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恩將仇報的“韓原之戰”(中)(魯僖公十五年,前645年,春秋七十八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5929
  (2)韓原大戰,慶鄭棄主

  魯僖公十五年,九月十四日,秦國和晉國在韓原拉開了決戰的序幕。

  兩軍陣前,秦穆公戎裝在身,親自為自己的大夫們擊鼓助威,雙方將士鬥在一起,一場混戰。

  晉惠公也是精神抖擻乘車而戰,晉軍人數畢竟人多於秦軍,因此在雙方纏鬥期間,晉惠公分出一兵,讓韓簡帶領突擊隊,直接殺奔在秦軍陣後指揮作戰的秦穆公,進行“斬首行動”,而自己帶領著大隊人馬,利用人數上的優勢,準備從正麵突擊秦軍,吸引秦軍的注意力。

  晉惠公這一招確實很厲害,陣前斬首,襲擊首腦,這在曆代的戰場生,都是很厲害的殺著。在西方的亞曆山大大帝,更是運用的爐火純青,一舉將波斯帝國擊潰征服了中東地區,其實,早在東方的大地上,這個戰術也是被常常的使用。

  果不其然——

  此時,秦國軍隊的主力,基本都集中在雙方的正麵對陣中,沒有注意到韓簡的這一路奇兵,悄悄的繞過兩軍對陣正麵戰場,象一把彎刀直奔秦穆公而來。

  此時,秦穆公身邊隻剩下大將西乞術保衛秦君,看到危險臨近,於是西乞術大喊一聲,便驅車挺戟上前迎戰韓簡,兩人頓時廝殺在一起,不分勝敗。

  正麵戰場上,晉軍仗著人多勢眾,混戰正酣期間,一股晉軍小股部隊,竟然從兩軍正麵交著廝殺的側翼,在晉國大將蛾晰帶領下滲透過來,他們已經突破了秦軍的正麵部隊縫隙,直接殺奔秦穆公的車前。

  現在,秦穆公身邊已經沒有秦國大將保護,秦穆公大驚失色,心裏感歎老天爺的不公平,晉君做了這麽多的壞事,竟然讓自己麵臨被俘虜的局麵,長歎一聲。

  在兩軍陣前廝殺的秦軍大將公孫枝,也發現了秦君的這個危險的局麵,但是由於自己在戰場的前麵,無暇顧及陣後發生的這一係列的變化,心裏萬分著急,但是又無力回天,撤回拯救秦君,於是雙眼一橫,勇氣頓生,他直接奔向了陣前晉惠公的戰車,大聲怪叫,殺向晉惠公。

  戰場,似乎凝固在這個場景中了——

  一股奇兵和一股滲透過來的晉國部隊,殺向了秦穆公,一副雙峰貫耳的招式,左右開弓,直擊秦軍首腦,秦君危在旦夕,隻能束手待擒;

  而秦軍大將公孫枝,在此危機下,勇氣頓生,戰鬥力突然升級,勇氣直接爆表,紅著眼睛已經殺到了晉惠公的車前。

  一個秦君,一個晉君,處境都十分的危險,而且都是雙方的軍事首腦,誰首先被俘,誰的部隊就會馬上崩潰。

  在這種戰場的局麵下,似乎,秦國的秦穆公更危險一些,他麵臨的是兩股敵軍,其中一股沒有任何抵擋的部隊,秦穆公隻能等待著被晉軍俘虜的下場了。

  但是,就在此時,一個關鍵的時候,一個已經沒有生機的時候,情節大逆轉了。

  突然間,秦軍部隊側後方的西北角上,突然殺出了三百多人的蓬頭垢麵,腳穿草鞋,健步如飛,手持大砍刀和耙子的隊伍,狂叫著殺向秦穆公身邊的這兩股晉軍偷襲小分隊,秦穆公頓時愣住了,而晉軍偷襲部隊的陣腳頓時大亂,不知道秦軍還在這裏埋伏著一隻“混世魔君的軍隊”,服裝怪異,殺聲震天。韓簡和梁由靡頓時大驚,放下秦將西乞術,迎戰這批突如其來的奇兵,西乞術則騰出手來,轉身接住了滲透過來的蛾晰,再次交戰起來。

  三百突然殺出的野人部隊對陣韓簡和梁由靡。

  西乞術複戰滲透過來的蛾晰。

  秦穆公暫時安全了,但是並沒有完全解除危險,如果此時再殺過一路晉軍來,秦穆公還是要陷入險境的。

  我們再說說晉惠公那邊發生了什麽——

  晉惠公看著兩軍混戰的陣前,突然間一位秦軍大將,怪叫著向自己的戰車殺了過來,勇不可擋,心裏就非常驚恐,連忙命令車駕將戰車掉頭,避開這個戰將的衝擊,誰知道自己拉車的外國戰馬小駟,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麵,看見一個眼珠子彤紅的將領,瘋狂的連喊帶叫的殺了過來,也驚得亂了陣腳。

