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鄭小霸橫掃小諸侯(魯隱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春秋第十一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5082
  時間進到了公元前712年,也到了春秋首篇“隱公時代”的最後一年。

  轟轟烈烈的鄭國和宋國戰爭,基本上勝負已定,按照這個狀態,兩國的恩怨要繼續延續下去。可是世上的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國君是要發生變化的,如果鄭莊公是“不死鳥”的話,之後的“春秋五霸”中肯定會有他的位置。

  鄭國,從進入春秋時期被“宋、衛、陳、蔡”四個國家群毆開始,鄭莊公首先致力於軍事對抗,但是經過了一個階段之後,鄭莊公的政治頭腦突然升華了,放棄了之前單純的“軍事觀點”,而是采用“政治加軍事”相結合的方針,運籌帷幄。運用高超的政治手段,從三個方麵改變策略,為鄭國強盛打下了基礎:

  第一,鄭莊公開始重視和懂得自己在周王室(中央)任職的重要性,也開始利用周王的絕對權威,挾天子以令諸侯,布局自己的政治形勢;

  第二,鄭莊公開始采取統戰的方式,爭取第三方勢力,瓦解對方陣營的團敵對勢力,比如:鄭國對魯國的工作,對陳國的工作。都是非常優秀的手段;

  第三,鄭莊公開始利用政治手段,在諸侯國之間大搞和平聲勢,並利用該局勢,與原來被統戰的對象建立友好關係,直接削弱了敵對國的聯盟,為下一步的徹底打垮敵人做好鋪墊。然後,再利用前期替周王室征伐的有利基礎,掃清周圍親敵對勢力的小國,打擊敵國的小弟,達到“從上麵瓦解敵國的聯盟,從下麵猛揍敵國的小弟”方針,兩下夾攻,上下合擊,一氣嗬成。

  你說鄭莊公到底是政治家,還是軍事家?我看兩者兼而有之。

  在以上鄭莊公步步為營的政治步驟中,還埋下了一個十分重要手段,那就是用天子的名義征伐反對勢力,這個遊戲太好玩了。

  現在,以鄭國為首下的,並且打著周王室討伐名義的,由“鄭、魯、齊”三強國組成的聯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這也給魯國和齊國感觸很深,原來,政治和軍事還可以這樣玩——

  於是,三國更是緊密的聯係在了一起,開始利用當前大好的國際形勢,一個個的征伐那些不順眼的小弟弟們,不聽話的,就滅掉;聽話的,讓其重新拜碼頭,認大哥;那些沒有前途的,直接搞個維和部隊,名義上留著他們,實際上控製過來。

  在宋國被徹底打趴下後,鄭國又開始實施了“痛毆揍小弟”為行動代號的一係列軍事行動,目的就是打垮原來圍繞在宋、衛周邊的小諸侯國們:

  征服郕國:

  魯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冬天,鄭國和齊國部隊,以郕國不聽周王室命令出兵征伐宋國為理由,征討郕國。

  當年,這個郕國在隱公五年,即當年衛國發生“州籲之亂”的時候,曾趁衛國動亂入侵過衛國。那時候,郕國應該還不屬於宋、衛聯盟係統內的成員。

  等到衛國除掉了州籲後,新的衛君衛宣公上位後,馬上開始報複郕國,同年衛國征伐了郕國,一舉征服了他。從那時候起,郕國就成為了衛國的小弟了,魯隱公十年,鄭莊公以周天子名義昭告蔡國、衛國、郕國,要他們出兵,一起征伐不朝拜周天子的宋國,三個國家都是宋國的小弟諸侯,當然不能聽從這樣的命令,於是就留下了被鄭國征伐的借口。

  按照目前的局麵,已經被去年打趴下了宋、衛、蔡,已經是案板上的魚肉了,根據順序排列也應該輪到郕國了。

  向郕國這樣的小弟諸侯,是需要用板子抽屁股的,被爭取的對象。於是,鄭莊公等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後,率先征伐郕國,準備把郕國再打回來。

