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風 馬 牛不相及(魯僖公四年,春秋第六十七年,公元前656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3314
  就在魯僖公三年的這個期間,齊國和蔡國出了點小故障。

  起因還是因為蔡國的公主太好玩了,很調皮,愛開玩笑,差點把齊桓公嚇尿褲子,引發了國際爭端,根據當時的新聞報道,事情是這樣的——

  前麵說了,齊桓公雖然在政治上很賢明,但是有個男人常犯的壞毛病,就是太愛美色了,姬妾成群,偷雞摸狗,甚至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放過。

  齊桓公有一個年輕的小姬妾公主,是從蔡國娶回來了的,他齊桓公年齡大了,慢慢開始喜歡山山水水了。有一次就帶著蔡姬乘坐著小船在湖麵上遊玩,蔡姬很是興奮,他的家鄉靠近長江流域,也算是水鄉,見到水很親切,就高興的在船上跑來跑去。齊桓公不會遊泳,看到小船在這個調皮的小妮子的蹦跳下,來回的晃悠,對於不會水的人很害怕,連聲要求,別讓蔡姬調皮蹦跳了。

  蔡姬看著齊桓公的樣子,哈哈大笑,頑皮的心情被調動起來了,你越是害怕,她越是左右的晃蕩小船,激起的水花,都濺在了齊桓公的衣服上了,齊桓公的臉色都變了。

  就罵了蔡姬:

  “這個小妮子,真不是個服侍君王的人,我害怕什麽,她就搞什麽,我把你給送回蔡國,讓你好好的閉門悔過,等著知道錯了再回來。”

  於是,齊國就把蔡姬送回了蔡國,以示懲戒。

  蔡國國君一看,齊桓公將自己的公主送回來了,也是非常不高興:美麗年少的女兒,嫁給你這個老頭子,已經很好了,你還怨他不懂服侍,她現在還是個孩子嗎,你們怎麽能欺負她。

  當父親的就是這樣,女兒再大也是孩子。

  看著女兒眼淚漣漣的樣子,蔡君腦子一衝動,控製不住自己痛愛孩子的慈父之心,竟然將蔡姬又嫁給了別的國家國君了。

  一個女兒許了兩個婆家。

  這下子,可是惹了大禍,人家齊桓公送蔡國的女兒回家,並不是要離婚,也沒有下達任何離婚的手續或公告,隻是為了懲戒一下她,就其身份來說,還是人家齊桓公的姬妾。這倒好,蔡君竟然不和齊國溝通,將自己的姬妾又嫁給了別人,這不是往齊桓公的頭上扣屎盆子嗎。

  再說,蔡國已經被楚國滅了一會了,當年楚文王為了息媯滅了你們的國都,按照常理來說就算是滅國了,要不是我齊國一直的支持你,娶你的女兒,蔡國早就消失了,現在竟然這樣羞辱我老夫。

  人越是到了老了,對於自己身邊的女人越是重視。

  有了這個事情,齊桓公就有了借口,出兵征伐,正好練練兵。

  魯僖公四年的春天,正月。

  齊國再次召開國際會議,魯國、宋國、陳國、衛國、鄭國、許國、曹國的各位首腦總統,全部參加的會議,會上齊桓公的代表,嚴厲的譴責蔡國這個行為,對霸主的羞辱,就是對聯盟的羞辱,一起出兵征伐蔡國。

  當然,大會還有另一個預案,就是:蔡國一旦失敗,可以順勢的征伐楚國,進行軍事的征討。不能老是讓楚國三番五次的進攻我們的盟國和地盤,要表現出我們“軍事一體化聯盟”的威力,所以,這次就是借著征伐蔡國的名義,攻打楚國,這才是背後更深的寓意,否則一個小小的殘廢蔡國,不至於讓中原諸侯全部聯合出兵。

  全體一致響應了齊國的號召,紛紛派兵參加。

  蔡國基本上就是不堪一擊,聯合國軍的部隊到了蔡國境內,蔡國就崩潰了,完全的投向了楚國,楚國接到消息,馬上出兵進行抵抗,兩國的部隊在“召陵”地區擺開了陣勢。

  楚成王知道,這次是中原諸侯全體聯合國軍出征,對於楚國來說存在巨大的壓力,軍事對抗顯然不是最好的辦法,一旦開打,雙方都會元氣大傷,而且人家是多個國家,而楚國是一個國家,群毆戰術,八個打一個,不能硬抗,就要學學人家齊國,玩玩政治策略。

  於是,楚成王就派使者到了聯合國部隊駐紮處,向齊桓公質問:

  “尊敬的齊國大王,我們楚國非常仰慕齊桓公的偉業,但是我們大王有個問題,怎麽也想不明白,就派我來問問大王?”