  戰馬小駟心裏想:這是個什麽“動物”?如此凶猛,從沒有見過啊,莫不是專吃馬的野獸?所以渾身流汗,馬蹄子亂刨,拉著晉惠公的戰車亂竄,一下子將晉惠公的戰車陷入了泥澤之中,任憑馭手怎樣的鞭打,都沒有辦法脫困了,陷在軟泥中的晉惠公也是滿頭大汗,拚命想脫困,但是努力幾次都不行。無奈之下,抬頭向四周眺望,突然看到遠處的駕車而來的慶鄭,情急之下,就高聲向慶鄭高呼:

  “慶鄭——,快,快過來,載我——”。

  慶鄭也沒有想到這個局麵,當他駕車從旁邊轉過來的時候,突然聽到晉君的求救,一看晉惠公陷在軟泥之中,就準備駕車過去營救。但是繞來繞去,卻發現自己也不能駕車進入這片泥澤,否則不但救不出晉君,而且連自己都會陷入泥澤,他沒辦法了,就準備找救兵前來攻擊追擊的秦軍,等救兵趕跑秦軍後,再想辦法救出晉君。

  慶鄭的這個想法,也是無奈之舉,但是慶鄭並沒有想到此時的情勢危急,找人已經來不及了,當然也沒有想到,應該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告訴晉君,反而說了最不應該說的氣話:

  “忘記友善,背棄恩德,又廢棄吉利的占卜,哪有什麽“我”可載,慶鄭的車不足以辱沒君王避難,大王——,別著急啊,沉住氣——,你讓步楊駕車吧,讓他駕車再和追軍周旋一下,我去去就來”。

  晉惠公現在情況危急,已經顧不得慶鄭的連諷帶刺的語言,他知道這是慶鄭對自己不滿,但是已經是火燒眉毛了,也就顧不得什麽君王臣子那一套禮節的東西了,就非常著急的喊:

  “不行,這樣太危險了,我準備扔下車子,上你的戰車,你等著——”

  慶鄭根本不聽晉惠公的喊聲,轉頭駕車尋找救兵去了,這個關頭,什麽也別說了,趕快辦事吧,沒想到慶鄭的嘴皮子很碎,邊跑邊胡說八道,於是在車上發開了牢騷:

  “你們看看,這就是不聽好人言、吃虧在眼前。

  大王不接受我對戰馬的勸諫,又不聽從占卜所說的“讓我駕車吉利”的意見結果,實在是自找滅亡,現在還要我幫助逃走幹什麽!,現在倒好,還是要我找人救他,等著吧。”

  其實,慶鄭心裏也很著急,人一著急,就願意發牢騷,但戰場上的牢騷是不能亂發的,慶鄭想表達自己的能力,強調一下自己的前期謀劃多麽的正確。從他心底來說,剛才對晉惠公說的都是玩笑話,他還是準備找尋救兵前來救援大王的。

  慶鄭忘了此時的危機狀態,你應該如實的叫大王別著急,自己尋求救兵。或者幹脆,采取自殺式衝鋒,暫時擋住秦將公孫枝的衝擊都行,但總是不能在戰場麵臨失敗時,亂發牢騷,這是兵家大忌,自取殺身之禍。

  晉惠公眼睜睜的看著慶鄭,在遠處駕著戰車轉悠了幾圈後,並隨便喊了幾句話,就駕車跑了,關鍵是提出:讓步揚駕車周旋,這不就是暗示用步揚是錯誤的,用他慶鄭才是對的嗎,真是把晉惠公氣得七竅生煙:這個慶鄭竟然看著自己的國君臨危,而不來救援,真該千刀萬剮。

  本來還在拚命鞭打著外國名馬,繼續在泥澤裏麵繞圈子,拚命躲避秦將公孫枝追殺的晉惠公,看到慶鄭見死不救的跑了,一下子就泄氣了,頓時將戰車停在那裏,讓秦將公孫枝眾兵圍了上來,一舉將晉惠公俘虜了。

  慶鄭的禍,闖大了,但是更大的還在後麵。

  因為即便是晉惠公被俘虜,也並非沒有翻盤的機會,因為此時秦穆公也很危險,如果晉軍能夠抓獲秦穆公,算是雙方平手,化腐朽為神奇。

  此時,慶鄭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惹下禍了,還積極的尋找救兵,他稀裏糊塗的跑到了正在圍攻秦穆公的晉軍兩隻小分隊前,就向晉國大將韓簡高聲大喊:

