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布局(三)
作者:鍾山布衣      更新:2020-12-25 10:55      字數:3379
  “諸位可以開始提問了。”

  隨著謝岩的話音落下,至少有二十餘人同時舉手。謝岩隨意選了其中一人,但聽那人起身道:“請問謝縣子,稅率如此之高,吾等升鬥小民豈有活路可言?”

  “汝是做何營生?”謝岩不認識那人,直接問道。

  那人道:“家中經營‘打鐵鋪’。”

  謝岩道:“汝家之鐵鋪,假設月賣出五十貫,汝當可獲利一十三貫左右,其中繳納的商稅,差不多有八百文錢,本官說的可有錯?”

  那人想了一下後,大聲道:“縣子所說基本如此,可若是按一成繳納,吾家鐵鋪就得繳納五貫錢,那不如關門了。”

  謝岩道:“汝之鐵鋪,月賣出五十貫,其中有二十五貫是購買鐵錠的錢財,另外扣除鋪麵租金以及其他花銷,從而獲利一十三貫,在扣除八百文稅,純利為一十二貫又兩百文;而汝不知道的是,‘新商稅’的計算方式是,第三類是在扣除成本後,按一成征收,也就是說,汝家當繳納稅為一貫又三百文,請問多嗎?”

  “那吾家憑什麽要多交五百文!”那人回答不了,突然大聲反問道。

  “汝且先坐下。”謝岩先是和顏悅色地對那人說道,而後環視一下所有人,等整個大教室都安靜下來後,這才換了一副嚴肅的表情道:“本官相信,在座很多人可能都有如此想法,那就是憑什麽要多交稅?本官不知道如何回答此問題,可是本官想問一下在座的諸位,鄉裏如今人口過十萬,且還有不斷增長的趨勢,人口多了,當然是好事,諸位不管從事何種營生,都從中獲得利益,但是諸位想過沒有,人口多了以後,各種問題也逐漸增多,不說其他,單就‘安境保民’一項,若不是陛下特準,以‘潼關’兩千守軍參與維持,請問諸位,鄉裏還能如此安全嗎?再者,兩千守軍每年的開支多達十萬貫,而這筆錢,名義上由‘冶鐵作坊’支出,實際上,還不是陛下付出的嗎?難道說,如此情形就應當一直下去?若是哪一天‘潼關’守軍被朝廷調離,鄉裏可是沒錢自行招募的,屆時不知諸位,願不願意拿錢出來呢?本官以為,那是不可能吧!”

  大教室裏安靜極了,謝岩一番話既牽扯到皇帝,又涉及每個人最關心的“安全”,令人無法反駁,再加上回答“鐵鋪”東家的提問時,已經給出了“新商稅”的計算方法,眾人無不在心中默默算著自家應該多交多少出來……

  實際上,謝岩和馮寶有一個地方自己都忽略了,那就是“衛崗鄉”裏真正的產出大頭是“磚瓦窯”、“冶鐵作坊”等幾處,而這幾個地方,和普通商賈與世家大族並無多少關係,這也是他們對於“新商稅”原則上來說,不是特別抵觸的最重要原因。

  雖然從表麵上來說,他們是需要多繳納不少稅,但是那種扣除成本的計算方法,無形之中等於給了他們一個機會,那就是可以自行增大成本,來抵消實際稅收支出,到最後,相信也不會比原先多出來多少。

  謝岩可就管不了那麽多了,他想的是,先把“新商稅”的框架弄出來,並得到認可,至於漏洞也好,思慮不足也罷,當以後慢慢調整,反正他也不指望一次能把事情都做好。

  馮寶的想法就更簡單了,他就抱著一條信念——你謝岩想怎麽幹,我就怎麽配合,至於是不是會搞砸了,那都沒關係,完全一副遊戲者的心態。

  接下來的提問,那可就容易多了,大多數都聚焦於具體的層麵,比如如何征收,誰人上門征收等等,而這些都不難以回答,謝岩和馮寶參照後世的經驗,一一給予詳盡回答。

  下午,拿到分類文書的眾人,又就分類展開了各種詢問,簡單來說隻有一句話,誰都想自家產業分到稅低的那一類當中……

  任何新鮮事物,都是在討論、爭議和妥協中最後達成一致的,“新商稅”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經過十天當中,不少於四次的各方代表商議,再加上“衛崗日報”連續刊載詳細情況和商議過程,整個“衛崗鄉”又一次出現了全民熱議的情況,好在時間不太長,就在正月十五“上元節”當天,“衛崗日報”全文刊登了有關“新商稅”的詳細全部正式內容……

  同一天,官衙裏成立了一個單獨的部門——“征稅監”,其主持事務的“稅丞”一職由原“驛丞”老霍擔任。

  之所以選擇老霍,那是馮寶推薦的,原因就更簡單了,他主管“商稅”,自己不想麻煩,便把計算的事情交給房元昭,征收的事交給對鄉裏事務、人頭熟悉的老霍,就又可以逍遙自在了。

