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東青
作者:老大河      更新:2020-12-24 14:45      字數:3419
  侍其軸卻對著趙權暗暗地伸出一個大拇指。

  他們幾個都很清楚,洪福源可以憑著軍令,攔住東真軍,但絕不敢對忽察下手,否則他將麵對的可能是整個蒙古**隊的攻擊。而把忽察扣留在五老山城,那便是在山城內放著一堆隨時可以引爆的火藥。

  但同樣的,他也不敢承擔私自放離東真軍的責任,尤其麵對的是一個脾氣極其暴虐的蒙古統帥。

  隻是令洪福源沒想到的是,眼前這個屁大點的小夥子,竟然敢公開以此來威脅自己。

  洪福源想發怒,卻不知道該用什麽方式來發怒,指著趙權的手指,開始微微地發抖。

  “報!”一個侍衛突然急奔而來,洪福源莫明的就鬆了一口氣。可是,氣才鬆了一半,又被憋了回去。

  “報將軍,蒙古隻不幹元帥使者來見。已經進入北門了。”侍衛急急的說道。

  “誰讓他們進來的!”洪福源怒喝道。

  “我,我們攔不住,城門守卒已經被砍傷了兩人,他們說,他們說要過來問罪。”

  “問罪?”洪福源眼中的疑惑一閃而過,隨即便是慌亂。

  趙權與忽察,兩個人卻是抬頭望天,事不關己模樣。這時候,就是把他們倆架出去,也有些來不及了。

  侍其軸卻走過來,對著洪福源說道:“洪兄放心,這兩個人交給我處理。”

  洪福源不由地對他投去略帶感激的目光。

  侍其軸走到趙權麵前,稍微地拱了拱手,似笑非笑地說道:“請兩位與我,到後堂一敘,咱們可以先談一些條件的!”

  趙權隻好拉著有些莫明其妙的忽察,跟著侍其軸與李治,轉入後堂。

  幾個人身影剛剛消失,堂前便闖來三個蒙古人,走在前麵的是隻不幹手下的一個百夫長,滿臉凶相,手中的彎刀上還有絲絲血跡。他舉著刀直指洪福源,怒斥道:“洪福源,你好大膽子!”

  洪福源看著眼前的彎刀,臉色鐵青,拱手說道:“請問將軍,不知為何如此發怒?”

  “哼!之前元帥讓你下山,你稱病不出!現在,竟然敢放跑東真軍!你有幾個腦袋!”

  洪福源長吸一口氣,說道:“望將軍明察,在下雖然身有隱疾,但時刻都守在山城之中,絕無一兵一卒自此山道通過!”

  此時,隱身在廳堂之後的趙權,拉住侍其軸,先問了一句:“你剛才嘴巴一張一關的,啥意思?”

  “高麗百姓啊!東真軍不是帶了一批高麗百姓嗎?你分給洪福源一點,他應該就能答應了。”

  “這麽簡單?”

  “他這人,最看重的,就是到處收羅北遷的高麗百姓。”

  趙權點了點頭,這才跟李治也行了個禮,而後問道:“你們怎麽會跑這來?”

  “此事日後再說,先說下吧,你要幹嘛?”

  “我就是想把被堵在石溝的東真軍主力,還有大將軍救出來。”

  “這樣啊……”侍其軸沉吟著。

  堂內蒙古人的吼聲又起。

  “再給你兩天時間,你要是找不到東真軍,你就等著元帥血洗你這破山城吧!”蒙古侍衛對著洪福源怒吼道。說完,扭頭而去。

  看著隨侍其軸出來的趙權與忽察,強摁著自己怒氣的洪福源,終於大吼起來:“你這兩賊子,竟然如此害我!來人——”

  侍其軸趕緊走到他跟前,輕聲說道:“洪兄息怒,事情還有轉圜餘地。”

  洪福源轉過頭對著侍其軸大喝:“都是你們,說什麽不攻,現在……現在……”

  李治麵色略有些尷尬,不管如何,當時“不攻”這兩個字可是從他嘴裏說出來的。

  侍其軸說道:“洪兄,你自己想想,你要是主動進攻了,有把握攔得住那些東真兵嗎?你覺得隻不幹會跟你一起配合作戰?”

  洪福源嘴唇哆嗦著,終於沒說出話。他心裏其實也明白,不管是攻或是不攻,最終都會是這種裏外不是人的下場。隻要被暴躁的隻不幹盯上,自己不死也得扒下三層皮。

  侍其軸對著李治說:“仁卿,你先陪他們倆到廳外,我跟洪將軍再商量一下。”

  趙權有些疑惑,但還是拉著忽察出去。站在廳外,陽光映著遠處的湖麵,山風陣陣襲來,讓人心情為之一爽。天空之上,影影綽綽,有蒼鷹正在自在遨遊。

  廳內,侍其軸低下聲,對著洪福源說:“洪兄,此事我看既然無法善了,不如放手。”

  洪福源雙眼赤紅,緊緊盯著侍其軸。

  “我覺得,你不如讓開路,讓東真軍回去。一來東真軍重新出現,隻不幹就不會說你縱敵。二來他們先打上一場,無論勝負,隻不幹必有損耗,到時他再想對付你,也得惦量一二了。”

  洪福源漸漸地放緩了呼吸,沉吟道:“放他們過去?他們打得過隻不幹嗎?”

