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上元節,夜
作者:鍾山布衣      更新:2020-12-25 10:55      字數:4178
  正月十五,上元節,大唐最重要的節日。

  從今天起,“長安”城將“放夜”三日,也就是從今天起,三天沒有“夜禁”,可以通宵達旦的玩樂。

  從早上起,馮寶就開始問謝岩:“打算怎麽過節?”

  謝岩則反問:“你有什麽主意?”

  “我打算城裏住三天。”馮寶說。

  謝岩道:“那你把石子、韓躍帶去。”

  馮寶說:“警官你呢?要不一起去得了。”

  謝岩搖搖頭,道:“你們去湊熱鬧吧,我是不大喜歡的。”

  “好的,那我們可就走了喲!”馮寶是一點不謙虛,說完之後帶著石子去找韓躍,看樣子他是急不可耐地要進城了。

  白日的“長安”,人頭攢動,車水馬龍,這些在馮寶眼裏,並無任何稀奇地方,對他來說,唯一的看點是“美女”。

  要說有多美,那可是談不上,主要是平日裏看不見啊。

  今天不同,各家的小娘子紛紛走上大街,有的在街頭看雜耍;有的去店鋪裏選購自己喜歡的物件;還有的和馮寶一樣,東張西望的閑逛,或許也是在感受節日的氣息。

  馮寶跟往常一樣,頭發梳成馬尾狀,繩子一紮,簡單而又方便,一襲青色長袍著身,腰間並無任何配飾,顯得與眾不同。後麵跟著石子和韓躍,怎麽看,都像是哪家的紈絝子弟在街市上遊蕩。

  走累了,路邊攤上坐下歇歇,石子知道馮寶不喝外麵的茶水,隻讓夥計送來一壺熱水,自己卻拿出身上帶的茶葉,給他沏上一壺熱茶。

  熱茶尚未及入口,鄰桌來了兩名書生裝束之人,一人坐下即道:“夥計,上壺茶。”

  另一人對同伴道:“聽說今天晚上,‘平康坊’可是每一家都掛了花燈,還都是高手匠人製作的,晚點要不去看看?”

  “花燈哪有美人好看啊!我早就聽說了,各家姑娘都會在今晚出來獻藝,特別是‘謫仙館’的芊芊小娘子,平日萬金難得一見,今晚可是會出來獻舞的,聽說你可是花了不少錢,連手都沒摸過。”

  “誰說的,上個月某家可是……”

  後麵的話,他們聲音小了一些,馮寶聽不太清楚,也沒有興趣再聽下去了,他隻是記住了“謫仙館”、芊芊小娘子,心裏打定主意,晚上過去看看。

  休息夠了,馮寶帶著石子和韓躍,直接回“大寶商號”。

  到了晚上的時候,馮寶隻帶了一名老兵就直撲“平康坊”,在他心目中,風月場所,如石子他們“未成年人”,還是不去的好。

  天一黑,整個“長安”瞬間被各色各樣的花燈給“照亮”了!尤其是“平康坊”裏,不僅每家每戶都張燈結彩,每座青樓館閣前,更是有手工製作出來的“燈山”、“燈樓”“燈樹”,成百上千隻花燈,各式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謫仙館”前,一座巨大的“燈山”聳立門前,兩旁各有四名夥計迎賓,馮寶本想直接進入,卻被告知:“上元節期間,每人需交納三百文才可入內。”

  這就如同後世的“門票”一樣,馮寶倒是也能理解,他不提出異議,老兵二話不說,付了錢。

  隻要給了錢,那自然態度不一樣了,迎賓的夥計滿臉堆笑的把二人帶進樓中。

  馮寶隻是想來“參觀一下”,所以他拒絕了老鴇的各種“推薦”,僅在大廳找了個桌子坐下來。

  一壺酒,六個菜,足夠他們兩個人食用。

  隻可惜,酒是“燒酒”,菜式也很普通,遠不如馮寶自己弄的,幸虧,還有一盤“葡萄幹”吃起來很是爽口。

  客人漸漸多了起來,大廳的六張桌子,轉眼全部坐滿,更多的客人卻是進了樓上的包間,顯然都是一些熟客,又或是豪客。

  差不多亥時剛到,老鴇子走上大廳的“表演台”,她說了什麽,馮寶完全沒有在意,因為,有一個熟人走了過來。

  “這不是馮校尉嗎?”

