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鄭國反擊戰 (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年,春秋第五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2930
  衛國州籲被殺的第二年,隱公五年,公元前718年,鄭莊公開始反擊了。

  之前,是四個打一個,宋國玩的是打群架的群毆戰術,這會兒是鄭國采取“柿子專挑軟的捏”,鄭莊公玩的是各個擊破的戰術。

  既然衛國內亂了,刀,就先從衛國開始。

  本身這場亂局一開始就是衛國惹的禍,而且叛徒弟弟一家也是受到衛國的庇護,鄭莊公恨的衛國牙根癢癢。四月份,鄭國出兵入侵了衛國的首都郊外,就是為了報複之前的“東門之役”。去年年底衛國內亂,州籲被殺,衛國國君衛宣公剛上任不久,還來不及與宋殤公見麵溝通,宋殤公鐵哥們州籲被殺,衛國總是要給宋殤公一個解釋的,以便重新確定兩國的後續發展關係,這些工作都還沒來得及開展。

  鄭國軍隊就殺過來了。

  衛國部隊因為國內發生動亂,尚沒有完成權利交接和轉換,軍隊無法自如的使用和指揮,於是隻好帶領自己最近的小弟南燕國部隊,一起抵擋鄭國。所以說,鄭國的這次進攻,選的時間太巧妙了,一下子就給了衛國一個措手不及,衛國的小弟南燕部隊既然來了,就要打上一仗,打趴下小弟,小哥就好處理了。

  鄭國,將部隊分為五個師,用祭足、原繁、泄駕各帶領三個支隊,在正麵於燕軍作戰負責拖住南燕軍隊,吸引其注意力。另外,秘密的派曼伯和子元帶領兩個支隊,於夜晚悄悄穿插到虎牢關,從燕軍背後發動進攻,這是儼然就是一副大兵團作戰的樣子,機動穿插,分割包圍,前後夾擊,鄭莊公一出手,就是三招。

  南燕,開始並沒有發現鄭國的作戰意圖,沒有防備鄭國在背後的穿插,隻是集中精力和衛國一起與鄭國麵前的三個師進行對峙。

  到了六月份,鄭國穿插部隊到位,虎牢關對於鄭國來說太熟悉了,這本身曾經就是自己的地盤,哪裏有小路,哪裏有險隘,哪裏有泉水,都在鄭國的地圖之上,所以才有了背後穿插的戰術,等鄭國的穿插部隊到位後,就做好準備發起總攻圍殲燕軍。

  三顆信號彈後。

  燕軍終於發現自己是處在腹背受敵的狀態,如果再打下去,燕國部隊恐怕就全部完蛋了,快跑吧,這個仗打不下去了,包住性命要緊。鄭國取得大勝。這是鄭國緩過氣後的第一場勝利,直接把衛國的一個小弟給打趴下了。

  對此,君子譏諷燕國的軍隊說:不備不虞,不可以師。也就是說軍隊不防備意外的事件,就不可以帶兵打仗。

  鄭國和衛國及南燕的戰鬥,爆發的很突然。

  消息到宋國的時候,基本上大勢已去了,你一定要用曆史的觀點,去看待那時候的戰爭。那個時候,沒有電話,沒有電報,沒有紙張,沒有信鴿,消息的傳送很落後;兩國開戰,戰線漫長,交通是處於被封鎖的狀態,其實就是戰鬥的節奏,也進行的很慢,部隊一天也就是十幾裏的行進,你看看鄭國對抗衛國帶領南燕的這場戰鬥,從四月份打到了六月份。

  宋國如果在得知消息後,從集合軍隊開始,出征,行軍,到達,開戰,這個程序下來,估計黃花菜都涼了,所以“春秋時期”的戰爭特點就體現在:盟國之間,就近開戰;你打我的盟國,我揍你的小弟;你揍我的小弟,我打你的國家。來來回回很熱鬧。

  宋國,一看到出兵到衛國救援肯定來不及了,就也學習了鄭國走小弟的方式,就近揍鄭國的小弟吧!也算是對衛國這個盟友的支援。

  宋國選擇對鄭國的小弟邾國進攻。

  邾國,原來是魯國的鐵杆小弟,鄭國當年發生鄭莊公與太叔段的內亂的時候,應鄭莊公的邀請,曾參與幫助征伐逃亡共國太叔的軍事行動,為此與鄭國結下盟約,成為了鄭國和魯國的共同小弟國家。

