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緝匪(三)
作者:鍾山布衣      更新:2020-12-25 10:55      字數:4029
  經過大半夜行軍,馮寶一行終於在天亮前抵達“下河村”。

  在馮寶到後半個時辰裏,其餘老兵紛紛抵達,僅僅休息一個時辰,在天色剛剛亮的時候,馮寶下令“出發!”

  山地行軍是極其辛苦的一件事,更不用說大多數人還身著數十斤鐵甲,但卻無人叫苦叫累,甚至連抱怨一下的都沒有。

  跟在馮寶身邊的禁兵,都是從遼東回來的,他們對艱苦訓練,已經是習以為常,要是換在過去,他們無論如何也是堅持不了的,這一刻,他們終於體會到了平日訓練的好處。

  馮寶、韓躍和常遠他們沒有受過訓練,能夠堅持到現在還一聲不吭,已經是極其難得的事情。哪怕是雙腳重如灌了鉛一般,他們也都在心裏不斷地對自己說:“堅持,堅持,再堅持。”隻要到了“夾子溝”,看到那一夥賊人,他們就成功了!

  馮寶帶隊正在追蹤賊人的時候,大唐皇帝陛下得到一個非常令他震驚的消息——“雲州鎮將”方大同,因處事不公,包庇其族弟擅自殺害軍卒,致使其麾下一旅軍兵嘩變,雖經圍剿,仍然跑出去二十多人,自“雲州”過“太原”南下,一路為非作歹,導致多個村莊被洗劫,數十百姓命喪刀下。

  “啪”地一聲,李治重重地將一本奏章扔到地上,對著下麵站立的一名官員道:“三個月前發生的事,今天才上報,你‘兵部’都是幹什麽的?”

  官員戰戰兢兢地道:“可能是、是下麵的人,想要剿滅後再上報。”

  “剿滅後?現在呢,叛軍去哪兒啦?”李治極為不滿的問。

  “臣,微臣隻知道大概在‘洛陽’一帶。”官員把頭一低,低聲地說。

  李治更加不滿意了,怒聲道:“大概?你就這麽告訴朕嗎?難道還想讓叛軍繼續殺害朕的子民不成?”

  官員“撲通”跪下,道:“臣不敢,臣請陛下派大軍前去圍剿。”

  “總共不過二十餘人,派大軍去圍剿,你這個‘兵部侍郎’就是這麽當的?”李治差點沒被這家夥給氣暈了過去。

  “據臣所知,這夥叛軍,武技高超,配合默契,人少了,怕是會走漏網之魚的。”兵部侍郎總算回答的順利一些。

  “那‘兵部’有什麽章程?”

  “臣提議,由‘潼關’駐軍派出一千人,負責圍剿,周邊州縣,負責找到叛軍位置。”兵部侍郎道出了“兵部”的想法。

  “用一千人去圍剿二十人?這就是你們‘兵部’的意見?難道說,你們不知道大軍出動,耗費軍資無數?”李治很嚴厲的問道。

  “可是,若非如此,要想一次性解決叛軍,難啊!”兵部侍郎道。

  “夠了,朕不想聽這些,回去速速另外想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出來,退下吧。”李治直接將兵部侍郎給攆出了“兩儀殿”。

  李治看著兵部侍郎走出大殿道:“氣死朕了!”

  “陛下莫要生氣,保重龍體要緊啊。”宦官王伏勝恭聲對李治說道。

  李治說:“朕能不氣嗎?三個月前的事,現在才呈報。”

  王伏勝這話可不敢接,站立一邊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李治稍微消了一點氣,再次說道:“王伏勝,你派人去大理寺,問問那個激起兵變的家夥抓起來沒有?務必要嚴懲不貸。”

  “奴婢領旨。”

  又過了片刻,李治忽然發現王伏勝還站在原地,不禁問道:“你怎麽還在這?”

