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垂隴之盟,晉公再平諸侯(魯文公二年,公元前625年,春秋第九十八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4220
  晉文公,重耳死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重耳,若在“踐土之盟”之後,要是能夠多活幾年,晉國的局麵可能就不會象現在這樣複雜了。

  晉國在於楚國的“城濮之戰”後,一舉獲得了周天子的認可,並且迅速成為諸侯的霸主國家,這和當時晉國所遇到的絕妙時機,也有一定的關係,我們不妨回頭重溫一下:

  1,晉文公重耳登基後,原來的諸侯霸主齊國的齊桓公死了,而齊桓公又沒有處理好齊國繼承人的問題,導致齊國的勢力迅速下降,失去了齊國在諸侯中的領導地位,出現了一定階段的權利真空;

  2,周王室內部發生動亂,讓周天子周襄王流亡出京城,這給天下想要稱霸的諸侯們帶來了機會,晉國就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扶持周天子重新複辟,立下的功勞,一下子變成了輔助周王室的功臣;

  3,中原諸侯中,最有稱霸想法的宋國宋襄公死了,讓中原的其他諸侯們看到了爭霸實力的重要性,宋襄公的死亡,導致中原繼齊桓公之後,又出現一個短暫的權利真空時段,也造成楚國要趁機進軍中原的想法,最終導致晉楚的碰撞“城濮之戰”的發生;

  4,晉國和秦國聯合,打敗了遠在南方的楚國預想進軍中原的企圖,樹立了晉國的權威,也讓周王室得到了尊崇周天子結局,直接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和分封。

  以上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所以說,晉國在晉文公帶領下,瞬間成為諸侯霸主,來的有些太突然,晉國遠遠不象當年的齊國那樣,完全是靠著勢力打出來的霸主地位。

  因此,在晉文公死後,和晉國實力基本均衡的秦國、楚國,都在躍躍欲試,展開與晉國爭霸的競賽。他們之間相互矛盾重重,爭鬥不休,這就造成了一個更為重大的問題和隱患。

  那些夾在這些大國中小國怎麽辦?

  拋開這三個大國的其他諸侯國們,都沒有能力以自己的力量,公開對抗其中的任何一個大國。尤其是在中原地區的那些小諸侯們,隻能學“牆頭草”一樣的策略,跟著風向,來確定自己的國家走向,這是被動的局麵。

  更為麻煩的是,這三個大國之間,如果想要發動對抗的爭端,首先被開刀的就是這些小國們,他們隨時會麵臨被動挨打的尷尬局麵。所以說,在那個時候,當小國,尤其是在中原地區的小諸侯國,是很遭罪的。

  不信你看,隨著晉國的新國君晉襄公上位,他急迫的希望維持晉國的大國主導地位,於是在進行完與秦國的爭端後,就開始秋後算賬,來對於那些曾在晉文公死亡期間,對晉國表現的不好,或者說不主動的國家,都會被晉國視為是危險的根源。

  首先,晉國考慮的就是地位很特殊的魯國。

  魯國,是周王室的同姓國家,不能算是小國,但是其實力而言,如果也算是大國,確實有些尷尬。不過,在江湖上若取得魯國的認同,就是對於晉國正統的變相承認。本身,晉國和魯國都是一家人,都是姬姓的祖先,而且位置是一個西邊,一個東邊,互不幹擾,要是真的找點借口製造糾紛也很不容易。

  這次晉文公死亡的吊喪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晉國,就以魯國魯文公登基後,不來朝見大哥和積極參與吊喪事務,準備討伐魯國。

  魯國和晉國沒有深仇大恨,所謂的討伐行動,完全是政治上的鬥爭。於是,魯文公就親自前往晉國拜見,晉國安排一個大臣接待了魯君,算是出了口氣,這件事情《春秋》沒有記載,其實就是因為很丟人,這個事情我們後麵再說。。

  除了魯國,還有一個就是衛國。

  衛國對晉國是很有意見的。

  當年,晉文公幫助衛國的大臣元咺打了官司,對衛君進行了審判,而且還把衛國的國君衛成公,直接強行關押進了周王室的國家監獄,這還不算完,晉文公擔心衛君的複辟,又安排“保健醫生”,借體檢為由,企圖暗殺衛成公。

