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晉國出兵“餘勇可賈”( 魯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 春秋第一百三十四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049
  衛國和魯國,根本就打不過齊國。

  衛國的大帥孫良夫敗仗之後,沒有回衛國的國都匯報,直接就從駐軍的“新築”親自前往晉國,尋求救兵。此時,魯國也知道了衛國失敗的情況,十萬火急,當然也就派遣了臧宣叔也到晉國求救兵。

  接到衛國和魯國的求救,晉國執政的郤克非常高興,因為這就是他報仇的時候到了,上次在齊國受到的侮辱之仇,還沒有報,這次總算是有借口了,齊國打敗了自己兩個鐵杆的盟國,還是需要修理一下,晉景公一看和齊國的仗沒有打透,就同意了出兵征伐齊國。

  齊景公打算派給郤克七百輛戰車征伐齊國。

  郤克向晉景公說:

  “帶著七百輛戰車出征的規模,是當年晉國和楚國爭霸決戰時發生的‘城濮之戰’的規模,確實已經很大了,但是當年因為有偉大的領袖重耳先君帶領,還有那麽多的晉國賢明的大夫們的輔佐,所以獲得了勝利,奠定了晉國的霸業。

  我郤克很定不能超越前人的功勞,請大王派八百輛戰車吧。”

  你看看,郤克向多要一點兵力,但是話說和很漂亮,晉景公當然高興了,就答應了郤克的要求。

  晉國兵力配屬如下:

  中軍大元帥:郤克;

  上軍將:士燮;

  下軍將:欒書;

  三軍司馬:韓厥。

  這次請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一般前麵晉國每次出兵的時候,都是有副職將軍輔佐的,但是這次,卻沒有派出來副將,根據“春秋時期”每個將軍,統領一支部隊的規矩。也就說,這次晉國的出兵,隻是出動了三軍的一半兵力,還有另一半沒有動,這次戰役之後不久,晉國就將自己的軍隊擴充到六軍,這就是根源。

  一半的軍隊都能獨當一麵,就直接擴軍吧,讓他們獨立成軍,於是三軍就變成了六軍。

  晉國出兵了,魯國的臧宣叔迎接晉軍,匯合了魯軍和衛軍一起,準備與齊軍展開一場生死的決鬥,空前的大會戰。

  顧名思義,鞌地,現在的濟南長清地區。

  首先,晉軍會合魯、衛兩軍,6月16日在衛國的莘地(山東莘縣)與齊軍相遇。

  晉國的軍隊到達了“靡笄山”下,也就是現在的濟南市千佛山山腳下。齊頃公派人到了晉軍的大營來下戰書,過去下戰書很文明,可不像是後來我們聽說的那樣,說話很狂妄,決死一戰等等之類的粗魯話語,大家都是文明人,戰書的說法也就很文明。

  齊國的戰書是這樣說的:

  “親愛的郤克大人:

  聽說你帶著貴國的軍隊,到我們齊國這個窮地方來遊覽,這好像是對我們的羞辱,我們齊國沒有辦法了,隻能以老弱病殘之部隊,請求和你們在明天早上一起見個麵,陪著你們軍隊玩玩‘狩獵’的遊戲。”

  你看多麽禮貌和謙虛,其實就是約定了“明早上決戰”的意思。

  郤克當然也不能說髒話,要講道理,打擊都是文明人嗎,於是就回了一封戰書,是這樣說的:

  “尊敬的齊國國君,

  我們晉國和魯國都是兄弟國家。前兩天,魯國和衛國派人前來晉國告訴我們:你們齊國這個超級大國,不分日夜的到魯國的城邑土地上,發泄自己的怨恨。

  所以,晉國的國君真是於心不忍啊,就派遣我們這些無能的群臣來向齊國請求,而且命令我們的軍隊不要過久的在齊國停留,我們隻好前進,而不敢後退,這樣才不能違反國君的命令,既然齊君也是這個意思,那我們就約定明天一起射獵玩玩。也不勞煩齊君向我們下達命令了。”

  齊頃公接到戰書,很是佩服郤克的文化,看看人家,打仗也說的這樣的好聽,不愧是周宗室的國家,想當年我們齊國也是霸主,不能落了下風,繼續回信送過去。

  齊頃公的回信說:

  “別客氣了,郤克大人,既然你允許我們軍隊明天一起見麵,這也是我的願望。即便是你不允許,我們也是要兵戎相見的,感謝你們的參與和支持,明兒見——”

  雙方戰書下好了。

  但是齊國的大將高固找到了頃公曰說:

  “大王,俗話說兵無常勢,我們齊、晉從未交兵,現在也不知道晉人的勇力是否象傳說的那樣厲害,臣請探之,以測晉軍的虛實。”

  於是,高固駕單車徑入晉壘挑戰。

  晉軍把守營門的將領一看,趕快出營門,準備與高固對決,誰想到,這個高固不按常理出牌,不用自己的兵器,而是從戰車裏麵拿出藏好的大石頭,嗖——,扔向晉將。

  晉將哪想到打仗還要玩石頭,一點精神準備都沒有。

  晉將冷不防正中其腦,一下子給砸暈了,倒於自己的戰車上,駕車的禦人,也沒看過這種戰術,一塊大石頭飛過來,砸的自己的將軍滿頭是血,扔掉了韁繩,跳下車子就跑了。

  此時,高固一看自己出奇製勝的手段見效,頓時騰身一躍,就跳在晉國戰車之上,腳踹著暈倒的晉國將領,並且把一個桑樹根也拴在俘獲的戰車上,單手挽轡索,馳還齊壘後,在營壘中拖著轉了好幾圈,同時高喊著:

  “作戰需要勇氣的人,到我這裏來購買—”

  齊軍營壘中哄堂大笑,一片喝彩之聲。

  春秋《左傳·成公二年》是這樣記載的:

  “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係桑本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餘餘勇’”,這就是成語:餘勇可賈的來曆。比喻一個人剩下的勇氣和力量很足,還有勇氣可以使出來。餘勇:剩下來的勇氣和力量;賈:賣。

  原意是說:我還有餘力可賣,誰要就可以來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