  馮寶抬頭一看,意外地道:“劉都尉,你怎麽會來的?”

  劉定遠“哈哈”笑道:“應該和你一樣,慕‘芊芊姑娘’之名而來。”

  “哦——”馮寶招呼劉定遠坐下來後,又問:“你不會就一個人來的吧?”

  “當然不是”劉定遠道:“走,跟我上樓去,一會兒叫‘芊芊’來給你陪酒。”

  馮寶起身剛要走,突然鍾樂之聲響起,一隊輕衣薄紗的女子,飄然出現於“表演台”上,分成兩列而立。

  “坐下看吧,芊芊姑娘就要出場了。”劉定遠善解人意地坐下來道?

  馮寶本來就抱著無所謂的心態,便跟著坐下來,他倒是更好奇了,什麽樣的女子,能夠如此吸引人。

  “謫仙館”裏的情形,不過是青樓最常見的情況,無論弄出什麽花樣,其實都能猜出來。

  皇宮裏就不同了,當今天子初登大位,頭一次過此與民同樂的“上元節”,一切都要求熱鬧和喜慶……

  宮裏張燈結彩自然不用多說,李治參加完飲宴後,更帶著一眾妃嬪,於宮中欣賞“踏歌”。

  “踏歌”就是一種類似後世的“群眾性”舞蹈,表演人數眾多,拉手而歌,以腳踏地為節拍,邊走邊歌,是一種極為適合節日氣氛的大型舞蹈。

  或許是今晚風有點大,李治看了約半個時辰後,感覺有些寒意,就說道:“朕乏了,回去吧。”

  皇帝金口一開,自然是無人可違,在一片“恭送陛下”之聲裏,李治邁步離開。

  “陛下,陛下這是打算去何處?奴婢也好命人先去準備。”一名中年宦官緊跟李治身後,悄聲問道。

  李治腳步稍微一頓,道:“先去‘清寧宮’吧。”

  “清寧宮”是李治正妻王氏居所,雖說他不大喜歡這個老婆,但無論如何,她是李世民安排的妻子,又出身於“太原王氏”,起碼的尊敬還是要有的,再加上李治已經決定“上元節”後正式冊封她為皇後,因此,過去探望一下,也是應有之意。

  李治剛進“清寧宮”,王氏即迎上去行大禮道:“妾身恭迎陛下。”

  “免禮,平身。”李治說著,親自扶起王氏道:“即將為皇後了,日後不必行此大禮。”

  “今日‘上元佳節’,怎不出去走走看看,也好熱鬧一下啊。”李治坐下來問道。

  “妾身日間偶感不適,精神不是太好,就沒有出去了。”王氏坐下來說道。

  “哦,叫過太醫了嗎?”李治又問。

  “太醫來過,說並無大礙,多加休息即可。”王氏答道。

  李治來王氏這裏,純屬是禮數,和她並無什麽話好說,可是又不能剛坐下來就走,一時之間居然不知道再說什麽好。

  一直站在邊上的中年宦官,對自己這位主子的心思十分了解,見李治有點不曉得怎麽辦的時候,靈機一動,道:“陛下,諸位大臣及各國使節呈上的‘賀表’,已經全部送進宮了,陛下不是說,要給娘娘看一看嗎?”

  李治一聽,連忙道:“不錯,朕差點忘了此事,速速取來,念給皇後聽一聽,也好高興高興。”

  “奴婢遵旨。”中年宦官應了一聲,趕緊就出去招呼小宦官去取。

  李治陪著王氏則是東拉西扯的閑聊,基本和應付差事差不多。

  不久,兩名小宦官各自捧了一摞“賀表”走進來,李治一見之下嚇了一跳,心說:“怎麽這麽多?”

  中年宦官也察覺到李治有些不高興了,趕緊問道:“陛下想先聽諸位大臣的,還是外國使節的?”

