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晉文公稱霸(下)(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春秋第九十一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4150
  (2)楚令尹成得臣之死

  再說說“城濮之戰”失敗的楚令尹子玉,也就是成得臣。

  楚國雖然戰敗了,但是敗的並不難看。

  但在楚國就是這樣,無論你是多大的職位,隻要是戰敗了,主將一般都是要受到嚴厲懲罰的。比如:當年的楚文王被叛亂分子偷襲打了敗仗,竟然連首都的城門都不讓進,隻有再咬牙繼續出兵征伐黃國,取得勝利,才讓回國。

  國君都是這個待遇,更何況臣子了。

  子玉雖然保全了楚國中軍免受很大的損失,也沒有全軍覆沒。但是,畢竟死了很多楚國士兵,打了敗仗,這是很嚴重的罪過,在回去的路上子玉就生了自殺的心思。

  楚成王很快得知了楚軍失敗的消息,很是生氣,因為這個子玉太專斷了,就是不聽自己的勸告,非要攻打晉國,這次失敗,死兩人還好說,關鍵是楚國三代君王努力的向中原發展的局麵,被子玉的專行給破壞了,導致楚國的一夜回到解放前。

  楚國的盟國鄭國,再次的倒向了晉國和中原集團;

  衛國和曹國,已經被晉國征服,並公開宣布自願成為了晉國的小弟;這一下子就是三個盟國的丟失,國際形勢惡化。

  這一切還可以通過努力再去爭取,關鍵是這一仗讓晉文公冒出頭來了,這可是很棘手的事情,北方再次形成集團對抗楚國。

  晉文公受到了周天子的封賞,而且天子親自昭告諸侯,晉國可以作為諸侯的大哥,帶領諸侯保衛天子;於是,齊桓公死後所留下的空檔,終於被晉國的重耳所填補了,中原諸侯又重新凝聚在晉國的周圍,楚國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這個局麵簡直太糟糕了,都是子玉所造成的。

  於是,楚成王派人對子玉說:“你打了敗仗,帶領的申、息地區的子弟兵,他們大部分都戰死了,如果你回來,你怎麽向他們的父老鄉親交代?”

  其實這就是一個信號,明白人都能聽出來,子玉當然也能聽出來,隻不過被兒子和子西拉著,才沒有當場抹脖子,兒子和子西對使者說:

  “請你回去稟報大王,子玉打了敗仗後的當天就要自殺,是我們拚命的拉住他,我們對子玉說:‘你對於楚王是有罪的,就這樣的死了是不忠,你要等著麵見楚王謝罪後,再等候大王對你的製裁命令。’所以,令尹才被迫的活到今天。

  請大人回去給楚王好好的說說。”

  晚上,子西和大心又是山珍,又是海味的,又是珠寶的招待使者,希望使者能夠回去給美言幾句,子西和大心就是用緩兵之計,等過一段時間後,楚軍的憤恨減少了時候,再去做安撫工作,看看能不能保留子玉一條性命。

  使者回去了,很是努力,楚成王可是個英明的君主,也沒有說什麽,就是一言不發。

  子玉帶著楚軍慢慢的向楚國返回,隻要是有個小問題,就馬上的紮營休息,推延時間,就差“爬”著走了,甚至被烏龜都趕過了好幾回。

  拖拖拉拉走到了連榖,已經馬上就要進入楚王駐紮的息地連城外麵了,還是沒有等到楚君的消息,子玉終於死心了,沒有指望了,於是就抹脖子自殺了。

  其實,是不是楚成王真的要逼迫子玉自殺?