  侍其軸嘿嘿一笑,說:“那,就看你想不想讓他們打得過。”

  “什麽意思?”

  “你要想讓東真軍勝,我可以出麵助其一臂之力;你要不想讓他們勝,咱們作壁上觀即可。而且不管他們能不能打得過,你都可以趁機跟東真軍談些條件。”

  “你,怎麽助他們?”

  “嗬嗬,山人自有妙計!”

  洪福源正想細問,廳外突然響起一聲長長的口哨聲,隨後是忽察的大聲呼叫:“咳——呼——!”

  洪福源不由有些詫異,步出廳外,隻見忽察正對著天空興奮地招著手,一邊狂呼亂叫一邊不停地吹著口哨。

  跟著出來的侍其軸,抬頭一看,隻見天空中,一隻鷹隼正在展翅繞旋,似乎是聽到了忽察的叫聲,一聲清鳴後,倏忽而至,在眾人頭頂輕巧滑過,側過身子,停在廳外閣簷之上。雙翅略微一撲,而後收起,昂首挺立,斜眼瞪著眾人。

  “這是——”侍其軸的話還沒問出,洪福源卻是一聲驚呼:“海東青!”

  眼前這隻鷹,立在那足有半人多高,通體雪白,黑爪似鐵,黝黑發亮的眼珠裏透出一股清冷而剛硬的眼神。

  “兩翅飛騰去,層霄頃刻中。這就是海東青啊,果然神俊!”雖然出身遼東,但侍其軸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海東青,不由的目醉神迷。

  同樣被迷住的還有趙權,見到這隻似鷹似雕的東西,他腦子裏第一時間便出現了郭大俠的那對神雕,眼中頓時冒出滾滾金光。

  忽察似乎認得這隻海東青,他咧著嘴,發出幾聲呼喝,走近幾步,又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肩膀。

  那海東青扭了扭脖子,隨後翅膀一張一卷,便滑至忽察肩上穩穩停住。

  趙權突然有些崇拜起忽察來,他湊過去驚喜地問道:“這是你的嗎?好漂亮啊!我,可以摸一下嗎?”

  “不行!”忽察虎著臉說道,隨手扯下自己的一截衣擺,纏在海東青鐵爪之上,而後輕輕地拍了拍它的腿。

  海東青低低的一聲嗚鳴,翅膀一張,拍出層層氣浪,望空飛去。

  “大岩桓來了。”忽察低聲對趙權說道:“估計就在山腳下。”

  大岩桓?大烏泰之子,他從南京府過來了嗎?趙權一邊琢磨著,視線卻一直追隨著海東青而去。

  經過侍其軸的努力,忽察終於和洪福源談定了一個臨時性的協議。代表洪福源進行談判的自然是侍其軸,而代表忽察的卻是趙權。這場談判讓趙權覺得很艱難,因為他一直都得強忍著自己滿肚子的笑意。

  侍其軸正襟危坐,在每一個細節上都據理力爭。趙權雖然始終沒搞清楚,為什麽侍其軸會出現在這裏,會在這裏為洪福源跟他談判,會為了一些在趙權看來沒有意義的細節上跟他糾扯。但趙權有一點是明白的,這個老侍很可能在給洪福源挖一個大坑。

  當然,這個坑目前看來,對於他或是東真軍來說,都是相當有利的。

  最終,雙方經過激烈而友好的爭論,談定了幾個問題:

  一,東真軍不得跟隻不幹部下任何人,透露任何關於他們已經逃出五老山城的消息,隻能說是埋伏在山城南麵的某個角落裏;二,趙權與忽察不得向任何人提起,他們見過洪福源的事;三,東真軍攜帶北上的高麗百姓,要留一部分在沈州交給洪福源,前提要以高麗百姓自願為原則;四、東真軍借用五老山城的通道,隻可以在淩晨時分,偷偷潛行;五、五年之內,東真軍不得對沈州軍無故用兵。

  這許多條款中,讓趙權在意的隻有關於高麗百姓的這一項。趙權也知道,洪福源旗下,多為從朝鮮半島北遷的高麗人。以往洪福源如果有隨蒙古人出征高麗,所擄的高麗人或投誠的高麗軍隊,也基本都是交由他處置。因此,洪福源很在意對高麗人的截留。

  其實,當時北撤時,本來計劃中趙權最多隻想帶一千人走,沒想到跟來了三千多人。對南京府的情況趙權雖然不是太了解,但想來一下擁入三千人,壓力絕對很大。這下好了,有人接收,而且還是自願的原則,對趙權來說,簡直是正中下懷。

  雖然侍其軸一直在暗示趙權,要不要他去想辦法,讓洪福源也派出一些兵力參戰。但趙權琢磨了半天,還是拒絕了。自見到那隻海東青時,趙權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離開時,借著送別的機會,一直不吭不哈的李治竟然偷偷地塞給了趙權一張地圖。這地圖相當詳盡,不僅包括五老山城周邊,連石溝村到五老山城一路上的地形地勢都繪製得一清二楚。

  這讓趙權欣喜萬分,由此,他這個大膽的想法,已經具備了最基本的軟件設施。