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秦晉再交兵 (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春秋第一百一十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875
  果然,在秦國給魯國送禮後,就馬上和晉國開戰了。

  雙方在魯文公十年,公元前617年,夏天。

  兩國發生了局部的且烈度很小的戰爭,秦國攻取了晉國的北徵城邑,晉國攻取秦國的少梁城邑。魯國收了遲到的喪禮後,自然是睜一眼、閉一隻眼,那一邊也不參與。

  在魯國的眼裏,晉國和秦國之間的糾紛,純粹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私人恩怨,你們自己去解決吧。但是此時,中原諸侯集團的許多國家,一下子,都被楚國連攻打帶利誘的拉攏過去,都成了楚國集團中的小弟了,這個局麵,可是破壞了之前的中原諸侯們,曾經同仇敵愾、團結一起對付楚國的良好曆史了,魯國應該怎麽應對這個局麵,現在才是魯國要思考和麵對的問題,這才是更重要最棘手的問題。

  此時,魯國還是很願意中原諸侯們,仍然能夠一起團結起來,共同對抗楚國的。

  魯文公十一年,公元前616年。

  魯國大臣叔仲惠伯,在成匡和晉國的大臣郤缺會麵,討論“如何扭轉目前中原諸侯被楚國征服後的不利局麵”的事情。

  叔仲惠伯回國的時候,又順便到宋國秘密訪問一趟,打著祝賀宋國未受到楚國攻擊,而免受戰禍的名義,進行慰問。其實,就是表示晉國已經諒解宋國投降的無奈之舉,並且讓宋國接收逃亡到魯國,來規避宋國當年因為宋襄夫人老奶奶血洗朝堂之難的蕩意諸回國。

  秦國這次與魯國結好,導致在秦國和晉國的小衝突戰爭中,沒有偏袒任何一方,秦國就嚐到了外交的甜頭。

  於是,魯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秦國再次的派大將西乞術到魯國送禮,繼續發展友好關係。實際上,秦國又要有軍事動作了,借著送禮來向魯國通告自己的軍事行動情況。魯國開始不想要秦國的禮物,但是俗話說:棍棒不打笑臉送禮人。

  秦國厚著臉皮的送禮行動,是在是無法讓魯國拒絕,魯國也隻能是表示一下互動,雙方相互都進行送禮活動,秦國送,魯國還,魯國就是為了表示互不欠情的意思。

  秦國做完了拉攏魯國的鋪墊工作後——

  又和晉國互掐起來了。

  秦國之所以一再的和晉國交戰,就是根源還是在當年的“令狐之戰”結怨上。

  令狐之戰,晉國讓秦國吃了大虧,秦國咽不下這口氣。

  為什麽受傷的總是秦國,晉國明明的主動派人前來迎接公子雍,卻半途擊潰了護送的秦兵,反悔了,又擁立新的國君,這不是拿著秦國當“二傻子”玩嗎。

  別忘了,此時的秦國,還有晉國逃亡的大將士會幫助。

  魯文公十二年,冬天,秦國開始攻打晉國,主要還是因為上次的“令狐之戰”的心結沒有解開。

  晉國發兵抵抗,趙盾統領中軍,荀林父輔佐趙盾人副將。卻缺率領上軍,由臾駢擔任副將輔助卻缺。欒盾擔任下軍主帥,胥甲擔任副將。

  臾駢對趙盾說:

  “秦軍這次來征伐我們,肯定不能長久征戰,因此請據城防守拖延他們,肯定就行。”趙盾就聽從了他的意見,晉軍開始駐守避戰,企圖拖垮秦軍。此時晉國也不想和秦國拚個你死我活,雙方戰鬥的烈度要控製在最低的限度,這是大局的需要。

  秦國國君秦康公一看晉軍這個樣子,就開始詢問士會的意見,士會對晉國太了解了,一看晉軍的三軍主帥,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於是對秦康公說:

  “這個臾駢是個新手,他是趙盾的家臣,很有智謀,這次趙盾啟用它擔任了上軍的副將,肯定是他出的主意避戰,目的就是想拖住我們,讓我們疲勞,這樣就可以使我們處在不利的局麵。

  不過,趙盾有個旁係的弟弟叫趙穿,是晉國國君的女婿,而且很瘦趙盾的寵愛,聽說他也在上軍當將軍,他年輕氣盛,不懂作戰,虛幻逞強好勇而且很狂妄,他很討厭臾駢,兩個人尿不到一個壺裏麵,讓他在上軍為將,肯定會將帥不和,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情況,派一些勇敢而又不剛強的人去突然襲擊上軍,或許可以引誘晉軍上軍出來和我們作戰。”