  “韓將軍,別打了,趕快回去,去營救我們的大王,他十分危險,現在被秦軍圍困在泥澤之中了。”

  正在拚命廝殺的韓簡,此時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那些突然竄出來的“野人”,必經不是正規軍,人數也不多,韓簡經過這一陣子的廝殺,已經漸漸的獲得了優勢地位,一旦把這些人擊敗,圍在他們當中的秦穆公,還是會手到擒來的。

  但是,經過慶鄭這樣的陣前一通亂喊,無論是韓簡,還是正在作戰的晉軍士兵,都亂了陣腳,馬上無心再和這群瘋子廝殺了,也不知道慶鄭是那一幫的,韓簡立刻帶著部隊返回自己的陣營,前往救駕。其實此時晉惠公已經被秦軍俘虜了,如果韓簡繼續堅持戰鬥,將秦君抓獲的話,兩國互換君主,很難說誰勝誰負,但是,戰機已經失去了,秦穆公轉危為安。

  那群瘋子救了秦君的命。

  秦穆公正在詫異的時候,這群人中幾個領頭的過來拜見秦君,秦君詢問來者何人,為何幫助秦軍?

  這群壯士哈哈大笑,對著秦君說:

  “大王,可是忘了當年你到梁山打獵的時候的事了吧?

  當時你發現:在夜間丟失了幾匹戰馬,派人搜查,找到了岐山腳下,發現有三百野人(係住在城外的農民)在吃你馬肉,燒烤野餐。當時你手下的軍人不敢驚擾我們,就連夜返回大王身邊,要求馬上派兵前往圍剿捉拿我們,但是大王卻說:馬已經死了,況且能夠填飽野人的肚子,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如果再去殺了這些野人,老百姓肯定會說我看重牲畜,而不看重人的生命。這樣吧,馬上派人送十壇美酒過去,並和他們說:大王有令,如果吃馬肉,不飲酒化食,會生病的,今天特意送美酒十壇。

  我們十分的感動,紛紛的磕頭謝恩,大王的恩情,我們隻能以死相報,所以在這次的韓原大戰中,早就埋伏在周圍了,隻不過等著大王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再一舉殺出,為大王出力。”

  秦穆公終於回想起了這個曾經的事情,幸福簡直是來的太突然了,就非常感歎:

  “連野人都有這樣知恩必報的義氣,但是晉君卻做不到,做人的差距,怎麽這樣的大啊——,重賞,回去擺酒犒勞,分發土地,有能力的轉正進入軍隊”。

  戰場上,處境最危險的秦穆公竟然轉危為安,相對安全的晉惠公卻被俘虜。

  晉國的韓簡,帶兵沿路集合了晉國的人馬一起前往救駕,等到了地點以後,才知道晉惠公已經被秦國所俘虜了,韓簡仰天長歎:“都是慶鄭誤我啊,要不我把秦君俘虜了。還可以相互抵還,但是現在卻什麽也沒有了,到手的鴨子飛了,唉——”。

  韓簡回頭在看看垂頭喪氣的晉軍將士們,搖搖頭,無奈的說:“我們這樣回去也沒有意思了,大家一起到秦國軍營,陪同大王一起做俘虜吧。”

  春秋時期的法律十分的嚴格,戰場失將,手下是要連坐的,這次在戰場上失去了國君,他們這些打敗的將軍還能回國嗎?回去就是死路一條,而且還極有可能牽連到整個的家族。所以,這些晉國的大夫和戰將們,不用進行思想動員工作,紛紛解開頭發,個個披頭散發,拆除了帳篷,放下兵器,投奔了秦營,去陪著晉惠公做俘虜了。

  韓簡雖然說慨歎這次已經是唾手可得的機會,但是也算是達到了開戰前的分析的結局了,他在戰前下戰書的時候,就說:“能在這次戰鬥中做俘虜而不喪命,就是很僥幸的事情了”。現在,他終於做了俘虜,保住了性命,實現了自己的預判。

  秦國取得了全麵的大勝。

  秦穆公派人安慰了晉國的這些大臣們,讓他們不要這樣的哀傷,他們的君王暫時不會有事兒,目前隻不過是跟著秦穆公到西方去旅遊一下,這隻是驗證了前太子重耳的夢而已,秦國不會把事情做的太絕情了,請大臣們放心。

  晉國大臣們能放心嗎?