  李治掃了一眼那些“賀表”,沒好氣地問:“都有誰的啊?”問完還加了一句:“找兩位文采好的。”

  中年宦官馬上走到小宦官麵前,在一堆“賀表”裏翻了一下,最後取出一本,道:“這是‘右仆射’褚遂良呈上的。”說著抬頭看了一眼李治,見皇帝沒有表示,趕緊展開念出聲來……

  褚遂良乃是初唐大家,不僅文章寫得好,一手書法更是當時頂尖人物,李世民生前對其極為看重。他的文章自然是花團錦簇,無可挑剔,無論李治還是王氏,都十分滿意。

  中年宦官隨後又拿出一本“侍中”於誌寧的“賀表”念了出來……

  於誌寧曾為“太子左庶子”,算的上是從龍之臣,李治對其也是頗為信任,他的文章雖然不華美,卻勝在情真意切,李治同樣非常滿意,還讚了一句“於卿寫的好啊!”

  等到中年宦官第三次拿“賀表”時,李治道:“換個外邦的吧。”說著,還衝王氏笑道:“聽聽他們能說些什麽,好歹也是新鮮。”

  王氏含笑應道:“全憑陛下做主。”

  中年宦官馬上又取出一本道:“此為百濟國所上。”

  “念!”李治道。

  中年宦官不敢怠慢,急忙念了出來……

  “百濟”所上賀表內容極為中規中矩,雖然沒有任何出彩地方,卻也得到李治一句:“化外蠻夷,寫成這樣也算尚可。”基本算是肯定的意思了。

  “王伏勝,再找一個吧。”

  王伏勝(中年宦官)明白皇帝的“暗示”,這是最後一個,念完就結束了。

  王伏勝先是拿起一本,道:“這個藩國倒是奇怪,叫什麽‘波斯薩珊國’,奴婢從來都沒聽說過呢。”說著,他把這本又放了下去,準備另外換一個。

  “慢著”李治突然問道:“剛剛那個叫什麽國?”

  “波斯薩珊國”王伏勝想也不想地回答。

  “波斯、波斯!”李治忽然想起來了,前幾天酒宴上,不是提過的嘛。

  “就念這一本。”李治有了印象,自然就想聽聽了。

  李治發話了,王伏勝當然是二話不說地展開“賀表”,準備念出來。

  然而,就在王伏勝打開“賀表”,剛要張口的時候,一張紙片,慢悠悠地掉落出來,最後緩緩地落在地麵上。

  王伏勝看見了,他身邊的兩個小宦官也看見了,可是他們誰也不敢去撿,因為他們發現,皇帝陛下也看到了!

  “清寧宮”裏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喘,誰都知道,呈給皇帝的奏疏裏居然還有夾帶,這可是天大的事啊!

  “王伏勝”李治才喚了一聲。

  “撲通”王伏勝立刻跪倒在地,口中連稱:“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李治隻是不悅,倒也沒有生氣,道:“看看,上麵寫了什麽?”

  王伏勝迅速撿起紙片,掃了一眼,而後念出聲道:“友邦欲助大唐拓邊萬裏,臣卑路斯已有奏疏呈上,陛下可知否?”

  “清寧宮”內頓時又安靜了下來,再笨的人恐怕也聽出來了,這裏麵提到了“奏疏”,而這“奏疏”,恐怕皇帝陛下並不知道。

  “王伏勝”

  “奴婢在,奴婢沒有、奴婢沒有見過什麽‘奏疏’啊!”王伏勝服侍李治多年,當然知道皇帝的脾氣,此事不把自己撇清了,那等著自己的隻有死路一條了。

  “好啦,起駕吧。”李治無心待在“清寧宮”裏,直接站起來說了一句。

  王氏看出來李治心情很差,也就沒了挽留的意思,起身行禮道:“妾身恭送陛下。”

  離開“清寧宮”,走了沒幾步,李治突然停下來喚道:“王伏勝,奏疏的事,盡快弄清楚。”

  “奴婢遵命!”王伏勝說完,又道:“陛下,現在是去……”

  李治看也不看王伏勝,直接邊走邊說:“去蕭妃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