  王伏勝趕緊說:“陛下,奴婢想起一件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李治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說吧,何事?”

  王伏勝道:“陛下可還記得奴婢說過的那個笑話?就是關於‘偷雞賊’的。”

  李治眉頭微微一皺,道:“禁兵‘偷雞’一事,朕不是不予追究了嗎?”

  “陛下,奴婢想說的意思是,那可是一支精兵啊!”

  “朕知道他們是軍中精銳,那有如何?王伏勝,你到底想說什麽?”李治有些不高興了。

  王伏勝連忙解釋道:“陛下,奴婢聽說。他們是以‘夜訓’為名義去的,能在夜裏人不知鬼不覺地進入村莊的軍隊,奴婢可是頭一次聽說,如果讓他們去圍剿叛軍的話……”他特意沒說完,瞪著一雙眼睛看著皇帝。

  “對啊!”李治頓時來了精神,他也知道,在大唐,能夠夜間出沒的軍隊極少,出動他們,最合適不過。

  “王伏勝,你這個主意不錯。”李治誇讚了一句。

  “奴婢謝過陛下,這都是奴婢應該做的。”王伏勝口中很恭敬,心裏可是開心極了,能夠得到皇帝的誇獎,那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那你親自去一趟,把‘偷雞賊’的首領給朕叫過來。”

  “遵旨。”王伏勝這下不再猶豫了,馬上走出大殿,直接去“左驍衛將軍府”。

  李治又看了幾本奏章,感覺有些悶了,抬頭看了看大殿外——陽光燦爛,似乎很溫暖的樣子!相比較之下,大殿裏就顯得陰冷了一些。

  李治從龍椅上站起來,信步走到大殿外,當陽光照射到身上時,一陣暖意湧起,令人舒坦至極。

  李治不打算回大殿裏了,他直接往後宮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沐浴在春日的陽光裏……

  王福來已經不在“掖庭局”了,他接受了謝岩的建議,花了三十貫,被調去專門在“南海池”裏清潔衛生。

  “太極宮”有東南西北四處水景地,統稱“四海池”,其中“南海池”距離“兩儀殿”最近,也是李治常去散心的地方。

  王福來進去“南海池”負責打掃和整潔,事情雖然辛苦些,但的確能夠時常遠遠地看到皇帝陛下,隻是他不敢貿然跑到皇帝麵前,真要是去了,估計也就早玩完了。

  池邊有一臨水“水榭”,由於建在一處比人高的土台上,人在其中有種登高望遠的感覺,所以李治偶爾會去那裏看看風景,小座片刻休息。

  那裏就是王福來選好的地方,他要在那裏,實施謝岩向他推薦的計劃!

  今日,王福來很遠就看到皇帝慢悠悠地走過來,而且看方向,應該就是“水榭”那,更主要是他發現,總管王伏勝居然不在,這就太好了,不管事先想的多麽周到,王福來心裏還是很害怕的,尤其是對王伏勝,那可是出了名的對犯錯宦官心狠手辣的主,他不在,起碼最壞結果出現的時候,生命安全還是有保證的,無論如何,皇帝陛下還是很仁慈的。

  李治怎麽可能想到,會有人在此處“算計”自己,他跟平時一樣,信步走進“水榭”,直接走到臨水那一邊,負手而立,望著眼前開闊的水麵上,折射出陽光照耀下的璀璨,心情可謂是極好,大有大有臨水而觀,賦詩一首的衝動。

  “看朱成碧思……,憔悴支離……憶君,不信比來……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李治還在醞釀“詩意”,卻突然被人搶了先,而且還沒聽完整,但是以他的學識,稍微一想,感覺到這是一首好詩,既然是一首好詩,沒有聽完整,豈不是非常遺憾。

  “去看看,是誰在念詩。”李治側首對身後的宦官道。

  “奴婢領旨。”宦官躬身答道,轉身招呼兩名隨侍小宦官跟自己同去找人。

  功夫不大,宦官回來稟報道:“啟稟陛下,是一名奴婢打擾了陛下清靜,現在已經被拿下,請陛下責罰。”

  “哦,他是如何說的?”李治問。

  宦官道:“那奴婢竟然不知道陛下在,真是該死。”

  “不知者不為罪,此乃小事,不值一提。”李治隨口一句話,就免了王福來的罪過。

  李治又問:“那首詩是怎麽回事啊?”

