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偷雞風波
作者:鍾山布衣      更新:2020-12-25 10:55      字數:4761
  經過商量,鋪子開業的日子選定在九月初一。

  裴士峰等一眾禁兵聽說之後,直接找上門來,說是為了照顧生意,按兩貫一壇買兩百壇,並且還說,在八月二十八那天,組織一次全體人員參加的“夜訓”,搞個歡慶日,當是提前祝他們開張大吉、生意興隆。

  這絕對是一番好意,加上馮寶又是一個極度喜歡熱鬧的性子,此事也就這麽定下了。

  八月二十七,老兵們終於回來了,並且帶回來一個好消息,他們在距離“長安”百裏的地方,找到一個有“石炭”的村子,村民們聽說挖“石炭”有人全部收購,都興奮不已,幾乎沒提多少條件就答應可以按照要求把“石炭塊”粉碎後交付,價錢也很公道,塊狀的每五斤兩文錢,粉碎後的每五斤四文錢,另外每斤加一文錢運費,他們負責運到“長安”來。

  謝岩和馮寶仔細算了一下,一斤碎煤加上黃泥和少量木炭粉及木屑,總成本大約四文錢,加上人工和其它開支,也不會超過八文錢,因此決定將蜂窩煤的價格定在二十文一個,他們按照一個爐子一天消耗六到七個蜂窩煤來計算,也就是一個月差不多需要花費三貫多到五貫錢左右,對於“長安”城裏的大戶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

  定好價格後,他們倆又商量了一些細節,然後找了幾個老兵過來,分別交待一些事,有的去“石炭”產地訂貨,有的去城裏聯係鐵匠,有的去聯係安排找人送貨……總之,直到天黑以後才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好。

  次日,八月二十八。

  剛過午時,裴士峰先帶著三十多名禁兵來到營地,他們不僅運來六百貫錢,還帶上買好的各種果蔬以及二十隻活羊。還沒等開始宰殺,程務忠和另外一百餘名禁兵也來到了營地,他們卻是帶來了米和磨好的麵粉。

  眼見他們卸下米、麵,謝岩實在是有些哭笑不得,他對裴士峰和程務忠道:“你們不會以為我連招待的錢都沒有吧?怎麽想起來帶這麽多東西?”

  裴士峰“哈哈”一笑道:“三個多月沒喝酒了,嘴裏都淡出鳥來了,今天不搞個一醉方休,決不回去。”

  程務忠也笑著說道:“謝校尉就別客氣了,咱們這麽多弟兄,打擾了那麽久,區區吃食算什麽啊,不用放在心上的。”

  “唉,你們如此大方,我們哪能小氣呢!”一邊的馮寶隨即豪邁地道:“今晚,酒管夠!”

  “馮校尉不打算賣錢啦?”裴士峰輕笑道。

  “要是大家有能耐全喝光,我也認了,大不了晚幾天開張,重新釀就是了。”馮寶十分豪爽地說。

  “好,就衝著馮校尉你這話,那個爐子,我訂十個。”程務忠突然冒出來這麽一句,讓馮寶嚇了一跳。

  謝岩同樣非常吃驚,搶先問:“你要那麽多爐子做什麽啊?”

  程務忠道:“我家隻要兩個,另外八個是家兄訂的,聽他說,有幾個是給同僚的,具體我也沒有多問。”

  “原來如此啊!”謝岩露出恍然神色,接著又說:“如果隻是自己家裏用,完全沒必要用我們這種,還有一種簡易的,直接燒‘石炭塊’,花費要小很多。兩位不妨問問其他兄弟,還有誰需要這種簡易的,我們可以專門做一批,送給大家,不過‘石炭塊’嘛,就需要自己去市麵購了。”

  裴士峰一聽,大喜過望,他知道那種爐子,在“遼東”被風雪困住的日子裏,軍營裏幾乎每個帳篷都安裝了一個,要是沒這東西,那些日子可不得讓人凍出毛病來。

  前些天聽說馮寶他們準備開店賣,裴士峰一直想著到時候也買一個,可後來得知,他們弄的是新東西,更好看,更好用,但是比較貴,他才有些猶豫,畢竟他隻是普通軍官,俸祿微薄,家裏的照應也少,不敢隨便亂花錢。現在聽謝岩說,可以為大家專門製作一批簡易的,自然是極其開心,他馬上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所有禁兵兄弟。

  營中頓時響起一片歡呼……

  程務忠看到軍中兄弟們如此高興,不禁好奇地回過來問謝岩:“看樣子,簡易的爐子更受歡迎啊,校尉不考慮考慮?”