  齊桓公非常的驚訝,心想:楚國有什麽不明白的,這樣的文鄒鄒的,部隊都開過來了,不就是“打仗”兩個字嗎,於是就看了身邊管仲一眼,沒有說話。

  管仲一看就明白了,跟著問道:

  “有什麽不明白的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於是楚使說:

  “貴國在北海之地,我國在南海之地,相隔十萬八千裏之遠,就是我們兩國的牛馬發情,需要交配,也不能走到一起啊。沒想到今天你們卻不遠萬裏跑到我們這裏,跑到我們的國家,這是為什麽?請大王給解答一下”(《左傳》記載: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就是這個成語的出典之處。

  齊桓公一聽,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了,沒想到一場戰爭,竟然能引出來牛馬交配的問題,看來楚國的民風很是直接啊。

  管仲也笑了,但是人家正式提出了國際之間的交流問題,不能不回答,而且還要回答的有水平,好在,這是管仲,而不是傻仲,聰明人啊。

  管仲說:

  “想當年,在周王室分封我們齊國的先祖薑老太公的時候,就已經決定,隻要是天下的諸侯,不論是誰犯了罪,齊國都可以征伐,一輔佐王室。並給我們劃定的征伐範圍為: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棱,北到無棣。

  現在你們的楚國,按照當時的進貢安排,應該向周王室按時進攻包茅,這個包茅就是當時釀酒後,過濾渾濁酒液的必需品,你們不按時進貢,讓周王喝不到純正的美酒,更讓周王室在祭祀的時候,讓先祖也喝不到純淨的美酒,所以齊國這次就號召諸侯國來問罪了。

  再說,當年周昭王南征到漢水,也沒有回去是怎麽回事兒(西周第四代國王,南征荊地三次,最後一次在漢水死於江上,落水死得,還是遊泳淹死的,曆史目前沒有記載),什麽牛馬交配,不交配的,我們齊國讓他交配,再遠,也可以交配。”

  你說,這個管仲多麽能攪合,本來是征伐人家,竟然說是為了幾根茅草,這個借口太奇葩了,與楚國的“牛馬交配”問題,正好是絕配。

  楚使愣了,沒想到人家中原人真是有文化,竟然提出這個問題,確實楚國這幾年早就不進貢了,看來茅草的價值不值一文,但是性質卻不一樣了,便唯唯諾諾的說:

  “高手,我們沒有按時進貢茅草,確實是我們的不對,我們怎敢不進貢,馬上回去準備十大車送到周王室,剩下的,燒火用吧。

  至於當年的周昭王南征到漢水,不回的事情,你們自己去問問漢水吧,和我們楚國有什麽關係?”

  但是這個回答,從氣勢上就遜色的一層,辯論也是一門技術,可往往隻有辯論沒有輔助也是不行的,齊國待楚使回去後,帶領聯合國軍繼續步步為營的向楚君逼近,這給楚國形成強大的軍事壓力。

  楚國終於決定不玩硬的了,畢竟是八比一,於是派了屈完到聯軍講和,聯軍又退回了“召陵”地區等待談判。

  齊桓公出了一頓兵,仗沒有打,但是軍威要顯示一下,秀秀肌肉,也好讓楚國別整天牛皮哄哄的,今天打這個,明天打那個,一定要搞一個盛大的軍事檢閱盛典。

  部隊穿上最好的軍服,拿上最好的兵器,雄赳赳,氣昂昂的進行列隊,齊桓公帶著楚國使臣屈完,坐在首長檢閱車上,等著三軍總司令匯報完畢後,開始進行檢閱,在一片片“首長好”的呼聲中,屈完也感到精神振奮,齊桓公對屈完說:

  “你看看,諸侯列國的這些軍隊,這樣的雄壯,難道是單純為了我齊桓公嗎?

  不是——

  他們是為了周王室,也是為了繼承齊國先君與列國先君的友好合作精神,我們中原諸侯軍事一體化聯盟,是戰無不勝的軍隊,我建議,楚國也和我們建立友好關係吧。”

  屈完連忙說:

  “大王能為我們考慮,願意接受我國成為你們的盟友,這就是我們楚君的最大願望,所以就派我來了,和平萬歲。”

  齊桓公很是驕傲的指著一排排的戰士說:

  “用這樣的軍隊來打仗,誰能抵擋?用這樣的軍隊去攻城,攻無不克!”

  屈完接著說:

  “大王如果能用道德安定諸侯,那個諸侯幹不聽話,敢不服?不過要是大王非要用武力征服我們楚國,我們大王準備:用“方成山”作為城牆,用“漢水”作為我們的護城河,即便是你們的軍隊再多,恐怕也用不上吧。”

  屈完很是厲害,有兩把刷子,完全沒有按照齊桓公的思路走,也沒有被聯軍的威武所嚇到,而是不卑不亢的一番這樣的話,讓齊桓公碰了個軟釘子,這也是齊桓公所擔心的,畢竟楚國現在太大了,而且在人家的地盤打仗,見好就收,才是政治家的風範。

  雙方正式在“召陵”簽訂了結盟的和平條約,戰爭消除了,和平曙光出現了。

  齊、楚爭霸的第一次大規模的麵對麵的軍事交鋒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