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春秋絕色大美女 (魯宣公九年,公元前600年,春秋第一百二十三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3161
  在說這個故事前,先讓我們感受一下春秋時期《詩經》民風中,對於絕色美女的歌頌和描寫,太美了,那種意境,是現在所無可比擬的,古典文化的魅力,令人心醉。

  《詩經·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無論我們是古詩詞的韻律朗誦,還是用現代語言的歌唱,亦或者是用音樂的工具進行沉吟,這首《詩經》都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境界。月亮和美人相映成趣,這也許就是陳國對美的態度。

  這首《詩經》用現在的大白話翻譯過來,同樣美麗,大致意思就是:

  月兒出來亮晶晶,照的美人兒象繁星,嬌柔麵孔撩人心。

  舒緩的步兒窈窕的腰啊,逗得我的心不安寧啊!

  不安寧!

  月兒出來白皓皓啊,照著美人兒多麽俏,嫵媚柳眉撓人肺。安閑的步兒靈活的腰啊,我的心兒突突地跳啊!

  突突跳!

  月兒高掛像燈盞啊,映的美人兒銀光閃,柔順發絲勾人魂。

  豐滿的腰身舒展的腳啊,我的心上浪濤濤啊!

  浪濤濤!

  這是一首迷茫與意境,惆悵和情調,溫柔伴纏綿的古詩詞,是極美的境界感悟。後人有人說這首詩表現得是“淫”,有人說表現得是“美”,不過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總有一點可以顯見,那就是當時的陳國人,似乎對於美女的欣賞和態度,有一種超乎於尋常的依戀和瘋狂。

  為什麽會這樣說,那就再讓我們讀一首,與陳國一個絕色大美女有很深關係的《詩經》。

  《國風·陳風·株林》

  胡為乎株林?從夏南!匪適株林,從夏南!

  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這說的是什麽東東?

  如果沒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對曆史的了解,估計你是看不明白的,所以我們還是先翻譯成現代的大白話來看看,也許就會一見端倪了:

  為何要到株林去?那是為了找夏南。

  不是為到株林玩,而是為了找夏南。

  駕著大車趕四馬,株林郊外卸下鞍。

  駕著輕車趕四駒,奔抵株林吃早餐。

  株林是哪裏,是什麽地方?

  《詩經》中的“株”,就是指陳國邑名,在今河南柘城縣。“林”,在古語中就是郊野的意思。當然也有很多知道這個《詩經》背後故事的人也說,“株林”是陳大夫夏徵舒的食邑。

  陳大夫夏徵舒是誰?

  他的“株林”裏有誰?

  為什麽人要急匆匆的往詩歌中的“株林”裏趕?難道那裏麵有竹筍?

  一連串的疑問會逼迫你一探究竟。

  其實,那裏麵有比竹筍更鮮美的東東。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

  (1)夾縫中生存的小草

  故事總是要有了來龍去脈,否則雲裏霧裏,不知所始,也就雲山霧罩了,所以,這個故事,還得從楚國於魯宣公四年平定了國內的若敖氏叛亂後的發展脈絡說起——

  楚莊王開始鳴叫,第一鳴就很驚人,但畢竟這是楚國國內的事情,而國外的局麵是怎樣的,就需要我們重新再認識一下了。此時,中華大地上是兩強並立,呈現出發展與對抗的關係,這就是:南楚國和北晉國,形成南北對峙。

  就好像是武林江湖上的兩個霸主:南楚、北晉一樣。

  有了南北,就必然會有南、北的中間地段。所以,夾在兩強國中一直在受“夾板氣”的諸侯國是:鄭國和陳國,它們就像是夾縫中生存的小草,既弱小,又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陳國是鄭國的絕對小弟,就好像是衛國是宋國的絕對小弟一樣的道理。反正是,大國揍鄭國,還是揍陳國,都是根據當時的形勢需要來決定,揍誰都一樣,因為這兩個國家是綁在一起的。

  俗話說,是困難總要麵對,是敵手總要決戰。

  楚國和晉國總是要麵對麵的比個高低,這是最終必然的結局。但是,在這兩強最終碰撞前的一係列運籌帷幄的爭鬥中,表現的最基本的鬥爭形勢,就是兩強輪番攻伐:鄭國和陳國。目的就是為了在最終的決鬥中,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從地理位置上,亦或是軍事同盟上,獲得一個有利自己的態勢。

  不信,我們就看看這段殘酷鬥爭的曆史記載:

