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齊 魯再爭鋒“引楚圍宋”(魯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春秋第八十九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5279
  衛、魯、莒,這三個新結盟的國家中,魯國最大最強,齊國首先拿魯國開刀,找事打仗最好的辦法就是:製造邊境摩擦。

  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

  齊國齊孝公帶著軍隊開始侵入魯國的邊境,正式的表達了對三國同盟的不滿,開始實施南下的作戰方案。衛國當然要履行同盟條約,於是就派兵攻打齊國,與魯國一起抵抗齊國。

  魯國的實力顯然是不如齊國,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齊國畢竟是當年的霸主國家,魯國和衛國根本就不是對手。

  魯國魯僖公思來想去,沒有好的辦法,就研究了兩套方案;

  一套是大張旗鼓的“明”方案,一套是背後使勁的“陰”方案,分別同時進行。

  先說第一套方案吧。

  (1)柳下惠坐懷不亂

  魯國派出了一個大臣,前往齊魯邊境犒勞齊國的軍隊。

  怎麽還犒勞,不是齊國的軍隊入侵了魯國嗎?對,這很簡單,魯國打不過齊國,抵抗必然失敗,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找齊國說理。說理,就要有個借口,就打著“犒勞”的名義,這也是弱國外交的無奈,如果魯國是當年強盛的樣子,說什麽理,犒勞個屁,再來個“長勺之戰”也未可知。

  魯國派了展喜前往說理。

  展喜是誰?

  因為,他是一個名人的弟弟,而且在展喜出發之前,魯國的大臣藏文仲已經誠懇的請教了他的哥哥,才有了這次的犒師行動,他哥哥是誰?

  如果但說他的大名“展禽”,你也許會不覺著什麽,但是如果說他的另一個以自己的封地為名的名字,就大大的有名了,展禽的封地在“柳下”,後來的死後的諡號為“惠”,於是人們都尊稱他為:柳下惠。

  對,就是那個“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柳大聖人。

  展氏也是魯國的大族。

  展禽的父親是魯國的無駭,是當年魯孝公曾孫,任魯國司空之職,也叫作司空無駭。無駭生前統帥魯師滅掉極國,立下戰功。魯隱公八年,公元前714年,無駭死後,魯國權臣公子羽父為他向魯隱公請求諡號和族氏,魯隱公便以其祖父公子展之名,賜予“展氏“,展無駭的兒子叫展禽,也就是柳下惠。

  既然說到柳下惠,就順便說說“坐懷不亂”的傳說,補充一下知識,也用不了我們多少的篇幅,耗費不了我們多少的腦細胞,簡單了解一下,也算是對聖人的紀念吧。

  據說,古時候的展溝西麵,有一片茂密的柳林。

  在一個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過柳林時,忽遇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個破廟裏避雨。恰在這時,一年輕女子也到此避雨,與他相對而坐。半夜時分,風雨交加,寒風淩冽,這個年輕女子被凍醒了,實在是抵抗不住寒冷,渾身瑟瑟發抖,嘴唇發紫。於是,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懷中,以溫身驅寒。

  柳下惠急忙推辭:這萬萬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處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的懷裏,更是有傷風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聖賢,品德高尚,小女子雖坐在懷中,大人隻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無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無推托之詞,隻好讓女子坐到自己懷中。

  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懷抱女子,閉目塞聽,絲紋不動,漫漫長夜,竟不知溫香在懷。天明,雨過天晴,得恩於柳下惠的女子,不勝感激地說:

  “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虛傳。”

  所以說,柳下惠是個大聖人,柳下惠得知齊國來犯,而且大臣藏文仲帶著自己的弟弟前來問計,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讓他到齊營去見齊孝公。

  大聖人是怎麽教育弟弟對付齊孝公的?且看下回分解。

  (2)“沐浴膏”犒師退敵

  沐浴膏?這是什麽意思?怎麽“春秋”還有沐浴膏?

  對!就是洗澡或者潤發用的膏脂,不過那個時候沒有“洗發膏”或者“沐浴液”之類的叫法,而是叫做“膏沐”,就是潤順頭發,清除灰塵的清潔用品。

  這些洗浴用品東西,在那個時候,可是高級貨,哪像現在,隨便都能買到。不過,沐浴液是怎麽退敵的呢,讓我來從頭說起,這可是《國語》中記載曆史昂。

  在齊國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的時候,魯國就非常的焦急,連忙派了大臣藏文仲帶著展喜,前往柳下惠住處詢問退敵的計策。其實,此時魯國已經大致有個方案,想向齊國發一篇告罪的文書,以此來獲得齊國的諒解和退兵。

  告什麽罪?不就是三國聯盟沒有和大哥齊國商量的事情嗎,反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魯國的柳下惠是當時的大文豪,刷筆杆子的大師,所以才有了尋找柳下惠給潤色一下文稿的行程,也就是讓柳下惠給幫著看看“告罪文書”怎樣寫的意思。當然順便問問有沒有退敵之策,也是順手牽羊的內容了。

  見到了藏文仲,搞明白了國君的這個意思後,柳下惠就說:

  “我聽說,通常的大國都願意教訓小國,小國就要侍奉大國,這就是個世間的常理,也是避開禍亂的方法。我從沒有聽說過,用一篇‘告罪的文書’就能避免被教訓的事情,這是沒有把自己的地位擺正,自視清高,這樣就會更加激怒大國,事情已經發生了,文章寫的再漂亮又有什麽用處呢?”

