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義滅親的親爸爸(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春秋第四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1-06 09:12      字數:3369
  宋國帶領痛扁鄭國的仗,玩的很過癮。

  可是,就在此時衛國的國君州籲,出事了。

  衛國兩次跟著宋國出兵,不但沒有發生四國聯軍與鄭國血戰的情景,也沒有達到幫助太叔段(共叔段)返回鄭國複位的目的,反而錢花了不少,搞的衛國上下民怨極大,州籲想刹車撤出這場遊戲,可是人家宋殤公卻玩上癮了。

  出兵是要花大錢的,這些錢都是衛國承擔,這不是勞民傷財嗎?本來衛國國內對州籲奪權,就有很多的意見,現在又出現了參與戰爭,耗費錢財的事情,州籲的民心快喪失殆盡了,看來通過武力抬高自己威信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如何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麵,州籲想不出辦法,一夜未睡,滿腦子除了軍事還是軍事,怎麽也想不出其他的政治辦法。

  思來想去,還的找個老謀深算的大臣問問,回顧現在衛國的朝堂上,有智慧和能力的大臣已經沒有幾個人,倒是剛退休的石厚的爸爸石碏還值得一問,他畢竟是三朝元老了。

  這個事情,還是讓石厚問問他爸爸石蠟吧!

  石蠟是衛國的老牌政治家,見識遠大、老謀深算,雖然當年他在州籲的爸爸衛莊公麵前說了他很多壞話,但是如果按照現在的狀態和環境,石蠟說的是非常正確的,後來的曆史發展也都應驗石碏的預言了。這個老東西,有幾把刷子,肚子裏麵有真才實學,現在讓他給出出主意,等到以後我坐穩了王位,再慢慢的秋後算賬。

  石蠟,早就看透了州籲的結局了,兒子不聽話,非要貪圖眼前的快樂和富貴,一旦州籲垮台,他們家是要跟著垮台的,弄不好來個滅族之類的,他們家族就玩完了。這個不爭氣的孩子,竟然看不透這個棋局,想起這些,石蠟就生氣和心痛,總是要想個法子,解決這個隱患。

  正好,兒子石厚代表州籲來詢問如何安民定位的計策,機會來了,這樣的機會也隻有一次而已,現在石蠟已經離開了政治舞台,賦閑在家,所以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

  石蠟聽完了兒子的敘述後,就單刀直入的告訴兒子:

  “國君上台後,忙活了大半年了,不就是想創造點功勞嗎,創造功勞幹什麽?還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嗎,證明自己的實力幹什麽?不就是因為國君知道自己奪位不正當嗎?”

  幾個為什麽?一下子就把石厚說傻了,沒想到爸爸這麽厲害,問題很深,原來自己感覺自己挺厲害的,現在覺著還是爸爸更老謀深算,生薑還是老的辣!

  石蠟一看自己說的已經引起了兒子的注意,就接著說:

  “我們諸侯國的國君繼位,都是要經過周王的認可的,如果一旦周王認可,誰也沒有什麽可說的,本來諸侯國都是周王的,周王想讓誰當國王,誰就是名正言順的國君。“

  石厚連連點頭,但是他有個顧慮:“爸爸,你說的沒有問題,可是州籲殺了大哥,然後自己再到周王那裏要授權,是不是太那個了——,恐怕也不行吧,如果這樣也行,不就等於周天子鼓勵犯上的殺戮嗎?”

  石蠟摸著胡子微微笑著,看著石厚,眯著眼睛不說話了。

  石厚知道爸爸的話沒有說完,剛才自己的疑問,都在爸爸的肚子裏麵,但是看爸爸的樣子,他暫時還沒有說的打算,這樣不行,必須讓爸爸說出來。

  想到這裏,石厚站起身來,給爸爸斟了一杯水,很誠懇的給爸爸說:

  “老爹,我親愛的爸爸,我當年年輕,不聽爸爸的話,很後悔,不過現在走上了政治舞台後,才知道,老爹你才是真正的老鶴,當年你訓誡我的話,都是愛護我,現在我遇到困難了,老爹你要幫我啊——”

  其實,石蠟正是在等兒子的這個表現,在政治場合上,很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都不可信的,如果是經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會珍惜。石蠟混官場一輩子,太懂這個道理了。

  火候拿捏的差不多了,石蠟才緩緩的說:

  “孩子啊,這個事兒,你們辦的確實不太講究,肯定不能讓衛國自己出麵向周王懇請。

  但是,你們可以讓別的國出麵啊!我們的友邦陳國國君陳桓公,目前在周王室當官,而且受到周王的寵信,這個事,要讓州籲親自去求陳桓公,隻要他答應了,讓他到周王麵前活動,就可以成功了,不過一定要讓州籲親自前往,才能顯出衛國的誠意,無非是花兩錢罷了,比起出征的軍費來說,九牛一毛,花小錢辦大事啊。”

  石蠟喝了一口水,猶豫了一下,接著說:

  “如果你們需要——,還是算了吧!”

