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恩將仇報的“韓原之戰”(下) (魯僖公十五年,前645年,春秋七十八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5431
  (3)“誅殺慶鄭”晉惠公複國

  晉惠公“韓原之戰”這一仗,吃了一個燒雞大窩脖,不聽勸阻終於成了俘虜。

  開始,晉惠公心裏窩囊的很,也不想活了,太丟人了,但是沒想到姐夫不但沒有為難自己,而且還明確的表示要放自己的歸國,這是天大的喜訊,其實自己和秦國的恩恩怨怨,也都是為了晉國國君的這個位置,現在鬧到了這樣的尷尬境地,也十分的後悔。

  什麽也別說了——

  三個月後,晉惠公派跟在身邊陪著被羈押的大臣郤乞回國,找在國內執政大臣呂甥,讓呂甥趕快的到秦國來談判,好辦理自己回國的一係列的程序。

  呂甥完全搞明白晉惠公的意思後,就想了一下,然後悄悄的和郤乞說:

  “現在大王已經在秦國被關押的三個多月了,目前國內議論紛紛,人心很不穩定,什麽意見都有,我看這樣吧,你這次正好接受了大王的命令回國了,就再冒用大王的名義,在明天的朝廷機會上發布一下命令,你這樣說—————”。

  然後,兩人私下的進行了交流。

  郤乞十分讚賞呂甥的意見,點頭同意,於是在第二天的朝會上,人們都知道郤乞帶著大王的命令回國了,又要在朝廷上發表大王的意見,因此不但所有的官員都來了,在宮門外還匯集了很多的老百姓,在聽候關於大王目前的消息,這讓郤乞很佩服呂甥的先見之明。

  在朝堂上,郤乞首先代表大王表揚了所有的在朝大臣:在大王出征期間,能夠繼續努力工作,發揚了革命路上不怕難的精神,因此,大王將很多寶貝玉帛分賜給大臣和老百姓,表示對大臣和老百姓的關心。

  其實,東西都是呂甥和郤乞臨時從自己的腰包裏麵湊起來的,咬著牙,開始分別賞賜。東西雖然不多,但是,大家都感到了大王的心意,大王身陷囹圄,還想著自己的大臣和老百姓,頓時就獲得了眾聲的讚揚。

  郤乞看到第一步已經取得很好的效果,就接著說了第二個問題。

  “大王知道國內的老百姓這幾年十分的辛苦,既要迎接天災,還要幫助準備征戰的軍糧,真是苦不堪言。大王這幾個月一直在苦苦的思索,和自責自己的過失,現在決定無論怎樣都要改變目前的土地耕種方式,實施“爰田”製度,讓老百姓耕者有其田,早日過上富足的生活”。

  這個消息一公布,立刻帶來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宮門外的老百姓,高聲說好,上下一片稱讚之聲。

  到底什麽是“爰田製度”,現在已經不可考了,很多種觀點,其中有一種是說:爰田就是開墾荒田,擴大現有的農田,這個說法比較符合我們故事的曆史環境,如果說爰田是對原有的農田製度的改革,肯定會有支持和不支持的人。在國君被羈押在外,需要討好國內各個政治勢力的前提下,也不會輕易的選擇一個容易引起爭議的改革製度推行,因此這個“爰田製度”應該是對原來的農田製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對老百姓卻又很大的方便,開墾新的農田,符合曆史的故事要求,有興趣的,可以設立專題研究一下,我們不是學術人員,就不去探討了。

  呂甥和郤乞的前兩步都是非常成功,獲得了國內上下對大王的支持。

  最後,郤乞終於放出了殺手鐧——

  郤乞十分沉痛的對大臣們說:

  “大王這次派郤乞回來,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告訴大家:秦國即將要把大王送回晉國了,但是大王反思自己的過失,認為自己已經辱沒了晉國先輩的臉麵,給晉國的社稷帶來了巨大的危險,現在請求諸位大臣擁立自己的太子圉擔任國君,自己沒臉再回國了,準備找個晉國的地方,安度晚年,以謝罪老百姓。”

