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架設血管橋(二)
作者:心生一念      更新:2021-09-25 20:48      字數:2192
  隨著秦風將肋間動脈遊離開,肋間動脈沒有受到任何損傷,李學文才放下心來。

  秦風在操作的時候,看似莽撞,實則粗中帶細,在撥動的時候力道就會輕柔很多。

  但是,很多醫生在遊離的時候,一旦力度不合適,就會造成血管的破裂或者主動脈撕裂,出現難以控製的情況。

  “這小秦醫生未來可期啊!”李學文道。

  雖然不懂血管外科的手術,但秦風剝離時,手不抖,每一步都如同計算好了一樣,做的嚴謹且精密。

  “分離好了。”秦風道。

  李學文瞪大了眼睛,這就分離好了?

  血管外科的主任醫師也不過如此吧?甚至可能主任醫師都沒有秦風這個速度,從切開到分離,用時五分鍾都不到。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內部的血管還是有細微的差異,其他醫生做手術之前都要認真觀察,防止出現差異,從而導致手術刀破開血管,造成手術事故。

  但是秦風,仿佛就不用觀察,就那麽一劃,一切,一拉,術野就分離出來了。

  “李醫生,準備進行臨時血管橋搭建了。”秦風提醒道。

  李學文從晃神中清醒過來,自從認識秦風後,李學文發現自己神遊天外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將早已經準備好的人造血管橋遞過來,秦風接過後,就在上端降主動脈開了一個切口,將人造血管的一端放上去進行分割和,然後在下端重複上一步的操作。

  檢查吻合情況,疏通血管,血液流通沒有問題。

  “不檢查一下血管的收縮和張力變化嗎?”李學文問道。

  “安放前,我就檢查好了啊。”秦風道。

  “……”

  李學文隻能在心裏罵了一句變態,看著秦風繼續進行主動脈縮窄的切除。

  血管橋都架好了,切除自然也不在話下。

  秦風取了4-0的縫線,用持針鉗穿入患者的皮膚內進行間斷縫合。

  在進行縫合的時候,秦風還是特別謹慎,主動脈縮窄的患者常常有豐富的側支循環,很多血管都是很脆弱的,一不注意就可能縫裂血管。

  加上縫合的時候,秦風也快不起來,用了足足半小時才將所有的出血點進行結紮。

  秦風鬆了一口氣,正要宣布手術完成。

  “不好,下段降主動脈出問題了。”李學文叫出聲。

  秦風看過去,發現降主動脈內壁居然開始滲出血液,縫合區域都被細密的血珠浸潤,血珠目前還不多,很明顯是才出現的。

  李學文一直拿著組織剪負責降主動脈的遊離和術野的開辟,給秦風提供了良好的術野空間。

  但是因為晃神,剝離降主動脈附近的組織時,劃破了周圍血管。

  “這怎麽回事,降主動脈除了本身外,怎麽可能還有血管。”李學文有些不置信道。

  血的量並不大,並不是主動脈的血,而是周邊的血管。

  可是一根主動脈周圍,怎麽可能還有其他的血管在。

  “Abbott動脈。”秦風道。

  李學文愣了一下,有些沒明白。

  “這個動脈正常人是沒有的,但有時候會和主動脈縮窄並行存在,它的存在極其特殊,屬於雞肋血管。”秦風接著道,“也可以理解為是主動脈縮窄的伴生血管,隻不過這根血管的出現,至今還是一個謎。”

  Abbott動脈通常向頭顱方麵有短距離,然後再橫過頸動脈後或者直接穿過主動脈弓後壁走向頭頸部。

  這種是一種連百度百科都無法解釋原因的血管,對人體無害,也無太大的用,反而會給手術造成不小的障礙。

  秦風解釋完以後,將手指按壓在降主動脈周圍,隱隱感覺到周圍還有一條動脈,秦風盲按找到那根動脈出血。

  “凝血酶止血。”

  之所以不采用縫合止血,是因為那根動脈藏的太深的,術野根本沒有,持針器想要進去也不方便,除非將切口再大一點。

  但是切口再大一點,對於患者的恢複又不太好了。

  用凝血酶止血是最好最實用的,血管本身就有凝血的保護功能,使用凝血酶激活血管的凝血機製就可以了。

  秦風左手接過凝血酶,將其灑在了右手按壓的部位,等待了幾分鍾後,溫熱的感覺消失,秦風才鬆開了手。

  “小秦醫生,這次多虧了你啊!”李學文道。

  “李醫生,沒事,這是我應該做的,先控製好血壓吧。”秦風笑道。

  一個血管的止血而已,又不是血管斷裂,要是血管斷裂的話,秦風盲操說不定還會有麻煩。

  重新回到主刀的位置,繼續進行降主動脈縮窄段的切除和吻合。

  血壓是需要特別關注的,雖然沒有采用左心回流關注法,但是主動脈縮窄手術本身就有可能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控製血壓也是手術中一直要注意的。

  秦風最後一針將主動脈壁腔內的積氣全部放了出來,因為破裂加上暴露在空氣中,空氣有殘留進入其中。

  雖然有些醫生可能不在意,將這些空氣沒排空,想著氣體溶解在血液中。

  隻是秦風要規避這種風險,之前也發生過一些致命的先例,由於殘餘空氣引起的氣體栓塞,導致空氣和心腔內的血液攪拌形成大量的泡沫,以至於阻塞了肺動脈導致猝死。

  完成了最後的排氣工作後,秦風迅速縫合打結。

  李學文看的也是連連點頭,吻合血管的時候,一般的醫生可能還需要將吻合的兩部分皮膚交叉在一起,邊緣區可能會比較厚,這樣可以保證縫合的準確率,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會進一步的縮短血管,甚至會導致一部分邊緣血管組織形成死腔。

  一般而言,醫生都是為了血流恢複不至於讓吻合口崩開,所以才選擇這種方法。

  但是秦風好像不一樣,他縫合的吻合口,就不存在會崩口的情況,完成吻合後,血流就順利通過了血管,並且縫合的還特別好。

  不仔細看的話,還看不出來哪個部位是剛剛縫合過的。

  秦風再次確認沒有滲血後,對降主動脈的兩端進行了阻斷。

  這一次阻斷,是為了拆除血管橋,血管橋的作用隻是多一條血流通道,避免血液擁擠出現高壓。

  很快拆除後,再次恢複血供,看著原本有主動脈縮窄的降主動脈正常運輸血液後,秦風和李學文都是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