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文書
作者:鍾山布衣      更新:2020-12-25 10:55      字數:3645
  劉仁景一路向西,沿官道疾行,隻是出了“衛崗鄉”後,官道的積雪大部分無人清理,想快也快不了。他離開“長安”的時候,走的匆忙,雖說劉仁實會處理好“告假”事宜,但不管怎麽說,早些回去總是好的。

  顧不上路況和天氣寒冷,劉仁景和幾名親兵隨從騎著馬,除了經過沿途“驛站”以吃飯和休息外,全部時間都用來趕路。

  數日後,劉仁景一行,已經可以看到“潼關”。

  很奇怪,如此寒冷的天氣裏,“潼關”方向居然出現了一條長長的車隊,放眼望去,少說也有不少於一百輛的馬車。

  因為積雪的緣故,官道本就並不太通暢,如此長長的車隊行來,劉仁景他們以及一些路人,不得不站到一邊讓他們先過去。

  車隊的速度很慢,而且“潼關”那邊仍然有馬車在駛出來,按照這個速度看,不等上一個時辰估計是走不了的。

  “少卿,要不要過去讓他們先停下來,他們這麽多車,總不能一直等下去吧?”一名親兵對劉仁景說道。

  “不用了,他們不會停的。”劉仁景淡淡地道:“你沒看見‘長安’諸多顯貴的車都在其中嗎?”

  親兵聞言又仔細看了看,發現確實如此,那些馬車上都有暗記,隻要有心不難發現的。

  “他們這麽多人同時離開‘長安’,難道出事了?”親兵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劉仁景道:“什麽事都沒有出,他們是前往‘衛崗鄉’參加‘詩酒風流花會’最後比試的人。”

  “奧——”親兵恍然大悟,他們離開“長安”時,“花會”還有兩場沒結束,所以他們都知道這件事,隻是一時間沒有想起來而已。

  走不了,隻有等,好在時間也算不得太長,差不多等了將近兩個時辰,那長長的車隊才緩緩通過。

  原本打算直接過“潼關”的劉仁景,不得已,隻能在關內逗留一晚。

  當晚,劉仁景婉拒了關內官員們的宴請,早早休息了,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趕路。

  唐朝,對官員是比較寬容的王朝,尤其是以“仁孝”著稱的李治時期,通常來說,隻要官員們能夠找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基本上他很少阻止官員們“告假”,反正在他看來,朝中除了那幾個重臣外,其他人上不上朝,是不是“告假”忙活私事去了,都不是特別重要。

  每次朝會,討論什麽,安排什麽人事變動等等,他的“好舅舅”長孫無忌以及一幹老臣,都替他安排的妥妥當當,也不管是不是合他的心意,隻要是三省那邊決定通過的事情,似乎朝堂之上,就沒有反對的意見,李治有時候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的是不是太輕鬆了呢?可他明明記得,先帝太宗在位時,那可是成天忙不完的事情啊!

  今天的朝會和往常一樣,沒有什麽新意,唯一有些不同的,是“長安”以及附近地區,在這一次大寒和暴風雪天氣中的損失有了一個結果。

  當什麽來年糧食減產等,那都是意料中的事,李治也不可能對此發脾氣,最讓他有些不滿的是,整個“長安”以及附近地區,被凍死和因大雪封路導致無法外出乞討,以至於餓死的百姓,有八百多人。

  李治知道,這個人數是官府統計出來的,如果算上一些不為人知的情況,死的人隻會更多。

  李治對此極為不滿,有心處置幾名官員,哪知道以除遂良為首的大臣們,紛紛進言,說“天災來的太過突然,事先沒有做好準備,有些需損失也是情理之中雲雲……”弄得他最後又隻能是不了了之。

  下了朝,李治直接就往“甘露殿”而去,進得殿中,人還沒坐下,就有宦官來奏報:“啟奏陛下,‘司農寺少卿’劉仁景請求覲見陛下。”

  “不見!”李治坐下來道。

  王伏勝知道皇帝的心情不太好,便輕輕揮手,示意讓那試圖還想張口的宦官先退下,接著,親自倒了一杯熱茶,給李治送過去。

  李治接過來啜飲了一口,一句話也沒說,順手拿起一本奏章翻閱起來。

  王伏勝等了一會,見李治看得很投入,便悄悄地後退幾步,再輕手輕腳地向殿外走去。

  沒用多久,王伏勝又悄然無聲地走了回來,隻是當他剛剛在李誌治身側站好的時候,李治頭也不抬地問:“說吧,他有什麽事?”

  王伏勝道:“劉少卿剛剛從‘衛崗鄉’回來,謝縣男請他帶了一些東西給陛下。”

  “東西留下,讓他回吧。”李治說完,繼續看他的奏章。

  “奴婢遵旨。”王伏勝低低地應了一聲,二度向殿外走去。

  這一次,王伏勝去的時間有點長,等他回到“甘露殿”,發現皇帝已經放下奏章,在那裏獨自飲茶了。

  “謝卿家讓他帶什麽來了?”李治淡淡地問。

  “是一些文書和一盒‘香水’。”王伏勝捧著一個打開的包袱說道。

  “看來謝卿家又弄出來了新玩意,這叫‘香水’的東西,朕可是聞所未聞。”

  “那奴婢給陛下打開瞧瞧?”王伏勝看著皇帝,等待皇帝下旨。

  李治好奇心起,說:“那就瞧瞧吧。”

