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開誠布公
作者:有點混蛋      更新:2021-03-06 17:10      字數:2174
  留台監察禦史李延慶?

  穆義對這個名字稍微有那麽點印象,總覺得聽人說起過,不過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但穆義很清楚,留台監察禦史隻是個從八品的小官。

  這李延慶自稱與三品的西京留守竇儀聯手對付十阿父,實在沒多少說服力。

  莫非,這李延慶另有特殊身份?

  穆義猛然驚醒:對啊,如果這李延慶隻是區區一介監察禦史,他如何敢聯手竇儀對付十阿父?而且他這些部下看起來也是個個威猛,他必然另有身份!

  想通了這一點,穆義對李延慶的信服又多了幾分。

  或許,能利用這李延慶,助自己拿回穆家的家產......穆義已將親人死亡的悲傷拋諸腦後。

  此時此刻,穆義滿腦子想的,是如何拿回穆家在偃師縣的家產,並繼續富足的安穩生活。

  穆義壓根就沒想過要替親人報仇。

  畢竟仇家是十阿父中的韓倫,穆義連複仇的念頭都不敢動。

  穆義對李延慶行了個標準的拱手禮,態度甚是恭敬:“在下穆義,多謝李禦史搭救。”

  這穆義,倒也稱得上臨危不亂,隻是看起來有些薄情,不過這樣也好,要是他真的為家人悲悲戚戚、尋死覓活,那才是真的難辦...李延慶開誠布公道:“我救你,是有件事想讓你去做。”

  因為繼母翟氏的緣故,李家藏了不少流行的佛教書籍,李延慶閑暇時翻閱了幾冊,對穆義的出奇鎮定倒也能理解一二。

  薄情、輕命、及時享樂、相信佛教的輪回轉世,是此時社會的普遍風氣。

  自唐末亂世開啟,中原連年亂戰、十室九空。

  穆家所在的偃師縣,距離上次戰亂的洗禮,還不到十年,期間小動蕩亦是不曾間斷。

  而放眼偌大的中原,總人口僅有千萬出頭。

  世如地獄、眾生皆苦,饑餓、戰亂與死亡是社會的主旋律。

  百姓唯有信奉宣揚來生享樂的佛教,方才能求得心中一寸安寧。

  如此惡劣的大環境下,人性的扭曲實屬正常。

  李延慶的開門見山正中穆義下懷,他當即提高聲調:“禦史盡管吩咐,但有所需,在下絕不推辭!”

  穆義是個明白人,李延慶敢於直麵韓倫的殺手救出自己,必然是有求於自己。

  天下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施舍,這等淺顯的道理,穆義從小就明白了。

  這態度不錯,是能成事的態度...李延慶對穆義的配合相當滿意,微笑道:“這事說來話長,一會再談,咱們現在必須出發,再晚會被韓倫的殺手追上。”

  穆義擔憂地看了眼北麵漆黑的群山:“禦史真要進北邙山?”

  北邙山是出名的墳山,自古以來,數以千計的帝王將相將陵墓安置於此。

  至於普通百姓的墳塋,北邙山上更是隨處可見、數不勝數。

  北邙山夜間多鬼怪,專門襲擊過路人,這流言在偃師縣人盡皆知。

  李延慶當然知道穆義的意思,哈哈一笑:“區區北邙山,也就百餘丈高,埋了些塚中枯骨罷了,有何可怕的,出發!”

  很快,一行人再度啟程,朝幽深的北邙山進發。

  ......

  就在李延慶一行人離開不到一刻鍾,韋五就領著二十號人氣勢洶洶地殺到了十字路口。

  先看了看南邊,又轉頭看了眼北麵幽深的群山,韋五很快打定主意:“我領十人往西,呂二你帶剩下的人朝南邊追。”

  呂二郎弱弱地問道:“北麵不用派人去麽?”

  韋五瞪了呂二郎一眼:“北麵是北邙山,誰夜裏會往那邊逃?”

  很快,韋五一夥兵分兩路,一路往西去洛陽,一路朝南去緱氏鎮,偏偏沒派人往北麵追。

  與此同時,李延慶一行人剛剛抵達北邙山下。

  山路崎嶇,火把也不能點,一行人隻能下馬,就著月光小心翼翼地步行。

  穆義牽著坐騎,跟在李延慶身後:“李禦史,方才你說想要我做件事情,可否明說?”

  李延慶小心盯著前方道路,反問道:“你可想替你的家人複仇?”

  穆義遲疑了一陣,方才低聲回道:“有想過,但那可是韓倫...”

  這穆義果然是怕韓倫...李延慶沉聲道:“我來洛陽,就是來對付這韓倫的。”

  聽到這,穆義斷定李延慶絕非凡人,當即問道:“敢問李禦史究竟何方神聖?”

  李延慶笑道:“神聖倒也談不上,家父正在淮南征討南唐。”

  穆義終於想起來李延慶為何人了。

  不正是當朝名將李重進之子麽?

  穆義頗為感慨:“想不到李禦史的來頭竟這般大,在下現在才敢相信,李禦史是真的要對付韓倫。”

  “我此行來偃師,本想找你們穆家合作,正計劃明日拜訪穆家,卻沒想到韓倫動手如此之快,這卻是我疏忽了。”李延慶的語氣中帶著自責。

  穆義當即說道:“這怎會是禦史的疏忽,都是我家那三哥與韓倫結仇......”

  李延慶聞言有些不快,打斷道:“你家三哥的事情我早有了解,這事就無需提了。”

  穆義很識相地閉上了嘴,他聽出了李延慶話中蘊藏的一絲怒意,卻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裏得罪了李延慶。

  看樣子這穆義對他三弟穆義成見頗深,兩兄弟的性格怕是也截然相反...李延慶很快平複心境,接著問道:“你可知道諫匭上書?”

  穆義想了想,回道:“諫匭上書?似乎有聽說過。”

  李延慶耐心解釋道:“開封城有匭院,其內有諫匭與登聞鼓,乃是普通百姓上達天聽的唯二途徑,你要做的,便是將一封彈劾韓倫罪狀的信投入諫匭內,這便是諫匭上書,至於這彈劾信,我會替你準備。”

  就這?穆義一聽,滿口應承:“此事容易,在下定能完成。”

  李延慶回頭看了穆義一眼:“若隻是如此,我也不必特意來尋你們穆家,這還隻是開始。”

  穆義當即低下頭,做洗耳恭聽狀。

  李延慶轉過頭繼續看著腳下山路,徐徐說道:“我會在朝中有諸多布置,以確保你這封信直達天聽,聖上見此信,定會命三司加以查驗。

  屆時,你會被三司、政事堂,甚至聖上召見,你需要在諸多官員乃至聖上麵前,痛斥韓倫在洛陽犯下的諸多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