  秦康公就把自己的佩戴的玉佩,投到了黃河裏麵,祈禱上蒼保佑秦軍獲勝。

  十二月初四,秦軍按照計劃突然襲擊晉軍的上軍,但是晉軍按照事先的計劃,仍是避而不戰,秦軍忙活了半天也沒有引誘晉軍出來,於是秦軍開始撤退了。此時,晉軍上軍的大將趙穿十分的憤怒,因為他根本就不同意臾駢的作戰方案,看著秦軍來了,又開始撤退了,他實在是忍不住了,就擅自的帶兵殺出軍寨,追趕秦軍,等他帶兵出來的時候,秦軍已經撤退的很遠了,趙穿沒有追上秦軍,心中更是怒火萬丈,返回大營後,就對手下說:

  “準備好了糧食,披上了鎧甲,就是為了找敵人作戰,現在倒好,敵人來了,我們卻不敢出戰,白白的讓敵人跑了,我們還在這裏等什麽?”

  趙穿手下的將士們說:“這可能是副將臾駢的意見,要求我們慢慢的等待戰機吧,將軍,我們還是等著吧!”

  趙穿一聽“臾駢”這兩個字,馬上就“呸——”了一口,在他的眼裏,臾駢本身就是他們趙家的家將出身,根本就瞧不起他,現在竟然讓一個家將,來指揮晉國的作戰行動,於是,趙穿憤怒的說:

  “我不懂你們說的什麽計策,我就知道殺敵,你們就等著吧,我準備帶領勇敢的人單獨出擊,拜拜——”說完,趙穿就帶著自己的部將們一起殺出了軍營。

  當趙盾知道了趙穿出擊後,也很無奈,對周圍的人說:

  “秦軍如果俘虜了趙穿,就等於俘虜了我們晉國一個卿士級別的大將,很是丟人,這樣一來,秦軍就會因此而獲得大勝的口實,而接著撤兵,我們將怎麽解釋這個事情?

  同誌們,事已至此,一起出兵攻敵吧,也別堅壁清野了,殺——”

  趙盾於是帶著全體的晉軍出營,跟著趙穿出擊了,原本秦軍看到隻有趙穿一隻孤軍殺來,心中暗暗的竊喜,佩服士會的計策,正準備吃掉這股敵人,可是,當秦軍派出大部隊迎擊後,就迎來了晉軍全部的主力出擊。

  晉軍和秦軍,一下子變成:主力對主力了。

  這就是決戰的樣子,是要戰死很多將士的,對此,晉國和秦國都有忌憚,所以,兩軍一照麵,輕微的接觸了一下後,就都向後撤退了。

  秦軍也覺得這個仗,很難順利的打下來了,便生出了撤兵的心思,但是在目前的局麵下,如果大張旗鼓的撤軍,肯定會給敵人機會,如果敵人趁機追擊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於是,看看天色已晚,秦軍就派遣了使者前往晉軍的大營說:

  “今天兩國的軍隊都準備不足,所以一接觸就都撤退了,兩軍的將士們都沒有滿足廝殺的快樂,這樣吧,明天我們兩軍開始決戰。”

  臾駢看著秦軍使者說話的時候,眼珠子亂轉,就明白秦軍的意思了,於是對趙盾說:

  “大帥,我看秦軍使者的眼珠子亂轉,說話的聲音有些失常,神情很是神秘,估計他們打算逃跑了,我們不如連夜行動,把他們逼到黃河邊上,一定能夠打敗他們的!”

  旁邊的胥甲和趙穿,一看臾駢又出“餿主意”了,就擋在軍營大帳門口高聲喊道:

  “我們晉國是堂堂正正的仁義之師,白天戰死的士兵的屍體還沒有掩埋,現在就拋棄他們的屍體,這是不仁慈的。更何況,我們不等到和秦軍的約定時間交戰,趁夜逼迫敵人到險處,也是不勇敢的表現,我們需要打一場正規的對決戰。”

  趙盾也覺著臾駢的計劃帶有很大的冒險成分,所以就采納了趙穿的意見,晉軍繼續按兵不動,準備等候明天的決戰。

  秦軍連夜撤退了。

  晉軍第二天一看秦軍撤退了,也是很無奈,但是卻引起了趙盾的深思,秦軍的撤退方式說明,秦國有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