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齊 楚爭霸的局麵形成 (魯僖公元年至魯僖公九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136
  齊國,自從“魯莊公時代”公子小白上位後,在管仲的輔佐下蒸蒸日上,成為了中原地區的絕對霸主,尤其是在“伐狄救邢”和“抗狄複衛”、“助魯複國”的活動中,幫助了被狄人滅掉的兩個弱小國家複國,幫助魯國平定了慶父之亂,齊國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是雙豐收。

  而楚國自從楚文王死後,暫時經過了短暫的內亂,楚成王上位後在子文(鬥榖於菟)的輔佐下,也開始崛起,但是此時的楚國更關心的是軍事鬥爭,政治似乎距離他們還遠一些,楚國沒有倫理道德上的負擔,而至直來直去,進軍中原。

  “齊楚爭霸”的焦點就是圍繞著鄭國開始的。

  鄭國,此時的位置十分的尷尬。

  自從鄭國鄭厲公(公子突)死亡後,鄭國在之前崛起的兩代首領中,已經全部的隕落,當年鄭莊公創下的基業,幾乎在兒子公子忽(鄭昭公)和公子突(鄭厲公)之間的爭奪中,慢慢的蠶食殆盡。到了“魯莊公時代”基本上淪為二流的國家,雖然頂著大國的名字,現在隻剩下常年為周王室服務,而帶來的一些關係殘餘而已,夾在北方的齊國和南方的楚國這兩個大國之間,動粗肯定是不行了,剩下的隻能是玩玩政治和刷刷嘴皮子的鬥爭了。

  在弱肉強食的年代裏麵,實力才是決定一切的標準。

  現在——

  齊國,政治,軍事雙重高峰,齊桓公就像是天父降臨人間,橫空出世,一派人間天使的形象,絕對的大哥級重量人物。

  楚國,軍事崛起,武裝到牙齒的楚軍,虎視眈眈中原河山,雖然說在政治鬥爭中,相對於齊國要弱於一些,但是沒有了什麽道德和周禮的羈絆,反而更是無人抵擋;

  鄭國,軍事急速下降到二流水平,目前隻有政治上的殘存點,關鍵鄭國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鄭國的位置夾在北方和南方之間,腹背受敵。因此,齊國南下繼續發展自己霸主地位,和楚國北上進軍中原的交匯點,就是鄭國。

  在那個冷兵器的年代裏麵,地緣位置是個致命的問題,就這三個國家地理位置而言,楚國背後沒有敵人,齊國身邊都是小弟,鄭國呢?不但要遭受南北的夾擊,還有身邊的死敵宋國,也不讓他安生。

  楚國進軍中原的第一個諸侯大國障礙,就是鄭國。

  自從鄭厲公複辟成功後,楚國就譴責鄭國沒有按照周朝的正規禮節程序,正式的告訴楚國,這真是太牽強了,要知道此時的楚國,並沒有進入到中原的諸侯爭霸中,哪個諸侯國的國君輪換,恐怕大部分都沒有派員通知楚國的慣例。但是,這次可不行了,鄭國要因此挨上刀子了。

  其實,什麽告知不告知的,就是一個借口罷了。

  楚國卻從此開始了一次次征伐鄭國的行動,這讓鄭國開始感到巨大的壓力,好在中原地區的霸主已經確定為齊國,所以鄭國也就成了齊國必救的常規軍事行動了。

  明白了上麵的大前提,我們就清楚了下麵的一係列的行動來源了。

  魯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春秋第六十四年,秋天。

  楚國因為鄭國最近和齊國走的很近,就再次攻打鄭國。消息傳到了齊桓公那裏,自然要管。於是齊國、魯國、宋國、鄭國、曹國、邾國進行會盟,召開了“商量如何營救鄭國對抗楚國”的國際會議。

  根據會議的精神和宗旨,準備以鄭國為對抗楚國的基地,展開對楚國北方邊境周邊,常年受到其壓榨的小國的軍事壓力和攻勢,瓦解楚國的進攻,建立抗楚的聯盟組織,形成對楚國北進的包圍態勢。

  政策對了頭,果然沒有費多少精力,常年受到楚國欺負的江國和黃國,就同意加入以齊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聯盟,即“北方軍事一體化聯盟”組織。

  魯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春秋第六十五年,秋天

  齊桓公親自出麵,召集了宋國、江國、黃國,在宋國境內的現在山東曹縣南部的“貫”地,進行初步的談判,準備將原本是楚國的同盟小國,拉進了齊國的中原軍事聯盟組織。

  兩國同意加入,雙方初步交換了有關的外交文件和議題,達成了良好的願望和意見,同意放棄分歧,共同對楚,正式加入組織的外交簽字和換文,定於明年秋天,在山東省陽穀地區進行。

  政治上,齊國初顯威力。

  魯僖公三年,公元前657年,春秋第六十六年,秋天

  齊桓公為了陽穀的會見,能夠取得成功,便派人到了本地區另一個重要的國家魯國,進行通報的過程。魯國同意齊桓公的意見,但是鑒於魯僖公最近國內內亂剛平,還給母親戴孝期間不能出國,約定待這次同盟會議召開完畢後,直接派人前往齊國給予確認和換文。

  秋天,齊國、宋國、江國、黃國正式的在老虎比較多的,後來因武鬆打虎而出名的山東省陽穀縣,舉行正式加盟會議。

  江國、黃國,正式加入了齊桓公組織的中原諸侯“北方軍事一體化聯盟”組織,成為成員國。

  楚國不幹了。

  一看這兩年,齊國政治行動連連,直接通過談判,就損失了兩個同盟國,楚國可沒有這樣的號召力,憑的就是拳頭,你齊國這樣的“挖牆腳”可不行,開戰。

  齊國瓦解楚國的同盟國,楚國就向鄭國揮拳頭。

  所以,楚國就再次組織軍隊攻打鄭國,鄭國鄭文公一看很煩惱,隻要是北方有事,楚國就來打我們,這樣下去,真是受不了,幹脆,能不能和楚國也結成同盟,講和算了。

  但是,鄭國的大臣孔叔說:

  “大王,這樣不行,我們如果首鼠兩端,最後導致雙方都結盟,雙方都不管我們了,一旦有事,沒有外援是不行的,現在據目前的國際形勢,還是齊國最大,所以如果背盟,齊國就不會救我們了,這也是不道德的,堅持一下吧。”

  鄭國隻能咬牙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