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暮閥裂變13 西斯托的手腕
作者:暮色光輝      更新:2020-12-26 01:48      字數:2172
  雖然刺殺事件,被趙趲一個人就輕鬆解決,但對於自由城,甚至於洛卡斯共和國來說,卻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雖然沒有抓到一個活口,但從他們身上搜出來的電子通行牌,卻有作假的痕跡。

  根據調查,這些人確實具備有南雲財閥的身份證明,甚至還有負產囚徒的拘留憑證。

  但幾項關鍵的和族身份測試化驗,都是憑著偽造文件進入自由城的。

  而為他們偽造文件的,根據調查,竟然是自由城的外城守博列諾夫中將。

  他是早期的列夫塔克財閥的流亡者,在南極已經呆了三十年了,參加過第一次長夜戰爭,也是西斯托的心腹。

  但西斯托也並沒有為此而姑息,經過調查,博列諾夫中將確實收受了來自不明渠道的賄賂。

  隻能說博列諾夫他的政治敏感性實在太差了,他本以為這錢收的神不知鬼不覺,也沒有什麽後遺症,不曾想,險些釀成非常巨大的惡果。

  根據西斯托在西元2964年就頒布的《洛卡斯共和國刑典》,凡是官員受賄超過五百萬自由幣的,當直接判處以死刑。

  (根據西元2991年貨幣黑市匯率,自由幣對比聯邦幣,比率為1:3)

  而博列諾夫中將,這次收受的賄賂金額超過了5000萬自由幣。

  這些錢夠他死十次了,所以西斯托也就不管什麽親信不親信了,對於博列諾夫的案宗,隻批複了一個字:殺。

  西斯托趁機也樹立了一個新的典型,凡是觸犯國法的,都將秉公執行。

  在鄭鴻博看來,這點在門閥當道的財閥世界,是絕對做不到的。

  即使在暮輝財閥,門閥子弟隻要不犯十惡不赦的罪名,基本上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從輕發落。

  類似於這種受賄的事情,一旦被查出來,最多毀了那人的政治前途,更嚴重一點,還要其出生的門閥家族進行賠償,最嚴重的不過就是判個死緩,流放到荒蠻之地。過個幾年等風頭過去,換個名字再接回來。

  財閥高層,對於這些門閥家族的小伎倆,大多采用睜一眼閉一眼。

  雖然暮輝財閥曆來強調,依法治閥,但暮閥充其量隻能算成一個人治社會,離法治社會相距甚遠。

  西斯托也用這種行為,為鄭鴻博上了一課,什麽才是法治社會,有法必依,有法必行,知法犯法,嚴懲不貸。

  對於博列諾夫的處決,又是一次公開的明正典刑,西斯托為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讓自由城每戶必須派出一個人來觀刑。每個權職部門最高負責人,以及一些軍方高級將領,都必須到場。

  所以自由城廣場上,又是一次數萬人的大集會。

  ...

  當然西斯托除了殺人立威以外,也有一些其它的手段。

  在《洛卡斯共和國刑典》規定:即使在戰爭中,殺害洛卡斯共和國公民,也是有罪的。

  這一條刑法,讓那些本來惴惴不安的聯邦軍投降者,得知以後就一直活在恐懼之中。

  因為最後能活下來的這些聯邦軍,手裏多多少少會有幾條自由軍的人命。

  然而在戰爭結束之後,沒有幾天時間,西斯托就宣布了一次大赦,赦免了所有聯邦軍,在戰場上所犯下的罪行。

  這又使得那些在忐忑中過活的聯邦降兵,在起落之間,對西斯托與洛卡斯共和國感恩戴德。

  一抑一揚之間,就使得大多數中下級的聯邦軍士兵,沒有了任何壓力以及過份的要求,輕鬆融入了自由城的生活。

  至於那些高級將領,無論投降與否,在自由城,都能受到與他們級別相符合的待遇。

  這一係列的政治手腕,無不顯示出西斯托高超的手腕。

  除此以外,西斯托還經常與鄭鴻博碰麵,與鄭鴻博進行一些理想與理念的碰撞。

  西斯托可以很輕鬆的去理解鄭鴻博,因為西斯托與鄭鴻博同樣出生於財閥家庭,也同樣擔任過財閥第一繼承人。

  隻不過西斯托最終選擇了其他的道路,至於鄭鴻博未來的道路,西斯托自然也希望他另做選擇。

  其實西斯托現在對於鄭鴻博的看法,已經不同於第二次長夜戰爭之前,那時在西斯托的整個計劃中,鄭鴻博的存在,隻不過就是一枚棋子。

  無論鄭鴻博活著或者死了,隻要能順利讓鄭鴻熙成為暮閥的繼承人,成功挑起暮閥東南家族與其他家族的內鬥,就可以導致暮閥的內亂,然後牽動整個財閥世界一起亂起來。

  但從熊島海戰之後,西斯托對鄭鴻博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鄭鴻博關鍵時候,表現出來先人後己的品德與勇氣。

  後來又能在逃亡的路上,願意用自己的自由,來換取數千不同民族,不同勢力,不同身份的人撤退,更是難能可貴。

  雖然在戰場上,作為指揮官,並沒有太過出色的表現,但其以二十多歲的年紀,所表現出來的沉穩,是西斯托幾十年來未見的。

  至於他會敗於山口會戰,隻能說鄭鴻博所麵對的對手,太過於強大了,就如同遠古時代的趙括,初陣就碰上了白起那般倒黴。

  應該說鄭鴻博更倒黴一些,他的對手包括了自由三傑:鄭常達、安德列克.赫克托夫、小野東三郎;也包括了身經百戰的老將圖雅達克,更有老謀深算的西斯托本人。

  戰後,這群老家夥們,坐在一起總結的時候,都覺得實在太欺負小朋友了。

  當然鄭鴻博也算幸運的,畢竟趙括死了,沒有第二次機會了,但鄭鴻博卻活著,有遠大的前途等著他。

  當然,西斯托所認為的遠大前途,就是留在南極,留在洛卡斯共和國,成為他的接班人。

  因為西斯托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作為財閥的繼承人,敢勇於麵對生死,沒有貧富貴賤的思想。

  所以西斯托認為,這樣的人不能去當財閥的繼承人,鄭鴻博應該成為自己夢想的繼承人才對。

  這和鄭鴻博本人的意誌沒有什麽關係,這是這個時代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