  雖然說,在衛國大臣寧莊子的運籌帷幄下,最後,晉國還是在魯國的說情中,釋放了衛成公,這些恩怨也讓衛成公恨死了重耳和晉國,這也是人之常情。

  衛成公是通過自己陰謀詭計而重新複辟成功的,並沒有得到晉國的認可。因此,在晉文公死亡後,衛國就一直沒有到晉國去哀悼重耳的死亡。估計,衛成公聽說重耳死了的消息後,可能連續吃了幾天的水餃來慶祝,也是未可知。

  目前,讓衛國心甘情願的聽命於晉國,這個基礎是不存在的了。

  所以,在晉襄公上台後,第一個麵臨的要處理的問題,就是衛國。

  但是,這期間正好晉國又趕上了秦國遠征鄭國的事件,晉國的精力當時全在“崤山之戰”上,所以就沒有倒出功夫來,等到晉國了把秦國打敗了,騰出手來了。沒想到,晉國又碰上了白狄趁著重耳的死亡發動的入侵,晉國隻能再次與狄人展開了“箕之戰”,等到這一輪的戰鬥完畢後,晉國才算是有了精力來研究衛國的事情了。

  就在之前的晉楚“城濮之戰”整個行動中,晉國和鄭國是一個陣營,楚國和衛國是另一個陣營,衛國之所以能夠以中原諸侯國的身份,投入到楚國的陣營中,還是因為衛國和齊國的對抗要求,衛國、魯國、莒國三國結盟,被齊國進攻,才有了他們引楚攻齊的說法,也衍生出了今天的“城濮之戰”的結果。

  所以,晉國在倒出功夫之後,第一個收拾的就是魯國,接著就是衛國,這都是有曆史根源的,不搞明白了這些原因,一上來就是晉國攻打衛國,這是什麽意思,是不是吃飽了撐的,亂打仗玩,讓然摸不著頭腦。

  也就是在這個亂哄哄的“崤山之戰”期間,在晉國騰不出手的時間裏,衛國竟然也對鄭國采取了軍事行動,衛國趁著鄭國全力對抗秦國入侵的時候,而且還派了大臣孔達,把以前屬於衛國的,後來被鄭國強占的城邑“綿、訾、匡”三個城市占領了。

  這讓晉國很是生氣,此時的鄭國已經是晉國的小弟,衛國趁著晉國與秦國的崤山交鋒,得不出手來,就背後下刀子,這個賬,很定要還的。

  所以,等晉襄公處理完這一切後,已經是重耳死亡一周年了,這在中國的喪葬文化中,是很重要的紀念日子,過去叫做:小祥。

  於是,晉襄公的目光開始盯著衛國了,要秋後算賬了。

  征伐衛國,必須要大張旗鼓的進行,昭告所有諸侯,晉襄公帶隊出發征伐衛國,晉軍走到南陽地區的時候,新任的中軍元帥,也就是當年戰神先軫的兒子,晉軍主帥先且居對晉襄公說:

  “大王,我以為,衛國不來朝見我們,這是衛國的過錯,我們可以出兵警告他們,而不一定就是君王親自帶兵征伐的衛國的必要借口,所以說,這件事情,大王不用親自出麵,讓我帶著晉軍去征伐衛國就可以了,正好大王走到這裏,就順便去朝見一下周天子,這不是很好嗎。”

  晉襄公一聽,很是高興,自己剛剛上位,還沒有見到過周天子,有這樣的機會,得到周天子的認可,豈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於是,晉襄公就答應的先且居的意見,並且直接到了溫地(此地已經是晉國的地盤了),準備去朝見周天子了。

  衛國害怕了,他們那能打過晉國,但是麵臨著巨大軍事的威脅,如何處理,真是一團亂麻,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衛國思來想去,還是找身邊的陳國問問吧,畢竟陳國雖然是小國,但是由於顯赫的身份,與諸侯各國都有密切的關係,問問也好,你說一個國家,竟然被逼的讓別的國家給出主意,也真是混的夠可以了。

  陳國的國君陳公共說:“要不這樣吧,你們衛國也大張旗鼓的攻打晉國吧。”

  衛國一聽,嚇得差一點尿褲子,就是因為我們衛國打不過晉國,才來找你尋求主意的,這倒好,上來你就讓我們和晉國開仗,這是什麽餿主意。

  看著衛國詫異的申請,陳公共哈哈大笑:

  “我的意思是,你們也打著旗號攻打晉國,然後我才有機會出麵給你們兩個國家說合,要不,你們的地位不平等,如何談判?”