  這可是重磅的炸彈,前麵又是表揚,又是發獎金,又是搞改革,已經取得了大臣和老百姓的諒解了,突然又來這麽一手,一下子就擊中了大臣和老百姓的淚點,於是朝廷上,宮門外,一片的哭聲,甚至有好幾個都暈倒在朝廷上了。

  此時,呂甥說話了:

  “我們的君主非常慚愧了,知道自己的錯誤,他現在不擔憂自己被俘虜的危險境地,竟然一心想著群臣,想著老百姓和人民,這不就是仁惠的君王嗎!誰還不犯個錯誤,犯錯誤就一棍子打死,也是不對的,現在我們的國君還在外麵,我們應該怎麽辦?別哭了,想想,怎麽辦!”

  大臣們止住了哭聲問道:

  “怎麽辦?我們的心都亂了,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呂甥說:

  “我們在這次的韓原之戰中失敗了,而且損失很大,武器和裝備都丟失了,這是慘重的教訓,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次的事變。但是,從今以後,我們合理的征收稅賦,製造武器,耕種糧食,隻要是大王不回來一天,我們就以最大的努力來輔佐我們的太子,作為大王的聲援,諸侯國聽到我們的這個情況後,就知道,即便是喪失了國君,我們還會有新的國君,群臣團結和睦,兵強馬壯。

  這樣,那些我們友好盟邦,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沉淪而高興,那些和我們不好的諸侯,也會害怕我們晉國的頑強,這才是有意義的事情。”

  大臣們止住了哭聲,讚同呂甥的意見,並馬上的頒布命令,全國開始實行“州兵製”。

  州兵製,就是將征兵和製造兵甲的權利,直接下放到了各個州,不再機械的按照以前的指定方式進行,而是擴大兵源和兵器製造的範圍,這就等於有點“全民皆為兵源,皆可製造兵甲”的味道,因此是很大的兵製改革,也為以後晉國成為五霸霸主打下了基礎。

  呂甥和郤乞兩個人的二人雙簧,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不但為晉惠公回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目前國內的政局穩定作出了貢獻,這才是大臣應該做的事情,尤其是麵臨決斷的時候,勇於擔當的精神,非常重要。

  當年的十月份。呂甥代表晉國前往秦國,與秦穆公在秦國的首都簽訂正式的盟約,主要的就是三個大問題:一個是放回晉君,二是將晉國太子質押於秦國,三是割讓之前承諾的河東五城。

  秦穆公看著晉國的呂甥,不停的點頭,心中暗暗的稱讚,晉國的大臣們還是有能人的,國家都這樣了,竟然還是辦理的井井有條,秦穆公問呂甥:

  “晉國現在國內和睦嗎?”

  呂甥馬上說:“不和睦。”

  這很出乎秦穆公的意外:“怎麽回事兒?”

  “晉國國內的老百姓們,都因為失去了國君而感到恥辱,都為在韓原之戰中死亡的父老兄弟們而哀痛。他們現在積極備戰,不怕賦稅整頓武備,現在正準備擁立太子,並且高聲喊著:寧可侍奉周邊的戎狄以及諸侯大國,也要報此血仇的口號,現在朝廷中的大臣們已經壓不住了,大臣們考慮的是:要認真的反思我們以前的政策問題,今後要報答秦國的恩惠,就算是死,也不能有二心的。所以朝廷大臣和老百姓的意見不一致,因此不和睦。

  所以說,要是等到了我們晉國上下都和睦為一心,恐怕我就不回來了,到那時也就晚了。”

  秦穆公一聽,這是要幹什麽,哪裏是不和睦,這是要和秦國死戰到底啊,於是就接著問:

  “現在晉國的人,認為我們秦國會怎樣的處置晉君?”

