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韓原之戰(四)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478
  戰鬥隨著晉惠公的被俘而結束。戰場上所有的將帥、士卒都成了秦國的戰利品;秦人的野心如果再大一些,甚至可以攻入絳都、滅亡晉國。

  但是秦穆公沒有把暴力繼續進行下去,甚至沒有拘捕主動放下武器的將士;他隻是下令帶走晉惠公,其他人一概不問。秦穆公就這樣輕易放過了敵方的卿大夫們。晉人見狀便拔起帳篷、披頭散發、押著屯車、唉聲歎氣地跟在秦軍後麵。

  秦穆公命公孫枝對晉大夫們說:“大夫們為要什麽如此悲戚呢?寡人帶晉君西行,不過為了實踐了狐突的妖夢罷了,哪敢對晉君做得太過分?大夫們不要擔心,都回去吧!你們踏入秦國邊境一步,就會被當成入侵者逮捕了!”

  大夫們跪倒一片,向秦人三拜稽首。他們說:“秦君腳踩後土頭頂皇天,皇天後土已經聽到了秦君說出的話,我們這些臣子就隻有在下風拜謝了。”

  如何處置晉惠公成為當前最緊要、也是最棘手的問題。秦人研究了幾種方案,但是不知如何選擇,於是決定先把晉惠公押回雍都。

  一國君主如果以戰利品的身份進入他國都城,即便不在太廟中被當做犧牲獻給祖先,也絕沒有再回國執政的可能了。

  秦穆姬感到特別憂慮和悲傷,她隨即把自己的四個孩子——太子、一位公子及兩位公主召來。夫人擁抱著尚未成年的孩子們,淚流滿麵地說道:“你們的舅舅一旦入城,就與死人無異了。這就相當於秦國人殺死了晉國的君主,而國家之間沒有比戕害君主更大的仇恨了。其後秦晉兩國就會世代相殘,永無寧日。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太子會繼承君位,公子會成為大夫。你們以後會親自率軍,與你們舅氏的國家互相攻伐,殘殺你們的血親或者被血親殘殺。

  “這將成為多麽殘酷的悲劇啊!與其坐視悲劇的發生,不如現在就阻止它。你們要遵從母親的意誌;如果我不能使你們的父親轉變想法,那麽我們就一同赴死,免得使你們和你們的後人經曆更為深重的苦難。”

  秦穆姬命人在宮內的廣場上搭起一座木製平台,她領著孩子們走上木台,同時命人身穿喪服向秦穆公傳話說:“上天降災,使秦晉兩國君主不是以玉帛、而是以兵戎相見。如果晉君早上進入都城,婢子晚上就死;如果晚上入城,婢子早上就死。”

  秦人這才發現,這位晉惠公無論在晉還是在秦、無論作為君主還是囚徒,都是秦國最大的麻煩。秦穆公隻好把晉惠公安置在靈台城,不敢再帶他向前走了。秦穆姬就用這種極端的手段改變了事態的發展。

  但是秦大夫們認為把孩子們從秦穆姬身邊解救出來並不是難事,所以還是請求把晉惠公帶回去。秦穆公說:“寡人當然可以那樣做,但是把一國之母逼入絕境,對國家有什麽益處?我們抓住了晉侯,把他當成大利帶回國內,卻因此引發大喪,對國家又有什麽益處?雖然現在可以搶救公子們,但是寡人死後,新君、公子們上了戰場上與晉人作戰,到那時寡人還能救他們嗎?

  “晉國大夫用悲戚來打動我,用天地來約束我。寡人不考慮晉人的憂慮,就會激起晉人的重怒;寡人如果食言,就背叛了天地。激怒晉人將難以獲得和平,背叛天地將會受到上天的懲罰。所以寡人認為應當把晉君送回晉國。”

  但是公子摯堅持請求殺掉晉侯,改立重耳;而公孫枝則讚同秦穆公的意見,他同時提出,應當要求晉國人把太子送到秦國來當人質。

  雙方你來我往辯論了一個下午,最終支持與晉國進行和解的意見占了上風。

  在晉惠公被俘的那些日子裏,大夫郤乞和韓簡等人一直伴他左右、寸步不離。後來秦人告知他們說,晉惠公可以指定一名使者與秦國談判。晉惠公就把郤乞派回晉國去,要他把呂甥召來,命其全權負責談判工作。

  呂甥首先詢問了晉惠公的近況,又問惠公有什麽話要對大夫和國人講。結果他被告知,那個滿腦子鹵煮的笨蛋什麽話也沒有,隻是催促大夫們不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他贖回來,但是賄賂最好等他回國以後再送。

  呂甥不停地皺眉,然後悄悄教給郤乞一些話,要他以晉惠公的名義向國人公布。

  第二天清晨,大夫們來到太廟廣場前的高台上。廣場上早已聚集起密密麻麻的國人。呂甥首先發表了開場白,說晉惠公雖然身陷囹圄但仍然掛念著國家社稷,他派使者給國人捎來一番話。

  他說完就把郤乞請出來,要求他向公眾傳達君主口諭。郤乞特地穿著當囚徒時的破爛衣服,頭發亂蓬蓬的,他就以這種慘相出現在人們麵前。

  郤乞首先介紹了晉惠公的近況,請國人不必擔心他的安全;然後以君命對國人進行大賞(這些都是昨天呂甥授意的)。

  賞賜國人在獻公時期本來再普通不過:當時軍隊經常打勝仗,公室財貨堆積如山,晉獻公就把戰利品折合成貨幣廣賜國人。但是這種事到了惠公時期就變得稀罕了;也正因為稀有性,而且賞賜的分量又非常的重,所以國人才感到特別激動。

  郤乞繼續說道:“君侯說:‘孤雖然能夠回國,但是已經沒有臉麵主持社稷了;就請大夫們進行占卜,看太子是否可以接替君位吧!’”

  在場的國人不禁痛哭起來。呂甥見他成功煽起國人的感情,立即走上前說:“君侯不為自己性命擔憂,在危難關頭仍然以社稷為憂,以大恩惠加於國民,那麽我們應當怎樣報答君侯?”

  國人回答說:“夫子認為應該怎麽辦,我們就怎麽辦。”

  呂甥接著說:“增加兵甲、修繕城防以輔佐孺子(太子圉);使親善晉國的人感到振奮,使仇視晉國的人感到恐懼。這不就是我們應當做的嗎!”

  國人大聲叫好。呂甥接下來公布了兩種新製度,一種是與土地有關的“爰田製”,一種是與軍事有關的“州兵製”。

  爰田製的核心是“開阡陌”,即國家不再對土地開墾進行嚴格限製,而是鼓勵開墾耕種。

  偷開私田的行為列國皆有,也是困擾各國公室的大難題。作為當時最摳門的君主,晉惠公對開私田的懲罰更為嚴厲,這種嚴厲遭到了從國人到大夫的一致反對和怨恨,也是造成他執政不穩的重要原因。

  現在,呂甥用假傳君命的手段巧妙地解開了這個死結。要知道,“開阡陌”是戰國時期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而第一個施行該製度的卻是三百年前的晉國人。

  州兵製的核心是取消服役資格的限製。周禮規定士兵隻能從居住在都城內和城郊的士級人物中征集,郊外的遂居住的都是平民,公室不對平民征兵。而晉國的州兵製則把服役資格擴大都州、野,由此建立了強大的地方武裝,形成全民皆兵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