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官司敗訴,鄭國再歸晉(魯成公五年 公元前586年 春秋第一百三十七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697
  春秋江湖,經過這一陣子的洗牌,用老百姓的話說,此時江湖上兩個絕對的老大:東邪、西毒;也就是:晉國和楚國,誰也也不敢得罪。夾在中間的這些諸侯們的小國家,紛紛看著大國的臉色生活,大國就是婆婆,小國就是小媳婦。

  要知道,小媳婦很難做。

  所以,小國們總是跟著風頭和形勢走,而小小國,那些孫媳婦們,就跟著小國走,很有意思,看起來似乎是一團亂麻,怎麽今天你打我,明天就是我打他,稀裏糊塗,這也就是“春秋”時期,難以讓人理清的難點,其實破開迷霧,看問題的實質,你就一目了然了。

  鄭國,是兩個大哥中原拉鋸的焦點國家,當兩大軍事集團暫時停息下來時,鄭國總是會被翻出來,被以各種理由“修理”一下,而晉國和楚國也會以各種方法去拯救或整治他。

  鄭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的這種自身命運。

  最近幾年來,南風壓過了北風,楚國壓過了晉國,出發點還是因為當年楚莊王與晉國的“邲之戰”所留下的陰影。而“邲之戰”的導火索就是:鄭國投降楚國而引起了。

  所以,國際局勢一旦有個暫時平衡的時候,這個老仇,總是會被中原諸侯翻出來,敲山震虎,明為打狗,實際上是打主人,這就是所謂的:打狗看主人。

  魯成公三年,公元前588年,晉國和齊國的“鞌之戰”剛結束,晉國想起了當年因為與楚國的“邲之戰”而失去的國際優勢,這一陣子,楚國又搞了一個“蜀地之盟”,楚國風頭正勁,晉國當然不能讓楚國安定了。

  於是,魯成公三年,正月,晉國、魯國、宋國、衛國、曹國一起聯合起來,以十年前的“邲之戰”中,鄭國對晉國叛變行為為理由,來攻打鄭國,這次攻打鄭國的軍事行動,魯國是主力軍,估計晉國也就是發個聲明,派個軍官顧問團之類行動,沒有派很多的軍隊參加,攻擊鄭國的方向也是從東邊開始,東方是魯國和鄭國的方向,於是聯軍駐紮在“伯牛”。

  所以,理由就是個借口而已。

  再說說鄭國這個小媳婦,真是很難,兩個婆婆管著自己,今天這個揍我一拳,明天那個抽我一巴掌,自己誰也得罪不起,隻能忍著,隻要是兩個婆婆互掐,他就肯定挨揍。

  幸好鄭國這兩年很平靜,因為楚國和晉國的爭雄,發生了麵對麵的衝突,就顧不得鄭國了,所以暫時得到了幾年的喘息時間,這次鄭國的公子偃帶兵抵禦聯軍,而且在東邊地區設下了埋伏,鄭國也是很能打的小強,要不這樣的被蹂躪,都能生存下來,必定有他的道理,想當年鄭國也是小霸王的國家,軍事基礎的底子還是有的,因此這次又是保衛國家,抵抗二流的諸侯國軍隊,所謂的聯軍,隻不過是個名義而已。

  因此,鄭國竟然一舉擊敗了聯合國軍,鄭國勝利了,鄭國很是激動,就派了皇戊到楚國去敬獻這次戰鬥勝利所抓獲的俘虜。

  鄭國勝利了,頭腦就發熱了。

  鄭國的小弟許國,自從跟著鄭國投降了楚國後,就不再像以前那樣的拿著鄭國當回事了,有了新大哥,何必再去侍奉這個二流子小哥呢,所以鄭國很吃味,便借著這次勝利的餘威,派了子良攻打的許國,一下子占領了許國的一些土地,算是小有收獲吧,真的有些沾沾自喜了。

  魯成公四年,冬天,十一月,鄭國的公孫申帶著部分人馬前來測定疆界,在去年占領的許國土地上設立界碑,並進行主權示威活動,這次的活動是小規模的行動,基本上沒有準備強大的軍隊進行武備,這就是驕傲的心態,沒想到活動剛一開始,就讓許國人打了一個突然襲擊,鄭國的界碑設定小分隊被趕了回來。

  鄭悼公火了,一個小小的許國,竟然這樣不省心,三番五次的搗亂,看來還要繼續修理你,我親自征伐,大王出馬,一個頂倆,看看你許國還敢逞強,果然,鄭悼公一下子就又占領了許國的兩塊土地。

  這次,晉國不幹了!