  這年的冬天,鄭軍、齊軍打著“討伐違天子之命”的大旗,攻入了郕國,郕國就又成了鄭國的小弟。

  攻打許國,潁考叔殞命:

  魯隱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夏天。

  鄭莊公和魯君在現在的河南鄭州北麵的“郲”地會見,一方麵解釋一下去年鄭國聯合齊國征伐郕國的事情;而來也是商討這次鄭國、齊國一起聯合魯國,征伐許國的事情。鄭國搞了齊魯的平衡,哪一個也不得罪。反正齊、魯分別都是跟鄭國玩唄。

  許國,就在周王室首都洛陽東南邊,是鄭國通往周王室王畿的要道。魯國在許國,還有一塊當年周王分封的“魯國飛地”,是讓魯國國君在朝拜周王時候,停車歇馬休息的“駐京辦事處別墅用地”。

  所以,鄭國身旁怎能由不聽話的小弟安睡?

  一定要收了他,更何況在許國的這塊魯國的別墅用地,真他媽的好,方便,山清水秀,鄭莊公早就看好了。之前鄭莊公曾經和魯國商量過:想以鄭國在魯國內用來泰山祭祀的“別墅用地”,換這塊魯國在許國的這塊“許田別墅用地”,當時魯君還唧唧歪歪的態度不明確,借口許國不同意,讓事情停頓了下來,估計當時魯國也是害怕得罪宋國和衛國。

  現在好了,鄭國和魯國成了盟國,趁目前的大好機會,直接把許國收了算了,如果一旦把魯國的這塊“別墅用地”的所在國家,都直接控製在鄭莊公手裏,到時候,看看你換不換?

  魯國無所謂,跟著鄭國大哥玩,麵子足,利益大,鄭國說打咱就打,扭扭捏捏不痛快,俺們山東人就是最講痛快。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魯隱公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鄭國開始在太廟頒發武器,祭祀祖先,準備要出兵了,那個時候的士兵並不是整天拿著武器,沒有戰事的時候,戰士們可以回家,但必須按時上班參加各種的訓練,一旦有了戰事,國家集合兵士們到太廟,從太廟的武器庫中取出分發到士兵們手中,這就是“授兵”。等作戰結束後,士兵們還要將兵器還給國家。

  士兵們頒發的是刀劍之類的輕兵器,可是大夫及戰將們頒發的可是重兵器“馬車”。

  不過,這類的重兵器比較少,肯定不能做到所有出征的將領們人人都有,錯過的,估計也隻能是乘坐自己家裏麵的輕裝馬車了。而兵車一般都是首先頒發給勇猛的將領,誰能率先得到兵車,在出征前就是很榮譽的事情。

  鄭國的公孫閼(yan)和潁考叔爭奪戰車。

  公孫閼是鄭國的大夫。

  潁考叔,就是在當年鄭伯克段於鄢時,通過在酒宴上偷肉的方式,排解鄭莊公和媽媽武薑之間矛盾的那個穎穀(現在的河南登封縣)守將。因為這個事情被直接提拔到鄭莊公身邊。

  別以為他能說理,就是文縐縐的文臣,他可是個猛將,力大無窮。

  當即將要頒發的戰車剛拉出倉庫的時候,潁考叔和公孫閼都盯上了這輛車,潁考叔看著公孫閼虎視眈眈的樣子,心裏害怕被他奪取,等不及按部就班的分派了,一著急,潁考叔就搶步上前搶奪了駕車的車輈,夾在自己的腋下,快步跑開了。

