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第一任院長
作者:楚河漢界      更新:2021-04-23 20:00      字數:2284
  南山的校區,是重點中的重點,建造的進度要比住宅區還要快,已經有些房間投入使用了。

  十萬流民,有不少人都是拖家帶口的,有這些孩子在,本身對流民的工作,就是一種負擔。

  而如今,流民的孩子們,都已經可以坐在寬敞的校舍之中,搖頭晃腦地背誦詩詞名句了。

  如此一來,就相當於學校的老師們幫著流民看孩子,白天一點也不耽誤幹活,更不用擔心他們的孩子沒人照顧,一舉兩得。

  這也是負責建設學校的流民人數最多,幹活最勤快的原因。

  在他們心中,太子簡直就是個活菩薩般的人物,給飯吃,給衣服穿,連孩子都給帶,還能免費上學!

  經過這些日子的教育,這些流民都認識到了識字的重要性。

  流民中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幹活,被年紀輕輕的學子指點教導,開始還不適應,但後來發現,按照學子們的指導,他們不僅能幹得更快,而且還能幹得更好。

  問學子們這麽年輕是哪兒學來的,回答從來隻有一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包攬天地萬物的奧妙,受用無窮。”

  腦筋樸實的流民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什麽自己一把歲數了,活了這麽多年,居然還比不上幾個十幾二十歲的小年輕,原來是因為不識字,不讀書!

  他們這一輩不識字就算了,難道還能讓下一輩繼續重蹈覆轍嗎?

  在這種想法的催動下,校舍去的工人幹活最賣力,還時常加班加點的幹,太陽不下山,他們都不肯回去休息。

  如今投入使用的課堂一共有五間,四間裏麵全是小孩,第五間則是給成年的流民準備的。

  錢寶寶按照梁休的理念,給工人們規定了休息日讓眾人輪流休息,既不耽誤進度,也要保證工人有放鬆的時候。

  而一到休息日,他們就會來到這間教室,學習讀書寫字。

  教小孩的,都是些年輕學子。

  而教這些成人的,則是京都文豪張公瑾。

  他遠遠地看著梁休過來,忙停下教學,讓正在學習的流民們自己複習,邁著大步迎了出來。

  他早就得到消息太子今天要過來視察,等了很久了。

  從鹿州流落至此,從鹿州名士,淪落成京都流民,張公瑾這一路上,悲哀和絕望的念頭時常升起。

  即便是到了京都,也不認為在這樣的局勢之下,還能活多久。

  畢竟,十萬流民,就是十萬張嘴,哪怕京都是皇城跟前兒,一下子要安置這麽多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可他萬萬沒想到,大炎皇室,出了個梁休。

  他拿了南山,大手一揮將流民全都安置下來,分糧食,給衣被,愣是讓他們這十萬已經喪失了生存念想的人,活了下來!

  如今,更是不光能過正常百姓的日子,更是能重拾書本,這生活在張公瑾做流民的日子裏,簡直就是奢望!

  後來張公瑾那些學士弟子們,把跟太子之間發生的互動紛紛講給他聽。

  梁休的那些真知灼見,更是觸動了張公瑾的心!

  還有青雲觀利用想要散播瘟疫,利用張公瑾的名望妄圖攪亂京城誣陷太子,張公瑾一直覺得心中有愧,還好太子及時識破,還派人把他們給統統保護了起來,對病症加以治療,才避免了一場大難。

  過往重重,凡是張公瑾能想起來的,無一,不是太子的好。

  他早就想見梁休一麵,當麵表達一下自己對他的擁護和愛戴了。

  如今,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

  “張公瑾,見過太子殿下……”

  張公瑾快步走到梁休跟前,雙腿一彎重重跪在地上,雙眼含著難以抑製的喜悅淚水,顫聲說道。

  “張老先生,不必行此大禮,快快請起!”

  梁休兩忙將他扶了起來。

  雖然二人未曾蒙麵,但梁休卻知道張公瑾這人,已經他在大炎文壇的地位,自然不會輕視。

  二人客套一番,約至一旁交談。

  “張老先生乃我大炎文豪,如今造化弄人,卻讓先生在這裏教一些目不識丁的流民,實在是讓張老先生受委屈了。”

  梁休感慨道。

  張公瑾以前在鹿州的時候,那是名動一方的人物,結交的都是什麽人,說他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那是一點都不過分。

  如今整日裏陪著一些不識字的盲流,在梁休看來,的確是掉價了。

  當張公瑾卻連忙搖頭,拉住梁休的手,苦笑道:“殿下千萬不要拿這些話來寒磣老朽了……”

  “若是不是受難流落至此,和這些百姓們同甘共苦,整日接觸,我張公瑾根本就意識不到自己之前的錯誤!”

  “錯誤?”

  “不錯……以往,我在鹿州之時,交往的從來都是人上人,與坊間百姓從無半點瓜葛。說來慚愧,我以前都認為,尋常百姓愚不可及,不足以與我對話。”

  “可到了這裏,給他們上了幾堂課,我才發現,任何人都是一樣的。貧賤與富貴,跟求學沒有什麽必然的聯係,這些流民百姓之中,有些聰慧的,旁人三個月的學業,他三天就能學會,簡直比我張公瑾都還要強上幾分!”

  “所以殿下……”

  張公瑾總結道:“殿下願意興辦學校,廣納天下百姓,實在是有遠見,有眼光,也是一大善舉!教書,本就應該,有教無類啊!”

  梁休沒想到,這老頭在南山教了幾天書,還能悟出這樣的道理。

  這觀點倒是和梁休不謀而合。

  梁休未來的打算也是,有教無類,讓南山人人都能有學上。隻要你肯學,就肯定有人教。

  古時,知識都被世家大族壟斷著,窮苦人家求學無門,所以才會有愚民,所以百姓才會給人感覺難以教化。

  但以後,梁休要改變這一切!

  他要在大炎,興起免費的基礎教育。不但要有教無類,而且要因材施教,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

  而這一切的開端,便從南山開始!

  “張老先生深知孤的心意!”

  梁休握住張公瑾的手,真誠地說道:“不知張老先生,可願擔任我南山學院的第一任院長?”

  “殿下真要把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老朽嗎?”

  張公瑾深躬一禮:“張公瑾,必定竭盡全力,為殿下,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絕不辱沒殿下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