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晉 楚輪番攻鄭爭霸賽( 宣公二年,公元前608年,春秋第一百一十六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753
  荒唐的晉靈公死了,晉國又開始的大變化。

  什麽變化?當然是政治體製的改革了,趙氏的趙盾要繼續把持晉國朝政的權利,不能因為國君的更換而造成趙氏的衰弱,這個國君又是趙盾重新擁立的,鞏固權力的最好時機,就是在新國君上台之時,因為這個新國君在未紮根前,肯定會對擁立者的要求亦步亦趨。

  晉國的政治勢力大致分為兩大股,一個是王室後代的勢力,一個是貴族上卿的勢力,這兩股勢力交織在一起,時而對抗,時而聚合。上卿的權利,最典型的就是後來演化成的六卿製度,由權臣們輪流坐莊,這個政治實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權臣的沉浮,時有波動,比如後來的“趙氏孤兒”慘案,就讓原來權傾朝野的趙氏宗族差點滅族,實力淪落到跟著打醬油的角色上,隻不過後來晉君對了對抗其他的貴族,才再次的扶持了趙氏,讓趙氏重新綻放出新的花朵。

  而王室後代的勢力,統稱為“公族”,總起來說,都是王子王孫、皇親國戚之類的家屬後代吧。在晉國之初,他們的權利是很大的,他們不但爭奪晉國的政治權利,更要命是,他們很多還參與爭奪晉國君位繼承等活動,這是很可怕的,也是很強大的一股政治勢力。

  所以,當年的晉獻公,為了打擊晉國王室後裔的這股政治勢力,在當年“驪姬之亂”的時候,就廢掉了“公族大夫”的官職。算是削弱了最重要的一枝子的權利。

  這次,趙盾扶持晉成公即位後,馬上恢複了以前被廢掉的“公族大夫”這個官職。

  什麽又是公族大夫的官職?

  很簡單,這就是指負責管理和教育君王的宗族王子公孫們的官員,以前公族大夫,一般都是王室同姓公族擔任。但是,之後就改成其他姓氏的官員也可以擔任了。當年,“驪姬之亂”的時候,晉國基本上把公子公孫宗親殺光了,所以就撤掉了這個官職。

  現在,這個公族大夫又得到了恢複。

  為什麽恢複?

  其實就是趙盾想實際掌握這股政治勢力,這是很厲害的權利。在趙盾的請求下,讓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趙括,擔任公族的大夫。

  趙盾說:

  “這個趙括,是當年晉文公的女兒趙姬生的兒子,當年如果沒有趙姬,那麽趙盾始終就是狄人。”這就是指當年趙姬讓趙衰接回了叔隗後,讓叔隗做老大,並接回了叔隗生的兒子趙盾,親自作為嫡子,這就是在報恩,也是讓自己的人掌權的意思。

  晉成公隻能答應了趙盾的請求。

  在此基礎上,趙盾還將公子公孫的嫡母之弟,也就是親舅舅一類,作為“餘子之族”,從“公族”中分裂出來;再將公子公孫的庶母的弟弟們,分裂出來,作為“公行之族。”

  冬天,趙盾自己自任“餘子之族”的首領,加上趙括任“公族大夫”,一下子,趙家就掌握了晉國宗室的三大宗族中的兩個。

  這樣,晉國就有了三個與王室有關係的宗族:公族、餘子、公行。用通俗的話就是:嫡出的皇室宗親一族(公族)、姻親的皇親貴族(餘子)、庶出的皇親一族(公行)。

  趙氏宗族掌握其二。

  此時,趙氏家族在晉國的權利,可謂是如日中天,權勢熏人,成為了趙氏在晉國的最高潮的全盛時期,這個趙盾真厲害。

  晉國算是暫時的安頓下來了。

  魯宣公二年所發生的事情,即繁瑣,又很有故事性,所以我們就囉哩囉嗦的講了這樣的一大通,但是無論怎樣的繁瑣,這一年的國際主題,是永遠不會發生改變的,那就是晉國和楚國的爭鋒,而且是繼續圍繞著爭奪鄭國的來回拉鋸戰。

  為了能夠清楚的看到晉國和楚國圍繞鄭國的持久戰,我們暫且帶有總結性的歸納一下,晉國在這個時代中與楚國爭霸的概況,也讓我們帶著大概念,順理成章的進入到這個年代裏麵,從而進入另一個重要的故事主題之中去——