  因為,秦穆公抓到了晉惠公之後,馬上就派人回國,讓國內掃除秦國的宗廟,秦穆公要將晉惠公押送到宗廟前祭祀。是準備進行侮辱性質的獻俘儀式,還是準備直接將晉惠公殺死祭祀先祖,秦穆公沒有交代清楚,但是這是個十分重大的消息,尤其是對於國君親口發出的命令。

  秦國人私下議論紛紛,可能這次晉惠公危險了。

  那些晉國的大臣們,更是惴惴不安。

  秦穆公俘虜了晉惠公,也算是拿到了一塊燙手的山藥,以前他是流亡的夷吾公子,現在是晉國的國君,地位不一樣了,身份也不一樣了,要怎麽處理,必須開個會研究一下。

  於是秦穆公開出了四個處理的方式,讓大臣們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1,直接殺死晉君;2,將晉君驅逐出晉國,另立新君;3,帶回秦國長期關押;4,放回晉君回國。以上的四個方式那個更有力於秦國?

  公子摯說:“殺死他,對秦國最有力,驅逐他可能會讓其他諸侯不滿,和秦國結怨,長期羈押在秦國,夜長夢多,放他回去,繼續對秦國敵對,也不是好辦法。

  所以,殺死他,最直接和幹脆。”

  公孫枝說:

  “不能殺他,這樣晉國會再立新君,肯定與我們成為世仇。”

  公子摯說:“我們可以擁立公子重耳,殺無道,立有道,就沒有問題了。”

  公孫枝:“殺死弟弟立哥哥,讓哥哥感謝我們,而不去為弟弟報仇,是對重耳的侮辱。

  殺死一個無道的君主,送給他們一個有道的君主,由外國來決定,是對大臣的侮辱;這樣肯定不行,殺一個人簡單,但是殺的有道理,很難。”

  秦穆公說:“那怎麽辦?”

  公孫枝說:“不如把晉惠公放回去,讓他的兒子來秦國質押,然後,再把晉國當初許諾我們的五座城池要過來,這不是很好嗎。”

  秦穆公開始心動起來,這個主意確實很好,即可以柔和的處理目前的問題,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得到土地,其實至於晉國如何,必經還是別人家的事情,隻要是秦國有利益,何樂而不為之呢?

  秦穆公正在猶豫的時候,突然,秦國國內夫人派人來傳達信息了,秦穆公當場打開竹簡,和一個裝著喪服的盒子,秦穆公詫異的看著使者以及喪服,就詢問了事情的經過——

  秦穆公的夫人秦穆夫人,是晉惠公的親姐姐,雖然說姐姐對弟弟一再的反悔自己的諾言,並且回國後的所作所為,有很大的不滿。但是,真的弟弟被丈夫抓住後,而且還要帶回國內到宗廟祭祀,這可是姐姐所不能接受的。弟弟再不聽話,姐姐也不能看著就這樣的被丈夫弄死,所以當聽到晉惠公被擒獲後,秦穆夫人就領著自己親生的“太子罃、公子弘和公主間壁”登上了高台,並且在高台下,堆滿了柴火,並派了今天的使者,拿著喪服送給秦穆公,表示自己決死的堅定信心,如果丈夫不按照自己的意思辦,就直接穿著喪服回國迎接夫人和孩子們的死亡,秦穆夫人在信上說:

  親愛的丈夫,真是不幸啊!

  老天爺給我們降下了這樣的災難,原本秦國和晉國的國君都是一家人,姐夫小舅子,應該用玉帛一類的禮物進行交往,喝喝酒,吹吹牛,都可以,這樣多麽和諧啊。

  但是,沒想到,你們兩人卻玩起了磚頭,相互廝殺,我弟弟被你抓住了,你很勇武,我的丈夫。

  但是,被抓的是我的親弟弟,都是我的親人,怎麽辦,我思來想去隻好這樣:如果大王早晨押著晉君進入國都,我就晚上和孩子們一起死;如果大王晚上押著晉君進入國都,我就和孩子們早上自殺,喪服都給你準備好了,親愛的丈夫,你看著辦吧。

  秦穆公一看搖搖頭,這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就是國王也免不了這些事情,老婆哭,孩子鬧的,真是沒辦法,再說自己本來也沒拿定主意,之所以向國內報捷,也是吹吹牛而已,沒想到老婆竟然當真了。

  如果秦國打了大勝仗,卻真的鬧出了夫人死亡的喪事,那這個勝利又有什麽意義了呢?

  現在是:內部的老婆要死要活的逼迫我,外部晉國大臣用哀傷來感動我,正好公孫枝的意見也非常的正確。幹脆,就順水推舟,借坡下驢的答應了秦穆夫人的要求,並馬上在秦國國都外麵修建一座別墅,暫時作為晉惠公下榻之所,這樣雙方的“麵子”和“裏子”就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