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玩笑不能隨便開(魯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春秋第一百二十四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713
  陳靈公簡直是太“硬核”了。

  自己可能覺著在朝堂上和孔寧和儀行父不太雅觀,就改成三人一起到“株林”去了,這會兒,可沒有管我了吧,在老夏家玩多人遊戲,那是我們自己的愛好嘛,別人管不著,氣死你們。

  此時,夏姬的兒子夏徵舒已經成人了,已經在朝廷中接替父親的職務擔任大臣,加上陳君的特別照顧,爵位和職務,是風生水起,越做越大了。

  其實,媽媽和國君以及兩個大臣的苟且事情,夏徵舒已經知道,但是自己的媽媽也不好管,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糊塗了,但是心裏麵,對這三個人恨得牙根癢癢。

  怒火集中到一定的時候,總是要爆發的,至於爆發的節點,就是在等那個合適的機會而已。

  魯宣公十年的五月八日,天氣很熱。

  陳靈公、孔寧、儀行父再次湊到一起“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你想想,這麽熱的天,當時又沒有空調什麽的,三個人在一起,再加上夏姬,絕對是個很辛苦的事情。

  所以,雲收雨散,必定的吃個西瓜,喝個冰鎮的啤酒之類的放鬆一下。於是,夏姬在家中設宴招待這三個人,夏徵舒正好也家中休假,便出麵酒宴應酬一下,算是禮貌的作陪,大家表麵上一團和氣。

  酒至半酣,陳靈公也就漸漸的沒有正形了,想起剛才的情景,看著滿麵倦色的夏姬,光喝酒,也沒有意思,就開起了玩笑,陳靈公指著夏徵舒對儀行父說:

  “你看看這個孩子的模樣,怎麽看,都象你啊!你快幹一杯吧。”

  說話,就舉起了酒杯喝了一杯。

  儀行父一聽,腦子反應很快,看著尷尬的夏徵舒,就隨口回了陳君一句:“大王,那裏象我,你看看他更像你啊,尤其是那個眉毛和神情——”

  說完,就跟著也幹了手中的酒。

  誰也受不了這樣侮辱,夏徵舒實在忍不住了,訕訕一笑,借口出去上廁所,就離開了宴會廳,馬上安排身邊的貼身的家兵家將,披掛起來,手持利刃,一起聽他的號令。

  陳靈公和孔寧、儀行父一看,夏徵舒出去的時候有些忿忿不平,氣氛頓時冷了下來,兩人向著陳靈公使了一個眼色,陳靈公也覺得玩笑開的有些大,就告辭,準備離開夏家回都城,陳靈公哼哼著小曲,剛走到馬廄前,準備登上安排好的馬車時,突然間就聽到“嗖——”,不知從何處飛來一箭,直接就射在了陳靈公的脖子上,陳靈公當場倒地身亡。

  這是誰射的箭?

  當然是夏徵舒了。

  夏徵舒已經受不了陳靈公的侮辱,越想越生氣,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看著陳靈公出門,當場就是一箭,把陳靈公個給射死了。

  陳靈公身邊的服侍人員頓時炸了鍋:“大王被射死了——”

  聲音傳到了宴會廳內,孔寧和儀行父正好也和夏姬吻別後,準備出門,聽見外麵亂哄哄的叫喊聲,從窗戶上一看,陳靈公倒在地上,侍從們像是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尋找射箭的人員,而宴會廳的門口,似乎已經有很多人奔了過來,這兩個人多麽聰明,一看:壞了。

  回頭就給夏姬跪下了,要求救命。

  夏姬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知道事情不好,於是讓兩人從後門逃跑,自己獨身擋住了大門,此時夏徵舒帶著家兵侍衛正準備湧入宴會廳,將兩個人淫棍大臣殺死,但是看到了母親擋在了門口,出於對母親臉麵的保留,夏徵舒不好推開母親,隻是咬著牙,狠狠的看著後麵空蕩蕩的後門,哼了一聲:

  “跑了今天,跑不了明天。”

