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特殊的斥候
作者:有點混蛋      更新:2021-03-06 17:11      字數:2116
  賀氏轉過頭看著丈夫,認真地說道:“廷宜喜愛貌美的女子,而相貌是天注定的,根本無法改,妾身以為,幹脆和離,這樣對廷宜對尹妹妹都好。”

  和離也就是離婚,隻要夫妻雙方去官府簽一份“放妻書”,夫妻雙方便可以和平離婚。

  “和離,這怎麽行?”趙匡胤的第一反應就是反對。

  趙家與尹家的婚姻乃是政治聯姻,是趙弘殷與尹廷勳一手敲定的,當時兩人的官階都是刺史,這場聯姻也算得上是門當戶對。

  如今趙弘殷已死,趙匡胤作為趙家的繼任家主,當然要竭力維持兩家的聯姻。

  其一是為了維護趙家的聲譽,其二則是鞏固趙家的政治勢力。

  趙匡胤父親趙弘殷的去世,對趙家的打擊很大,再加上結拜兄弟李繼勳被貶出禁軍,使得趙家在禁軍中的影響力也大打折扣。

  事到如今,趙匡胤絕不能再失去尹家這位政治盟友。

  不光和離不行,就連趙匡義與尹氏關係不合的消息也不可透露給尹家。

  賀氏對於丈夫的反應有些生氣:“可若是不和離,難道就看著尹妹妹受苦麽?”

  趙匡胤連忙安撫:“你別急,總會有好法子的。”

  “能有什麽好法子,你難道敢打罵廷宜不成?”賀氏對丈夫的秉性了如指掌,知道丈夫不會太過責罵弟弟,故而愈發著急。

  說起來,賀氏本來是個極溫柔的人,但她太過心疼妯娌尹氏,竟然會因此對趙匡胤發火。

  趙匡胤隻好和著稀泥:“等廷宜回來,我會與他好好談談,你放心,這事一定會得到妥善解決。”

  賀氏依舊不依不撓,趙匡胤隻好繼續好言相勸。

  勸著勸著,兩人就扭在了一起。

  這一晚上就被趙匡胤這麽糊弄了過去。

  第二天,趙匡胤頂著兩個黑眼圈起了個大早。

  稍稍洗漱一番,趙匡胤派侍女去將老三趙匡義叫來,想當麵與他談談。

  結果趙匡義徹夜未歸,壓根就不給趙匡胤機會。

  這小子,真有些過分了...坐在餐桌前,趙匡胤五官扭曲地咬了一口蒸餅,他是動了真火了。

  但就算動了真火,趙匡胤也無處可發泄,他現在是殿前司都虞候,殿前司的二把手。

  殿前司都指揮使張永德目前領兵在外,趙匡胤這個二把手必須負責殿前司的日常事務,每天都得去殿前司衙門當值。

  草草用過早餐,趙匡胤出門直奔殿前司衙門。

  殿前司衙門在開封內城的東北角,隔壁就是侍衛親軍司衙門。

  而侍衛親軍司衙門再往南一點,就是貢院以及開封國子監所在。

  進了公廨,趙匡胤剛翻了兩頁公文,屁股都還沒坐熱,親信王仁贍就找了過來。

  王仁贍是前任永興軍節度使劉詞的部下,隨同僚趙普一道入京討生活,但並未與趙普一起投靠李重進,而是投到了趙匡胤帳下。

  趙匡胤見王仁贍也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親切地笑道:“子豐(王仁贍的字),這麽早過來有什麽事?”

  王仁贍拱手道:“在下有機密要事稟告太尉。”

  一聽是機密要事,趙匡胤笑容當即收斂:“哦?機密要事?那咱們進去說。”

  公廨的後邊,是趙匡胤的私密小院,隻有趙匡胤與幾名親信能夠入內。

  這小院僅有巴掌大小,三麵各有一間小屋。

  趙匡胤帶著王仁贍進到靠東的小屋內,闔上房門,轉身問道:“是什麽機密要事?”

  王仁贍抽出凳子坐下,雙手搭在桌上,徐徐說道:“劉侍中麾下有一支特別的斥候軍,下官侍奉太尉前,曾在劉侍中帳下效命,擔任過這支斥候軍的節級。

  如今劉侍中亡故,這支斥候軍本想投效新任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但王彥超已經養了一支斥候軍,不願接納他們,所以下官便想著,能否讓他們投靠到太尉帳下。”

  趙匡胤邊聽邊來到桌前,搬出凳子坐在王仁贍對麵,問道:“特別的斥候軍?是怎麽個特別法?”

  “劉侍中當年輾轉征戰多地,為了方便刺探軍情,花了十數年時間組建了一支斥候軍,他們精通多地方言習俗,擅長刺探軍情,每隨劉侍中到一地,能很快融入當地百姓間,偵查到隱秘軍情,有需要時還能暗殺敵軍斥候。

  這些斥候多是劉侍中從州軍精銳中遴選而出,陣前作戰也絲毫不遜色於殿前司兵士,但他們年紀都有些大了,再想重新參軍已無可能,便委托下官幫他們找個門路。

  太尉已是防禦使,待到淮南戰事結束,論功行賞時定然會升任節度使,屆時太尉便會需要一支這樣的斥候軍。”

  王仁贍口中的這支斥候部隊,在此時是傭兵一方的節度使必須擁有的特殊部隊。

  此時的節度使都是一州的軍政長官,隨時要做好被皇帝征調的準備,奉旨意統領麾下州軍為皇帝征戰四方。

  而為了防範節度使,朝廷會經常給節度使調換駐地。

  節度使麾下的州軍卻不會隨他調任他州。

  所以,節度使每調換一次駐地,麾下的軍隊便會換一批,這便能有效地防止節度使擁兵自重。

  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乃是兵家大忌。

  為了方便行軍作戰,節度使們通常都會養一批親軍性質的斥候部隊。

  這批斥候軍數量不多,通常在百人上下,他們會隨節度使輾轉各地,一直為節度使效命。

  這樣就算節度使調換了駐地,麾下的軍隊換了一茬,他還能有一批如臂指使的親信斥候,不至於在戰場上無可信賴之人。

  但這些年,隨著朝廷對禁軍的不斷擴充,以及對節度使權勢的逐步打壓,越來越多的節度使都開始縮減麾下親軍的規模。

  朝廷已不再需要節度使提供強有力的軍隊,那些沒有異心的節度使當然也樂得將財富用於享樂或是儲藏。

  王仁贍的這些同袍,在前任上司劉詞病逝後,其實已經找過好幾名節度使,但他們都無一例外拒絕了這些精銳斥候的投靠。

  無奈之下,這些斥候來到了開封,找到了王仁贍,希望當了官的王仁贍能安排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