  衛國這才聽明白,這就是硬著頭皮尋找政治解決的角度,於是就派了大臣孔達率軍迎擊攻打晉國。

  晉國的大將先且居,帶著晉軍浩浩蕩蕩的開往衛國。

  晉國和衛國的兩軍還沒有碰麵,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一,晉軍就包圍了衛國的“戚地”。六月初八,把“戚地”給攻打下來了,俘虜了衛國在當地的官員衛國大夫孫昭子。戚地就是現在河南濮陽縣以北地區。

  這個戚地,可是衛國很重要的交通要道,晉國攻打下來後,要重新劃分疆界,於是魯國的大臣公孫敖就趕到了戚地,與晉軍匯合,參與相關的土地確權的工作。

  見了麵,先且居就很是不高興的對魯國的大臣公孫敖說:

  “這次我們征伐衛國,就是因為衛國沒有在晉文公死亡的時候,前往晉國參與祭祀,所以征伐衛國,並且得到的這個地方。”

  魯國的公孫敖可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晉國的意思,於是就說:“我們魯國的國君剛剛登上君位,也和你們晉君一樣,對於自己爸爸的死亡非常的傷心,明年二月份正好是安葬魯僖公神主排位的日子,我們國君說了,等安排完這個事情,就親自到晉國友好訪問,一則是對經過的喪事表示哀悼,二則是告訴魯國新的國君繼位,三則是發展友好和平關係。”

  魯文公二年,公元前625年,二月二十日,魯國舉行了盛大的安葬魯僖公排位神主的儀式之後,魯文公就出發前往晉國進行友好訪問了。

  四月十三日,晉國派了大臣陽處父與魯國結盟。對此,之所以《左傳》記錄的很隱晦,就是因為一個大臣和國君結盟,算是晉國對魯國的無聲的懲罰。

  晉國派出的大臣,魯國參加的是國君,兩人的地位是不對等的,因此,這就等於說是晉國壓了魯國一頭,也就是說,在這次的會盟中,晉國是大哥,魯國是小弟的意思。

  魯文公灰溜溜的回國了。

  這可是不太光彩的事情,被別人逼著去結盟,這是以前沒有的事情。但是實力決定一切,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魯國留下了跟隨的大臣公孫敖,繼續等候其他的諸侯前來。

  六月份,由魯國的公孫敖、晉國的司空士榖、陳國國君陳公共,以及宋國、鄭國等其他的諸侯等一起,在晉國的“垂隴”地區正式簽訂了“垂隴之盟”。

  這次盟會的主要議題就是:1,晉國針對衛國征伐晉國的事情,進行了確認,然後晉國準備再次的征伐衛國。2,晉國聲討了秦國之前在“彭衙”借故征伐晉國的事情。

  既然是盟國的大會,對於衛國就是一個機會。

  在這次大會上,陳國陳公共帶著衛國的孔達,並留下孔達羈押在晉國,以此向晉國進行解釋,說明事情的經過,請求和解兩國之間的糾紛。這都是陳國之前設計好的計策。於是,晉國達到懲罰衛國的目的後,便諒解的衛國。為此,在第二年,魯文公二年,春天,衛國的國君親自到陳國表示感謝,暫時的晉國與衛國的糾紛告一段落。

  但是晉國報複秦國的事情,必須要諸侯們跟著一起執行。

  這年的冬天,在晉國的帶領下,由晉國的大將先且居帶隊,宋國公子成,陳國的陳轅選,鄭國公子歸生等一起,攻打了秦國的汪地和彭衙,並奪取了這兩個地方後,算是報了仇,就得勝回國。

  晉國和秦國繼續延續著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