  本來你鄭國就是楚國安插在中原的釘子,征伐你,你就老老實實的歸順,誰承想竟然翻天攻打別的諸侯了,上次晉國沒出兵,是忙著建立六軍,獎勵軍功,忙的沒有時間,現在有時間了,就征伐鄭國解救許國。

  晉國出兵是中軍欒書帶隊,荀首作為副將,還有一個上軍副帥士燮帶隊,也就一個加強軍的兵力參加出征的,晉軍出手不凡,馬上就占領了鄭國“汜地”和“祭地”。

  晉國出兵征伐鄭國,可不是個小事,中原的大哥出動了。

  當然,鄭國的現在大哥楚國當然不能坐視不救,於是楚國令尹子反率領楚軍救援鄭國。

  楚國近,先於晉軍到了鄭國,晉軍還在慢騰騰的趕著路。

  鄭悼公鬆了一口氣,許國的許靈公也順便來參見楚國令尹子反,正好向子反告狀,說:

  “鄭國擅自破壞和平,強占我們的農田,一定要子反給做主啊!”鄭悼公一聽,也向子反控訴許國:“這個小弟,當年吃我的喝我的,現在竟然不尊敬小哥,他們還惡人先告狀”。

  兩個人,你來我往,相互控訴對方,此時鄭國的皇戊也代替鄭悼公說話,他去年代表鄭國辦理向楚國獻捷工作,因此和楚國的子反的關係很好,這樣一來,子反也傻眼了,兩個國君,分別向自己告狀,自己沒當過法官,不會審理糾紛,也無法判斷誰對誰錯,於是就說:

  “我看,你們二位國君一起跟著我回楚國,讓我們的國君和眾位大臣,都聽聽你們的說理,判斷到底是誰對誰錯?現在我不足以確定誰有理。”

  這兩個國君之間打起官司來了。

  預定開庭時間就是明年的六月份,地點在楚國開庭,鄭國和許國互為原被告。

  鄭悼公帶著鄭國的第一名嘴,也是自己的兒子太子子國(公子發)和皇戊,前往楚國參加訴訟活動,法庭辯論很激烈,認為自己滿肚子有理的鄭國,原想肯定能夠打贏官司。

  沒想到,楚國聽完了鄭國的理由後,覺著鄭國沒有道理,於是當場判定鄭國輸了官司,而且還將皇戊和子國給拘留了起來,算是懲罰。

  一場官司敗訴了。

  鄭悼公回國後,越想越是生氣,便派了公子偃直接到晉國去要求講和,又投降了晉國,晉國很高興,軍隊剛剛趕到鄭國,就這樣不戰而勝了,晉國馬上派趙同到“垂棘”和鄭悼公見麵並結盟。

  所以,一場官司下來,鄭國又投降了晉國。

  鄭國的這次反正,真是個爆炸性的新聞,中原諸侯很是高興,趁著晉軍的到達,中原的力量重新達到了頂點。於是在晉國的帶領下,第二年的冬天,也就是魯成公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晉國、魯國、齊國、宋國、衛國、鄭國、曹國、邾國、杞國等各國首腦,齊聚一堂,在鄭國的蟲牢(河南省封丘),舉行會盟,慶祝鄭國回到中原大家庭裏麵,這也是“蟲牢之盟。”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蟲牢會盟”。

  很有意思的就是,“蟲牢會盟”也是晉國主持的最後一次大的會盟,由此之後,如日中天的晉國開始走向衰落。而湊巧的是,“蜀之盟”也是楚國主持的參與國家最多的一次空洞會盟,從此後楚國也開始走向的衰落。

  更為關鍵的是,鄭國的叛變,再次掀起了以鄭國為拉鋸對象的爭奪賽。

  鄭國,又成了晉國和楚國雙方爭奪的核心與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