  其實,真不是這樣,這次在征伐宋國的出征的時候,在路過楚國範邑的時,楚成王、子玉、子西三人一起喝完了酒後,就召來了範邑的女巫算上一卦,這個女巫據說很厲害,江湖上屬於一流的高手序列,女巫掐指一算,說:“你們三個人都將得不到好死的。”

  這讓三個乘著酒興而來的人,頓時敗興而歸,失望至極,但是也不敢對女巫說什麽,畢竟大王再厲害也是管理人間的,女巫可是通神的,楚國本身就有好巫的民風,因此楚成王就默默地記下了這件事情。

  等到了“城濮之戰”失敗後,開始楚成王真的很生氣,這個子玉也太狂妄了,不聽自己的勸阻,非要領兵和晉國幹上一仗。其實,楚王留給子玉那樣一點兵馬,意思就是無聲的再次勸阻,但是子玉還是不明白,讓他死了算了。

  楚成王開始真的想讓子玉死。

  但是,這幾天,楚成王心裏就是放不下這個事情,因為“城濮之戰”的失敗後果太嚴重了,不是因為死了一點兵馬,而是整個的政治局麵失去了,作為令尹子玉雖然打了敗仗,但是還需要他繼續的為楚國出力,對抗政治局麵所帶來的變化。於是,一來二去,就想起了三人出兵時的那次算卦。

  按照女巫的說法,三人都不好死,如果第一個子玉就應驗了,豈不是證明了女巫的算卦準確了,那麽,是不是自己也就會真的不得好死,不行,一定了破解這個局麵,楚王認為最好的破解方式就是讓子玉死的善終。

  想到這裏,楚成王頓時一身冷汗,趕快派人前往子玉的軍營中,帶著自己的親筆書寫的“你不要自殺”的命令,去阻止子玉的自殺。

  等使者快馬加鞭的趕到了軍營後,已經晚了。

  子玉已經因沒有等到楚王的任何消息,自殺了,沒有得到好死,這真是太可惜了,但是沒有辦法。好在,副將子西忙著處理完子玉的後事安頓後,耽誤了一點時間,等到自己要上吊自殺的時候,正好趕上使者的到來,看著子西剛掛上上吊繩子,還在折騰的樣子,使者抽劍斬斷了繩子,子西算保了一條性命。

  等到子西帶著親兵們返回郢都的時候,沿著漢水順流而下,然後轉道再沿著長江逆流而上,行走到了楚國首都的官船停靠的城市渚宮時,正好也碰上了楚成王在這裏駐紮。

  子西下船後,就碰到了楚成王在碼上散步,子西就很害怕,連忙跪了下來,說:

  “罪臣感謝大王免我死罪,如果再有讒言的話,罪臣肯定難免一死,現在我自願到治理敗軍之將的部門“司敗”衙門去領死,請大王恩準。”

  楚成王看著子西的樣子,也很是可憐,因為這次失敗和他的關係不大,所以就赦免了他,並讓他當了掌管百工的工頭,如有臨時調用,也可以執掌兵事。按照楚成王的想法,既然子玉的不正常死法沒有破解,那就破解一下子西的非正常死法,也是可以的,這樣也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楚成王的目的達到了嗎,其實並沒有,楚成王幹預命運的做法,隻不過是多延續了子西的幾年生命而已,對於死亡的結局,並沒有實質的改變。

  命運,是不能輕易改變的,因為——

  第二個死的楚成王,是被自己的兒子商臣勒死了,甚至連臨死前想吃一頓已經燉在鍋裏的熊掌的要求,都沒有得到滿足,沒有得到好死的下場。

  在楚成王死了以後,自己兒子楚穆王掌權的時候。

  第三個死亡的子西,因為想叛變謀殺楚穆王,魯文公十年五月被楚君殺死,也沒有得到好死的下場。

  因此,子玉、楚成王,子西,三個都印證了女巫的說法,沒得好死。似乎真的有股神秘的力量在左右著這三個人的命運。

  楚國對待敗軍之將,就是這樣殘酷,所以也鍛煉出了楚軍旺盛的戰鬥力。

  當楚國令尹子玉的死,傳到了晉文公那裏,真是一件好事。

  晉文公非常的高興,因為就目前來看,楚國能夠反對晉國的就是子玉了。這次敗仗,如果子玉不死,早晚是要報仇的,現在子玉死了,對楚國的主戰派是很好的打擊,晉國當然消除了個很大的隱患,於是重耳在酒席上說:“子玉一死,再也沒有人能夠害我了”。

