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暮閥裂變47 稅收
作者:暮色光輝      更新:2020-12-26 01:48      字數:2227
  “你打算什麽時候才能放我離開?”

  “等需要把他接回來的時候。”

  “他不會回來的,他已經成為一個出色的閥主了。”

  “不!他一定會回來的,他確實是一個領袖,但絕不是一個閥主。”

  “你為什麽就不能放過他?”

  “不是我不放過他,而是財閥世界容不下他。”

  對話的二人,正是趙趲與西斯托。

  …

  西元2997年底,暮閥第一個五年計劃已超額了30%的完成度,完成了經濟上對前代的超越。

  世界上各大財閥正常情況下,GDP平均增長率隻能維持在3~5%之間,在第二次長夜戰爭之後,大多數財閥都出現過負增長現象。

  甚至阿斯塔法財閥,因為外戰失利之後,又有內戰的餘波,加之其領地的遷徙,曾經出現過兩位數的負增長,導致阿斯塔法從一流財閥跌入了三流財閥。

  暮輝財閥在一係列改革之後,GDP的增長率,在西元2997年達到了21%,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瘋狂的GDP增長,使得暮閥在經濟上重新與摩根財閥並駕齊驅。

  雖然這種增長,是以犧牲軍事為代價的,但依舊相當的可怕。

  如果暮閥能繼續維持這種高增長率,無論是對於摩根財閥還是財閥世界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這讓人想起第二次長夜戰爭之前,南極洛卡斯共和國在西斯托的帶領下,GDP連續二十六年維持兩位數增長,其中還有八年,經濟增長速度突破了20%以上。

  因為這樣的成長,才使西斯托被當成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敵人,也直接導致了第二次長夜戰爭的爆發。

  而第二次長夜戰爭結束之後,南極洛卡斯共和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了許多。

  當洛卡斯共和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百分比,跌入了個位數。實際上他們對財閥世界,就構不成太大威脅了。

  所以對財閥世界來說,最大的威脅來源,已經從南極洛卡斯共和國,變成了在鄭鴻博改革下的暮輝財閥。

  當然,要對一個世界性財閥動手,需要有足夠的理由。特別是要對曾經的和平締造者,鄭華卿的後代下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理由就可以實現的,必須要做成鐵案。

  …

  暮輝財閥第二個五年計劃,在鄭鴻博的領導下,在朱亮與楊鬆誠的共同策劃下,在山德拉.德西爾的創造力支持下,在南雲和慧同鄭鴻熙海外資源的調配下,終於完成了方案確定。

  暮輝財閥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改革的重心已經不集中於東南。

  為了通過這份顛覆以往的決議,在暮輝財閥的內部,也爭論了很久。

  其中第一項重大的改革,就是自由企業改革。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允許非對暮輝財閥控股的自由企業出現。

  自由企業,是在聯邦政府成立後,財閥世界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除了控股暮輝財閥的十二大家族企業外,所有的民眾想要經商,都必須掛靠於暮輝財閥,或者掛靠在控股財閥的十二大家族企業之下。

  所得利潤的分配,都必須由其掛靠的暮輝財閥或者十二大家族企業來決定。

  這些企業總裁,實際上隻是財閥的高級打工者而已。

  但如果允許自由企業的出現,就等於承認了與暮輝財閥同級別的企業出現,而財閥就有失去對這些企業控製的可能性。

  關於這一點,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改革中,明確規定了,這些企業必須將其利潤總額的25%上交給財閥,作為其在暮閥領地內,使用暮閥資源與人口,給暮閥的分紅。

  雖然同樣是要和暮閥分利潤的,但是有很大的區別。本來是由財閥或控股企業來決定利潤分紅,現在改為自由企業上交給財閥固定比例的分紅。

  當然,已經有明眼人看出來了,這種所謂的紅利,就是財閥世界已經廢除的企業增值稅收。

  因為有了自由企業的出現,暮閥的人口就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本來完全綁定在財閥企業的員工,一旦選擇加入自由企業,就變成了自由人。

  那麽離開財閥編製的員工,其本來的固定路線,以及必要的生活補給,都成了很大的問題。

  他們對於財閥設施使用,財閥領地內安全保障,醫療、養老的費用補貼,也就不能由暮輝財閥來負責了。

  加入自由企業的,自然也就成為了財閥的自由民,因此,他們也必須向財閥購買服務。

  根據其收入比例,或者最低定額的費用,用來購買財閥基礎服務,繼續使用財閥設施,得到財閥的安全保障,醫療保障,養老保障。

  當然,自由民依舊要為二級設施,三級設施以及更高級設施的使用付出代價,但購買各項服務後,可以享受與財閥企業員工同等待遇。

  (改革之後的二級道路設施以及三級公共設施的支付費用,降低為改革前的三分之一。)

  如果把自由民購買財閥服務,換一種理解方式。就是財閥允許自由民的出現,但自由民必須向財閥繳納個人所得稅。

  當然,購買服務在各大財閥都有先例。然而財閥收取稅收,在《楊朱法案》通過後,任何財閥都是絕對不允許的。

  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兩項改革,如果最終能夠得以實施,暮閥就如打了一記非常誇張的擦邊球。

  一旦計劃真的得以通過,暮輝財閥的十二大門閥家族,勢必都會蒙受重大的損失。

  但如果從長遠看,對整個暮輝財閥的發展以及十二大控股門閥,都會有更大的受益。

  在得失之間,鄭鴻博需要麵對一場非常艱難的十二家族會議。

  果然,就算東南內部,對這個決議也遭到了強大的阻力。

  “這簡直是胡鬧!祖宗的基業也會被動搖的!”王家的守舊派家主王林怒拍桌子表示反對。

  “是啊,我的意思和王家老哥一樣!千年來的基業,怎麽可以一朝動搖?我們各大家族利益如何保障?”楊家的新任家主楊森也表示非常堅決的反對態度。

  為此鄭鴻博又做出了更多的解釋,但無論怎麽解釋,這兩位老家主還是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