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驚喜
作者:有點混蛋      更新:2021-03-06 17:05      字數:2135
  一石激起千層浪,包括提問老者在內的一幹與會者,一時間都有些錯愕,嚷鬧的大廳轉瞬就沉寂了下來。

  老者扶須沉思片刻後問道:“此事,當真?”

  馮吉沒有說話,緘默就是肯定。

  老者繼續問道:“那,是誰?”

  “正在查。”馮吉又給自己倒了杯酒:“監視者是近五日才出現在鳳鳴館外的,諸位大可放心,此事待我查明之後,定會給諸位一個交代。”

  上一次花間社的集會還是在八日前,馮吉此言,是為了打消社員們的擔憂。

  一名矮個短須男子當即附和:“羅花願意開誠布公,我等自是放心的。”

  十多名與會者連忙跟著附和,廳內一時間又複歸喧鬧。

  “好了,都靜一靜。”馮吉抬起手,屋內逐漸恢複平靜。

  馮吉的眉毛微不可見地挑了挑,旋即朗聲道:“今日召集諸位前來,最重要的是想向諸位介紹兩名新社員。”

  話音剛落,大廳最左側的兩張相對的幾案後,尹季通與呂端應聲而起,其他十幾名與會者齊刷刷地看向兩人。

  “其中的一位,想必諸位都很熟悉,國子監的尹博士,以後在花間社的代號為海棠。”馮吉攤開左手,指向了個子稍高的尹季通。

  尹季通微微低頭示意,他也算是京中各式文人集會的常客,入社之前就與花間社不少成員有過交集。

  眾社員都表現得很平靜,尹季通官階雖不高,但精通經史律令,在京中薄有名望,加之他的父親尹拙是花間社的創社元老,眾人都對尹季通的加入沒有異議。

  “元定(尹季通的字)你先坐下。”馮吉對尹季通微微頷首。

  尹季通對社員們拱手行了一禮,而後緩緩坐下,博來了十餘名社員友好的微笑。

  接著,馮吉的左手又指向了尹季通對麵的呂端,微微一笑:“至於這位,則是與元定同屬國子監的同僚,國子監呂主簿,今後的代號為梨花。”

  這一下,就有不少社員有點坐不住了。

  首先這呂端在京中名聲不顯,沒人聽說過他有任何文才;而且這呂端的差遣隻是國子監主簿,這一差遣向來是用來安置從九品小官的,這說明呂端的家室也不高。

  花間社的社員們要不就是進士出身者,有遠大仕途;要不就是出身高官之家,擁有深厚的家庭背景和朝堂能量。

  尹季通他們可以爽快地接納,但對於呂端,他們就有些看不太起了。

  不少社員們當即就開始詢問身邊的與會者,想要打聽這呂端的來曆。

  也有個別社員麵露思索,認為馮吉在這種特殊時期,吸納呂端這位背景與能力都不凸顯的新成員,蘊含著特別的深意。

  坐在馮吉身邊的尹拙見到此情此景,忍不住湊到了馮吉的耳邊,小聲地詢問:“不會出什麽問題吧?”

  “放心。”馮吉氣定神閑地抿了口小酒,他早就與幾名社員通過氣了。

  沒過多久,呂端是已故兵部尚書呂琦之子的消息,就在社員中傳播開來。

  雖說呂琦已逝世足有十一年之久,但還是有不少社員與他共事過,知曉他的名號。

  爭議聲逐漸平息,社員們算是勉強接受了呂端的加入。

  見廳中重歸安靜,馮吉先是對呂端頷首示意,呂端坐下之後,馮吉放下手中酒杯:

  “那麽開始下一個議題,諸位都知道,國子監於四日前考試所用的考題,是我與尹祭酒為了招募新成員而特意編寫的,雖然中間有些波折。”

  說到這裏,馮吉頓了下,接著說道:“但過程還算順利,目前所有的考卷我都仔細閱覽過了,精心篩選出了兩名候選者,分別是當今首相範質的從子,範晞;以及嶽州防禦使趙弘殷之子,趙匡義。”

  “諸位若是有異議,不妨現在就提出來。”馮吉掃視了眾社員一眼。

  見無人出聲,馮吉嘴角輕輕勾起,繼續說道:“不過,這兩人年歲尚淺,尹祭酒將會觀察與考校他們一整年,之後我會再做定奪。”

  範晞與趙匡義在考卷上不但讚同文臣當權,還對當今麵臨的困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雖然尚顯天真稚嫩,但馮吉很看重他們的朝氣與家室背景。

  而且趙匡義給了馮吉很大的驚喜,趙匡義作為武將家庭出生的衙內,竟然讚成文臣當權,這是令馮吉萬萬沒有想到的。

  其實除了趙匡義之外,與趙匡義同處律學館的李延慶,也是馮吉希望拉攏的目標。

  因為馮吉要想達成自己文臣當權的終極目標,那必然需要得到禁軍的支持。

  不過李延慶的答卷沒有達到馮吉的期望,馮吉也就暫時放下了拉攏李延慶的打算。

  兩位備選社員的名字並未掀起什麽風浪,範晞與趙匡義都是出自高官家庭,而且還得到了馮吉的認可,這說明文采上亦有可取之處,是花間社眾社員們最樂意見到的人選。

  今日需要通過的三件議題全部順利通過,馮吉因為監視者遲遲未能查出,鬱悶多日的心情好轉了些許,臉上浮現出一抹隨和的淺笑,抬起手:“好了,諸位可以自由交流了。”

  ......

  第二日傍晚,李延慶剛從國子監回到家中,就收到了一個驚喜,真正的大驚喜。

  向南逃竄的苗三一夥,連同隨行的五輛大車,共計兩萬餘貫現錢,被劉從義帶著十多名烏衣衛,在南陽地界截獲。

  “我們的人可有傷亡?”李延慶第一個擔心的,是手下烏衣衛的安危。

  苗三一夥人能毫無顧慮地就殺掉四人,是真正的窮凶極惡之徒,劉從義帶的人馬並不多,李延慶這些天裏一直在擔憂劉從義等人的安危。

  前來報信的烏衣衛當即答道:“回稟郎君,僅有兩人受了輕傷,無人戰死。”

  “太好了!”李延慶興奮地一拍桌子。

  這兩萬貫順利到手,李延慶在未來數年之內,都無需為錢而擔憂。

  烏衣台的經濟危機,是徹徹底底地解決了。

  不過,這筆錢還需四到五天才能運到開封,報信的烏衣衛是提前脫離了隊伍,快馬趕回開封的。

  李延慶喚來李石:“速速備馬,我要立刻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