  王伏勝把包袱放到一個案幾上,接著將木盒上的文書移到一旁,再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盒。

  盒蓋剛一打開,一股淡淡的香味傳了出來,王伏勝靠得近能夠聞到,李治隔得有點遠,是一點感覺也沒有。

  木盒裏,厚厚的黃色錦緞上平放著兩個白色瓷瓶,每隻瓷瓶都由縫製在錦緞上的絲帶係住以固定,其中一隻瓷瓶外,還插著一張折疊過的紙條。

  王伏勝先抽出紙條,打開一看,見上書第一行字是:“警告:瓶中‘香水’絕對不可以給有身孕之人使用!”後麵寫的是“香水”的使用方法……

  王伏勝知道那一行“警告語”是謝岩特意說明的,顯然是馮寶回去後告訴他武媚有孕一事的。

  緊接著,王伏勝又取出一個瓷瓶,先看一下,再晃一晃,除了明顯的有水晃動的感覺,其他什麽異常也沒有。

  初步檢查完畢,確認沒有異狀後,王伏勝拿著一瓶“香水”和那張紙條來到皇帝麵前,先將紙條呈上,同時道:“陛下先看看這個。”

  李治取過紙條,掃了一遍,笑道:“未經太醫許可,朕豈能隨意使用,謝卿家是太小心了些,不過忠心還是有的了。”說著,將紙條又遞還給王伏勝。

  “小心總歸無大錯嘛。”王伏勝一麵接過紙條,一麵陪著笑道,隨即又問:“陛下,這‘香水’就在瓷瓶裏,奴婢沒覺著有什麽特別啊!”

  “打開看看就知道了,朕相信,謝卿家不會弄個沒用的東西來糊弄朕的。”

  “那是自然,謝縣男可是陛下親自簡拔的,糊弄誰也不能糊弄陛下啊。”王伏勝一麵順著皇帝的話說著,一麵動手將瓷瓶口的蠟封去掉,最後將木塞拔了出來。

  僅僅一瞬間,幾乎在同一時刻,李治和王伏勝都聞到了一股說不出來是什麽的花香味,似乎像牡丹?又有點像芍藥,還有點像菊花?又好像哪一種都不像!起初香味較為濃鬱,很快就變得淡起來,但是幾乎一直維持著那種淡淡香味,曆久不散!即使李治上前,用木塞重新塞住瓶口,周圍的香味仍然在空中飄散,大有一直存留的架勢!

  “陛下,好東西啊!”王伏勝激動地說道:“陛下一直發愁給皇後娘娘的年禮,這‘香水’,可不正是最合適的嘛。”

  李治看了一下手中的瓷瓶,口中輕輕地歎了一口氣,隨後將瓷瓶又交給王伏勝,道:“按你說的辦吧,記得換個好點的盒子,這木盒太小家子氣了。”

  王伏勝將瓷瓶小心的放回木盒裏,重新蓋上木蓋,口中道:“陛下且請放心,奴婢保證辦好。”

  李治回到龍塌坐下,先喝了一口熱茶,然後道:“去看下那些文書,都寫了什麽?”

  “是,陛下。”王伏勝躬身應了一句,回身取過文書在手,看了起來。

  謝岩的文書和別人有一點不同,每份文書,都裝訂過,且加了封麵,王伏勝看了封麵上的字,就能大體知道文書的內容。

  “陛下,總共有四份文書,分別是‘關於皇家學堂作坊的報告‘、‘雪災災情報告’、‘防災賑災布置會議紀要’和‘人口與糧食會議記錄’。”

  李治聽後,總感覺有些怪異,雖說光聽名頭也能知道大體的內容,可這什麽“報告”、什麽“記錄”的,可從來沒人如此用過,真不知道謝岩是怎麽想出來這些個新鮮的名詞?

  “陛下想先聽哪一份的?”王伏勝輕聲問道。

  “就先聽那個災情報告吧,朕想看看‘衛崗鄉’有何損失,是何說法。”李治想也沒想就說道。

  “奴婢遵旨。”王伏勝口中應道,手上卻沒閑著,打開文書念道:“‘衛崗鄉’突遭多年不遇的寒冷天氣以及暴風雪突襲,以至於損失慘重!”念到這裏,王伏勝停了一下,瞄了一眼皇帝,見皇帝麵色有些陰冷,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道:“田地作物,受風雪和極端寒冷影響,預計減產已成定局,根據初步估算,最少減產三成,臣以命人加緊補種耐寒之作物,爭取挽回一些損失;全鄉房屋在暴風中,倒塌一百餘間,幸而無人員傷亡,僅損失了牲畜兩百餘頭,其中耕牛五頭,可謂慘重之極,為不耽誤來年農時,臣決定由鄉裏出資購買死去的牲畜,農戶以此錢款購買新的牲畜,差額部分由鄉裏借給農戶,收一成利錢,待來年秋收後歸還;人員方麵,全鄉在籍丁口無一人傷亡,然可惜的是,從‘洛陽’來鄉裏避難的四千多人裏,凍傷者多達五百多人,其中傷情嚴重者有一百二十人,幸賴天佑,並無一人因此亡故,目前都在恢複中。‘新安縣男’謝岩特此上報。”

  王伏勝念完之後,微微抬首看皇帝,沒有旨意他可不敢主動念下一封,隻是,皇帝坐在龍榻上,一語不發,不知道在想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