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適可而止,知難而退( 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春秋第九十一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433
  城濮之戰,這是一場“春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戰爭。

  也是晉文公重耳成名的一戰。

  還是晉國稱霸諸侯的開始標誌。

  (1)適可而止,知難而退

  楚國,本來在接到齊國和秦國的和平斡旋停戰信函後,楚成王就充分的分析了楚國所麵臨的狀態,準備退兵了,並就此作出了安排,此時楚共王駐紮在申地,出令尹子玉帶兵在宋國首都城下作戰。

  楚成王的使者到了子玉那裏後,楚國令尹子玉非常的不滿意,因為他主持的圍攻宋國首都的戰鬥,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突然,楚君要求撤銷對宋都的進攻,導致功敗垂成,這讓子玉非常的不滿意。

  聽著楚王使者帶來的意見,子玉有些不屑一顧了。

  楚成王對子玉的意見是這樣的:

  不要和晉國軍隊作戰了,也不要追逐晉國的軍隊,晉君在外麵流浪的十九年,竟然從一個流浪漢,變成了國君,這就是克服了艱難險阻,嚐盡了人間的辛酸苦辣,那些民間人情,事故真偽,晉君是都知道和親身經曆過的。上天給了他這樣長的壽命,而且還把他的政敵都剪除了,這就是老天爺要幫助他。這樣是運氣,擋,都擋不住,我們不能對抗老天爺的旨意,算了吧!

  根據兵法《軍誌》記載:允則當歸,知難而退。

  意思就是“適可而止,知難而退”的意思,見好就收吧。這就是適可而止,知難而退的意思來源。君子有德行,是不可以與之敵對的,我說的這三個條件:1,適可而止;2,知難而退,3;有德不敵,他晉文公都具備,所以我決定還是退兵吧。

  令尹子玉聽了這一番話後,心中非常不服,他們楚國也是秣馬厲兵了很長時間,楚國二年不打仗,士兵的骨頭都會鬆,什麽晉文公有道德,什麽適可而止,知難而退,這都是他重耳機會趕的好罷了,這次一定要給晉國一個教訓。

  於是,子玉就派伯棼向楚成王請戰:

  “大王,說實話,我們和晉君交戰,不敢說一定能夠勝利,但是一定要和晉軍作戰,這樣做,可以堵住那些搬弄是非,亂說閑話的人的嘴,大王我們請戰。”

  楚成王,當然很不高興了,但是楚國的軍事權利掌握在鬥氏家族中,令尹子玉的權利非常大,一旦雙方鬧僵了,都不好看。於是,楚成王就將楚國軍隊中的西廣一軍(當時楚國的軍隊分為兩廣,東廣和西廣,也就是我們說的東軍和西軍),以及楚國太子的東宮衛隊,和若敖家族的親兵衛隊大約一百八十倆戰車的兵力,留給了令尹子玉,其他的部隊全都帶回了楚國。

  其實楚成王的這個意思,也就是讓子玉“知難而退,適可而止”的表示。但是子玉就是固執,非要和晉文公幹上一仗不可。當天晚上,子玉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因為子玉參加這次戰鬥,準備為自己定做的一套漂亮的戰馬裝飾,威風的馬冠,瀟灑的馬鞅,還沒有使用過。子玉非常的喜歡這套漂亮的裝飾品,這天晚上子玉夢見河神對他說:快把這些東西送給我吧,我賜給你孟諸沼澤湖波地。

  子玉當然不肯給。

  第二天早上,子玉看著楚王留給自己的這點部隊,思索著昨晚上的夢,子玉就詢問自己的兒子大心和自己的叔伯兄弟子西,詢問二人這是什麽意思,請給解解夢。

  大心和子西不敢說,就是敢說子玉也不聽,所以就讓榮黃去勸阻子玉收兵回國,子玉根本不聽。

  於是,榮黃就退了一步,勸說子玉馬上到河邊祭神,把河神要的東西都扔到大河裏麵去,祭祀神仙,榮黃聲情並茂的說:

  “俗話說:如果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就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更可況是美玉和馬飾呢,這些東西不過就是糞土,如果能夠保佑軍隊獲得勝利,還有什麽不可以舍棄的呢。”

  子玉看著自己喜愛的寶貝,還是不同意扔到河裏,又拒絕了。

  榮黃回來對大心和子西說:不行,我也勸不住總司令了,不是神靈不幫助令尹,而是令尹沒有為國家和士兵奉獻一切的精神,這就是自討失敗。好了,別亂說了,我們跟著走吧!

  子玉開始轉移楚國部隊的陣地部署,準備重新尋找晉軍決一死戰。開戰前,戰書總是要下的,說理的環節不能少,於是令尹子玉派軍中大臣宛春到晉國出使,並且直接告訴晉文公說:

  “如果晉國不征伐曹國和衛國,同時讓已經被逼流亡的衛國國君複位,把曹國的土地還給曹國,釋放被扣押的曹君,放棄將衛國以及曹國的土地交付給宋國的想法,楚國也會撤掉對宋國的包圍。”

  其實,晉國攻打衛國和曹國,本身就是晉國讓楚國撤消包圍宋國國都的目的,此時目的已經快達到了,下一步如何應對,已經不再是單純撤兵的問題了。

  此時,晉文公的大臣舅舅子犯說:

  “楚國的令尹子玉,十分無禮啊!

  晉君隻向楚國提出了一個撤銷圍宋的要求,但是楚國臣子子玉卻向我們晉國提出了,關於曹國和衛國的兩個要求,一比二,不公平,且臣下要求王上,不合禮,要不,我們就攻擊楚國?雙方決一死戰。”

  看來子犯是好戰派。

  但是先軫說:

  “我們還是答應楚國的要求吧,如果我們不答應楚國的這個要求,楚國就不會撤掉對宋國的包圍,宋國的民眾恐怕要遭殃了,宋國就會怨恨我們。

  如果這樣的話,楚國的這一句話兒,就等於對曹國、衛國、宋國三國都有恩,我們如果不答應,就等於對三國都結下了冤仇。

  不如私下的允許曹、衛的要求,可以達到離間他們和楚國的關係。至於楚國撤了對宋國的包圍後,我們再去研究如何對付曹國和衛國這兩個小國。”

  先軫看著周圍的大臣們,一副戰神的樣子,深思熟慮的繼續說到:“這樣還不夠,我們肯定要和楚國打一仗的,現在給楚國留一個和我們開仗的借口吧,我建議把楚國的使臣宛春扣留在衛國,激怒楚國。”

  晉文公滿意的點點頭,看著這個新提升的中軍主帥,馬上安排實施。

  晉文公私下答應恢複曹國和衛國的土地以及君位,但是必須要堅決的站在晉國的旗幟下,站在晉文公的領導下,馬上與楚國斷絕所有的外交關係。

  曹國和衛國,一點脾氣都沒有了,能夠複國就很好了,於是趕快的簽訂條約,宣布加入以晉文公領導的同盟團體中,與楚國斷交。

  晉國收了兩個小弟。

  楚國令尹子玉非常的煩惱,一則是衛國和曹國的事情,另一個是使者宛春的被扣留,這都是奇恥大辱啊,子玉的暴脾氣壓不住了,於是就派兵攻擊晉軍,一場大戰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