  “我們隻掙有錢人的,不和老百姓去爭。”這次馮寶先說了。

  謝岩見程務忠似乎不太明白,就出言解釋道:“他的意思是,簡易那種,‘通善坊’的匠人們做一次就學會了,以後他們一定會自己做、自己賣的,我們沒必要和窮苦百姓爭搶賺錢的事情。”

  “能夠為百姓著想,二位真是高義!”程務忠由衷言道。

  謝岩和馮寶卻是相視一笑,畢竟在他們眼裏,真的隻是小事。

  很快申時將過,一百多禁兵加上幾個“武平堡”軍官,總共分成十個小隊。

  這一次人太多,其中有五個小隊,不得不騎馬跑遠一點,要不然附近的村子已經快要無雞可偷了。

  謝岩和所有老兵留守營地,準備吃食。

  夜半子時,所有的隊伍陸續回到營地,收獲極為豐富,總共偷了六十多隻雞,二十多隻鴨。

  經過大半個時辰的忙碌,所有吃食全部準備好,盛大的篝火晚會,正式開始!

  一百多光著膀子的男人,在野地裏,一手抱著酒壇,一手拿著熟雞,啃一口雞,喝一口酒,時不時還有人唱,有人跳……熱鬧的場景,甚至吸引了禁苑圍牆上巡邏的羽林軍。

  都是軍中袍澤,自然萬事好說,有好事者,居然跑到圍牆下,將整支烤熟的羊扔上去,羽林軍也不客氣,接過來就分食,甚至還要了幾隻雞,幸好他們沒有忘記自己在執勤,總算沒提出要酒,這讓謝岩放心了許多,他是真怕惹出什麽事來。

  一夜下來,近四百壇酒被消滅,所有的醉漢們,被一個個抬到放有冰塊的屋子裏,要是在露天,光是蚊子,就能把這些人都給消滅了。

  天亮了,今天是大朝會的日子,幾乎所有的高官全部去太極殿覲見皇帝陛下,各衙門留下的全都是負責具體事務的一般官員或者胥吏。

  在往常,每逢大朝會的日子,都是各衙門比較清閑的日子。

  雍州府衙門前,衙役剛剛把一名周邊縣衙遞交公文的胥吏帶進去,人還沒出來,又來了一個,一問之下,還是周邊屬縣來送公文的。

  “今天這都是怎麽了?一大早全都是周邊屬縣送公文的,已經進去五個了,看樣子還有。”門口一名衙役對另外一人道。

  “能有什麽事?還不都是那些偷雞賊幹的好事,幾個月裏,附近的縣幾乎全部來報告過了,要是算上今天的,怕不得有二十多次啦。”另一衙役道。

  “也不知道是什麽人幹的事,偷了雞,還給錢,有錢幹嘛不自己去買呢?真是搞不懂。”

  衙役搞不懂的事兒,雍州司馬同樣也沒弄明白。府衙數月內,陸陸續續接到過多次報告,說是有一夥賊人專門偷百姓的雞鴨,但奇怪的是,賊人們每次都按照四十文一隻雞和一隻鴨的價格留了錢,比在市場上買還要多一點,也正因為如此,府衙基本上沒太放在心上,可是今天不同,一下子來了五六個縣報告,這太過分了!況且還有沒報告的,這說明,賊人為數眾多,而且膽子奇大。

  雍州司馬考慮再三,決定先派捕快分頭去各個出事地勘察,等有了結果,再向長史稟報。

  傍晚,城門快關閉的時候,派出去的捕快陸續回到府衙。

  雍州司馬根據帶隊的幾人描述得知,昨晚總共有七個縣十個村遭到偷雞賊光顧,雞鴨一共被偷八十九隻,每隻雞還是按照四十文留下錢財,且,夜裏行動,無聲無息,不僅沒人聽到雞鳴,連狗吠聲也沒有,這些特點和過去發生的偷雞案,是一模一樣。

  居然又是線索全無,雍州司馬忍不住對著捕快們大聲道:“每次都是一個相同的說法,你們那麽多人去,就沒有發現什麽有用的線索?”

  幾個捕快相互間以眼神交流一下,最後由一個年紀大一點的出來做代表道:“賊人們精通夜間辨識方向,而且還懂得不讓雞鳴狗吠的江湖竅門,加上他們人數眾多,我們以為,這夥賊人不會是普通人。”

  “不是普通人?莫非長安附近還能有成群盜匪不成?”雍州司馬很是不滿地道:“若是本官以此告知長史,爾等以為,明公會接受嗎?”

  “不可能是盜匪!”那捕快以非常肯定的語氣道。

  “哼!”雍州司馬怒聲問:“若非盜匪,當是何人?昨晚之事非同小可,隱匿不報已不可能了,難道非要陛下來追查此事嗎?”