  夏徵舒連忙整頓親兵,開拔,前往陳國的首都。

  夏徵舒的手下人員多,就耽誤時間了,你想:他要排排隊,講講話,動員一下,講述道理,再行行軍,一來二去,肯定不如趕著逃命的孔寧和儀行父速度快。

  二人跑回了陳國的首都,馬上宣揚了陳靈公被殺死的情況,然後二人就跑到了陳國的盟邦楚國去告狀了,陳靈公的太子午一聽父親給殺死了,也趕快的收拾行李細軟跑了,跑向晉國去避難了。

  等夏徵舒一幫人馬到了陳國首都後,一看,肇事人都跑了,甚至連太子也跑了,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自己當國君算了,於是,夏徵舒就自命為陳國國君。

  這就壞了,其實這個事情,夏徵舒不一定沒有道理,畢竟是國君上門淫人母親,即便是犯下啦弑君大罪,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自己趁機登上的王位,這就是不一樣了,這是借口篡權,過去的王位不是單純的靠拳頭,還要有貴族的傳承和地位,你如果沒有王室後裔的血統和背景,擅自當上國君,肯定是要受到全世界征伐的,這就是年輕人的草率。

  陳國亂了,正宗的陳國太子又跑到了晉國,這讓晉國找到了機會和借口。晉國準備要征伐陳國,這次的理由太充分了。

  晉國平陳,要先平鄭,因為鄭國是陳國的小哥。

  魯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晉國、宋國、衛國、曹國一幫子弟兄們,拿著菜刀殺奔鄭國,因為鄭國剛投降了楚國,鄭國當然馬上投降。

  鄭國的大哥楚國,當然不願意了,鄭國是必爭之地,晉國就這樣征服了鄭國,給楚國造成後續很大的麻煩。這是楚莊王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楚國一看不好,楚莊王馬上帶著兵馬和磚頭前來營救鄭國,按照楚國的估計,此時晉國軍隊已經是應該撤退了,但是沒想到正好趕上還沒有撤退的晉國軍隊,晉國士會率領晉軍來援,與楚軍戰於穎北(穎水之北,約在今河南禹縣北),於是雙方比劃了一下,沒有真正的決戰就撤退了,狗咬馬虎兩下怕啊。

  這就是晉國和楚國第一次的正式麵對麵的交戰開始。

  楚軍敗走,晉遂留軍守鄭,這也是有記載的晉軍留下兵力駐守鄭國的開始。

  楚莊王,沒達到營救鄭國的目的,很是鬱悶。

  第二年——

  魯宣公十一年,公元前598年,夏天,楚國繼續攻打鄭國,這次鄭國一看不好,就又投降了楚國。

  鄭國在楚國和晉國之間來回搖擺,也讓楚莊王很無奈,於是就質問鄭國的這種“不堅定幹革命”的行為。這次鄭國的大臣子良說了句真正的實在話:

  “楚君,我的元首大人,你們晉國和楚國之間,不是比較道德和仁義,而是比較武力和拳頭,導致我們鄭國成為拉鋸對象。

  我們鄭國是小國,隻好誰來攻打我們,我們就投降誰了,你們楚國和晉國之間不講信義,難道還要讓我們一個夾在中間的小國將信義嗎!大哥,我們很苦啊,太難了。”

  楚莊王很理解子良的這番實話,但是政治就是這樣,理解是一回事兒,實施又是另一回事兒了。所以,楚國征服了鄭國後,馬上在辰陵,楚國、鄭國、陳國再次結盟。

  不過,這次參與“辰陵結盟”的陳國,參與者既不是死了的陳靈公,也不是跑到晉國的太子午,應該是自認為陳國國君的夏徵舒。

  此時楚國為了征服鄭國,就顧不得那麽多的陳國的事情了。

  冬天,一切都平定下來。

  楚莊王開始處理陳國國內的弑君事件了。

  要知道,陳國的事件是怎樣處理的?還有夏姬的下場如何?我們還是後麵的“被忽悠的楚國君臣:明德慎罰”裏講述吧。

  這也就是為何說著說著楚國,為何要插進來陳國的故事,這都是有連貫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