  老霍從一名無品級的胥吏,一躍而成官員,對馮寶那自然是感激涕零,拍著胸脯打包票地道:“校尉且請放心,老夫保證不出任何差錯。”

  馮寶道:“是不是出差錯,沒那麽重要,不過老霍啊,汝可千萬記住了,對於普通百姓,絕對不可以強行征收稅款,必須要弄清楚他們不交稅的原因,然後再決定如何行事,至於那些大戶們,嘿嘿,誰若是膽敢不交,盡管放心的去登門催收,我倒想看一看,哪一家敢如此行事。”

  “校尉,‘征稅監’可隻有十個人啊,還多是……”

  “放心!”馮寶打斷老霍的話道:“鄉裏已經正式行文‘巡邏隊’,如有必要,可隨時聽候調遣。”

  “那就太好了。”老霍咧嘴一笑言道。

  安排好“商稅”的事務後,謝岩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鄉裏的建設上。

  重中之重當然是“大作坊區”,謝岩首先找來常遠,讓施工隊開始先建一條簡易道路通向“大作坊區”的最南端,然後同時開建“水泥作坊”和“冶鐵作坊”,等到“水泥作坊“有產出後,再重新鋪設道路。

  對於施工隊來說,鄉裏的建設那比什麽都重要,常遠領命之後,馬上下令停止接新訂單,將所有的人力物力騰出來,全心投入到鄉裏新一輪的建設中去……

  鄉裏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是“商稅”的征收卻是一刻也沒有耽誤,自“顯慶元年”二月起,“征稅監”開始正式行動起來,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老百姓的日常交易,比如在集市當中賣各種物品等等,至於商鋪和作坊,馮寶采用的是後世常用的“自我報稅”的製度,然後由房元昭帶上學堂“中級班”的學生,利用晚間進行計算,因為有原先的普查數據可以參照,基本上可以大概估算出每家應交的稅額,若有明顯減少,即安排人登門調查;與此同時,還按照每天一家的頻率進行抽查,以杜絕“逃稅”的可能。

  “新商稅”的施行,帶來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首先是一些小商鋪以及某些不願意繳納“商稅”的商號,開始陸續關門歇業;其次,是原先一些百姓自發形成的市集,他們受到商稅的衝擊最大,畢竟是小本經營,收入有限。

  然而,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許多受影響很大的百姓,開始將自己的售賣攤位搬到了“洛陽”與“衛崗鄉”搭界的“洛陽”地麵上,以至於那一帶,僅僅十天,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市,加上原有“洛陽”的賭坊設有的“馬場”投注點,一個小小的集鎮,隱約之間逐漸形成。

  有了變化自然會帶來一些後果,小商小販以及一些小商鋪的大量減少,直接造成普通人家的各種生活不便……很快就有人在“衛崗日報”上發表文章,說“新商稅”罔顧百姓生活,致鄉裏百業凋敝等等。

  洛克然與黃守義,不僅是謝岩和馮寶的鐵杆支持者,同時也是鄉裏的商家領頭人,對於“新商稅”的實施,他們的態度也極為複雜,不管怎麽說,他們兩家每個月那可是都要繳納巨額稅款的,哪怕再怎麽提高成本,最後所交的也比原先多出一倍有餘。

  “衛崗日報”那篇反應“新商稅”帶來的影響文章刊載後,洛克然主動找到黃守義,邀其與自己一同去找馮寶,一來說一下當下的實際情況,二來也想弄清楚,自己繳納那麽多的稅,要是一點好處也沒有,豈不是白交了。

  黃守義也正有如此困惑,當下兩人一拍即合,聯袂前往官衙去找馮寶詢問。

  洛峻在“衛崗鄉”算是個“外人”,雖然他全程參與了“新商稅”的討論,可除了自己記錄並回去研究之外,是一句話也沒有說過。

  在洛峻看來,“新商稅”顯然有利弊,但是他更加佩服的是謝、馮兩人的勇氣和魄力,在幾乎沒有多少支持者的情況下,愣是說服陛下,得到了朝廷授權,並能夠大力推動,且還沒有出現什麽大亂子,能夠做到此步已經極為不容易。

  至於自家兄長去官衙詢問一事,洛峻打心眼兒裏並不認為會有什麽結果,他仔細盤算過各種可能,最後認為,換做自己,恐怕除了在其他地方給予一些優惠外,別無他法。

  天黑時分,洛克然依舊沒有回府,洛峻一個人坐在客廳裏,享受著溫暖,品著熱茶。

  望著杯中翠綠的茶葉,洛峻暗道:“這可真是一樣好東西,若不是兄長與謝縣子先一步相識,洛家可就失去了‘茶葉’買賣,誰又能想到,此物已是洛家最大的進項呢?”

  放下茶杯,洛峻又抬首看了看客廳大門,他就不明白了,兄長到底去哪兒了呢?難道說,“新商稅”一事還能有何變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