  那捕快猶豫片刻後,似乎下了決心,說道:“我們以為,賊人更像是一支軍隊。”

  “軍隊?”雍州司馬明顯被嚇到了,他用滿臉狐疑地表情看了一下眾捕快,隨後問:“爾等都是此意?”

  眾捕快誰也沒有開口,不過臉上神情卻都是肯定的意思。

  雍州司馬眉頭微微皺起,他清楚的知道,如果涉及軍隊,那就決不會是小事,更不會是他這麽個小小司馬可以管得了的事。

  仔細考慮之下,雍州司馬什麽也沒說,而是擺了擺手,示意捕快們退下。

  捕快們走後,雍州司馬獨自坐了很長時間以後,才起身離開房間,他覺得,此事必須得報予長史知曉。

  雍州長史是長安及附近二十個縣實際的最高行政長官,雖說他頭頂上還有個雍州刺史,但那個職位通常由皇家的王爺掛職,基本就是個擺設。當雍州司馬告訴他長安附近有一支人數不祥的軍隊出沒時,他也給嚇壞了,隻是當著下屬的麵沒有顯露出來而已。

  雍州司馬見上司幾乎沒有反應,不禁有些著急,故而出言道:“依明公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理?”

  雍州長史用手輕輕撚了下長須,再緩緩地說:“盜匪之說,日後休要再提,說是軍隊嘛,也不是太像,你去告訴捕快,加緊調查,但是在沒有結果前,誰也不許亂說話,違令者嚴懲!”

  當雍州司馬見上司表明了態度,便不再多問,主動退下了。

  司馬走了,雍州長史這才麵露凝重之色,他久居官場,深知凡是和軍隊有關的都非常敏感,他在考慮,此事要不要上報,如果上報,又應該怎樣上報?是給皇帝上書呢,還是稟報到“中書令”長孫無忌那裏。

  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他覺得似乎有種要自己在皇帝和長孫無忌之間選擇的意味。

  事實上,雍州長史想多了,不用他稟告,身為大唐皇帝以下第一人的“中書令、趙國公,淩煙閣功臣位列第一”的長孫無忌已經由別的渠道獲知昨晚發生的事,而且也更早一些分析出,所謂賊人多半和軍隊有關。

  到了長孫無忌的位置,任何一件不同尋常的小事,都有可能被放大,在他看來,就不應該,有什麽超出掌控的“不同尋常之事”。

  剛剛走出房門,有胥吏前來行禮問安,長孫無忌和藹地向胥吏輕輕點一下首,再說道:“天色以晚,老夫就先回去了,明日你去趟兵部,讓他們將最近三個月內,各地來往長安的軍伍詳情整理一下送過來,老夫明日要看。”

  胥吏連聲應下,並恭送長孫無忌離開。

  次日,長孫無忌散朝回到自己署衙,見案幾上堆放了厚厚一疊公文,其中有一份公文是單獨放置在案幾中間,他信手拿起來一翻,果然是兵部呈上,裏麵列舉了從五月到八月間,所有進出長安地界的軍隊,內容包括為何來到長安,何時離開,具體人數,領軍將領等等,可謂極盡詳細。

  大概是因為記錄太多的緣故,長孫無忌叫進來兩名胥吏,讓他們先過一遍,並且告訴他們:“重點找出自戰場回來,人數一千以下,且現在駐紮長安附近的。”

  長孫無忌年青時,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算得上是精通兵事,因此能夠從很有限的消息裏判斷出,這夥“偷雞賊”大致是在什麽範圍之內。

  他並不在意百姓區區損失,況且嚴格來說,百姓根本沒損失,他更加關心的是,這些是什麽人,為什麽要偷雞?他們會不會對“長安城”構成威脅。

  人多,效率自然就高,很快,兩名胥吏根據長孫無忌劃定的範圍,找出來四支相似的軍隊。

  長孫無忌拿到胥吏甄選過的四支軍隊名單,僅看了一眼,就又放回到案幾上,他已經決定了,不再去過問有關“偷雞”一事,至於府衙那邊,能不能查得出來,那就不是他考慮的事了。

  那究竟是什麽原因讓長孫無忌決定放棄追查的呢?

  原來,名單上的四支軍隊,三支來自“左武衛”,一支來自“左屯衛”,而且都是從遼東戍邊歸來,長孫無忌幾乎可以肯定,“偷雞賊”們一定是這四支軍隊中的某些人。

  這些戰場歸來的武夫,紀律性差點,也屬正常,但他們都是十六衛大軍中的人,說弄點事出來不奇怪,若是說他們心存不軌,那就是無稽之談了,也正因為這樣,長孫無忌才沒有深究下去,僅僅是看成了一般性的地方事務而不予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