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來的不算太過及時
作者:玉聽蘭      更新:2020-12-28 19:38      字數:4335
  折柳和玉笛慌張地看著飛騎衛身影迅速消失在侯府之中,兩顆心都被提的高高的,明玥神色凝重,眾人也慌張不已,怎麽好端端地外頭竟然會亂了呢?

  還有宋語墨,她才剛出門不久,若是從侯府到將軍府,還有一段不近的路程,那會否是剛好撞上了九王爺遇刺?這刀劍無眼,若是傷著了可怎麽辦?

  折柳頗為心神不寧,她從來不曾想過遇到這種事,玉笛就顯得鎮定多了,抬頭看著明玥隨後低聲道:“世子妃放心,少夫人吉人自有天相不會有事,更何況,少夫人身邊的侍衛也不少,便是不能抵擋也會撐到明義大哥他們過去的時候,必然不會有事的,您放心就是了。”

  明玥聞言心口倒是鬆了一口氣,轉過頭來看著玉笛點了點頭。她說的沒錯,宋語墨雖然極有可能正好撞上刺殺九王爺,但是所幸走的並不遠,身邊也有不少得力的侍衛,應當能撐到飛騎衛趕到。

  想到這裏,她心口才微微平靜了下來,九王爺遇刺還是在城中的事情很快在京城中掀起軒然大波,直到晚飯時分,明義這才轉身回來了,報告戰況。

  明玥耐著性子,聽明義說了宋語墨安然無恙,已經送回將軍府之後,這才舒了一口氣,聽他接著說下去。

  今日事發突然,在聽到那小幺兒慌張傳話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定是要出去的,飛騎衛總有上百人,自然是個個精銳,隻不過他所領的這一隊是明將軍陪嫁給明玥的,自然事事要以明玥為重,明玥不曾發話,他們的責任就隻有保護她一個人。

  在聽明玥發話時,明義才早做出了決斷,留下三個飛騎衛暗中保護明玥,剩下的盡皆趕到現場,營救宋語墨。

  趕到現場之時,確實頗有幾番拚殺,人的屍體都還躺倒在街頭,血跡蜿蜒順著青石板縫隙滲入土地當中,明家的車馬停在巷子口,一旁的地上就橫陳著兩個身中數箭的屍體。

  車夫被流箭射中肩頭,幾個侍衛光護著車馬裏頭的宋語墨便已有些難以支撐,亂箭亂陣當中,他們要自保頗為困難,宋語墨和丫頭被關在車裏,嚇得抖抖索索魂不附體。

  待明義眾人趕到的時候,才勉強打退了麵前好似是瘋了一般的殺手們,將馬車驅趕在巷子角落裏。

  街道正中停著一輛車馬,裝飾優雅豪華,剛開始卻並不知道裏麵坐的是誰,說是九王爺遇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那王府侍衛嚎了一嗓子,“九王爺在此,誰敢放肆!”

  那大街上頭衝出來不少黑衣人,也並著十幾個穿著王府侍衛衣裳的人互相拚殺,黑衣人人數不少,那王府侍衛就算武功高強,卻也難以以一敵十,他們也深受困境,卻不知為何,那本拚死護衛馬車上的九王爺的侍衛,竟然抽出來兩人,竟過來幫著明義解除危機。

  這一場刺殺並沒有持續多久,本來刺殺若是不能一擊得中,即刻退走才是上策,誰知那王府侍衛悍勇的厲害,竟然搏殺了數個不要命的黑衣人,隨後這才打鬥起來。打鬥的過程中,黑衣人並沒有想到宋語墨此刻會從這巷子裏穿過,一時殺紅了眼,將之當做敵人也攻擊起來。

  待打鬥接近尾聲,飛騎衛和王府侍衛正在圍剿剩下的幾個苟延殘喘的黑衣人,明璟卻不知哪裏得來消息,領兵趕來護妻。

  驍騎營的人可不是吃素的,當下三下五除二就將戰場掃平個一幹二淨,雖說來的不算太過及時,接下來便是明璟親自去接宋語墨,護送宋語墨回將軍府,而明義則安排料理適才受傷的兄弟,這個時候已接近黃昏了。

  他沒有及時前來稟報,主要原因是那車馬上的九王爺似乎一直沒有下車,他想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才好回來稟報,誰知道等了一刻鍾的工夫之後,車上下來的人雖說也是錦衣玉服,氣質朗朗,可他怎麽瞧怎麽眼熟?