  藏文仲一聽,很有道理,就繼續問解決退敵的其他辦法?而且向柳下惠當場承諾:“隻要是他能想到的辦法,凡是我們魯國的各種物資都可以使用,沒有什麽舍不得的,現在就是希望借助一篇美麗的文辭去送禮的意思,這樣總可以吧!”

  也就是說,到齊國下告罪文書,總不能空著手去吧,多帶點禮物,私下和齊國商量一下讓他們退兵,文辭就是個表麵的借口罷了。

  柳下惠哈哈大笑的說:“借著文辭去送禮,是完全可以的,不過藏文仲別去,讓展喜去,即便是有問題也不掉身份”。接著,柳下惠就對展喜麵授機宜,一番交代,展喜明白了以後,連連點頭,就拿著柳下惠讓準備的東西出發了。

  什麽東西?

  就是前麵說的古代沐浴膏:膏沐。

  展喜出境迎上齊軍去進見了齊孝公,齊孝公一看魯國來了使者,估計是投降之類的活動吧,就接見了了展喜,見到齊君展喜說:

  “我們的國君,沒有很好的處理兩國邊境之間的糾紛,讓齊君生氣了,而且魯君聽說您親自出動大駕,將要光臨敝邑,暴露在原野之中,遭受風吹日曬,皮膚受到摧殘,頭發蒙受灰塵,就派我帶著我們魯國最高級的‘沐浴膏’,前來慰問君王和眾位將領,這可是高級護膚品啊,等你們沐浴完畢了,神清氣爽,幹幹淨淨的,再精神抖擻的出發攻打我們。因此,派遣下臣來犒勞您的左右侍從。”

  齊孝公一聽,送“高級沐浴膏”,這是什麽意思,什麽牌子的產品,難道比我們齊國的還高級?是不是魯國人害怕了,才想出這個餿主意,於是就說:

  “魯國人害怕嗎?”

  展喜連忙回答說:“害怕,魯國的小人害怕了,但是魯國的君子就不害怕。”

  齊孝公輕蔑的神情,撇著嘴說:“你們的府庫空虛得就像懸掛起來的磬,四野裏連青草都沒有,仗著什麽而不害怕?”“這就是成語“室如懸磬”的來源和意思。

  展喜不卑不亢的回答說:

  “如果大王要問這個問題,那我就說說,我們依仗的就是我們魯國先王的命令。

  從前周公、太公輔佐周室,在左右協助成王。成王慰問他們,賜給他們盟約,說:"世世代代的子孫,不要互相侵害。"這個盟約藏在盟府裏,由太史掌管。

  齊國的先君齊桓公,也是因此而聯合稱霸諸侯,而解決他們之間的不和諧,彌補他們的缺失,而救援他們的災難,這都是顯揚過去的職責啊。

  等到君侯你登上君位後,諸侯都給予厚望,說:"這位國君一定會繼承他爸爸齊桓公的功業吧。"我敝邑因此不敢保城聚眾,為什麽?因為老百姓都說:"難道現在齊國的國君剛即位九年,就丟棄周成王的命令,廢掉職責,他怎麽向先君齊桓公交代?怎麽會向齊國先祖薑太公交代?他一定不會這樣的。"

  所以,我們魯國就是依仗這個才不害怕(《左傳》:恃以此不恐)。難道我們做的不對嗎?“這就是“有恃無恐”成語的來源和出處。”

  齊孝公一聽,真是暈了,魯國的這番話,簡直是無懈可擊,聽,就要退兵;不聽,就是欺師滅祖。真他娘的了,刀切豆腐兩麵光,有文化就是厲害。魯國就是有文化,怪不得周禮典藏於魯國。

  這樣的仗是不能打了,沒有道理。於是齊孝公隻好收兵回國了,路上還特意的搞了一次“品鑒魯國沐浴膏”的洗澡大會,好好的享受了一下來自南方的氣息。

  展喜在哥哥柳下惠的教育下,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退了齊國雄兵,也算是奇功一件了。

  但是,魯國的另一方案,也在同時進行中,當時魯國在實施這套送“沐浴膏”方案的時候,也不知道齊國能夠讓展喜說的退兵。因此,第二套計劃也在進行中——

  (3)魯僖公“引楚圍宋”,中原烽煙再燃起

  魯國對抗齊國無理入侵的第二套計劃也在進行中。

  魯國在派走展喜的同時,又派了大臣東門襄仲和藏文仲一起到楚國求救,因為此時隻有楚國才能和齊國抵抗,這就是為什麽楚國會突然的攻打宋國的原因了。

  宋國在宋襄公死後,就立刻和楚國講和了。

  於是,在中原地區的兩個重要國家,鄭國和宋國,都成了楚國的盟邦,但是鄭國的投降是因為失去靠山後的自願行為,而宋國的投降是因為迫於楚國的軍事壓力而被迫的,一個是“自願行為”,另一個是“被迫投降”,這裏麵是有根本區別的。

  因此,宋國總是和楚國處在麵和心不合的狀態,楚國雖然知道,但是抓不到宋國的把柄,也不好隨便的出兵征伐宋國。

  最近一段時期,宋國讓楚國有些不爽,為什麽?

