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雅俗之爭
作者:有點混蛋      更新:2021-03-06 17:07      字數:2096
  “相公,這是匭院今日送來的諫書。”

  “哦,放在老夫案上吧。”李穀抬起頭看了眼送諫書的小吏,旋即低下頭繼續批閱公文。

  李穀向來不喜歡檢閱匭院送來的諫書,常日裏都是由首相範質檢閱。

  但是今日常參輪到範質主持,一時半會範質回不了政事堂,李穀也就隻好代勞了。

  常參就是日常的上殿參拜,皇帝一般並不會出席,由三位宰執輪流主持,通常會持續到午時,諫書則需要在午時之前送達郭榮的案前。

  批閱完麵前的公文,李穀將案上的一小遝諫書挪到自己麵前。

  昨日投入四個諫匭的諫書有近兩百份,經由諫匭使篩選後送至政事堂時,僅餘下十二份。

  讓老夫來瞧瞧......李穀拿起最上方的一份,漫不經心地攤開。

  剛看了幾行,李穀就驚了:“這?”

  “這什麽?”李穀一口氣將整篇諫書看完,忍不住驚呼:“這廝竟如此大膽?”

  不遠處正在處理公文的三相王溥聞言抬起頭:“怎麽了?一驚一乍的。”

  “你來瞧瞧這個。”李穀揚了揚手中諫書:“何止膽大如鬥,簡直是膽大如鬥!”

  王溥來了興致,連忙放下手中的公務,快步走到李穀的案前。

  “什麽東西能讓你驚成這樣?”一邊說著,王溥從李穀手中拿過諫書。

  剛看第一眼,王溥還不以為意,但看到第三眼時,王溥忍不住叫出了聲:“這也太大膽了!簡直不知死活!”

  “是啊...”李穀感歎道:“陛下如此勤勉,竟然還有人吹毛求疵,帝王也是血肉之軀,總歸要有些娛樂的。”

  今年三月時,郭榮曾下令給翰林院諸位翰林學士,替教坊司的歌妓創作俳優詞,用於皇家的遊樂與宴會。

  所謂俳優詞,就是市井裏流行的優伶表演曲目,相較於威儀高雅的宮廷雅樂,俳優詞調弄無度,辭氣鄙俗,相當的不入流。

  郭榮作為出生底層的帝王,並不太喜歡端莊威嚴的宮廷雅樂,反而更中意隨心所欲、煙火味十足的市井俳優詞。

  所以在正式場合外,每當郭榮要欣賞音樂時,更希望能聽到熟悉的市井之音。

  不過郭榮好歹也是帝王,終究是要講究點威嚴和風度的。

  即便更喜歡俳優詞,郭榮也並未直接讓教坊司的歌妓們學習市井中流行的俳優詞,而是讓眾翰林對市井俳優詞進行適當的修改,盡量去除低俗的部分。

  但不論怎麽改,俳優詞就是俳優詞,無論如何也難登大雅之堂。

  這就涉及到朝廷與民間的音律之爭。

  此時的宮廷雅樂是從漢唐一脈相承下來的,宮廷音樂所使用的律和調是禁止向民間傳播的,民間音樂便發展出了自身特有的音律體係和表演方法,這就造成了宮廷音樂與民間音樂的嚴重割裂。

  而且俳優詞其實就是元代雜劇的前身,不光隻有音律,還伴隨著故事敘說、插科打諢以及人物動作,與僅有音律的宮廷雅樂截然不同。

  在保守一些士大夫們看來,宮廷雅樂與民間俗樂簡直水火不可相融,並對民間俗樂持鄙夷和排斥態度。

  郭榮此次將市井俳優詞引入宮廷,其實是有不少朝臣暗自持反對態度的,但郭榮脾氣暴躁且大權在握,無人敢摸老虎屁股,高錫乃是明言進諫的第一人。

  高錫在諫書中對市井俳優詞大加批判,貶斥其為靡靡之音,還言辭犀利地指責了編寫俳優詞的諸位翰林,並且借用後唐莊宗之死,隱晦地批評了郭榮沉迷俳優詞對皇家威儀和宮廷雅樂的惡劣影響。

  後唐創始者,唐莊宗李存勖便喜愛俳優詞,登基之後在宮中養了不少伶人,還給自己取了個“李天下”的藝名,經常親自登場演出俳優劇。

  李存勖過於信任伶人,為了製衡地方強權節度使,竟然派親信伶人去各節鎮當監軍。

  當時地方節鎮實力遠比周朝時強大,李存勖此舉間接造成了各節鎮的反叛。

  最後李存勖眾叛親離,被親信伶人所殺,高錫便在諫書中借此來勸諫當今天子郭榮。

  在諫書的最後,高錫甚至還對三位宰執以及禦史台大肆譏諷,直言諸宰相和禦史都是瞎子、木偶,皇帝損壞皇家威儀,宰執和禦史卻默不作聲,簡直愧為人臣。

  王溥自幼飽讀儒家經典,熟知宮廷雅樂,其實也對郭榮引入俳優詞持反對態度,但他可不願衝鋒陷陣,自然不敢做聲。

  此刻見了高錫的諫書,王樸是既惱怒又羞愧,惱怒於高錫的直言不諱,羞愧於自己為了高官厚祿,未能盡宰執的進諫之責。

  王樸最後看了一眼落款:“高錫?這不是去年上書進諫的那個河南府推官嗎?最後還因玩忽職守被發配到涇州去了。”

  李穀點了點頭:“正是高錫,十三歲中進士的那個神童,年初朝廷大赦,高錫回返開封,上月範相還曾舉薦他入三館,恐怕是因為沒能成事,所以怨恨上了陛下和朝廷。”

  “可惜,好端端的一位神童,竟然誤入歧途。”王溥搖了搖頭,問道:“那這份諫書我等是呈,還是不呈?”

  “呈,當然要呈上去。”李穀當即說道:“拋去其觀點,這份諫書條理分明,文筆出眾,乃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而且又是通過諫匭呈上的諫書,我等並無道理將其阻攔。”

  作為宰執,李穀和王溥當然可以將這份諫書阻攔在政事堂,但國法明文規定,隻要文詞清晰、落款明確的諫書,政事堂不可因內容而阻攔,必須呈報天子。

  兩人沒必要為這份諫書犯下欺君之罪,郭榮即便因此發怒,倒黴的也是高錫和他背後的人,牽連不到兩人頭上。

  “那便呈上去。”王溥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有人要倒黴了。

  ......

  “陛下,這是今日匭院呈上的諫書。”內侍張守恩手捧一份諫書,輕手輕腳地步入便殿。

  “匭院今日竟然有諫書呈上,不常見呐。”郭榮停下手中的筆:“速速拿來讓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