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唱支山歌臭華元( 魯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春秋第一百一十六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292
  第三個故事,還是說華元。

  華元,子姓,宋國的華氏,也是宋戴公五世孫,華督曾孫(就是看上孔父嘉妻子的大色狼),華生禦事之子,出生於宋國都城商丘,春秋時期宋國大臣,官至大夫,成為宋國六卿之一。

  這個人可謂是集各種性格之大成者,你說這個人荒唐吧,他是幫助宋文公篡位的功臣。你說他奸詐吧,他又是後來晉楚弭兵之盟的撮合者,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你說他是個政治家吧,戰場上,為了一碗羊肉湯被敵人俘虜,真是荒唐。你說他低能吧,他還是宋國的六卿之一,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家。

  到底這個華元是怎樣一個人?真是不好下結論。

  不過,在《春秋》中,他最為有名的可能還是充當刺客的那次經曆。

  距離這次戰鬥十三年之後,也就是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5年。因楚軍再次伐宋,從而包圍宋國首都五個月不解圍,但就是攻不破城防,宋國的城牆修的很牢固,估計也得益於後麵修城牆的故事吧。

  此時,宋國都城中沒有糧食,岌岌可危,於是宋文公派樂嬰齊到晉國求救。晉國國君晉景公本想救援宋國,但采納大臣伯宗的建議,就停止發兵援救宋國,隻是派遣解揚到宋國去,讓宋國不要投降楚國。

  五月,楚莊王也實在是撐不了,長期的作戰,讓遠離家鄉的楚軍也開始喪失鬥誌了,於是楚國準備撤軍。但在楚臣申犀、申叔勸阻下,楚莊王沒有直接全部撤軍,而是采納申叔的計策,讓人在宋國都城周圍挖溝,建房子、種田,企圖長期圍困宋國。

  宋文公很害怕,如果這樣下去,宋國鴆酒扛不住了,於是就派華元在夜裏秘密的潛入楚軍營,想一個殺手一樣進入了楚將子反的私人帳篷,登上了子反的臥榻,而且用刀子逼住了子反,提出了宋國的條件。

  讓子反告訴楚莊王:

  “宋國城中現在是劈開人骨頭當柴燒,互相交換子女來烹食。即便是宋國到了這個慘樣,楚國要想讓宋國做城下之盟的投降,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楚國能夠主動撤退三十裏,宋國就主動投降。”

  楚莊王聽後說:“華元說的是多誠實的話啊!我軍也隻有兩天的軍糧。”因為華元的誠實,楚國終於罷兵解圍而去。

  這就是華元的另一個“刺客”的形象了。

  好了,我們還是看看這個故事裏的華元是多麽的狼狽。

  宋國華元大元帥的這個仗,打的實在是太灰溜溜了,太無厘頭了,他他媽的有名氣了。

  但人家是貴族,貴族的好處就是,在國家的軍界不能發展了,就轉到宋國的建築界繼續發展,暫時換個職務,還是一條好漢,你是不是感到曆史有很多重合的地方,這就是曆史的魅力,其實現在的社會各種情形,在曆史中都曾經發生過,隻不過你不知道而已。

  這不,華元從魯國返回宋國後,又被任命為宋國都城的修築總監工,這可是個美差啊!

  但是,華元在這次鄭、宋戰鬥中所發生的這個戰鬥事跡,簡直太有名了,也太無厘頭了。所以,宋國的老百姓茶餘飯後,都當成了笑柄,都很瞧不起他。

  華元隻能裝作不知道的樣子,還是帶著自己的跟班,晃晃悠悠的到處巡視築城的工作,看到華元來了,築城的老百姓來時戲弄他了。

  華元剛到城下工地的時候,遠遠的就聽到,築城的老百姓在唱歌,非常的悠揚,身邊的跟隨耳朵好,聽到飄來的歌詞,就讓華元趕快走,但是華元有些疑惑,民工們不好好的幹活,唱什麽歌,就非要走到前麵去聽聽,隻聽到:

  哎呦——,唉——,——

  鼓著大眼珠嘍——,

  挺著,大肚皮。

  丟盔棄甲忙逃離,哎呀,忙逃離!

  哈哈哈哈哈!

  絡腮胡子一大把——

  丟盔卸甲逃回家,啊——,

  逃回家!

  哈哈哈哈哈哈——,一陣歡笑聲。

  華元一聽,臉馬上就紅了,他是有文化的貴族,讀過書,瞪著大眼睛,摸著自己的絡腮胡子,挺著營養過剩的大肚皮,站在車上,聽完了這段下裏巴人唱的小調,心裏就明白這是針對自己編的歌詞。

  華元馬上站上自己的車子,讓自己手下的一個嗓子很好的,據說是男高音,好像是來自“意大利”的高音種子選手,高歌一曲,以回應剛才的民間小調。

  果然,這個叫“鹿羅迪”歌唱者,一張口,就出聲不凡,一曲高音飛上了城牆。

  “啊啦,哎嗨吆——,唉吆!

  有牛就有皮啊——,剝牛皮——

  犀牛和兕(si),雄和雌,

  牛皮、犀皮多得很,

  丟盔棄甲沒得怕,沒得怕——

  喓——,喓——

  這可是應的大雅之調吟唱的歌聲,穿透力很強,意思就是:你們這些小老百姓瞎叨叨什麽,丟盔解甲怕什麽,牛皮、犀牛皮我們宋國有的是,再造就可以了,這都不是事兒!

  城樓上的已經圍了很多人,一聽華元的歌手這樣唱,於是紛紛開始應對了。

  要知道,高手在民間啊。

  東邊的人首先唱到:

  啊呦,唉了,哎還吆——,縱然皮革多有多,——。

  接著西邊的人跟著接到:丹漆難得卻奈何?

  人群中,男的唱:沒有油漆禿毛雞,啊——

  人群中,女生唱:禿毛雞啊,不美麗,不美麗,丟死你這個老狐狸,——

  全部一起唱:老狐狸,啊,老狐狸!

  華元,看著這個場麵,變成了自己一方和這麽多的老百姓對唱,對歌的局麵,自己的歌手,一張嘴。人家的嘴巴,千萬張,沒法玩,於是就對身邊的歌手說:

  “趕快跑吧,人家嘴多,我們嘴少啊!”

  華元就跑了,你說多麽丟人的一件事情啊。

  雖然說華元是跑了,但是人家華元的經曆並沒有因此的氣餒,反而遇挫越強,華元因所處的政治地位,與楚國令尹子重和晉國中軍元帥欒書都友好,故由他斡旋,在魯成公十二年,公元前579年,距今29年後,華元再次發光,他促成一次晉、楚兩國休兵的盟會,也稱為第一次“弭兵“盟會。

  這是華元給整個中原和平作出的巨大貢獻,僅憑這個貢獻,足可以彌補他在之前所做的各種荒唐事情。

  這就是一個很矛盾的宋國華元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