  明義並沒有見過九王爺,按道理來說,不應該覺得眼熟,所以他停下來剛想上前謝過的時候,卻被侍衛攔住了,說是王爺身體不適,受驚過度,回頭再說吧。

  明義被硬生生地攔了下來,眼睜睜地看著那車馬漸漸遠去,隨後趕來了京兆尹的人,開始收拾戰場,將屍體一一拖回去查驗,他這才趕了回來。

  明玥奇怪地道:“你說車馬之中坐得不是九王爺?”那侍衛為何要這麽喊?

  明義點了點頭,隨後猶豫道:“屬下以為,這應是調虎離山之計,九王爺不肯以真身示人,隻怕……”

  明玥沉默了下來,如果九王爺不肯以真身示人,那就說明九王爺確實遇刺了,而且是在這場遇刺之前。

  如今京中竟這般不太平,光天化日,當街就敢刺殺皇親國戚,可真是好大的膽子!

  明玥輕哼一聲,那些人膽子愈發大了,不過……是什麽讓他們突然如此喪心病狂,竟然敢行此險招,就不怕被人查出來麽?

  也是……到底是有天子護著的人,便是查出來也危及不到那人身上,不過死了一批殺手罷了,想來這行刺之前,這些殺手就已是必死無疑的了。

  她輕輕地舒了一口氣,點點頭道:“那車馬當中的人不過是個幌子罷了,為的就是引蛇出洞,讓人現身。”宋語墨是著實無辜,不經意路過卻被卷入了這一場爭鬥,想起這個時候兄長應當是在驍騎營的,他一向盡恭值守,而在這個時候卻親自領兵過來解救宋語墨,可見當真是護妻心切啊。

  想到這裏,明玥不禁莞爾,無奈地搖了搖頭,一向穩重守禮幾乎板正的兄長如今也有了這般的模樣,倒是讓她忍不住開心。

  這是這些日子以來唯一叫她有了真心笑容的事情,待笑過之後,抬起頭來看著明義,見他踟躕不語,似乎有話要說,忍不住有些詫異,“怎麽了?還有什麽不妥麽?”

  明義抬起頭來隨後猶豫了片刻之後,才低聲道:“今日坐在九王爺車馬之中的人,屬下……瞧著有些熟悉。”

  明玥一愣,“很熟悉?”九王爺身邊有什麽人能是明義很熟悉的人,她愣怔片刻,隨後腦海中驟然一亮,隨即就明白了過來。

  她臉色一動,隨後道:“你是說……”

  “屬下也不敢確定,隻是瞧著有些眼熟,隻不過也要與世子妃稟報一二,若真是世子,這般械鬥之中卻並不知道會不會受傷?”明義低聲答道。

  明玥點了點頭,神色頓住,微微有些發冷,“我知道了。”蘇鈺在京城,她早就知道,隻不過他既不肯回府,那她也樂得清靜,如若不然,兩人爭執起來,劃條道比劃比劃也是好的,可他卻始終嬉皮笑臉,不肯正麵以對,為她所不齒。

  這樣的人,她才懶得理會。

  受傷了自有良醫為他診治,更何況他都這麽大了,自然沒有什麽吃不飽穿不暖的,既然他活得自在,她何必要多管閑事,倒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看見明玥這番情形,明義摸了摸鼻子,頗有幾分訕訕,倒也沒說什麽,起身告退。

  九王府中,竹舍之中燈火通明,門外站著華裳和滄海,麵目中都帶著幾分焦急,而蘇鈺也側躺在外頭,正除了外衫,露出肩膀處的傷口來。

  那傷口已有些老了,可眼下卻又崩裂開來,流出新鮮的血液來,一旁還有個小藥童仔細地上著藥,他眉頭未動,嘴上卻道:“你可得輕點,疼的緊呢。”

  小藥童頭也不抬,“我說世子,您抖都沒有抖,這點小疼就不算什麽,我又不是世子妃,您這般對我也沒有用處呢!”

  蘇鈺氣得臉紅脖子粗,開口剛要說話,卻見華裳聽見兩人動靜走了過來,看見兩個上藥還不忘鬥嘴,皺了皺眉,伸手按住了蘇鈺的肩頭,壓低了聲音道:“傷口都裂開了還這般嬉皮笑臉,不疼你疼誰?”

