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帷幕
作者:有點混蛋      更新:2021-03-06 17:04      字數:2351
  “以後替我做事。”

  “替你做事?”羅五右手食指推起棕色帽簷,瞥了一眼麵前穿得嚴嚴實實,甚至連麵容都用黑色帷帽遮起來的女子:“你知道我是誰嗎?”

  女子的嗓音即使隔著黑色帷幕,依然清脆動聽:“當然了,羅五,開封城裏有名的刺客。”

  “有名,嗬...”羅五輕笑一下,取下口中叼著的蔗糖棒,放到了方桌的桌角:“好,那你想要我做什麽?”

  “字麵意思,我希望你以後能隻為我做事,不再接他人的任務。”女子開門見山。

  羅五摸了摸裁剪得整整齊齊的頜下短須:“這倒也有意思,雇一個刺客為你效力,聽起來時間還很長,你到底想殺多少人?”

  女子端坐著一動不動,徐徐說道:“其一,我不隻會雇你一個人,而是你的所有手下;其二,我一般也不需要你殺人,隻要你替我做一些事而已,不會很難。”

  不會很難,每一個來我這的雇主都是這麽說的,羅五挑了挑眉:“隻要你有足夠的錢,我和我的手下都可以替你效力,但是,你得先讓我看看你的臉。”

  雖說羅五和他的手下們得到三百五十貫,但這畢竟是要給二十多號人分,一人到手上也就十貫多點,在寸土寸金的開封城裏頂不了多久,活還是要繼續接的。

  “錢我自然是有的,至於臉......”女子有些遲疑。

  羅五見狀,取下頭頂的氈帽,放在桌上,以做表率,他可不願意替一個臉都不願露的雇主做事,再多錢也是不幹的。

  “也罷。”女子抬起右手,輕輕撩起麵紗,露出略施薄粉,清麗絕美的麵容,正是鳳鳴館的行首秦蕊。

  隻一瞬,秦蕊就放下了麵紗:“可以了?”

  “可以。”雖隻是一眼,但羅五已經將秦蕊的麵容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

  不過秦蕊雖美,但羅五也隻是小小的詫異了一下,轉瞬就恢複了正常。

  漂亮女人羅五見得多了,隻不過眼前這位有些出眾罷了,不至於讓他過於驚訝。

  “接下來,你就將具體的任務細節說明清楚,我也好根據情況決定費用。”

  羅五說罷,輕輕咳了咳,之前在滑州的樹林裏遭了寒,現在嗓子還有些不太舒服。

  “是刺探與追蹤......”

  .......

  皇宮,郭榮正在批閱一份奏章,在他的身旁,還有一遝接近半米高的奏章,等待他的批閱。

  臘月將至,京中包括地方上的各個衙門,都開始處理積存的公務,送到京中來的奏折也比上月多了近一倍。

  郭榮最近的幾日忙得不行,白日裏除了吃飯,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處理公務上,甚至天黑之後,還要秉燭再工作一個時辰以上。

  辛勞的工作是有成果的,通過各地送來的奏章和京中臣子的奏報,郭榮能很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這個國家是愈發地欣欣向榮。

  隨著國家的強盛而生成的個人成就感,使郭榮絲毫感覺不到身體的疲倦。

  特別是昨天上報的兩份奏章,令郭榮感到欣喜,乃至心神振奮。

  這份感覺甚至延續到了今日,郭榮隻覺下筆都輕快了許多。

  第一份奏章,是在遠在河北胡盧河,監修河道工程的王彥超遞上來的。

  奏章上說,月初趕赴胡盧河就任的緣邊招收都指揮使張藏英,圓滿地完成了招募精銳的任務,隻用了二十日不到,就招滿了三千名強壯的亡命徒,目前正在加緊訓練,以備隨時可能來襲的契丹騎兵。

  隻要能抗住契丹的第一次進攻,那麽郭榮就無需再加派禁軍趕赴河北,能讓朝廷省下一大筆開銷,同時也會證明郭榮當初的決斷是正確的。

  郭榮看到張藏英招募如此順利,甚至想讓張藏英再多招個萬餘人,這樣駐紮在河北的王彥超部以及韓通部就都可以撤回來,又能省下一大筆錢。

  不過這事情還需從長計議,因為讓張藏英在邊境轄兵過多,也是有風險的,郭榮目前也隻是想一想罷了,並不會立刻付諸行動。

  第二份奏章帶給郭榮的欣喜,遠超第一份奏章,因為這份奏章來自襄陽的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

  安審琦在奏章中奏明了兩件事,其一是他會派妻子與兒子進京,在正月時參加大朝拜,他的兒子也會在開封正式仕官;

  其二,則是南平派了使者趕赴開封,南平王高寶融想要為自己的弟弟高保勳求一個節度使的本官。

  這看似簡單的兩件事情,其內具有極深的含義。

  安審琦隻有一個兒子,名為安守忠,今年已是二十二歲了。

  按照此時的官場規矩,地方節度使的長子年滿二十後,都要到開封城中接受蔭補的本官,以及差遣。

  而這份差遣通常是在宮中做殿直,替皇帝看門抗矛,說白了就是做人質。

  而安守忠早在兩年前就滿二十歲了,卻遲遲未進京授職。

  先帝郭威不問,安審琦也就不提,兩人表現得很有默契。

  今年郭榮即位後,也不提此事,甚至還給安審琦加了爵位,而到了年底,安審琦卻主動提出要派兒子進京。

  至於南平王高寶融為自己的弟弟求官職,與安審琦的行為是同一個意思,那就是向大周服軟。

  無論是山南東道,還是南平,都是表麵臣服周朝,實則內部自治的割據政權。

  南平前身是荊南節度使,本是後梁朱溫麾下的一個藩鎮,朱溫在世時,荊南還算聽從朝廷的指揮。

  在梁唐兩朝中原爭霸的二十餘年間,荊南仗著天高皇帝遠,逐漸脫離了中央的管控。

  唐莊宗李存勖攻滅後梁,在中原重新豎起唐朝的旗幟後,見荊南勢力已成,幹脆就封當時的荊南節度使高季興為南平王。

  從此荊南節度使也就成了南平,脫離了中央的管控,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傳到高寶融的手上已是第三代了。

  山南東道與南平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山南東道的獨立性相對南平來說要低不少。

  因為安審琦到目前為止僅做了七年的節度使,根基尚淺;而高家已在荊南經營了接近五十年,樹大根深。

  安審琦與高寶融同時服軟,都是出於同一個原因。

  因為郭榮在高平之戰中擊敗了北漢與契丹的聯軍,周朝表現出了較強的實力,與周朝接壤的這兩個小割據政權就需要表達自己的誠意。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安審琦本人還是待在襄陽城裏,隻是派了兒子來開封意思一下,對於天下的統一進程來說僅算一小步。

  但這對於郭榮來說,已經算是一大步了,先帝在任時從未服軟的安審琦,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就派了獨子進京,並主動為兒子求職。

  這意味著郭榮的統一事業正式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