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上貴品酒樓,偷偷調查
作者:Love想兒      更新:2021-01-05 11:20      字數:2268
  趙吉不滿地掃了趴在地上的耿忠一眼,一臉平靜地向上拜首道:“皇上,耿大人也是為了朝廷,你又何必生這麽大的氣呢?”

  天啟皇上又坐回到了龍榻之上,漲紅的臉上,怒意未消。

  “趙愛卿,你也聽到了他說的那是什麽話!朕是一國之君,現在連吃飯都被限製了?就那些亡國的君王也沒有個像朕這麽落魄的!”

  範宏噗通跪在了地上,帶著哭腔勸慰道:“皇上可不要說如此不吉利之言啊,隻要我們君臣一心,一定可以度過難關的。”

  趙吉不屑地掃了範宏一眼:“如果說就能治理國家,那要手腳幹什麽!皇上,老臣以為,耿忠的奏折勢在必行!”

  “戶部要是沒錢了, 會嚴重影響州郡縣的運轉,會出大問題的。還請皇上以大局為重,以滄桑社稷為重!”

  天啟皇上自嘲地笑著:“嗬嗬,朕吃個飯都影響到蒼生社稷了,看來這天下如何全憑朕這張嘴了。”

  “朕想知道,年初戶部的銀子朕可是一分不少的給你們發下去了,你問問禮部、工部他們,別說正常的開銷,就是連月供的銀子他們都大半年沒有發了,耿忠,你自己說,朕對你如何?”

  耿忠仍然趴在地上不敢起來,支支吾吾道:“皇,皇上,這些年不同往年,預算支出都是按照正常算計的,可是,今年比前兩年還多災多難,兵亂四起...哪哪都需要錢。”

  “臣也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才挺到現在的,聽到皇上剛才的話,臣心更痛,但,為了社稷,臣不得不這麽做。”

  天啟皇上疑惑地問道:“朕就納悶了,不就是吃點喝點嗎?怎麽就關乎社稷了?來,你給朕說清楚。”

  耿忠回答道:“皇上,既然你問了,臣鬥膽而言,就那皇上你一頓飯的用度來說,那就是一千兩左右,一天三頓飯就是三千兩,一個月就是三萬兩,一年就是三十六萬兩...”

  “這還隻是皇上用膳的費用,還不包括綾羅綢緞,建造宮殿等等,而且這隻是皇上一個人的,還用皇宮內的各位皇親國戚,甚至就是那些太監宮女的用度也是一大筆費用。”

  韓迎春驚訝地眨了眨眼睛,一頓飯一千多兩!

  感歎了一下,韓迎春又有些不好意思了,這一千兩,皇上也就吃二百兩那樣,而剩下的都被自己和潘嶽吃了...

  皇上沉思了一下:“一年三十多萬兩也不多啊,大央朝子民有二千多萬人,一人一年一兩銀子,那就是二千萬兩,相比這些錢,三十多萬也不多啊。”

  “再說,那些商甲大戶,可不是一人一兩那麽少的,每年的賦稅也好幾千萬兩呢,還不夠你戶部用的?”

  耿忠苦笑道:“皇上,現在還有幾個州能夠收上錢來的,不向臣要錢就不錯了。皇上說的都是應該收上來的,而如今,連一千萬兩都很難了。”

  “而收上來的錢,又馬上要分發下去,哪還有什麽錢啊,所以, 還請皇上能夠為社稷考慮,答應臣的奏折,這樣,就可以節省出幾百萬兩來,用在要緊的地方。”

  皇上沒有說話,而是看著耿忠一會:“你這麽平白無故的說,朕還是不相信,朕要證據!這樣,朕給你兩天時間,把皇宮各處一天的用度全部列成單子,呈給朕。”

  “這樣還不行,朕還要你們這些當官的,一天一府一戶一人的用度,也不用全部統計,隻需統計皇城所屬的縣守,郡守和你們在皇都的各級各品官員的用度!”

  “朕要比較一下,數據必須詳實,屬實,如果讓朕發現作假,國法處置!行了,今天上朝就到這,回去準備去吧。”

  貴品酒樓地處皇城根下,丞相府前門對麵,占據最好的地界。

  三層樓設計,在皇都裏都極為少有,又是百年老店,因此享譽全國。

  來到皇都的各州郡百姓,就算吃不起,也會到這裏,站在酒樓外看看,長長見識。

  貴品樓的聲譽高,並不都是以為他曆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還因為他的飯菜極為可口,聽說是這裏的廚師的師父以前是在皇宮裏伺候皇上的老禦廚。

  再加上這裏可以聽評書,聽小曲,成為有錢人休閑娛樂必來的地方。

  韓迎春和潘嶽坐在貴品樓三樓靠北窗戶,可以看到左丞相府的位置,一邊吃著小菜,聽著評書,一邊不時向丞相府門口偷看。

  剛下了朝,皇上就讓韓迎春和潘嶽去調查趙吉等一幹人等一天的用度支出了。

  兩個人著急,連衣服都沒有換,帶著十來個小太監就往城外跑。

  一邊跑,一邊布置誰誰去調查哪個人,要偷摸查看,不要打草驚蛇,還給了每組二十兩銀子,作為活動經費。

  韓迎春對於調查趙吉府上用度的事情,一點頭緒都沒有,總不能衝進去,監視一天吧?

  後來,潘嶽出了個主意,皇上讓調查此事,那麽就不用一一詳實查實,隻要有個大概就差不多了。

  那就不用進府,隻要在外麵偷偷觀察,記下進出的物資車輛,就能知道個大概。

  而貴品酒樓就是一個最好觀察左丞相府的地方。

  對麵就是左丞相府,下了早朝,他就得回去吃飯,早飯是來不及了,不過午飯和晚飯是可以看到的。

  韓迎春一聽到潘嶽的主意,立馬就答應下來,才有了現在上酒樓吃飯,聽評書這樣悠閑自得的日子。

  潘嶽上來之前就和韓迎春說了,不會算賬,所以,他坐在這裏就是吃飯和聽曲,一點都沒有關注外麵的事情。

  而韓迎春則對酒樓裏的是不聞不問,什麽小曲啊,評書啊,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眼睛不轉地盯著左丞相府,每來一個車,她都會在心裏算計著數,雖然看不清車裏的東西,但是可以根據送貨的人的穿著猜出個大概。

  韓迎春用黃豆當做副食品的夥計,用綠豆當做菜農,用肉絲當做送肉的,最後統計數量,上線計算,就算出個大概來了。

  一個小曲結束後,又上來一個老者說起了評書,潘嶽喝著酒,吃著花生,一臉享受地聽著老者的評書,突然眼睛一亮,看向韓迎春。

  看到韓迎春把桌子弄得很亂,白了韓迎春一眼:“好不容易出來上個酒樓,你還謔謔上了,虧得這裏人還把你當做一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