,反正又沒有壞處,就祭祀了天神後,第二天早上離開了晉國前往齊國,甚至都來不及和侄媳婦告個別。

  趙莊姬因此十分痛恨趙同和趙括,禍患就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