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折中方案
作者:有點混蛋      更新:2020-12-26 07:00      字數:2289
  視察完國子監回到宮中,郭榮便命內侍將國子監交上來的二百餘份考卷送去了翰林院。

  郭榮公務繁忙,自然不會親自審閱這批考卷,讓翰林學士們先黜落一批有明顯缺點的考卷,郭榮最後從剩下的裏邊選出幾份優異的即可。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趕在黃昏之前,翰林學士承旨徐台符捧著一小疊考卷進到了殿中。

  “啟稟陛下,經臣與院中學士們仔細推敲,除去語序不通、字形不雅、文理不明者外,最終選出了二十份考卷,以供陛下裁定。”

  身為翰林學士之長的徐台符嗓音有些含混,兩鬢斑白身形枯槁,佝僂著腰立在殿中,圓規般的大腿微微發顫。

  徐台符看起來確實是太老了,下次找個機會讓他回家頤養天年算了,郭榮望向身邊內侍:“還不快給徐學士賜座?”

  從內侍手中接過考卷,郭榮草草翻閱起來。

  郭榮在國子監中出平邊策這道考題,主要的目的其實是想試探一下京中官員們的真實想法,選拔考生反而是其次。

  因為國子監中的監生大都是京中官員們的子輩,他們在平邊策中所表達出的觀點,會極大地反映出他們父輩的觀點。

  而他們那幫在朝中為官的父輩,在麵對郭榮的質詢時,往往都揣著模棱兩可的觀點。

  因為那幫官員都猜不透郭榮的真實想法,不敢輕易地給出確切的建議,怕自己的見解與郭榮的心思相左,從而導致自己失去郭榮的信任。

  所以郭榮就想通過這麽一次國子監考校,來看看這幫大臣內心的真實想法。

  你們這幫老油子能夠含混過去,而你們這些兒子們的道行,肯定是沒你們高的。

  郭榮隨意從考卷中抽出一份,卷頭的署名是範曦,正是當朝首相範質的養子。

  範曦的生父範正是範質的哥哥,十多年前範正英年早逝,範曦與哥哥範杲都由範質所收養,目前兄弟兩人都就讀於國子監。

  在文章中,範曦希望郭榮能夠再休養生息十年,憑借中原的地大物博,自可輕易地征服周邊的割據政權。

  看完範曦的考卷,郭榮微微撇了撇嘴,將其放到了一邊。

  中規中矩的想法,缺少進取心,範質原來是這般想的,哼,跟馮道那老東西一脈相承。

  郭榮又抽出了一份,卷頭的署名是趙匡義。

  哦,是趙匡胤的兄弟吧,沒想到他那個黑肥子竟然會有個能做文章的弟弟。

  這趙匡義自己好像曾經見過來著,郭榮彈了彈考卷問道:“這趙匡義,你還有印象嗎?”

  侍立一旁的張守恩當即回道:“是趙刺史家的三哥兒吧,曾經南莊的講武會上射過箭的那個。”

  “哪個?”郭榮一時沒想起來。

  張守恩小聲提醒:“就是十箭脫靶三箭的,臉很白,還有點小胖的那個。”

  “你這麽說我就想起來了,原來就是那個胖小子啊。”郭榮嘴角泛起笑意。

  當時自己還想給他封個官來著,卻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能脫靶三箭,自己實在是拉不下這個臉給他封官。

  郭榮回過神去看趙匡義的考卷,嘴角的笑容逐漸消散。

  這趙匡義竟然說先攻取蜀國再攻取南唐。

  是,自己是想拿下蜀國占據的秦鳳四州,可這四州都在兩川之外,攻取並不困難。

  可要攻取蜀國腹心的兩川和漢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極難。

  這人射箭不行,難道腦袋也不好使嗎?本朝目前的國力能夠支撐大軍進蜀嗎?

  簡直就是一派胡言!虧他還是趙弘殷的兒子,趙匡胤的弟弟,他們倆就是這麽教育後輩的?

  握著考卷的手微微顫抖,郭榮轉念又想到:難不成趙弘殷和趙匡胤也是這般心思?

  自己還想讓趙匡胤統兵去收複四州來著,現在看來隻能另挑人選了。

  調整好情緒,郭榮將趙匡義的考卷丟到了一邊,又抽了一份出來。

  這份卷頭上的署名是李延慶。

  李延慶?郭榮皺了皺眉,也是有印象的名字。

  哦對,李重進的兒子李延順不就在宮中做殿直嗎?

  原來是李重進的兒子,郭榮來了興致,揉了揉微酸的眼角,眯著眼往下看去。

  看了片刻,郭榮忍不住輕輕發笑:“嗬,這李重進怎麽生了這麽個兒子出來。”

  “這李延慶的文章當真有趣,你讀給徐學士聽聽。”郭榮笑著將文章遞給身邊的張守恩。

  “奴婢瞧瞧。”張守恩接過考卷,朗聲道:“凡攻取之道,無不先易後難,先近後遠,昔始皇平滅六國,先取韓趙...昔晉統三國,先平蜀漢...然學生一介白丁,學識淺薄,不明軍國大事,難辨國力強弱...陛下誠宜問詢朝中淵博之士...”

  李延慶最後想出來的法子,那就是既不建議郭榮先南後北,也不提先北後南,而是建議郭榮先易後難。

  至於哪個國家容易打,哪個國家難打,李延慶表示自己就是一個見識短淺的學生,不清楚國家間的實力對比,朝中多得是長於謀略的大臣,陛下應該多問問他們。

  郭榮望向下邊坐著的徐台符:“徐學士,對於這李延慶的考卷,你有何見解?”

  徐台符並未看過這份考卷,沉吟片刻後答道:“文辭通暢,在眾多考卷中不失為一篇佳作。”

  郭榮又問道:“那朕問你,若是要掃平宇內,先攻取何處最為妥當?”

  “呃...”徐台符一時沉默,隨後緩緩說道:“臣以為掃平宇內當徐徐圖之.....”

  “停住停住,你五日前就是這麽說的。”郭榮連連擺手:“朕要你直言,先攻取哪國最為穩妥?”

  徐台符皓首低垂:“這,臣亦不知,不過臣聽聞王樞相長於謀略,陛下可向王樞相征詢。”

  郭榮一時失笑:“守恩,你說這李延慶的考卷和徐學士的說法,是不是很像?”

  張守恩右手抱拳捂著嘴,細聲說道:“是挺像的。”

  “說起來,以前我好像也聽說過此人的名字。”郭榮眨了眨眼:“好像是陶文舉在奏章中說起過,你還記得嗎?”

  張守恩想了想,說道:“陛下,是陶舍人在宋州監稅時遞上的折子,那個借貸與民的法子,好像就是出自這李延慶之手。”

  “對。”郭榮拍了拍桌子:“就是這個這李延慶,我看這小子天生就是個當官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