  宦官偷偷瞄了皇帝一眼,還是如實回答道:“據那奴婢交待,是他在‘感業寺’裏,聽前朝一名姓‘武’的宮人念及。”

  “姓‘武’?”李治第一時間裏都沒想起來,反而問他最感興趣的事:“全詩可記下?”

  宦官道:“奴婢記下了。”

  “念”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宦官低身念了出來。

  李治心裏默念一遍,又思考一下,最後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首絕佳的七言絕句,他自己作不出來。

  尤其是詩中透露出來的極盡愁苦的意思,道盡了一位思婦的瘦弱不知和心力交瘁之情。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寫的詩,如果沒有真情實感的人,斷然是無法寫出!

  李治不免好奇心起,究竟是什麽人寫出這樣的詩?開口問:“那宮人是誰?”

  宦官道:“是、是先帝的‘才人’,名喚‘武媚’。”

  李治“謔”地一聲站起來,沉聲道:“你是說,武才人?”

  “回陛下,那奴婢是這麽說的。”

  李治立刻說:“給朕帶上來,朕有話問。”

  很快,王福來被帶到皇帝麵前,他“撲通”跪下道:“奴婢拜見陛下,墾求陛下饒恕奴婢。”

  李治問:“說,你為何剛剛要念詩?”

  王福來趴在地上,頭也不敢抬,惶恐地道:“啟稟陛下,前些時候奴婢去‘感業寺’送糧食的時候,聽到武才人、啊不,是‘明空’師父念的,奴婢記性不錯,就記下來了,剛才,奴婢見到石榴樹發了新芽,奴婢沒學問,就想‘石榴裙和石榴樹有何關係?’於是不自覺地念了出來,奴婢無意冒犯陛下,求陛下繞過奴婢吧。”說著重重地磕頭起來。

  這一番說詞,是謝岩告訴他的,王福來又加了一些改動,目的就一個,必須要讓皇帝相信,一切都是“無意”之間,絕不能有半點“故意”的意思顯現出來。

  李治卻是沒聽出來“刻意”的意思,他腦子裏出現的都是過去種種的“綿綿情意”和種種往事……

  皇帝走了神,可就苦了王福來,他一直重重地磕頭,額頭很快就開始流血,可是他也不敢停下,哪怕再痛苦,也得咬牙堅持下去……

  漸漸地,王福來感覺眼前被血遮住,模糊了起來,腦子也開始迷糊起來,終於,他堅持不下去了,身子往邊上一歪,居然昏過去。

  這下動靜有點大了,李治被“驚”到,回過神,定睛一看,磕頭的宦官暈倒了,雖然說在他眼裏,宦官隻是一個“會移動的物件”,但是就發生在眼前,那也是心裏多少不舒服的事兒,當即說道:“帶下去,治一下。”

  李治一句話,等於留了王福來一命,一般而言,類似這樣的情況,皇帝如果不發話,犯錯的宦官幾乎是不會得到救治,生死全看天意了。

  王福來被抬走了,李治看景色的興致也沒有了,他沉默地緩緩走著,沒什麽目的就是隨意走著……

  不知道走了多久,李治突然開口喚道:“王伏勝。”

  “陛下,王伏勝去‘驍衛’那裏了。”宦官低聲地“提醒”道。

  “還沒回來?這個奴才。”李治心裏罵了一句,麵上倒是沒有表情,腳下的步伐也沒有停,繼續邊走邊想著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