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邲之戰”中精彩的花絮( 魯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春秋第一百二十六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3075
  (1)左廣爭先

  楚莊王眼看著戰鬥的大局已定,心裏樂開花。

  看見遠處奔馳而來的右廣衛隊的戰車,楚莊王十分高興,準備改乘右廣的戰車視察一下戰場,但是身邊的坐車車右屈蕩提出意見:“大王,你既然是從左廣開始發動的這次戰爭,也因該始終如一,乘著左廣的衛隊的戰車結束這場戰爭。”

  楚莊王,哈哈大笑,於是就接受了他的意見沒有更換車輛,不過為了紀念這次的勝仗,楚國從此以後,左廣都是首先成為楚莊王的乘作的戰車的習慣,這就是左車先駕。

  (2)助敵脫困

  這場即混亂、又突然發生的的戰鬥,令兩軍都有些出乎意外。

  似乎都沒有那種刻骨仇恨的感受,對於兩軍士兵來說,就是一場略帶古風意味的戰鬥,因為大家都是相互十分尊敬的對手,有了這樣的感覺,就少了很多趕盡殺絕的血腥之氣了。

  晉軍打敗,整個戰場到處都是逃亡的士兵。

  有成建製按部就班撤退的,也有三伍成群結幫流竄的,還有稀裏糊塗跟著瞎竄的。

  晉國有二三輛兵車因為慌不擇路,逃跑時陷入了泥坑中不能前進,急得滿頭大汗,眼見著楚兵衝鋒就包圍過來了,晉軍一看心裏暗想“完了”。

  誰想到,楚軍並沒有砍殺他們,而是詢問了車輛陷入泥坑的原因後,幹脆一起幫著研究起來“怎樣將馬車脫困”的辦法了,你還別說,楚軍真有高人,先是讓晉軍把戰車前麵的橫木欄板拆卸下來,讓戰車前進試試,但是馬拉的戰車前進了一點後,又是盤旋不能前進了,楚軍研究了一會兒,就讓晉人把緊固馬的車轅拆下來,讓戰馬更為靈活一些,也能使上勁,並把車子上的大旗扔掉,減輕分量,大家一起推車,用力,陷入泥坑的晉軍兵車脫困了,跑了出來,雙方士兵非常親切的握手致謝,臨走的時候,晉軍士兵在車上說:

  “你們太有經驗了,我們晉國可不想你們楚國這樣的大國一樣,經常在戰場上敗逃,很有經驗啊!”

  楚人一臉萌萌的樣子,傻笑著歡送晉軍逃離。

  可是,你也別以為戰場聲都是這樣和平的氣息,這畢竟是戰場,是一殺戮為主要活動的場所,悲慘的事情總是要發生。

  (3)拋子救將

  前麵說了,導致這場亂戰的直接責任者之一:趙旆,在被楚莊王帶著左廣衛隊追擊後,跑進了小樹林裏,被楚莊王的左廣車右屈蕩赤手空拳的抓獲,甚至於連下衣鎧甲都給剝走了,要知道過去古代人都是穿開襠褲的,外麵擋著的鎧甲都被撤掉了,很是尷尬,走了大光。

  可是,正在趙旆低頭喪氣的準備當俘虜的時候,此時突然遠處跑來了楚將潘黨,向楚莊王報告說晉軍發動進攻了,於是楚莊王下令讓兩個士兵馬上從趙旆戰車上,解下兩匹戰馬,騎著返回楚軍大營傳達命令,讓公叔敖率領楚軍全線出擊。

  誰也顧不得趙旆了,其他左廣衛隊全體人員,像一陣旋風一樣的跟著楚莊王殺向晉軍。

  把趙旆孤零零的扔在樹林邊。

  其實,隻剩下兩匹拉車的趙旆,要麽在此等著俘虜,要麽步行逃回自己的大營,但是這兩個方案都不行,趙旆正在犯愁,突然看到了還剩下的拉車戰馬——

  趙旆也顧不得什麽泄露春光的事情了,趕快從戰車上把僅剩的兩匹戰馬卸下,騎著一匹,拖著一匹,就往回跑,誰知道,幸虧趙旆這種舍命不舍財的精神,在路上正好碰到已經失敗的晉軍中跟著胡亂逃竄的哥哥和叔叔,於是趙旆就把自己帶回來的這兩匹戰馬,分別給了兄長和叔父,讓他們先逃跑。

  等趙旆找到了足夠的拉車的戰馬,返回來收拾好自己的戰車,準備返回晉軍的時候,要知道那個時候戰車可是重要的戰爭裝備,就像是現在的重型坦克一樣,除非毀損了,一般都會想方設法的搞回來。

  趙旆來回這一陣子的忙活,可就耽誤了很多時間,晉軍失敗了,戰場上基本上都是楚軍的身影了,正好又遇到了大股的楚軍,趙旆沒有辦法,再次的跳下戰車跑進小樹林中藏了起來,可見趙旆很是喜歡小樹林昂。