  “不疼我疼誰?”蘇鈺怪腔怪調地重複了一邊華裳的話,意味深長地抬起頭來看向一旁抱劍而立的滄海,“華裳姑娘可千萬莫要這麽說,如若不然,我這傷口隻怕是更難好了。”

  小藥童聞言,嗤嗤地笑了起來,隨後手腳麻利地替他上好了藥,華裳臉上頗有幾分尷尬,滄海臉色也略有不對,頓了頓之後才道:“世子這般有心,回頭我便將此事告知世子妃知曉,想來世子妃更知道如何疼愛世子。”

  說起這個,蘇鈺當即便有些偃旗息鼓了,氣哼哼地白了他一眼,隨後攬上了衣裳。

  三人正說著話,卻瞧著竹舍的門打開了,眾人趕緊扭頭去看,走出來一個老者來,眾人紛紛道:“王爺如何了?”

  那老者捋了捋胡子,眉頭微鬆,笑眯眯地答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已無性命之憂,隻不過那毒卻是麻煩,還得慢慢來解才好。”

  聽見這話,眾人鬆了一口氣,隨後道:“宋先生於毒藥一方最為擅長,先生可要送過去?”

  “我也正有此意,術業有專攻,老朽於此道不通,若他能斷定出來,王爺的毒自可迎刃而解!”老者緩緩地笑了起來說道。

  眾人紛紛鬆了一口氣,頓了頓之後滄海開口道:“那可要將小王妃……”

  聽見這話,眾人倒是沉默了起來,片刻之後才聽那老者道:“如今京中局勢未明,王爺更身受重傷,若此刻請小王妃前來,隻怕並無大用。”

  眾人聞言都點頭稱是,隻有滄海神色動了動似有意義卻最終也沒有多說什麽,蘇鈺見狀也隻得歎了口氣,並不言語。

  待此事在京城流傳開來時,宮中也是震怒,下令徹查,查出來的結果自然是那些殺手並無身份證明之類的雲雲,為了安撫九王爺,宮中下令賞賜了不少東西,九王爺並未拒絕,也似乎並不在意到底能不能查出來一般,直接上書,自己近來這些日子怕是不能上朝,隻能修身養息了。

  皇帝如何有不同意的道理,親發口諭,讓九王爺在府中好好養傷,京兆府尹和刑部繼續徹查下去,看到底是誰這般膽大包天!

  這般的局勢之下,依舊遮掩不住許多人的流言蜚語,眾說紛紜,連京兆尹和刑部都查不出來的人,能有誰?莫不是神仙和鬼怪不成?

  隻是這話自然隻能在私下裏說說,沒有一句流露到台麵上來的,因了此事,京城宵禁,不允許隨意出入,進京的人也多有盤查,每日街上都有侍衛走來走去,京兆尹和刑部一而因為此案忙得焦頭爛額,風聲鶴唳的氛圍中,眾人隻覺得心髒都受不了了。

  明玥這些天中將杏雪送到了莊子裏,教由莊子上的人照看,鎮南侯府中依舊如此,刺殺的事情過去了半個月的時候,終是漸漸消停了下來。

  大緊之後必有大鬆,終於解除宵禁的那一日,蘇錦都親自跑來了毓熙院,不住地說著,這些日子她雖然不曾出門,也被這感覺嚇壞了,感覺暗無天日一般,實在讓人太過奇怪。

  明玥微微地笑了起來,摸了摸她的頭,隨後道:“出去話可不能亂說,若是被人聽見就麻煩了。”

  蘇錦吐了吐舌頭,點了點頭自然答應。這些日子她陪著孟氏一道料理家務,孟氏的身體竟有些漸漸好轉了,因了鎮日忙碌,便是用飯也用的多了,精神瞧著都有些不錯起來。

  她將這話說與明玥聽,明玥笑著點了點頭也替孟氏感到高興,蘇錦話鋒一轉,語氣中又有幾分歉疚,“先前侯府裏頭出事時母親和我都不在府中,是以也沒能前來幫忙,母親還教我來同嫂嫂說兩聲。”

  明玥莞爾一笑,孟氏這脾性確實溫厚,當日明珊和杏雪出事時,因了蘇銘身體不適,杜姨娘哭著喊著要抱著孩子出門去瞧大夫,說府裏頭的大夫不成瞧不好,孟氏無奈,隻得陪著她一道出了門,蘇錦怕母親和杜姨娘在一處吃虧,便索性陪著一道去了。

  回來之後才知道侯府中竟出了這樣大的事情,蘇錦也給將軍府去信安慰了明珊,明玥知道她的舉動,微微笑了起來,點點頭道:“多謝嬸母掛心了,你同嬸母說,我這兒沒什麽,她好生將養身體才要緊。”

  蘇錦見明玥確實並無什麽不悅之色,這才鬆了口氣,同她說起旁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