  呂甥說:

  “很簡單,老百姓認為秦國不會饒恕我們的國君,但是大臣們認為秦國善良,所以國君肯定會回來。

  老百姓認為:我們已經害苦了秦國,秦國豈能讓國君回來!但是君子和大臣們認為:我們已經知罪了,秦國必定會讓國君回來,既然當時我們心懷二心,秦國便俘虜了晉君,算是已經懲罰了,如果秦國放了我們的國君,這沒有比這個在仁厚的德行了,刑法也沒有比這個更嚴厲的了。

  如果這樣,晉國服罪懷念秦國的恩情,就沒有二心了,秦國也可以成為霸主了”。

  秦穆公連連點頭,借著這個話的意思,說:

  “就是你們不來,我原本也打算放晉君回國的,晉國對這個有什麽說法?”

  呂甥說:

  “謝謝大王,當初我們國君回國繼位,就是秦國的幫助,如果這次不能讓他安心的做好自己的君位,或者說想廢掉晉君而又不立新君,當初秦國的一番苦心和經營,就全都泡湯了,白費了,秦國當初的恩惠就變成現在的仇恨了,所以,根據現在英明偉大的秦君領導,我們認為秦國肯定不會這樣做的,老百姓就十分的感恩戴德了”。

  秦穆公被呂甥的連說帶拍馬屁,搞的十分的暈乎,心中哈哈大笑,也開始理解了為什麽公孫枝,不建議殺掉晉君的意見是正確的,夫人的哭鬧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於是就哈哈大笑的說:

  “我也是這樣的想的,你的話真是說到了我的心坎上”。

  會盟之後。

  秦國馬上將晉惠公轉移到了更大、更豪華的賓館中,而且饋贈了七太牢的侯伯大禮,來款待晉惠公。七太牢就是七頭牛、七頭豬、七頭羊,這是對待來訪的諸侯國君的最重的禮節,這就表示,晉惠公不是被俘虜的,而是被秦君請到秦國來做客的,地位一下子就變化了。

  秦穆夫人也不用自殺了。

  但是,晉國有人要遭難了,誰,當然是慶鄭了。

  其實慶鄭這個人也是個忠臣,很有策略和思路,在晉國與秦國的關係中,出了很多的好主意,而且都應驗了,隻不過是晉惠公沒有聽他的話而已。但是這個人的脾氣和說話的方式有問題,最重要的是在戰場上,沒有說明白自己搬救兵的意思,而是發牢騷,讓受困的晉惠公感覺他就是見死不救的樣子,而且也是由於他著急尋求救兵,而讓韓簡沒有抓住秦穆公,讓到手的鴨子飛了,最後出現了這樣的局麵,晉惠公回國,他是要倒大黴的。

  在晉國的大臣蛾晰聽說晉惠公要回國了,就對慶鄭說:

  “我的大哥,現在晉君馬上就要回國了,你怎麽想,還不趕快的逃跑,留在國內等死?”

  慶鄭也明白自己的目前局麵。逃跑,就是奸臣,流亡者,逃犯。但是他慶鄭並不是這樣的人,是忠臣啊,所以慶鄭對蛾晰說:

  “往那裏跑,天底下哪有大臣和君王說理的道理。

  我由於自己的過失,讓國君失敗被俘虜,這就是大罪。

  然後國君被俘虜了,我又誤導了韓簡和梁由靡沒有抓獲秦君,我自己也沒有及時的殉國,或者跟著國君一起受難,如果今天再逃跑了,這樣會讓國君無法對我實行懲罰和刑法,那就失去人臣的道理了,哪兒會收留我。跑,都沒有地方跑,等死吧。

  我的兄弟,我犯了三條大罪啊,本來我回國就是等著最終的結果,如果國君回不來,我就帶著自己的家丁親自前往秦國征戰,戰死為止。現在好了,國君要回來了,我就等著國君的懲罰吧,這就是我現在還在國內的原因。”

  魯僖公十五年,十一月,晉侯如約返回了晉國。

  十一月,二十九日,晉惠公來到了晉國的國都絳城外麵,但是並沒有直接進入國都,而是駐紮下來,並派人到城內召喚慶鄭前來麵君。

  慶鄭進入駐紮的中軍大帳,晉惠公憤怒的問:

  “你還敢在國內呆著嗎?”