  此時,晉軍已經是大亂,晉國的大臣逄大夫帶著自己兩個兒子駕駛著戰車,遠遠的從此處逃離路過,早就看到趙旆的身影,於是便吩咐自己的兒子隻許向前看,不要向後看。

  然後,就開始目視前方,目不斜視的駕車狂奔,他們文官的車子很小,不像是作戰的重型戰車,因此拉車的馬也少,所以他們父子三人已經是,這輛馬車最大的承載量了。

  孩子的好奇心,往往就是在被禁止的情況下激發起來了。

  逄大夫的二個兒子並不知道父親為何不讓自己回頭看,心裏很是好奇,於是就忍不住的回頭向後看去,正好,車子剛路過趙旆藏身的小樹林,趙旆和逄大夫的兒子同時看到了對方,趙旆喊了起來,逄大夫的兒子也和父親說:

  “趙旆大爺藏在後麵的樹林中”。

  遇到同僚不救,這就是不義,之所以不讓孩子回頭,逄大夫就是因為自己的車子太小,已經多乘不下一個人了,其實他早就看到趙旆的藏身,所以才讓孩子別回頭,自己風馳電掣的跑過去,即便是之後趙旆回來詢問自己,自己也有理由對付,現在倒好,孩子和趙旆都接上話了,已經不能再裝聾作啞了,於是逄大夫很是生氣,回頭就向兩個兒子吼到:

  “兩個傻瓜,快給我下車。”

  然後就指著一棵大樹繼續說:“你倆就在這裏等著,我將會在這裏回來受你們的屍體。”

  然後將登車的繩子扔給了趙旆,讓趙旆上了自己的戰車,就這樣,趙旆脫險了。

  第二天,逄大夫按照昨天指示的那個大樹的標記,來到了樹下,兩個兒子全被殺了,他們的屍體重疊的倒在樹下。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4)尋子殺將

  這個花絮已經在夏姬的篇章中介紹了,不過作為戰場的一部分,和以後的走勢,有必要在這裏再重複一遍。

  楚軍大將熊負羈在戰場上俘虜了荀首的兒子知罃。

  荀首是下軍大夫,武將,當然不會像是逄大夫那樣的處理自己兒子的事情,知道自己兒子被俘虜的情況後,馬上便帶領著自己的族人組成的親兵家將,重新發動了反衝鋒,尋找並準備救回自己的兒子,勢頭十分凶猛。

  魏琦,也是就是造成這次混戰的責任人另一個大哥,親自為荀首駕駛戰車。

  下軍的許多戰士們一看,他們的大夫都這樣的玩命,於是不約而同的跟著一起,發動了反衝鋒,荀首的箭法非常的高明,不斷的站在戰車上,從自己的背後的箭壺中抽箭射技,每當抽到上好的箭簇時,都沒有射出而是放進了身邊駕車的魏琦背的箭壺中,魏琦憤怒的高聲喊道:大哥,現在是尋找你兒子的拚命的時候,你不心疼你的兒子,卻心疼這些用蒲柳做的箭簇,你想想,董澤的蒲柳無窮盡,你想用的話,能用的完嗎!

  荀首歎了一口氣說:現在戰場太混亂了,恐怕找不到兒子了,隻能是抓俘虜,如果不用他人的兒子來交換,我的兒子恐怕也是難以得到了,這就是我不隨便用好箭的緣故,好鋼用在刀刃上啊。

  剛說完,就看見前麵楚軍中來了一幫軍隊中間車臉上站著一位絡腮大胡子的將領,正好麵對了反衝鋒了晉軍感到驚慌的時候,荀首馬上從魏琦背後的箭壺中,抽出一隻好箭,搭弓在手,嗖——,一箭正好射在了他的咽喉上。

  此人是楚軍的大臣連尹襄老,也就是那個之前因為剛死了老婆,楚莊王把夏姬嫁給他的連尹襄老,這一箭,夏姬又成了寡婦。

  後麵跟著前來的一臉戰車上是公子榖臣,一看連尹襄老被射死了,就想掉頭逃跑,荀首二話不說,再次抽出好箭,一箭射在公子榖臣的大腿上,然後衝上去就俘虜了他。

  荀首,抽出寶劍架在公子榖臣的脖子上,問清楚了兩個人的身份後,就讓士兵拉著連尹襄老的屍體,押著公子榖臣一起,收兵返回黃河邊渡過黃河撤退了。

  (5)兩君相鬥,士卒何罪

  楚軍占領了晉軍的大營,將部隊駐紮在了邲。

  楚軍收兵,慶功。

  這一夜,晉軍的殘餘部隊連夜過河的呼喊聲、吵雜聲、哀嚎聲,徹夜不斷,一宵未盡,楚莊王站在楚營中默默地聆聽者,最後歎了一口氣:兩君相鬥,士卒何罪。

  楚莊王始終沒有下令趕緊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