  古時候的車,分為載重的車,和駕乘及作戰的車。

  載重的馬車,一般都是在拉車的馬的兩邊有車轅,套在馬的身上前進。而戰車沒有車轅,而是車輈,就是單獨的一根彎曲轅木,在中間套在馬身上,進行拉車。

  潁考叔搶的就是車輈。

  潁考叔這一著,讓也想獲得這輛車的公孫閼大怒。他心裏暗罵潁考叔小人的行為,拿起身旁的大戟就從後麵追趕潁考叔,潁考叔豈能輕易的放棄,拚命的夾著車輈奔跑,兩人一前一後,跑到了操場外的大路上,公孫閼一時間竟然沒有追上,隻好悻悻的停止了追擊,返回,但是公孫閼的心中恨死潁考叔了。

  秋天,七月。

  鄭國、齊國、魯國三國聯軍進攻許國。

  七月初一,三國軍隊匯合後開始攻打許國國都的城池,一聲令下,三軍將士開始攀登城牆,而守城的許國士兵拚命的射箭抵抗,兩下都是死傷慘重,呈現出膠著狀態。

  潁考叔很是焦急,看著一排排士兵的攻擊,拚殺、死亡、撤退、再攻擊,頓時惡從膽邊生,他順手從旁邊拿起了鄭莊公的叫“蝥弧”的大旗,狂叫著,舉著大旗帶頭衝鋒,並開始從雲梯攀登,馬上就要爬上城頭。

  鄭莊公見狀,心中大喜,馬上命令周圍的將士們射箭掩護潁考叔,公孫閼心中的怨恨還沒有消除,眼看著潁考叔又要立下新功,嫉妒的怒火衝昏了頭腦,他也跟著周圍的士兵參與到射箭掩護潁考叔的行列中了。

  掩護潁考叔應該向他的兩側射箭,但是公孫閼的箭卻射向了潁考叔。此時,潁考叔剛登上城頭揮舞的大旗,正要跳入城牆內廝殺,突然後背中了一箭,潁考叔大叫一聲仰倒下城牆,他的身軀和“蝥弧”大旗一起摔落到了城牆根。

  鄭莊公驚呆了。

  他腦子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大好的局麵就這樣的斷送了。鄭莊公正在惱火的時候,突然發現鄭軍將領瑕叔盈跑到已經死去的潁考叔身邊,重新拾起“蝥弧”大旗,繼續登城,由於剛才那一陣的箭雨和潁考叔拚死戰鬥,這一段許國城牆上的防守兵力很薄弱了。

  當瑕叔盈繼續舉著大旗奮力登城的時候。

  戰場上的激烈程度竟然稀疏了下來,瑕叔盈登上城牆,站在城垛子上揮舞著鄭莊公的“蝥弧”戰旗,高聲大喊:“國君登城了,國君登城了——”

  鄭軍頓時精神大振,看到國君的戰旗在高高飄揚,唯恐落後,於是無論是那些剛退下去休息的,正在處理戰傷的,還是已經在奮力搏鬥的,都紛紛一起高喊:國君登城了。

  然後,三軍上下,一起登城,打敗了許國的士兵,占領了城池,鄭國首都被攻破了。

  初三,鄭莊公進入了許國,許國國君逃亡到了衛國。

  鄭莊公帶領著齊魯占領了許國後,準備將許國讓給齊國,因為齊國這兩次都是堅決的站在鄭國的立場上,而且上次三家聯合伐宋的時候,鄭莊公已經將占領的宋國“郜”地,送給了魯國,所以這次的戰利品應該給齊國。

  沒想到,齊國沒有要這個禮物。

  齊國的齊僖公親眼見到了鄭莊公的雄才大略,心裏麵十分的佩服,許國的位置處在中原,夾在鄭國和周王室之間,齊國遠在東北方向,這樣的地方即便的要了過來也不好管理。

  齊僖公也堅決的跟著鄭莊公一樣,不貪取眼前的利益,提出將許國轉讓給魯國。魯國就是臉皮再厚,這次也不好意思再接受了,上次已經接受了郜地,這次再要許國,豈不是貪得無厭了嗎。

