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晉楚鬥將炫技 (魯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春秋第一百二十六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3604
  挑釁,從楚軍大將開始。

  這也是曆史記載很詳細的一場作戰鬥將和尚武精神的描寫橋段。

  楚國的大將樂伯、許伯、攝叔三人前往晉軍挑戰。

  按照過去古代時候的戰車參戰方式,君王的戰車上的排列是君王居中,兩旁才是車駕和車右,因為君王參戰更多的是象征意義,而非真正的拚殺參戰。

  而實際參與征戰的大將出戰,戰車上主將是在車左邊,中間是車駕,右邊是車右,車左的保鏢。

  這次,楚將挑戰,就是主將樂伯據車左,手持弓箭;許伯居中車駕;攝叔持長戈據車右護衛,這就是這輛戰車的組合。

  三人駕著戰車,來到了晉軍的營壘之前,耀武揚威,開始叫戰。

  罵了一陣子,晉軍沒有動靜,因為晉軍也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兒,明明已經說好兩國要講和了,正等著好日子辦理手續,怎麽突然楚軍有三員大將前來叫陣,這是什麽意思,於是就閉營壘不出戰。

  三人罵了半天,看到晉軍營壘也沒有什麽動靜,隻是很多晉軍守衛在營壘後麵觀看。

  駕車的許伯有些技癢,於是對主將樂伯高聲說道:

  “我聽說在兩軍挑戰的時候,駕車的車禦者,要飛快的駕駛著車子,甚至於讓戰車上的旗子,都要被快速飛奔的車子帶起的風吹的傾斜,然後再沿著敵人的營壘擦身而過,才算是牛氣,看我的。”

  接著許伯駕車戰車風馳電掣的沿著晉軍的營壘,用傾斜的旗子擦著晉軍的營壘的邊,轉了一圈後,在晉軍營壘的正麵停下,三個人哈哈大笑,另外兩人向許伯挑起了大拇指。

  樂伯看著許伯出了威風,也就心裏癢癢,於是高聲喊道:

  “我聽說,兩軍挑戰的時候,車左用自己最好的箭發射,才是勇敢。”

  說著,樂伯就順手從車駕許伯手中接過駕車的韁繩,自己準備單手駕車,而車駕許伯哈哈大笑,馬上下車,將拉車的四匹戰馬重新排列整齊,重新調整駕駛馬的皮帶等,然後從容的走到了一邊,等著。

  隻見,樂伯單手駕駛著馬車,另一隻手拿著弓箭,穩穩的駕著車輛飛快的沿著晉軍的營壘衝去,到了晉軍營壘的正麵後,突然鬆開駕車的單手,在戰馬繼續前進的時候,嗖——,嗖——,嗖——,就是三箭,然後從容的放下弓箭,拿起韁繩繼續將馬車繞了回來,連晉軍都情不自禁的齊聲喝彩:好——

  此時,車右攝叔也按耐不住自己的興奮,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技術。於是,也就站立起來,高聲的大喊:

  “我聽說,兩軍對陣的時候,車右衝入敵人的營壘,殺掉敵人並且割下敵人的左耳,然後,再抓獲一個俘虜回來,才算是合格。”

  這個簡直是太難了,車駕剛才玩的是技術,駕車的技術,沒有幹擾;而主帥樂伯玩的威風,駕著車在空地上跑,然後對空射三箭,也沒有幹擾;可是車右攝叔說的剛才這一套,是幹貨,要衝入敵陣,一難也;殺敵割耳,二難也;單人抓俘,三難也;大聲高喊警敵,四難也。

  於是,車駕許伯繼續上車駕車向晉軍營壘衝去,到了晉軍大門,車右攝叔跳下戰車,徒步狂喊著衝入晉營,哢嚓,殺死一個敵軍,割下耳朵,然後拖著被殺的敵軍身邊被嚇呆的一個晉軍士兵,跑回了戰車旁邊後,跳上了戰車。

  晉軍都嚇呆了,愣珂珂的看著三個人的表演。

  此時,晉軍中的大將鮑癸勃然大怒,顧不得上級的命令了,看著三個人在晉軍麵前耍把戲,很是生氣,難道你楚將牛氣,我們晉將就不行了嗎?馬上出兵,把這三個人給我抓回來,於是晉軍三路出發,衝出營壘,直奔三將而來。

  三員楚將,可不是傻瓜,已經上演了好戲,目的達到了,看到人家一下子衝出三路人馬,很是瞧得起自己,已經達到了了目的,於是就跳上戰車,調轉馬頭,三人一起在戰車上開始撤退了,晉軍三路出擊象是三箭齊發,尤其是左右兩翼,形成犄角包圍之勢,漸漸的向楚將的戰車包圍過來了。

  空曠的戰場上,從空中俯視,一輛戰車在飛奔,三路追兵在追擊,而且,追兵的兩翼已經從兩側開始包圍飛奔的戰車,竟然呈現出一副激烈的場麵。

  此時,樂伯並不驚慌,開始顯示自己神射手的威力,樂伯向左邊包圍的一隊追兵發箭,這是專射拉車的戰馬,戰馬一倒,車上的人馬摔的亂七八糟,滿嘴是泥,非常狼狽。然後樂伯向右邊包圍的一隊追兵發箭,專射右邊戰車上的人,頓時右邊也是人仰馬翻,一團亂象。

  但是中隊的追擊部隊,已經逼的很近了,此時樂伯的箭囊內,隻剩下一支弓箭了,攝叔和許伯都要拚命,心想,這次真的玩大了,恐怕要犧牲了。

  就在此時,說時遲,那是巧,突然從旁邊的樹林中跑出一隻鹿來,可能是被亂哄哄的場麵給驚嚇了,樂伯原本心中也很是焦急,突然看見這頭鹿,心中突然一動,便將手中的最後這支箭“嗖——”射向這隻驚慌的麋鹿。

