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老謀深算
作者:有點混蛋      更新:2021-03-06 17:06      字數:2255
  “試探?”望著兒子躍躍欲試的積極模樣,李重進撫了撫頜下短須:“馮吉應該不會給你試探的機會。”

  馮吉不會給自己試探的機會?李延慶一時間有些聽不太明白,但隱約能琢磨出一些味道來。

  仔細思忖了一會,李延慶緩緩說道:“阿爹是認為,馮吉已經試探完畢,也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所以他並不會再給我試探他的機會麽?”

  “沒錯。”李重進見兒子一點就透,老懷欣慰道:“馮吉是聰明人,見我當時並未嗬斥他,他肯定已知道我心存芥蒂,如此他試探的目的就已經達成。

  而他也同樣將自己的反意透露給了我,所以我並無再試探他的必要,他估計也不會給你試探的機會,今日你去博雅書鋪交割九經,他也許連麵都不會與你見,況且時機尚未成熟,我與馮吉還遠未到公開合作的時候,聯絡也是越少越好。”

  聯絡越少,兩人已經合作的關係越難暴露,關鍵時刻也許就能產生奇效。

  老辣如李重進當然明白,暗棋隻有在它處於暗處時,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

  說罷,李重進感到意猶未盡,他有一席話未能出口:三哥兒你畢竟還隻有十六歲,尚未加冠,也無官職在身,馮吉此人向來高傲,在他眼裏,你也許還沒有資格與他對等相處,你天資聰穎,待你為官幾年,定能脫胎換骨。

  望著李延慶低頭沉思的模樣,李重進欣慰的同時又有些心疼,三哥兒僅十六歲,卻要為家族的存亡整日操勞。

  李重進這番話有那麽點繞,李延慶花了些許功夫才想清楚其中門道。

  簡單來說,那就是馮吉和李重進都是聰明人,兩人深知郭榮皇位穩固,此時造反絕無成功的可能,隻能平白丟了全家性命。

  且兩人已經明白了各自的心思和處境,以後若是時機成熟,自會走向合作。

  高手過招,一句“使相可還記得史弘肇乎?”就足以。

  李延慶不由感慨:“原來如此,我算是明白了,那我今日去博雅書鋪,其實就是走個過場,隻要我出麵,那就代表阿爹已經認同了馮吉,所以馮吉才刻意挑今天來試探阿爹。”

  李重進輕輕頷首:“正是如此。”

  “事不宜遲,我這就出發。”說罷,李延慶便欲起身。

  “且慢。”李重進叫住了李延慶,沉聲道:“今日散朝時,郭榮有些體虛,站著都很是吃力,是內侍攙扶著離去的。”

  李延慶聞言愣了愣,郭榮的身體已經如此虛弱了麽?即便久坐之下氣血不通,但郭榮才三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也許......

  稍作思慮,李延慶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嗯,去吧。”李重進對他擺了擺手。

  帶上了李石等五名便衣護衛,以及兩輛破舊的運貨馬車,李延慶從李府後門而出,徑直去往位於翰林巷的博雅書鋪。

  坐在馬車中,李延慶一直在琢磨著馮吉與父親的交談:

  若是父親一丁點反意都沒有,全身心地忠於郭家,那父親麵對馮吉那番明顯帶有反意的試探,會作何反應?馮吉會有危險麽?他自己有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李延慶稍作思索,想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父親正受到郭榮的猜忌,幾乎被郭榮剝奪了領兵的權力,所以馮吉認為父親會有所不滿,因此便想要試探父親......

  而且馮吉並未給自己留退路,看起來,他是有恃無恐,吃準了阿爹對郭榮的打壓心懷不滿......

  事實也正如馮吉所料,父親正因無法領兵而心生不滿,為自己在軍中將士間威望的日漸降低而日夜憂慮,其中估計也有我的功勞,畢竟勸父親早作準備的正是我這個當兒子的......

  想到此,李延慶忍不住輕聲一笑:“事情繼續發展下去,馮吉就能成為我們的盟友,他作為已故文臣領袖馮道的兒子,在朝中的勢力必然龐大,是相當可靠的助力,不過時機還遠未到來,郭榮在曆史上逝世的時間可是顯德六年夏天,距離此時還足有五年半。”

  “不過...”李延慶轉念又想到:“原本的曆史早就隨著我的穿越而變動,郭榮日日如此操勞,聽說在寢宮中也常常工作到深夜,也許會比曆史死亡時間更早也說不定,得盡早謀劃......”

  翰林巷地處開封東南角的左二廂,橫跨五條甜水巷,呈東西走向。

  這翰林巷正如其名,巷內店鋪大多經營文房四寶,以及書籍。

  巷內共有三家書鋪,博雅書鋪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家。

  李延慶一行按照約定,抵達了博雅書鋪的後門。

  門口早已有書鋪掌櫃等候。

  果不其然,馮吉並沒有出現在博雅書鋪。

  李延慶雖然感到一絲遺憾,卻也愈發欽佩父親的老謀深算。

  將帶來的一千多貫現錢交給書鋪掌櫃後,李延慶指揮護衛將九經搬上馬車,不多停留,立即駛離了博雅書鋪。

  ......

  馮吉並非不想當麵見一見李延慶。

  畢竟李延慶能以十五六歲的年齡,寫出一篇老練的官樣文章,這意味著李延慶相當聰慧老成。

  馮吉對這等人才,向來是很感興趣的,何況李延慶還是李重進最為器重的三子。

  但馮吉今日卻脫不開身,他受到範質的“邀請”,必須要在散朝後去政事堂一趟,範質有重要事項與馮吉商談。

  範質的邀約,馮吉自是不敢拒絕。

  可當馮吉匆匆趕到政事堂時,範質卻無暇見他。

  原來範質剛到政事堂,就被郭榮召進了宮。

  馮吉卻不敢離去,隻好在政事堂內等待範質。

  日暮西山,範質終於是回到了政事堂。

  “三郎,讓你久等了。”範質步履沉穩地走入公廨內。

  “下官見過範相公。”馮吉趕忙起身行禮。

  範質打量了馮吉兩眼,歎道:“幾月不見,你又清瘦了不少,要多注重身子,少喝些酒,少沾些女色。”

  馮吉心中冷哼一聲,將頭壓得更低:“多謝相公關心,下官隻是有些許隱疾罷了,早已不近酒色。”

  “可老夫前些日子才聽聞...”範質頓了頓,意識到自己與馮吉關係早已淡漠,而且自己自去年四月以來,一直有意地打壓馮吉,自己早已沒有立場再像從前一般教訓馮吉。

  也罷,範質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去年王相公曾舉薦你為知製誥,陛下也有意於你,但老夫卻進言勸阻,你會記恨老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