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邲之戰的軍事部署(下) (魯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春秋第一百二十六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494
  晉軍的會議開到了上午。

  按照正常的安排,中午吃飯,下午接著開會,但是沒想到,上午散會後,先穀越想越生氣,自己的爸爸是當年晉國的戰神先軫,自己跟著爸爸也是學了一身的武藝,本來這個中軍的元帥應該由自己的接任,誰知道竟然給了荀林父這個老實人。這不,這次麵臨敵人又害怕了,我不能老是壓在他的手底下,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下午的會也不用開了,直接進軍,看看到時候你荀林父怎嗎說,等到我戰勝了楚軍,你可不能和我分功勞啊,哈哈,就這麽辦。

  下午,先穀誰也沒打招呼,自己帶著中軍副元帥所屬的部隊,渡過黃河,與楚軍對陣。

  晉軍的戰略還沒有研究確定,晉軍最重要的、實力最強的中軍,卻分裂成兩部分,一部分被先穀帶過了黃河,這個會還怎麽開?

  於是,旁觀派的人開始說話了。

  旁觀派的一號人物智莊子(荀首,下軍大夫),他當然是支持自己哥哥的意見,但是上午的爭論中,他不太好出麵直接支持自己的哥哥,隻能是看準時機再說。誰想到,出現了先穀擅自帶兵過河的事情,此時,不能不給哥哥說說心裏話了。

  “大哥,我看先穀這支軍隊危險了,按照規矩來說,行軍出征,必須要有紀律,大敵當前,更是應該如此,順從主帥才是軍中至善,逆反主帥,這就是軍中大惡,這個先穀太可惡了!

  這既是目中無人,目中沒有你這個元帥,這個先穀和敵人交戰,必然會失敗的,就是免於一死而逃回來,恐怕也要遭受大的禍害的”

  荀林父看著弟弟搖搖頭,沒說什麽,心裏說,你不用說這些大道理了,誰都知道,關鍵是現在應該怎麽辦,怎麽應對目前出現的局麵,這才是我想要知道的,你囉哩囉嗦的都沒講在一個點上。

  所以荀林父轉眼就向軍中司馬韓獻子看去,韓厥韓獻子是三軍的司馬,掌管著晉軍的軍法紀律和處置大權,現在這個先穀沒得到命令就擅自出動,你這個軍中的法官應該表示一下態度吧。

  韓厥(韓獻子)本來不想參與將軍們的爭論,因為自己充其量也就是個跟著打醬油的角色,因此也就是旁觀派,但是先穀的行動,一下子把自己推到了輿論的中心位置,話,是不能不說了,這個先穀是惹了大麻煩了,如果他勝利了,僅是他和主帥之間的爭功問題,與其他無關,這還好說。但是如果他失敗了,恐怕第一個要受到牽連的就是自己這個軍中的司馬了,因此,要想法營救回來先穀,想到這裏,韓厥就就站起來向荀林父說:

  “大帥,如果先穀的這部分陷於敵陣而被消滅的話,作為三軍大元帥的你,恐怕責任就大了。

  你想想,你身為三軍主帥,而你的軍隊不聽從你的命令,這是大帥無能,你的罪過啊,這次如果失去了鄭國,又失去了先穀這支部隊,你想想大王會怎樣對你?

  我看,不如我們也跟著進軍,如果成功更好,如果失敗,可以把責任都推到先穀身上,然後剩下的罪名由我們六個領軍的人一起分擔,這樣豈不是比讓你一個人分擔更好嗎?”

  荀林父聽完,氣得牙根癢癢,這個先穀竟然綁架三軍,一起跟著他去衝鋒,勝利了,即便他不能獲得獎勵,也會獲得良好的名聲。失敗了,卻連累了自己,什麽六個人一起分擔,我看這個韓厥是害怕和自己一起收到處罰吧,但是現在大家都是綁在一起,什麽也不說了,關鍵是如何打好這一仗才是硬道理。

  然後,晉軍隻能也跟著先穀渡過了黃河,準備與楚國決戰。

  你說,在這樣子的重大決戰前,晉軍中就勾心鬥角,將帥不和,無組織無紀律,這個仗還有什麽打頭。

  我們再看看楚軍的軍事會議情況。

  楚軍的戰前軍事會議,也在激烈的進行中——

  不過,有楚莊王的壓陣,楚軍中主要就是兩個派別:戰,還是不戰。楚國沒有“中間派”或者“騎牆派”,誰敢在國王麵前和稀泥,這就是統軍國君與元帥的不同之處。

  楚軍本來也沒有想到晉軍會來的這樣快,原本楚軍準備從現在駐紮的郔地出發,到了黃河後就收兵回家了,但是沒想到晉軍已經到了黃河的對岸,而且還有部分的兵力渡過了黃河,楚軍偵查員匯報,晉軍為了避免被楚軍半渡而擊之,采取了分部渡河的方針,先渡過了最精銳的中軍,然後又跟著全軍渡河,真是作戰部署純熟啊,還是請大王重視晉軍的善戰。

  你看看,其實是晉軍先穀的不守紀律,被楚軍看成是“高明”的渡河技巧了。

  因此楚軍大營中馬上召開了“楚軍高級將領軍事戰前會議”。

  其實,楚莊王和公孫敖想法一樣,看著晉軍這個架勢,明顯是要決一死戰的樣子,楚軍真的還沒準備好,這次攻打鄭國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已經出兵三個多月了,戰士們都很疲勞。因此,楚莊王和公孫敖的意見都是撤兵,而楚莊王的寵臣伍參建議楚國迎戰,於是就分成了兩派。

  退兵派:令尹公孫敖說:

  “我們楚國,去年因為夏徵舒的弑君事件而伐陳,今年因為鄭國投降晉國而伐鄭,連年戰爭,不是在沒有事情後,而迎來的這場大戰,一旦這場戰爭失敗了,你伍參的肉,就是全部都燉了,能夠全楚國人吃的嗎?”

  決戰派:楚莊王寵臣伍參,他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伍子胥的太爺爺,其後生伍舉,伍舉生伍奢,伍奢生伍員、伍尚。當時是楚莊王非常寵愛的大臣。

  伍參對孫叔敖說:

  “令尹大人,但是如果戰勝了,你豈不是就成了無謀之人了嗎?如果不能戰勝,我伍參的肉,早就在晉軍的營中分光了,楚國還能吃的到嗎?”

  孫叔敖看到伍參的不聽自己的意見,就當場下令將自己的車子轉向南方,並把大旗也指向南方,看著伍參如何,伍參明白令尹的意思,於是就堅定的看著楚莊王說:

  “晉國的將領們基本都是新任命的,無法有權威推行自己的命令,尤其是那個中軍的副元帥先穀,聽說剛愎自用,缺乏仁愛,不服領導,不服命令。

  晉國現在的三軍總司令無法做到政令合一,下麵的士卒們就是想聽命令,也不知道應該聽誰的,到底誰是主帥,晉軍是稀裏糊塗,此仗必敗!

  況且,大王如果我們撤退,就是你這個楚國的國王,去回避晉國的臣子荀林父,這太沒有麵子了,也不好給先人說吧。”

  楚莊王最忌諱的就是“君避臣”,自己通過努力,一步步的坐穩了楚國的江山,就是靠拳頭打出來了,自己怕過什麽人,更何況是一個別人的臣子,打——。

  於是楚莊王讓令尹把戰車重新向北方開進,戰旗指向北方,並將楚軍進駐到了“管地”駐紮,等待晉國的前來,一場大戰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