  此時,宋國選擇邾國攻擊,就是衝著鄭國來的。

  邾國國君當然知道,於是就向鄭國求救,要求鄭國出兵。

  鄭國剛打了勝仗,軍隊士氣正旺,正愁何時進攻宋國,就接到了邾國的告急,鄭莊公充分利用邾國無端受侵的合法理由,得以帶著周王室的國家軍隊以及鄭國自己的部隊和邾國匯合到一起,征伐宋國。

  這會兒,也是打群架,不過反過來了。

  鄭莊公也玩了一次“打群架”的遊戲,可是鄭莊公所組織的聯軍的檔次卻高多了。當年宋國組織的是諸侯國之間的聯盟,而這次鄭莊公的聯軍,卻是周王室的王師。王師出征,代表著征伐和正義,是高規格的。說實話,如果王師有難,振臂一呼,還不知道有多少諸侯國,會參加到鄭國聯軍這支部隊中。

  所以說,別看都是聯軍,價值可不同。

  很快,宋國就扛不住鄭國聯軍的攻擊,連宋國首都的外城都被攻破了,鄭莊公報了當年的“東門之役”之仇,當年宋國聯軍共計鄭國隻是包圍都城嬉笑謾罵,這次鄭國聯軍攻擊宋國卻是直接的破城戰。

  宋國緊急派人到魯國求救。

  按照當時的理念,即便是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相互征伐,搶點東西,占點地盤,羞辱對方一下,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要是攻破對方首都的城牆,就是要滅掉敵人的國家,這個權利,在春秋初期周王室苟延殘喘的時候,也隻有周王所有。

  因此,鄭國聯軍的破城戰,下手很狠有點過分了,違反周朝的禮治了,魯國可是最遵守周禮的國家。於是魯隱公動了支援宋國的心,但是在詢問宋國使臣的戰況時,卻得到了完全違背魯隱公所掌握的軍事情報狀況的反饋。

  魯公問宋國的使臣:“鄭國聯軍攻擊宋國,已經到達什麽位置了?”

  宋使臣不知道為什麽,還是哪根神經搭錯了,卻回答說:“鄭軍還沒到我們的國都!”

  魯隱公非常生氣,既然鄭國軍隊還沒到攻擊到宋國國都,就不能說明,鄭國對宋國有滅國的想法。以前宋國也進攻過鄭國,這次鄭國攻擊宋國,無非是諸侯之間的相互報複,魯國沒有參與你們兩國的恩怨,這次就不再摻和了,因此也就拒絕了出兵。

  這個事,有些讓人不理解,宋國使臣既然是求救,為何不把情況說的嚴重一些?但是這部《春秋》是魯國寫的,結果也是魯國沒出兵,如何寫曆史,是很有學問的,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是需要一些敘述技巧的。

  這裏麵兩種可能性:

  1,宋國求救,不會等到敵人攻破城牆的時候,才派人求救,這在那個基本靠馬車交通的年代裏,恐怕使臣還沒出國,城就破了。因此,很可能宋國的使臣出國求救的時候,鄭國的軍隊還沒有到達宋國的國都,使臣說的是真話。

  可是按照《春秋》記載,“公聞其入郛(fu)也”,郛,就是古代城牆外圍的大城。所以似乎當時魯君知道已經宋國已被破城了,所以對宋使不提供真情況很生氣,而不發兵的。那麽在當時的科學技術下,魯國是怎麽知道破城的消息的?這顯然有很大的疑問。

  這樣一來,等於把魯國不出兵的責任,推到了宋國使臣的身上了,而《春秋》就是這樣記載的。

  2,接到宋使得求救後,魯國本身就不想派兵救援,不願意摻和這個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比如當年鄭國內亂的時候,求魯國出兵,被拒絕了(隱公元年)。之後宋國聯軍征伐鄭國的時候,求魯國出兵,也被拒絕了(隱公四年)。因此魯國不想參與鄭、宋之間的糾紛。

  可是,拒絕總要有個理由吧,因此就推到使臣的身上。更何況之後,關於這個使臣的情況再也沒有消息了,在那個年代裏,如果宋君知道使臣錯誤,殺他,是在普通不過的事情了。

  讀《春秋》的魅力就在這裏,要破開表麵看實質。

  宋國被鄭國聯軍攻破城牆,是件很丟臉的事情,傳出去,好說不好聽,以後大哥還怎麽當,無論如何要有點行動。於是當年的年底,宋國派兵就包圍了鄭國的長葛,包圍戰相對簡單一些,宋國也算是挽回自己的一點麵子。

  這一輪,鄭國在與宋國對抗中,又勝利的扳回了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