  魯宣公四年,楚莊王平定國內的若敖氏。冬,楚國繼續伐鄭,仍未成功,楚國撤退;

  魯宣公五年,冬,楚國伐鄭、陳。這還是因為去年伐鄭未成功的緣故,鄭國未克,陳國降楚。

  魯宣公六年,春,晉國、衛國伐陳國,原因就是陳國倒向楚國,未果;這年冬,楚國反手一槍,開始伐鄭,終於再次征服鄭國,鄭國倒向了楚國集團。

  魯宣公七年,鄭國在公子宋的計謀下,鄭國和晉國講和;鄭國倒向了晉國集團;

  魯宣公八年,陳國與晉國講和,再次倒向了晉國集團;楚國再次伐陳,並讓陳國再次投降後,收兵;

  你看看,這兩國強國圍繞著鄭國和陳國,展開了輪番的拉鋸轟炸,鄭國和陳國倒了血黴了,處在兩強之間,隻能是來回投降,以求生存,好在“春秋”時期的征伐,似乎還不是很血腥,主要是以征服為表現形式。否則,按照現代化戰爭的模式來說,就是這幾個來回,估計鄭國和陳國早已經是一片廢墟了。

  鄭國和陳國的日子還要繼續熬,咬著牙,繼續硬抗吧。

  魯宣公九年,公元前600年,秋,晉國再次伐陳——

  為什麽晉國再次伐陳?一則是之前說的兩強爭霸的原因,二則也是因為國際上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這年的九月,晉國為了對抗楚國的緊逼,於是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再次的在“扈地”會盟,以研究最近楚國咄咄逼人的態勢。陳國沒有參加這次的會盟,不但因為此時陳國國內發生了件大事,而且陳國已經屬於楚國集團的成員了。

  因此,陳國沒有參加這次的會盟。

  晉國的荀林父帶著晉國和聯盟的軍隊準備征伐陳國,準備再次狠狠的教訓一下陳國。誰知道,聯合軍隊還沒有走到陳國,晉國的國君晉成公黑臀死了。仗不能打了,晉國本來已經預定好的戰事,馬上隻能變成了喪事,撤兵,回去辦理喪事。

  陳國總算是總了一口氣。

  不過,陳國對外鬆了口氣,但是在國內卻不能鬆氣

  陳國,其實也出了件大事,雖然說陳國這次逃過了晉國的征伐,陳國仍然屬於楚國盟邦範圍內的諸侯,但是最終還是沒有逃過楚國的征伐。而且這個征伐,並不是因為陳國的再次叛變,可能說到這裏,你有些糊塗了,為什麽好好的,楚國要征伐自己的盟國,不是說現在的陳國是楚國的小弟嗎?

  就讓我們慢慢的說。

  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女人,造成了這個事件的發生。

  這個女人在“春秋曆史”中很有名,她就是:夏姬。

  據說是“春秋時期”四大美女之首,也是最淫蕩的女人等等之類的說法,曆史是向前發展的,現在很多的考古成就,也讓我們對之前的曆史認識,不停的發生著變化和校正。比如說:新的《清華簡係年》中記載,這個被稱為“夏姬”的美女,應該叫:“少‘孔皿’”(就是上麵是孔字,下麵是皿字,所組成的一個字,因為目前電腦打不出這個字)。

  那麽,夏姬到底是什麽人?

  讓我們先看看之後再魯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八十六年後,晉國的大夫羊舌肸和母親的一段對話的記載:

  初,叔向欲娶於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黨。

  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鮮,吾懲舅氏矣。”

  其母曰:“子靈之妻殺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國、兩卿矣。可無懲乎?吾聞之:‘甚美必有甚惡,’是鄭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無後,而天鍾美於是,將必以是大有敗也。

  什麽意思呢?這段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

  起初,叔向想娶申公巫臣氏的女兒,他的母親讓他娶她的親族。

  叔向說:“我的母親多,而庶兄弟少,舅家的女兒不易生子,我把這作為鑒戒了。”

  他母親說:“巫臣的妻子殺死三個丈夫,一個國君,一個兒子,並使一個國家滅亡、兩個卿逃亡了。能不作為鑒戒嗎?我聽說,很美麗的人一定會有很醜惡的地方。她是鄭穆公少妃姚子的女兒,子貉的妹妹。子貉早死沒有後代,而上天把美匯集在她身上,將一定用她來大大地敗壞事情。

  這段話裏麵提到“申公巫臣”的妻子,就是今天要說的絕代豔姬:夏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