  隻見一箭射去,這隻鹿的背上中了箭,而且穿透了了鹿背從鹿的肋下露出箭尖,這是最高的射技,尤其是在打獵的活動中,這種射法才是受到最高獎賞的,古人打獵,不但要看所獲獵物的多少,也要比試射獵的技術。

  樂伯馬上將戰車停住,讓車右攝叔下車把這頭鹿敬獻給後麵帶隊追擊的晉軍大將鮑癸,並說:“現在還不是狩獵的季節,也不是敬獻禽獸的時候,我正好碰到這隻鹿,就把他敬獻給晉軍大將的左右隨從們食用。”

  鮑癸一看,這頭鹿被射死的箭傷,又想想剛才被射死的那些追擊部下,心裏也是暗暗吃驚,他不知道樂伯已經沒有弓箭了,害怕繼續追擊,再中了狙擊。正好,現在楚將過來獻鹿也是一個借口,於是就下令停止追擊,對身邊的眾將說:

  “楚將的主帥善射,車右說的有禮貌,他們都是君子啊,算了吧,回營。”

  其實,跟著追擊的眾位士兵已經不願意追擊了,因為這次不是上級正規的出擊命令,剛才看著楚將的射技,都害怕的要命,於是就順著鮑癸的意見,附和著跟著撤回了大營。

  楚軍武將的這個在晉軍營前炫技的行為,讓晉軍很是迷惑。

  因為,已經說好要兩軍講和了,怎麽楚軍竟然來了楚將挑釁,到底是什麽意思,看來還需要雙方的溝通。於是,晉軍就派魏琦和趙旆兩人出使,可是兩個人領命後,誰也沒通知誰,自己回去做好準備後就各自出發了,也就說,這兩個人並沒有一起出發,魏琦先出發。

  魏琦,是魏犨(chou)的後人,一直就想做公族的大夫,但是沒有得到滿足,前麵說了公族大夫是自晉靈公死了後,晉成公在趙盾的建議下重新恢複的官職,公族大夫就是管理王室宗族公子們的官員,接觸的都是達官貴人,是個美差。

  魏琦沒達到目的,這次跟著來出征,從心裏來說就想讓晉軍失敗,以得到好處,所以他是主戰派,仗不打,怎麽能夠失敗,所以一直請求出戰,但是因為晉軍上下將帥對出戰有分歧,便沒有答應出戰的要求,正好,現在要和楚軍談判,便再次要求親自到楚軍去談判,就得到了允許。

  你說這樣一個人,前往楚軍還談什麽和平的問題。

  另一個是趙旆,是趙穿的兒子,很想在國內做卿士,但是也沒有得到答應,這次下放到軍隊中鍛煉,因此心中很是氣憤,正想找一個機會好好的表現自己,就對晉軍輕易的放走了楚將樂伯的挑戰很是不滿,也要求出戰,但是沒有得到允許。

  趙旆就要求跟著魏琦一起,前往楚軍大營出使,以溝通現在所發生的事情。

  你說,就這樣兩個不服不忿的將領出使楚軍,這不是找事兒嗎,就是沒有矛盾,也會激發矛盾,而楚軍正在等這個機會兒,其實,還有晉軍先穀一派的將士們,也早憋著一股氣,不願意晉軍和楚軍講和,而這兩個人就是“好鬥派”的將領。

  郤獻子郤克,上軍副元帥,早就看出這兩人並不適合擔任這個任務,恐怕這兩人要搞砸雙方和平的事情,於是在兩人領到命令後,說:

  “這兩人是都是有著想和楚軍戰鬥,而沒有得到允許的遺憾情況下,出使楚軍,恐怕會激化矛盾,可能發生戰鬥,如果我們不防備準備,必然會失敗的。”

  先穀一聽,有些火了,他知道郤克也是不主張開戰的,因此就譏諷的說:

  “之前,鄭國來鼓勵我們戰鬥,我們不敢戰,現在楚國要和我們講和,我們又要準備戰鬥,向我們這樣,沒有一個統一的作戰方針,就是準備的再多,又能有什麽用處呢!”

  士會說:

  “我看還是做一些準備要好些,如果我們派去的這兩位去說和的將軍,萬一談判的不好,惹怒了楚國,楚軍乘機進攻我們,我們離著失敗,真的就沒有幾天了。

  不如防備一下,有備無患,要是楚國人真的沒有惡意,我們再解除防備與之簽訂盟約,這對於雙方的和好,又有什麽害處呢。

  如果楚國懷著惡意前來,我們有準備,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就是友好的盟邦之間相見,軍中警衛不撤掉,這也是正常的警戒行為啊,和是否存在統一作戰方針沒有關係。”

  彘子先穀當然是不以為然。

  士會(上軍主帥)派遣鞏朔、韓穿(上軍大夫),帶領著晉軍上軍部隊,還有屬於自己管轄的部隊,分別在晉軍駐紮的敖山和鄗山之間的敖山前麵設置了七處伏兵,根據後來事態的發展來看,辛虧有了這七處伏兵的設置,才導致最後突然爆發衝突後,上軍得到救援,毫發無損,完整的撤回了晉國,算是士會的首功一件。

  趙嬰齊(中軍大夫),派遣他的屬下預先在黃河邊準備了很多渡河的船,這也就是,在晉國戰敗後,趙嬰齊的部下能夠率先完整的渡過黃河撤退。

  這就是有備無患的工作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