  這就是楚國所發生的精彩故事。

  目前,晉楚爭霸,表現得主要形式就是:兩個超級大國對位於晉國和楚國之間鄭國的來回征服和拉鋸持久戰。

  也即是說:

  今天,晉國派兵前來征伐鄭國,鄭國就投降,倒向了晉國集團;明天楚國派兵前來征伐鄭國,鄭國再次投降,再倒向楚國集團。鄭國此時唯一能做的,隻有是“牆頭草”的角色,作為一個小國,也能這樣了,否則難以自保。

  尤其是進入到“魯宣公時代”後,這種鬥爭的形式,更是愈演愈烈,不信,我們就羅列一下雙方的狀態。

  從上一個時代中,因為晉靈公不接見鄭穆公,導致鄭國惱怒,倒向楚國,自此開始,便上演的輪回的征伐鄭國的戰爭開始:

  1,魯宣公元年,晉國集團征伐鄭國,楚國救鄭,晉國未成功,撤退;

  2,魯宣公二年,鄭國伐宋,晉國伐鄭,楚國救鄭,晉國仍未成功,撤退;

  3,魯宣公三年,晉國伐鄭,成功,鄭國服晉,轉向晉國集團,再次成為晉國的小弟;沒想到,就在當年,楚國反手一擊,楚國伐鄭,因為鄭國倒向晉國,未成功,楚國撤退;

  4,魯宣公四年,冬,楚國繼續伐鄭,仍未成功,楚國撤退;

  5,魯宣公五年,冬,楚國伐鄭、陳。還是因為上次伐鄭未成功的緣故,但鄭國的小弟陳國投降楚國,晉國救鄭,成功後,晉國伐陳,因為陳國倒向了楚國,未成功;

  6,魯宣公六年,春,晉國、衛國繼續伐陳國,還是因陳國倒向楚國,上次征伐未成功的延續;楚國當然不能眼看著晉國這樣的揍小弟了,於是,這年,冬,楚國伐鄭,終於再次征服鄭國,鄭國又倒向了楚國集團。

  7,魯宣公七年,鄭國在公子宋的計謀下,鄭國和晉國講和;鄭國重新倒向了晉國集團;

  8,魯宣公八年,陳國與晉國講和,回到了晉國的懷抱,倒向了晉國集團,楚國當然不幹了,就再次伐陳,並讓陳國再次投降後。楚國收兵;

  9,魯宣公九年,秋,晉國伐陳。

  10,魯宣公十年,楚國伐鄭,鄭國投降,又倒向了楚國;接著,晉國伐鄭,鄭國再次投降晉國;楚國大哥馬上報複,冬天,楚國再次伐鄭,晉國救鄭,並開始在鄭國駐紮晉國部隊,幫助鄭國守衛,算是暫時的保住了鄭國;

  11,魯宣公十一年,楚國伐鄭,鄭國和陳國再次投降楚國。

  當年的晉楚“厲之役”,鄭伯逃歸,鄭國與晉國結盟,再次投降晉國;

  12,魯宣公十二年,楚國再次伐鄭,保包圍鄭國,鄭國投降,倒向楚國。晉國馬上救鄭。終於,發生晉國和楚國的大決戰,晉國失敗,鄭國繼續服從楚國;

  13,魯宣公十四年,夏,晉國伐鄭。

  14,魯宣公十八年,楚莊王,死。

  以上,可以很清楚的看明白了,自從楚國的楚莊王即位後,自其開始正式執政開始,就與晉國開始了長達二十幾年的輪番爭霸的鬥爭,圍繞的對象就是鄭國。基本上就是你來我往,你打我一拳,我馬上就給你一腳,不亦樂乎。

  直到,最終,晉國和楚國發生了正麵的大決戰“邲之戰”後,晉國失敗,才讓楚國正式的達到了參與中原爭霸的高峰,成為了《春秋》時期的第三個霸主,楚莊王也就是繼齊桓公、晉文公之後的第三個霸主。

  楚國的這一輪勝利,完全是楚莊王的功勞,隨著楚莊王的死亡,晉國和楚國才慢慢的消停下來,因此,本時代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楚莊王,我們就著重的講講這個非常之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