  於是魯隱公對鄭莊公說:國君說許國不恭順,所以寡人才跟隨國君討伐他,許國既然已經認罪了,雖然說國君有把許國讓給魯國的好意,但是我也沒聽說過這樣的事。

  最後,三個國君推來讓去的,還是由鄭國接受了許國的領土。

  鄭莊公開始安排接收許國的相關事宜了,首先要對許國人表明態度,不能強行霸占,要慢慢的同化,而不是霸王硬上弓。鄭莊公安排了已經逃跑的許國國君許莊公的弟弟許叔,在許國首都東邊居住,以安撫許國的民眾。

  其次,就是進行政治上的安排。鄭莊公讓鄭國的大臣公孫獲來輔助許叔,也就是控製了許國的國政,把許國當成了鄭國的邊疆地帶。

  最後,鄭莊公對公孫獲私下裏說:凡是在管理期間收獲的財產和器具,不要放在許國,要及時的運回鄭國。等到我死的時候,你馬上離開許國。我們的新來中原的外來戶,而許國在這裏建國,是四嶽的後代,是真正的坐地戶,我們最終不能和他們爭奪啊。

  辦完這些事情後,就剩最後一個事兒了。

  那就是查找射死潁考叔的黑手。

  但是,怎麽查找,戰場上那樣的混亂,士兵們都在射箭掩護潁考叔,就是萬一誰手下失誤,造成這樣的慘禍也是未可知的,那個射死潁考叔的公孫閼更是不敢承認,也開始裝糊塗,泡病號了。

  查來查去,還是查不到,但總不能這樣一直查下去。

  為了表彰英勇戰死的潁考叔,鄭莊公決定采取“詛咒”的方式,讓幕後的黑手得到詛咒的懲罰。

  鄭莊公讓參與掩護射箭的士兵中,讓一百個士兵出資買一頭公豬,讓二十五個士兵出資買一隻狗和一隻雞,然後擺開祭壇,殺豬殺狗殺雞,開始祭祀並詛咒凶手。

  據說罵的很難聽,立案凶手的祖宗八輩都帶上了,好像是公孫閼在其中念念有詞,不過肯定不是詛咒自己吧。

  討伐息國

  魯隱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息國不知道為什麽伐鄭,春秋記載為:鄭息有違言。

  有什麽違言?外交口水戰的違言,還是喝酒喝醉了互罵祖宗的違言?還是評論鄭國當時霸道的違言?反正“違言”,就是一言不合,開戰。

  這個息候真是膽量大,此時鄭國是鄭國諸侯國裏麵,最強盛的國家,小霸王。那個時候“春秋五霸”的毛都沒長齊,所以息國竟然一個小國去討伐大國,可見肯定是為了一口氣,這就是那種典型的:為了一口氣,不顧死活的主。

  息國部隊進入鄭國,一列隊,啪、啪、啪,三下,息國敗了,真有些無厘頭啊!反正曆史就是這樣記載的,我們就別瞎猜了!我估計可能是與宋國有一定的關係,很有可能是息國給宋國打抱不平,這可給宋國幫了倒忙。

  痛打落水狗——再伐宋國

  接著就是:鄭國帶領虢國軍隊討伐宋國。

  這都是當年下半年的事情,所以說:很可能是息國和鄭國吵嘴,因為宋國被鄭國玩的很慘,當息國與鄭莊公破口大罵完後,息國回家,越想越生氣,鄭莊公罵的太狠了,不行,寧可戰死,也不被嚇死,出兵,接著就戰死了。

  鄭莊公一看,兵都出了,這個仗打的沒有意思,後麵部隊還沒有熱身就結束了,正好你息國不是為宋國出氣嗎,再去敲打敲打宋國,練練兵。

  因此,鄭國帶著虢國又搞了一次“武裝大遊行”。

  宋國幹生氣,沒辦法,精銳部隊全被鄭國消滅了,還沒有恢複,等這批國內的年輕人長大了再說吧,你願意揍,你就揍,我宋國可以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