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般配
作者:有點混蛋      更新:2021-03-06 17:06      字數:2507
  “李延慶?”李穀差點將嘴中溫熱的茶水給噴了出來。

  猛地咳了兩下,“砰”,李穀將手中的茶碗重重拍在桌上:“你確定就是李延慶?李重進的那個三子?”

  李吉重重地點了點頭:“是的,就是那個李延慶,曾隨李使相造訪過我們家的那個李延慶。”

  李穀右手手肘搭在扶手上,右手撐著頭,雙眼微眯:“就是這個李延慶,最近三個月內在開封城外大肆收購地皮?”

  “就是他。”李吉篤定地高聲道:“孩兒去開封府調閱了文契,發現這李延慶自今年年初以來,在開封城周邊收購了近一萬五千畝地皮,都位於開封城外五裏內,而且都是大而規整的,最小的也是六百畝一塊。”

  李穀沉默了片刻,忍不住又重重咳了兩聲。

  李吉轉身欲走。

  “要去哪?”

  “孩兒去請郎中。”

  李穀大聲叫住了兒子:“回來坐下!請什麽郎中,老夫就是被茶水嗆了下。”

  李吉乖乖地回到座位上。

  李穀從袖中掏出手帕抹了抹嘴角殘存的茶水:“這事不對勁。”

  “是不對勁。”對政治遲鈍的李吉,也察覺出了不對勁。

  李穀將手帕丟到身旁的木案上:“李延慶收購的那些地皮,價格大都在多少錢一畝?”

  “這...”李吉仔細回想了一番,這才徐徐說道:“他收購的地皮,大部分都是下田,而且收購價格從一月到三月是愈來愈高,一月時從張美那收購的一千一百畝,每畝才一貫左右......”

  李穀出聲打斷了兒子:“張美,是現在的權三司使張美嗎?”

  “是,就是他。”李吉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李穀輕輕頷首:“繼續說。”

  “是。”李吉接著敘述:“一月時,李延慶收購的地皮基本都在一貫出頭,而到了二月上旬,他的收購價格提高至約一貫半每畝,而到了三月中旬,他幾乎是以兩貫每畝的價格在收購地皮。”

  李穀撫著潔白的長須分析道:“市麵上的大塊下田幾乎都被他收完了,所以二、三月時才會大幅漲價。”

  “孩兒也是這麽認為的。”李吉向前傾身,附和道。

  李穀雙手撐住扶手,換了個更舒服的坐姿:“那你以為,這李延慶為何頂著賠本的風險,也要大肆收購下田?若是陛下不擴建開封城,那這些下田就隻會積壓在他手裏,怕是半貫一畝都難賣,而且下田也是不好租給客戶的。”

  李吉很快就得出了結論:“因為李延慶提前得知陛下會擴建開封城,所以他才敢大膽地收購下田。”,

  “沒錯,隻能如此解釋。”李穀雙眼眯成了一條細縫:“那麽,李延慶是如何提前得到消息的?據我所知,陛下之前可從未透露過這個意思,而李延慶卻在年初就開始大舉收購下田了。”

  “這...孩兒卻是不知。”李吉倒也光棍,搞不懂的東西猜都懶得猜一下。

  諒你也猜不出來...李穀瞥了兒子一眼,心中感慨:因為老夫也猜不透......

  這事情就處處透著吊詭...李穀在心中思緒紛飛:陛下絕不可能將擴建的消息提前透露給李重進,因為李重進早就失寵了,就算要透露給臣子,那也是趙匡胤、張美之流,絕對輪不到李重進......

  但是,照最近的情形看,張美和趙匡胤並未提前得知開封城擴建的消息,張美這廝最近還將手中的幾塊地皮出手了,而趙家根本就沒參與土地生意......

  不對勁,很不對勁...李穀思來想去,隻想出了兩種可能:一種是李延慶並不知曉陛下的計劃,而是誤打誤撞行了大運;又或者是李延慶用某種特別的法子,提前知道了開封城要擴建。

  那麽,到底是哪種呢......李穀端起茶碗,陷入了沉思。

  ......

  書房中,李延慶正皺眉盯著一份名單。

  半晌,李延慶將名單放下,看向送來名單的李石:“就這些?沒別人了?”

  “應該就這些了。”李石略顯遲疑。

  “好吧,比預想中的要少。”李延慶又低頭瞄了眼名單上的三個人名:“辛苦你了。”

  李石曾在禁軍中任職,退役後才被李重進招募為護院。

  作為老兵,自然就有戰友。

  李石的幾名戰友因為受傷等原因,被安排到了開封府衙門內看門。

  這份名單,就是李石托老戰友打聽來的。

  名單上的三人,則是最近幾日進開封府打聽過李延慶的人,其中就有李穀的大兒子李吉。

  李石猶豫了一會後低聲道:“在下還有一事要向郎君稟報。”

  哦?李石這語氣不太尋常啊,他向來都是粗聲粗氣的...李延慶將注意力集中到李石身上:“說吧。”

  “其實...”

  望著李石扭扭捏捏的模樣,李延慶忍不住笑了:“怎麽,看上哪家娘子了,要我給你去提親麽?”

  “不是,不是這個。”李石連忙否認。

  李延慶調笑著說道:“我想也是,你不是早成親了嗎?兒子都好幾歲了吧,怎麽,家裏的妻子看膩了,想納個小妾?”

  李石一張寬厚的老臉泛起紅光:“郎君請不要亂說,在下並非那樣的人,在下與妻子恩愛得緊。”

  想不到還要被李石這家夥喂狗糧...李延慶微微歎息:“那你到底想說什麽?”

  李石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是黃恤,是黃恤看上了府上的廚娘,他又不好意思找郎君,所以就拜托在下來向郎君說明。”

  在此時,大戶人家的廚師,通常都是雇傭來的年輕女性,又稱為廚娘。

  相貌端莊、廚藝良好的廚娘,在人才市場上可是絕對的搶手貨,薪俸也遠比一般仆役要高。

  “廚娘麽?這倒是美事一樁啊。”李延慶心中的八卦之火被點燃,當即問道:“黃恤看上的是哪位廚娘?是他自個兒看上了人家?還是兩情相悅?”

  李石雖然從未聽過“兩情相悅”這詞,但很快就明白了這個詞語表達的含義,而且自家郎君嘴裏時常能冒出一些陌生的四字成語,李石早就習以為常了。

  “黃恤是看上了後廚的徐六小娘子,他們倆應該是兩情相悅,黃恤這夯貨特別能吃,經常跑去後廚要吃的,一來二去這兩人就熟稔了,在下還曾看到他們倆結伴同行來著。”

  “謔,徐六小娘子啊。”李延慶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高而圓潤的女子身影。

  徐六小娘子乃是開封本地人,家中排行第六,在李府做廚娘已經超過三年,年紀也早就滿了十七。

  李延慶聽過一些流言,據說是徐家要的“納征”太高,徐六小娘子至今都未能嫁出去。

  “納征”是婚姻六禮中的第四禮,說直白點就是彩禮錢。

  因為徐六小娘子是頗受歡迎的廚娘,徐家向登門求婚者索要高額納征錢,據說給出的結婚條件還相當苛刻,把求婚者都拒之門外。

  吃貨和廚師...這兩人,倒也很配。

  如果他們真是兩情相悅,那自己就要盡量促成這門婚事,黃恤是自己的親近侍衛,取個熟悉的自家人總歸是讓人放心的,李延慶暗暗下定了決心。

  不就是錢的問題嗎?那能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