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書院
作者:小呆昭      更新:2021-02-25 18:10      字數:2158
  書院沒有名字。

  從存在的那一天起它就被人喚作書院。

  外麵的人隻知道司天監下屬有一座書院,專門用來培養司天監需要的特殊人才,教授的課程想來也無非就是些觀像衍曆之類的東西。

  你去問京城中的那些老人,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王爺,或者是在朝多年的老臣,他們多半都會先怔一怔,接著目露思索之色,再然後點點頭,用有些不確定的語氣說,好像是有這麽座書院來著。

  然而你要接著問他們這座書院在哪裏,裏麵有多少人,該怎麽考進去,學出來能幹什麽,當上幾品的官,他們又沒一個能說出個所以然來,被問煩了,索性就拋給你一句去找司天監的監正去。

  不過說完這句話,他們望向你的眼神又會變得古怪起來。

  而等你按他們的指點,找到了司天監的監正,就會明白為什麽他們的眼神會這麽奇怪了。

  因為司天監的監正是個“啞巴”。

  當然,在陳朝身有殘疾之人是不能入朝為官的,所以監正大人並不是真的啞巴。

  隻是不管你問他什麽問題,他都隻會衝你露出和善的微笑來,所以時間久了,大家在背後都管這位監正大人叫啞巴。

  關於這位啞巴監正大人,最出名的事情發生在三十多年前,那時候還是仁宗在位的時候,陳朝黨政進行到了最激烈的時刻。

  滿朝文武全都被逼著站隊,司天監雖然是有名的清水衙門,而且除了這位每天按時上朝打卡的啞巴監正大人外,官署裏剩下的都是一群神龍見首不見尾之輩。

  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找上了門來,當麵喝問這位監正大人司天監的立場。

  監正大人自然是繼續笑而不語,於是來人也急了,說你再不說話我們就把你算進對麵的人裏去了!到時候你可別喊冤。

  監正被逼無奈,隻得張開了嘴來。

  結果對麵跟他講政論,他回複人家京城那家蒸餃最好吃,人家跟他談治國理念,他跟人家聊金石古玩,甚至還扯到了京師房價居高不下上來。

  雙方雞同鴨講了半個時辰,最後以來人大怒,拂袖而去告終。

  至此,這位監正大人的啞巴之名也徹底坐實了。

  事後有禦史因為實在看不下去,就以屍位素餐,玩忽職守為名參了這位監正大人一本。

  結果奏折遞上去卻被皇帝陛下留中不發。

  這位禦史很不甘心,於是狄公附體,繼續追查下去,驚訝的發現朝廷每年都會給司天監偷偷撥下一大筆銀子,而在用途那欄寫的是編製曆法,觀測天象。

  這筆銀錢數額頗為巨大,而司天監也不客氣,每年都給花了個精光,而且有時候竟然還敢腆著臉要朝廷繼續加錢。

  禦史覺得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編什麽曆法要這麽多錢,至於觀測天象就更可笑了,就司天監那小貓隻的,你們自己找個野山頭去觀測不就行了,還要花錢?

  這麽多銀子,要是拿來興建校舍,教化天下,或是興修水利,改善民生他不香嗎,就算拿來開疆擴土也不錯啊。

  想到這裏這位禦史的胸中頓時又升起了一股強烈的責任感來,提筆就書,洋洋灑灑寫下了一篇萬字奏章,彈劾司天監上下,徇私舞弊,中飽私囊,為國之蛀蟲。

  結果這次皇上倒是批複的很快,然而上麵卻隻有兩個字。

  ——閑的。

  要知道這位皇帝死後的廟號是仁宗,待下極為寬仁,一向以好脾氣著稱,在位之時連抄家都沒有,這兩個字已經說的很重了。

  不過禦史本來就是個找罵的差事,被罵的越慘,反而越容易搏到名。

  況且這一次這位禦史自認還占著道理,正打算擼起袖子,跟皇上好好噴一噴,可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這位禦史先一步被人爆出收受賄賂,結黨營私,被迫去職還鄉。

  實際上不隻是他,之前還有幾次針對司天監中人的彈劾或攻訐,最後發起者的下場也都不怎麽樣。

  官場之中,本來就少有完全幹幹幹淨淨的人。

  幾次之後,一眾官員也就都達成了一個默契,那就是不管司天監的事情,反正這也不是什麽要緊官署。

  於是監正大人,也就得以繼續在朝堂上美滋滋的做他的啞巴。

  而除了監正外的其他人則根本不來上朝,大多數官員都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那座傳說中的書院也依舊沒人知道所在,逐漸成為了京師之中的一則怪談。

  甚至很多人都懷疑,這座書院是否真的存在。

  楊濤倒是沒懷疑過,不過等真的來到書院裏,還是顯得頗為震驚。

  因為明明就在幾息之前,他還在那個沙漠小城中與那黃沙中的鐵甲武士搏鬥,轉頭卻是已經站在了一間學舍中。

  楊濤先是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被彎刀劈中的地方,卻是並沒有流血,接著他又檢查了自己身上先前的幾處傷口,發現那些傷口也都奇跡般的消失不見了。

  再然後他才來得及仔細打量了自己如今的所在。

  隻見這間學舍窗明幾淨,右手邊擺著一隻香爐,正升起嫋嫋青煙。

  楊濤從空氣中嗅到一股淡淡的鬆香,說也奇怪,聞到這香味的時候他的心神也從先前那場緊張的大戰中逐漸安定了下來。

  而他的左手邊是一排書架,書架邊的銅案上站著一隻夜鶯。

  那隻夜鶯也不怕人,見楊濤望向它,它也斜眼回望了一眼楊濤,隨後就就繼續梳理起自己的羽毛來,顯得頗為懶散。

  當然最吸引楊濤目光的還是正對麵掛著的一隻匾額,上書監察天下四字,筆鋒銳利。

  隻看了一眼楊濤就隱隱有被刺痛之感,連忙將眼睛又轉向了牌匾下坐著的那個那個教習模樣的中年人身上。

  不過那人卻並沒有看他,而是低頭看著手中一塊兒石板。

  楊濤揉了揉眼睛,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眼花了,因為他居然看到那原本空無一字的石板上居然開始浮現出文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