  慶鄭已經是視死如歸了,所以就很沉著的說:

  “大王,如果當初你聽我的話,就不會與秦國交惡;

  交惡後,如果你聽我的話,就不會兩國交戰了;

  交戰後,如果你聽我的話,就不會戰敗被俘了。

  現在,如果我跑了,大王不能實行懲罰,這不是當臣子的道理,所以我等著你的刀。”

  慶鄭很硬氣,把晉惠公氣的當場翻了白眼,就說:“殺了他。”

  慶鄭說:

  “大王,我當麵把這些話給你說明白了,就是你不殺我,我也肯定會自殺的。”

  蛾晰趕快求情。

  “大王,慶鄭主動的求刑,說明他是忠臣,不如赦免了他,讓他為國家出力,讓他去報複秦國,還是留他一條性命吧。”

  旁邊晉國大將韓簡的馭手梁由靡,是個直性子,他非常的憤恨戰場上慶鄭召回他們,讓馬上就要抓獲秦君的勝利,憑空飛走了,否則,即便是晉惠公被俘,也可以用他抓獲的秦穆公,以一換一,不至於出現今天這種狼狽的局麵,所以就當場就反對:

  “大王,不能赦免他,我們這樣做,難道秦國就不能這樣做了嗎?秦國連大王都能原諒,更何況一個大臣,現在我們再去報複秦國,這又是毀約,不能算是威武和誠信;

  出戰不能勝利,放回來後,又想報複,這不算是智慧;失去了懲罰之刑,這是有法不依,不能算是威嚴;慶鄭出戰沒有功勞,治國沒有安民,這樣的人,光刷嘴皮子,不如殺了他。”

  晉惠公咬著牙說:

  “殺了他,不能讓他自殺,他不能享受夠這個榮譽”。

  晉君便命令軍中執掌刑法的司馬說,擔任監斬官對慶鄭監斬行刑,司馬說立刻召集了三軍將士,當麵曆述了慶鄭的罪惡:1,失去行列,違反軍令,殺;2,主帥被俘,將不割麵,殺;3,散布流言、誤導軍心,殺;4,擅自進退,見死不救,殺;5,假傳消息,使敵酋逃脫,殺。

  慶鄭聽後,哈哈大笑。

  “司馬說,三軍將士都在這裏,世上哪有:自願坐等殺頭的刑法,而單純了害怕主帥被俘後自傷割麵這點小傷的人嗎?別叨叨了,趕快動刀——”

  晉惠公斬殺了慶鄭後,才正式的進入晉國的國都。

  當年,晉國再次發生大的饑荒,秦國繼續援助晉國賑濟災民,人們問為什麽?秦穆公說:

  “當年晉國受封為諸侯的時候,就聽說:之後晉國必然的強大。所以說,晉國不是能夠輕易就得到的,要慢慢來,我們先樹立自己的德行,等著秦國遇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再去征服他吧!”

  到了戰國時期,晉國六卿內亂,三家分晉,晉國自我消亡,雖然說沒有等到秦國的刀,但是秦國迎來了商鞅、張儀、範雎等絕世大臣,擁有了白起、王翦、蒙恬等絕世大將後,才將分晉後的“魏、韓、趙”消滅幹淨,也算是將晉國的後代給滅了,完成了秦穆公的心願,不過這都是幾百年之後的後話了。

  但是,從此,秦國開始將國土延伸到了河東五城(黃河以東)地區,並進行收稅,設置行政機關,邁開了東進的序曲。

  魯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執政十四年的晉惠公鬱鬱而終,太子圉人繼位,史稱晉懷公。

  但不久,晉懷公的伯父重耳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國,晉懷公的心腹呂省和郤芮都臨陣倒戈,晉懷公被迫出奔高梁,很快被即位的重耳派人殺死。死時隻有十九歲。

  公子重耳登基,史稱:晉文公,春秋一個偉大的諸侯君主。

  重耳不僅因為其即位後的功績偉大,他的經曆也很偉大,讓我們跟隨著他流浪的步伐,感受一下“春秋時期”公子流亡生活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