  楚國任命蒍呂臣接任令尹,這個人胸無大誌,隻考慮個人的利益,不會為老百姓的事情而用心的。

  晉文公放心了,這次也露臉了。

  子玉之死,為晉文公稱霸,去掉了一個強敵的隱患。

  (3)溫地之會

  前麵已經說了,大國強國就是願意開會,“踐土之盟”是專門給周天子獻俘時搞的盟會,是勝利的一次大會,是在軍事武力為前提下的一次大會。

  為了穩固諸侯的同盟,討伐那些不服晉國的諸侯國。

  晉文公決定,在今年的冬天再搞一次盛大的會議,正好也把周天子約來一起打打獵,歡樂一下,其實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這些招數,都是跟著之前的鄭莊公和齊桓公學會的。

  周襄王和晉文公的感情也正在高潮期,於是很快樂應約前來,再次的相會。

  冬天,周天子如約來到了溫地。

  溫地,就是在魯僖公二十五年期間,因為晉文公扶助周襄王平息王子帶叛亂後,而得周天子封賞的六塊土地中的一個,這裏靠著周王朝的首都很近,當年也是周王室的采邑。因此,這裏現在是晉國的地區,而且又靠近周朝首都很近。

  所以,溫地是接待周天子最佳的地區。

  這次的聚會,晉文公率領著諸侯們一起朝見周天子,規模又是很大,很風光。後來的孔夫子說:以臣子的身份來召集天子狩獵,不能作為慣例,這屬於特殊情況,也是為了表彰晉文公的功勞,所以在《春秋》中隻能這樣的記載:天王在河陽狩獵。

  《春秋》記載中指出地點,就是說這裏已經不是周天子的采邑之田了,是屬於晉國的地方。

  晉國、魯國、齊國、宋國、蔡國、鄭伯、陳國、莒國、邾國、秦國再次匯集到了一起,圍繞著天子的狩獵行動,召開了繼往開來,不忘初心的會議,晉文公大出風頭。

  溫之會的主要會議討論的問題就是:

  “如何在近期開展以晉國為首的討伐不服從命令諸侯的問題”,其實就是要征服不服從召喚的諸侯國,矛頭直接指向了小微國家“許國”。

  因為,在楚國之前的“反革命集團”中,鄭國、曹國、衛國、蔡國、陳國都已經響應了聯合國的號召,紛紛加入了中原諸侯聯盟“聯合國軍事安全互助條約”組織,隻剩下一個不長眼的許國,還沒有動靜,這不是找死,這是幹什麽?

  其實,許國真的很冤枉,當年在魯隱公時代裏,許國被小霸王鄭莊公給滅國了,為此鄭國的大將潁考叔還被自己人從背後射箭,掉下了城牆摔死。破城後,許國的國君逃跑了,鄭國安排了許叔監國,又安排了鄭國大臣監國,這就等於是許國實際上已經滅國了,幸虧,在鄭莊公死後由於沒有安排好繼承人的事情,導致了鄭昭公和鄭厲公二人爭位,鄭國陷入了內亂,許國趁此機會再次的複國成功。為了對抗身邊的鄭小霸,許國隻能依附於強國了,許國靠近楚國,所以就成為了楚國的鐵杆小弟。

  許國這樣的小國家,夾在強國之間,非常辛苦,不敢輕易的發表意見,否則,然和一方動動小指頭,許國就會再次的滅亡。

  溫之盟會雖然很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所以,我們就可以注意這次會議的以下細節問題——

  1,這次盟會,衛國並沒有參加,而且上次“踐土之盟”時,衛國參加的也不是國君,而是衛叔武,衛國肯定是出大事了,在這裏沒說,我們將會在後麵說,這也是中國司法史上值得重視的一幕;

  2,還有一個小諸侯許國沒有參加,所以,這次的重點就放在許國的身上;

  3,曹國怎麽辦?因為晉國已經抓獲了曹君。

  既然晉文公當了霸主,就是江湖上的大哥,必須處理這些事情,否則怎麽領導江湖,既然出現了上麵的問題,我們也要一個個的去解決,還是按照順序,先從衛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