  因為,當年宋國的宋襄公在臨死前,對前來流亡的晉國晉文公(重耳)有過恩情,當時宋襄公這個投資,沒想到終於開出了鮮花,重耳當上晉國國君後,馬上出兵開始幫助周天子周襄王複位,並受到周天子的獎勵,晉國的實力隨著周天子的封賞,已經深入到了中原地區,這讓宋國非常的高興,就南北方實力來說,楚國的地位畢竟得不到中原的認可,宋國可是公爵國,楚國隻是一個子爵國,相差三個等級。所以,宋國便開始逐漸的向晉國靠攏。

  楚國看在眼裏麵,恨在心裏麵,就派以前的令尹子文(鬥榖於菟),在楚國的“暌地”整天練兵,派現在的令尹子玉在“蒍地”練兵,一個前令尹,一個現令尹,都是一家人,可見當時這個鬥氏家族主掌楚國的兵權。

  這就是磨刀霍霍向中原了。

  子文比較寬厚善良,在練兵的時候,一個上午就結束了,而且也不懲罰一個人;

  子玉就比較殘暴,練兵整整一天才結束,沒有休息,士兵喝不上水,很辛苦,而且子玉還對出現過錯的士兵,當場鞭打了七個,用箭穿了三個違紀士兵的耳朵。

  練兵完畢後,周圍的當地官員都來向子文祝賀,子文就擺開酒宴招待他們,其中有個很年輕的人叫蒍賈,不但晚到酒宴,而且也不祝賀子文。

  子文有些納悶就問他為什麽。

  蒍賈說:“我不知道應該向你祝賀什麽?你已經把令尹的官職傳給了子玉,說是為了安定國家,這樣雖然說對國內可以暫時的安定,但是對國外就不一定了。

  如果對外作戰中,子玉作戰失敗的話,因為子玉是你推薦的,按照當時的法律,推薦人也是要受到懲罰的,我向你祝賀什麽呢?

  子玉這個人剛強無禮,不可以讓他治理軍隊,他統帥軍隊,如果兵車超過三百乘的話,恐怕就不能勝利回國了,現在就不祝賀了,等他勝利凱旋的時候,祝賀也不晚。”

  楚國在練兵,積極準備攻擊宋國,缺少的,就是一個對宋國征伐的借口和理由。

  正好——

  現在齊國入侵魯國,而魯國要求楚國幫助救助,魯國大臣藏文仲親自向楚國令尹子玉,提出帶領攻打齊國和宋國的請求,就是因為宋國對楚國不忠心,這就是最好的借口。

  既然宋國現在有投向晉國的意思,就需要敲打敲打宋國,於是,在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冬天,楚國在令尹子玉和司馬子西的率領下,帶著陳國、蔡國、鄭國、許國等一班小弟們,一舉包圍了宋國的“緡地”。

  同時,另一路,魯僖公帶領著楚國的軍隊進攻了齊國,占領了齊國的“榖地”(現山東省東阿縣),為了分化瓦解齊孝公的實力,魯國將齊桓公的兒子公子雍安置在這裏,派原齊桓公的寵臣易牙,幫助扶持公子雍,用以對抗齊孝公。

  這樣就等於是為齊國,設立了一個反對派的武裝割據勢力,也是算是魯國反攻的一個基地,由楚國的申公叔侯在此帶兵鎮守,形成了:以齊國公子雍為首領,以易牙為參謀,以楚軍叔侯為總司令的政治武裝割據的格局。

  好好看看吧,現在的國際局勢,在古代時候,老祖宗就開始玩了。

  魯國的這個行動,直接把齊孝公給氣死了。

  原來,前麵展喜宋沐浴膏就是緩兵之計,等到聯絡的楚國後就反戈一擊,才是笑裏藏刀的致命一擊。什麽倫理道德,仁義禮智,看來越是有身份的國家,就像是魯國這樣,越是不講道德,明裏一套,暗裏一套。

  魯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夏天,六月十八日,齊孝公連生氣加生病,死了。

  齊國原齊桓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潘,在公子開方的支持下,殺掉了齊孝公的兒子後,繼位成為國君,稱為齊昭公。

  這兩年,齊國的君位繼承,全是殺戮,這就是接班人沒有安排好的惡果。齊國再次的衰弱下來了,已經完全沒有實力與楚國爭霸了,昔日齊桓公的輝煌,“風馬牛不相及”的傳說,都成為了過去。楚國終於借著這次機會,狠狠的抽了齊國一個大嘴巴,算是報了當年楚國被齊國壓製的仇恨了。

  楚國進軍中原的欲望,再次被挑逗起來了,不過這次的對手,已經從之前的齊國換成了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