  石厚一看爸爸又是欲言又止的樣子,連連拱手:“老爹,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別這樣吞吐說話,我的心髒病都犯了,你想要什麽?你說,求你了!我的祖宗爸爸!”

  石蠟非常神秘的小聲說:

  “其實,我和陳桓公關係也很好,如果你們需要,我可以提前打個招呼,老朋友的麵子還是有的。不過,我也不能白忙活吧!”

  石厚哈哈大笑,連連點頭,給爸爸拱了拱手,就一溜煙的入宮找州籲商量去了。

  石蠟,意味深長的看著孩子的身影,歎了口氣,默默的在心裏想著:孩子,為了整個家族,爸爸隻好對不住你了。石蠟連夜派人拿著密信前往陳國麵見陳桓公,告訴陳國國君:

  鄙國國君被州籲暗殺了,非法奪位,我老了,早已經退出中央了,州籲和石厚是兩個罪魁禍首,你是周王室看重的大臣,具有主持正義的責任和使命,我已經忽悠這兩個人,準備前往你國找你幫助他們向周王求情請封,請你將兩人當場設計除掉。

  陳桓公,是周王室寵信的大臣,從內心有維護周禮的責任,州籲的行為肯定是非法行為。州籲上位後,綁架陳國參與了對鄭國的軍事行動,說明這個孩子根本不靠譜,以後還不知道給陳國帶來什麽災難,於國於私,石蠟的意見都是正確的。

  陳國就接受了石蠟的建議,設下香餌釣金鼇了。

  這年底,州籲和石厚帶著豐厚的禮物一起到陳國,名義上是進行友好的國事訪問,實際上要暗地裏懇求陳君幫忙的事情。衛國最大的老虎離開自己的老窩,陳國抓住機會,就像是抓兩隻小公雞一樣的簡單,一舉將州籲和石厚抓獲了。

  陳桓公也是老油條,自然不會親自殺掉州籲和石厚,再怎麽說,州籲也是現任的衛國國君,石厚是老朋友石蠟的親兒子,而且這個事件,就是他策劃的。

  殺人家的國君,再殺人家的兒子,怎麽收局?這個球還要踢回去,紮手的刺蝟,讓衛國自己去抱吧。

  於是,陳桓公連忙給石蠟送信,我們陳國是幫忙的,隻幫助抓人,不管處理,你派人來處理吧,而且我們陳國的監獄設備一直沒有維修,時間長了,就怕關不住這兩個人了,到時候,出了亂子,兩人逃跑了都和我們陳國無關。

  石蠟安排的一切,哪能再讓這兩個人脫鉤,那真的就會是滅族之災了,箭——,已經在弦上了,不能不發。所以,石碏趕快派人前往衛國,快刀斬亂麻,當場殺死了州籲和石厚。

  殺國君,似乎還好解釋,但是殺自己的親兒子,簡直是太少見了,因此,“大義滅親”的說法,成了石蠟一頂偉大的帽子。

  於是,石厚受到了後代人民的愛戴和表揚,不顧自己的兒子,為了國家,為了人民,這是正能量啊!老百姓就是這樣的淳樸。

  在當年“春秋時期”弑君是重罪,一般無論你殺的是有道德的,還是暴虐的,都會背上弑君的“美名”,後果基本都是滅門。可是如果弑君的活動中,連自己的兒子都一塊幹掉,肯定政治寓意又不一樣了。

  至於對一個已經離休的老幹部來說,國家由那個國君執政,對他並不很重要,更何況他的兒子還是最受寵信的人,其行為的目的是不是完全是為了國家?似乎有另有商量,但“大義滅親”已經成為曆史定論的東西,我們最好不要去觸動,但是可以深思一下。

  無論怎樣說,石蠟就是把兒子殺了,不管為了誰,這就是大義滅親,當時的君子說:石碏是個純臣,討厭州籲,同時連自己的兒子一起給殺死了,“大義滅親”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樣子吧,後來“大義滅親”的成語出典與此。

  魯隱公四年,十二月份,被州籲殺死的衛桓公的弟弟公子晉,風流倜儻、瀟灑無比、愛上兒媳婦的衛宣公繼位,《春秋》記載:衛人立晉。就是表達了:擁立衛宣公是衛國大眾的意思

  這個州籲折騰了一年多時間,還是死了。

  不過,州籲在位的兩大功勞,一個是:把自己給玩死了,另一個是:把宋國拖進與鄭國的戰爭。

  真是瞎折騰的大王,馬屁精式的人物。

  州籲的死,對宋國是個沉重的打擊,看來繼續玩“聯軍大遊行”的遊戲要暫時停停了,看看衛國的風向再說。

  這當然是宋國的想法。

  但是,宋國武裝侵略的第一槍已經開了,宋國想停下來,還要問問鄭國願不願意,鄭莊公忍聲吞氣、平白無故的一年中,連續挨了以宋國為首的多國聯軍的兩次揍,現在衛國出事了,你宋殤公想停下來,別急,好戲才剛開始,輪到我們鄭國開啟征伐宋國的遊戲了按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